『壹』 綠色數據中心,應該從哪些方面考慮節能降耗
一是機房規劃與設計。在機房規劃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節能的可能和空間。影響數據中心能耗的因素除電源、UPS和空調的配置之外,還有更多因素需要考慮,因此在規劃建判搜設數據中心機房時,需要全面考量。
二是IT設備與技術。數據中心真正的「用戶」是IT設備,不應該忽視IT設備的工作溫度和濕度。如果選用了對工作溫度和濕度都很敏感的IT設備,就不得不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立和維護耗能很大的空調保障系統。
除了工作溫度和濕度,IT設備自身的能效比也需要關注。IT設備能效比=IT設備每秒的數據處理流量或每秒的數據吞吐量/IT設備的功耗。IT設備的能效比越此沖慶高,意味著IT設備每消耗1瓦的電能,所能處理、存儲和交換森握的數據量越大。較高的IT設備能效比帶來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與數據中心機房配套的UPS、空調系統的容量及功耗,從而達到節能、節省投資和節省機房安裝面積的目的。
西信最新的PUE值是1.6以內,遠領先於國內平均水平。
『貳』 數據中心規劃設計綠色節能措施
數據中心規劃設計綠色節能措施
如何打造綠色節能數據中心,解決供電和散熱問題,讓數據中心管理員不必為節能而困擾?要做到綠色環保、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建議採用以下一些綠色節能措施:
1、機房最好建在大樓的二、三層,距離大樓配電最近;
2、機房盡量避免設在建築純冊物用水樓層的下方,造成機房水侵;做掘宏
3、機房選在建築物的背陰面,以減少太陽光的輻射所產生的熱量;
4、排煙口設在機房的上方,排廢氣口設在機房的下方;
5、主機房區域的主體結構應採用大開間大跨度的拄網;
6、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低機房精密空調的使用率減少耗電;
7、選用高效節能型IT設備;
8、增加虛擬伺服器的使用,便硬體在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處理更多的工作量;
9、在伺服器不使用時將其自動轉換為節能狀態;
10、只在設備需要時才開啟製冷;
11、各別地區可利用自然冷源,為機房設備降溫,減少機房空調使用率;
12、伺服器機櫃採用「面對面」或者「背對背」的擺放方式,並且封閉冷通道,降低空調冷源額外消耗;
13、電力系統的合理分配;散如
14、高可靠性新型技術的利用;
總而言之,建設綠色節能高效的數據中心是未來數據中心建設的重點。能源緊張是目前也是以後世界性的一個問題,建設綠色節能數據中心的一個主要目的也是為了降低設備能耗節省資源,這也符合整個社會發展的潮流,也是節約運營成本最直接的手段。
降低能耗是企業在每一個業務環節必須關注的問題,也是提高企業成本競爭力的有力保障。在確保業務穩定運營的同時,降低IT長期運營成本是每一個現代企業的任務。
『叄』 集裝箱數據中心有哪些優點常見的節能措施有哪些
一、集裝箱數據中心的優點:
1、高密度:可容納高密度計算設備,相同空間可容納6倍於傳統數據中心櫃數;
2、PUE低:由於採用全封閉、冷熱通道分離,減少氏孫氏了冷氣消耗,使電力利用率大大提高;HP集裝箱數據中心的PUE可低於1.25,而世紀互聯的PUE可通過FreeCooling技術降至1.07;
3、快速部署:集裝箱數據中心不需要企業經歷空間租用、土地申請、機房建設、硬體部署等周期,可以大大縮短部署周期。HP和SUN過去在美國可以6周交貨,在全球可以12周交貨,而世紀互聯在中國也可以1.5個月交貨,從而快速提升企業的存儲和計算能力。
4、一站式專業服務:數據中心屬於專業產品,設計,製造,硬體需要專業的服務和操作的安全性、惠普、太陽集裝箱數據中心的硬體廠商的硬體製造經驗,互連是混合在他的十年經驗的國際數據公司(IDC)設計、建設和運營,一站式專業服務為客戶解決的問題與外包很多的准備。
二、集裝箱數據常見的節能措施:
1、溫度感測器關聯空調控制器,智能啟停;
2、空調安裝位置和送風方式優化;
3、坡度屋頂或綠色植被屋頂。
4、牆體隔凱掘熱材料和窗戶隔熱措施。
(3)熱帶節能數據中心怎麼設置擴展閱讀:
集裝箱數據中心的這些特點使其成為數據中心建設的標准模塊,使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數據中心容量殲散的擴充。
集裝箱數據中心也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模塊設置獨立的備災網站在企業主數據中心,或用於軍事項目,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大型戶外操作,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的快速和靈活的企業數據中心的需求。隨著信息化的實施,數據處理能力對企業來說越來越不可或缺。
與此同時,業務、運營、聯網等環節對數據處理的持續需求也對企業級數據中心的海量存儲和計算處理提出了越來越強的挑戰。
『肆』 工廠節能降耗方案_EMC:大型數據中心節能降耗方案
EMC從信息生命周期(ILM )的角度來整合並管理數據,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節能服務策略和實施方法,在全球眾多相關項目中廣為使用並得到驗證,協助客戶達到節能降耗效果。運姿 某大型數據中心(以下簡稱客戶)向 EMC公司提出改善現有IT能效問題的需求,希望能達到下一代的數據中心的節能降耗目標。EMC公司通過仔細了解用戶需求,幫助客戶制定了存儲節能策略,提出調整存儲基礎架構的建議。
實際上,EMC在節能服務方面有著一套完整的策略和實施方法,它是多年來 EMC通過對實施 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以及專注於發展信息基礎架構所積累的經驗進行提煉開發而成的。該實施方法在全球眾多相關項目中廣為使用並得到驗證。這一方法包括評估(Assess)、規劃(Plan)、設計(Design)和建立(Build)四個階段的咨詢和技術服務。
評估: 解決問題前先了解問題
1.了解數據增長及容量需求
現有數據的多寡以及磁碟容量的持續需求是直接影響能耗的關鍵因素。EMC File System Assessment (FSA)服務正是一項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專業服務方案,通過 FSA 客戶可以清楚了解現有數據的容量、使用率、增長率、靜態數據量、重復數據量等重要信息。
2. 測量現在及預估未來能耗
測量能耗現狀是評估過程中的一個基本工作。因為規劃中的未來能耗節省能否有顯著的投資回報率(ROI),這個基本值是關鍵的衡量數據。當然,為求更精確的測量還必須考慮下列影響因素: 冗餘電力需求、用電量安全系數、設備規格、工作負荷、工作循環周期以及蓄電池充電的狀態租廳等; 另外,對能耗設備的淘汰升級也很重要。
3. 能耗與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認為,計算機的性能大約每18個月會提升一倍。換言之,更高的性能代弊悄隱表更熱的組件、更高密度的封裝與單位面積的更多耗電需求。如今,IT很容易陷入更多應用系統、數據、伺服器、存儲以及更多能耗的「惡性循環」當中。因此,在制定新一代機房的節能策略上,應當考慮這個重要因素,才能在符合低能耗的同時,保持穩定的營運服務水平。
4. 掌握各類磁碟用電需求
雖然低能耗往往意味著低性能,但根據 EMC 的經驗,IT的信息中平均有高達70% 的數據屬於靜態數據,這些數據正是使用低能耗磁碟的理想對象。EMC 在設計新一代存儲設備時充分了解這一點,全系列高、中、低存儲設備均支持從最高性能的73GB、15Krpm到最節能的750GB、7.2Krpm的各類磁碟。
規劃: 提出能效策略及建議
方向1 : 伺服器虛擬化
即通過伺服器整合的方法達到能效優化的目標。EMC的VMware可將伺服器虛擬化整合比達到10:1,有些時候甚至可以達到 20:1。經由大量的伺服器虛擬化,EMC可將每一台實體伺服器的使用率提升到80%,這不但提高了資產使用率,也大幅改善了能效問題。
方向2: 存儲分級 與優化(Optimize)
按服務水平協議(SLA)分級存儲是IT降低總體營運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附帶的好處是通過節能降耗達到能效優化的目標。通用方法是采購較少的但容量較大的存儲設備,將現有工作負荷予以整合與優化,進而提高存儲資產的利用率。這部分的關鍵在於存儲設備是否支持各類磁碟,是否可以滿足各種 SLA 的存儲需要。
方向3: 發揮存儲軟體的功能
用更少的數據量達到相同的功能如今也是提升能效的有效方法。例如,利用自動精簡配置(Thin Provisioning)技術延緩磁碟的采購時程、在滿足SLA的條件下利用遞增快照(Incremental Snap)取代完整復制(Full Clone)、利用Virtual LUN技術在線遷移數據至低能耗卷。其中很多都是EMC獨有的技術,可以在能效優化領域助客戶一臂之力。
方向4:改進備份與歸檔能力
如何改進備份的效率進而改善能效問題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客戶可通過EMC精準的FSA服務,充分了解 IT 數據的存取特徵並進行存儲規劃,從而在每日的備份作業上以最小的備份量完成備份作業。因此,客戶可以得到兩個能耗優化點,即以歸檔達到分級存儲及精簡備份資源的節能降耗目標。
方向5: 刪除重復性數據
如果可以將備份的數據直接做全域性重復數據刪除,將可以大幅縮減備份資源,這是一項革命性的數據保護方法,徹底顛覆以往傳統IT的備份思維。EMC的 AVAMAR 產品正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平均數據的縮減率可以達到令人難以想像的300∶1,這一前所未有的方法是大幅提升能效的利器之一。
最後,EMC 的專業服務可以綜合上述方法制定能效優化策略,並以 EMC 獨有的能耗計算器 EMC Power Calculator精準預估各種節能方式的投資回報率(ROI),從而建議客戶應當採用哪種策略,這是EMC的專業能力。
設計與實施: 落實能效優化策略
第三步是設計,即在與客戶達成策略共識後,EMC 能夠確定相應的能效改進方式,在設計階段將在此基礎上針對細節部分進行設計工作。涉及范圍如主機虛擬化調整設計、存儲基礎架構調整設計、應用軟體調整設計、組態調整設計、機房調整設計、項目日程規劃等設計。
最後一步是建立(Build),即按設計細節實施,實現能效優化的目標。
總體說來,由於制定節能服務方案是一個涉及范圍極廣的課題,如何組合出最佳能效策略是一門藝術。EMC結合長期以來在信息領域的實踐以及在此領域頗具深度和廣度的專業經驗,它以一系列扎實可行的方法,從 ILM 角度整合和管理數據,進而協助客戶達到節能降耗效果。
以本文案例來說,該客戶採用 EMC 專業的節能服務方案後得到以下明顯效益:
1. 原有26個數據中心,整合為1個數據中心;
2. 原有436台伺服器,虛擬化整合為105台伺服器;
3. 原有約5800平方米佔地面積,整合後只需3600平方米;
4. 原有電力及空調費用年支出為1180萬美元,節能改進後只需年支出730萬美元;
5. 能效優化效果每年約達到450萬美元;
6. 額外效益,包括以標准化技術改善原有作業效率、構建以信息為中心的基礎架構、改善原有業務支持的彈性和服務水平等。
專家點評
正如本方案所提到的,綠色存儲的實現是一系列技術、方案、策略的組合,絕不僅僅是一項或多項技術的簡單部署。實際上,「綠色」管理與信息安全管理一樣,應該是IT管理的一個主題。本方案對綠色存儲方案的規劃、部署和評估給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實施框架,給出了「綠色」管理的一個實現輪廓,對用戶全面實施「綠色」管理(而不僅僅是「綠色存儲」管理),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從整體上看,EMC的綠色方案非常系統和全面,從評估、規劃、設計到建設都做了描述,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方案的前半部分,評估和規劃部分都很精彩。EMC所推薦的技術都有助於降低能耗,尤其是「刪除重復數據」這項技術對於能耗降低的貢獻非常大。盡管其中提到的很多技術是從EMC公司自有產品出發的,但用戶仍舊可以得到很多具體的參考和啟示。當然如果能把這些技術綜合地集成在數據中心的建設中,在實現綠色存儲這個目標上就會事半功倍。EMC所推薦的評估角度都非常有助於用戶充分了解自身在存儲上的能量損耗,從中認識到綠色存儲的重要性,並為下一步的規劃和設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由於評估是「綠色」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環,由此可見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方面,EMC已經做了大量工作。
本方案中提到的方法論和技術,很多都是比較「底層」的,需要用戶在構建數據中心或在大規模部署新應用時,進行充分的考慮。但對用戶現有的數據中心來說,要從頭實現,動作也太大了些。另外,本方案後半部分有點虎頭蛇尾,設計和建設的講解與說明遠遠少於評估和規劃。
『伍』 數據中心機房,是怎麼規劃設計的
首先數據中心應當滿足當前與未來的需要
注意事項:
1.解決系統過熱游弊毀問題
2.解決系統宕機問題
3.注重整體的綠色節能卜拆問神備題
4.關注數據中心的重點設計
『陸』 為何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而華為挖空大山置放,誰更勝一籌
微軟和華為都是世界頂級的 科技 公司。
微軟是老牌PC軟體提供商,近幾年大刀闊斧業務整改,重點向雲服務方向發展。
華為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民族企業之一,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里,做到了世界通信領域的No.1。近幾年消費者業務更是增長迅猛,如果沒有美帝制裁,也許去年就已經把三星打趴在地。雖然受到了美帝的各種制裁,仍屹立不倒。
無論是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還是華為挖空大山置放,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都包含運維成本。不過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還有許多其他原因。而且這兩個項目性質其實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下面我們就先來詳細看下這兩個項目。
微軟伺服器沉入海底實驗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的項目叫納蒂克(Natick) ,取自美國一座小城市的名字。
該項目試驗最早始於2015年,最開始在加州數據中心進行灌水試驗,以驗證項目在水下的可行性。
後來於2018年,在蘇格蘭正式將一整個數據中心沉入35米深的海底,包含了864台伺服器和27.6PB的存儲設備。直到今年9月14日,微軟宣告了其最新實驗的成功,表明未來水下數據中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那麼,微軟的這個實驗有什麼好處呢?
1.降低成本,同時結合可再生能源
伺服器維護的電力成本中,很大一部分都被伺服器的冷確過程所消耗。 將伺服器置於海底,冰冷的海水天然地為伺服器冷卻提供了幫助,與陸地相比會節約一大筆能源開銷。 微軟與Naval Group合作,該公司是一家有400年 歷史 的法國公司,在製造和維護軍用船舶和潛艇方面具有全球領先技術,為該項目應用了潛艇的熱交換技術。
同時 微軟還期望能與海洋中可再生能源比如潮汐能,海上風能結合,通過這些可再生能源,實現海底數據中心自給自足的運營。
還有一點, 在海底連租金都省了。
2.位置優勢、快速部署
微軟海底數據中心是模塊化概念的。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線20公里以內,所以將數據中心分塊放置在沿海城市的海域中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可以 大大降低數據傳輸上的時延,讓用戶上網體驗更好。
同時 快速部署,一個數據中心模塊從規劃到落地部署只需要90天 ,以目前技術來說比在陸地上建立數據中心要快很多。
3.低故障,免運維,可回收
因為在海底環境封閉,不會有人為因素影響。封閉容器中也會被填充惰性氣體,讓伺服器可以在一個恆溫恆濕的環境中運行。 微軟表示,水下數據中心的故障率僅為陸地數據中心的八分之一。 不過一旦出現了問題,水下數據中心的維護成本和難度要遠遠高於陸地。所以微軟期望一個數據中心模塊,可以在水下持續運行5年免維。當其使用壽命結束時,可以進行再次回收利用。
華為挖空大山置放伺服器接下來看華為挖空大山置放伺服器, 該項目是華為在貴州正在進行的七星湖數據存儲中心的建設。
1.政府優惠政策
之所以選擇在貴州,離不開國家各種優惠政策。
貴陽市是中國首個將大數據產業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發展的城市。華為也不是唯一一個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的公司。騰訊、阿里、蘋果等眾多公司也紛紛在貴州投資建設數據中心。電能消耗是數據中心運維成本中最大一筆開銷。 貴州有豐富電能,再加上當地政府大力優惠政策 ,最低電價0.35元/度,讓企業大大降低了運維成本。同時 政府還提供了大面積低價地皮,讓數據中心建設成本又降低了一成。
2.穩定的地質帶,適宜環境
貴州所處位置為穩定的地質帶,不會發生地震、火山或洪水等其他自然災害。同時貴州氣候適宜,常年溫度比較平均,不會過高過低,適宜伺服器運維。
華為採用挖山放置伺服器方法,不僅巧妙利用了山體結構充當建築,又利用了山體穩定和恆溫的特性,一舉兩得。
誰更勝一籌?了解了上面兩個項目,再回頭看誰更勝一籌呢?其實兩個項目並不是同等屬性和具可比性的。
微軟的納蒂克目前還是一項應用研究項目,還沒有完全轉成商用,而且其數據模塊的部署模式,主要是為了用戶提供更好的上網和雲服務體驗。
而華為選擇在貴州挖山,建立數據中心則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商業項目。並且華為建設的是IDC數據中心,我猜與之前蘋果的類似,是用來做為華為雲存儲中心來用的,如我們華為手機中雲空間的存儲數據,是一個冷數據存儲中心。
總結如果非要評判,我覺得微軟的海底模塊化數據服務中心,結合可再生能源是一個很環保並有創意性的項目。並從消費者體驗角度出發,未來在更深入更廣泛的雲服務中,也許項目不一定能落地,至少也為大家提供了創造性思路。華為挖山建數據中心,腳踏實地跟隨時代的節奏,符合華為一貫作風,看準某一領域,勇敢的向前沖鋒,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近日華為車BU與消費者業務CBG進行整合,由余承東來帶隊,期待未來會為華為打開另一片天,也為中國企業塑造一個榜樣。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同時也祝願從華為賣出的榮耀,雖然不再屬於華為,但仍能繼承來自華為的優良傳統,延續華為手機上的「榮耀」!
無論是微軟的沉海還是華為的挖山,他們都是在為數據中心降低能耗尋找解決方案。而他們兩家找的解決方案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對數據中心進行冷卻,從而減少數據中心巨額的製冷費用。至於誰更勝一籌?不太好下定論,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對比一下:
1、從降溫效果來看2017年,華為選址在貴州貴安新區建設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直接將一座小山挖空,然後通過當地的天然的低溫環境來對數據中心進行降溫。貴州屬於低緯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區,兼有高原性和季風性氣候特點,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貴陽全年平均氣溫才15.7 ,非常貼合數據中心運行要求的溫度18 -25 。
從上圖全年溫度曲線來看,華為數據中心選擇在貴州,全年只有2個月超過了25 。而且,在山洞裡的溫度相對恆定,就連夏天也可以穩定在25 左右。其他月份就更不必說了。所以,在這樣的山洞裡建數據中心,基本全年都可以採用風機自然冷切。非常少的時間需要用一下空調。 相比北上廣深、減少了大量的空調製冷。至少可以節約80%的製冷費用 。
在2018年,微軟將一個裝載了864台伺服器的Northern Isles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北部的海域中。試驗海底數據中心,嘗試利用海水對數據中心進行降溫。根據數據顯示,世界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 ,水溫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處的水溫約為4 5 。對微軟來說,完全可以在淺海中找到1個全年不用空調降溫的地方。 這個降溫效果和華為挖山的相差不大 。
2、從建設角度來看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和我們挖隧道建房子差不多。一次性基建工程投入比較大 。而微軟的沉海數據中心,則需要生產使用類似集裝箱一體化數據中心,然後再用圓形的潛水器將集裝箱一體化數據中心放置在裡面。並在這里部署海水換熱系統。從建設速度來看, 微軟沉海數據中心可以工廠規模化生產 ,而且海底位置非常廣闊,建設時間比較短,成本也會較低。而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基建時間比較長,但一次性建設好,可以放置較多伺服器。 從建設角度來看,微軟略勝一籌 。
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使用和我們平常的數據中心一樣,使用和維護都非常方便 。而微軟沉海數據中心就麻煩很多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而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就沒有這些問題。所以, 從使用維護上來看,華為略勝一籌 。
總結無論是微軟沉海數據中心,還是華為挖山數據中心。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降低數據中心製冷的能源消耗,做到節能環保。兩者的節能降溫效果是差不多的。建設上微軟的沉海數據中心似乎速度更快些,而使用維護上,則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更強很多。
微軟是美國互聯網的巨頭,伺服器的研究方面也是全球最先進的,所以他們設計把伺服器沉入海底是經過相關的科學原理。而中國的華為卻把伺服器安排在大山置放,這其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科學原理呢?兩國 科技 巨頭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散熱的問題一直是伺服器開發商最頭疼的問題,那麼華為和微軟這兩家大公司究竟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伺服器主要由硬碟、內存、CPU等系統組成,是一種比普通計算機運行更快,負載更高,價格更昂貴的物件。由於伺服器的負載比較高,所以經常出現熱量過高的問題,如果一旦散熱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將會影響到伺服器的運轉功能。
美國互聯網巨頭微軟公司採用了海水散熱法。海水散熱法顧名思義就是把伺服器放在海水的下面, 海水的質量密度比較大,流動性比較強,一旦伺服器沉入到海水下面,海里的水通過不斷地流動可以降低伺服器產生熱量的溫度,達到降溫散熱的效果 。但是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是電器都是怕水的,一旦伺服器遇到大量的水侵入就會產生短路的現象,嚴重的話可造成電器報廢的結果。所以微軟公司刻意重金聘請了某國著名的專業團隊來解決這個難題。 這個專業團隊利用了潛艇的密閉性和防水性的功能原理設計了一個水下伺服器中心,經過多次的研究測試,終於成功了。
華為公司利用了地理散熱法。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南北方氣候相異巨大的國家。 在中國的貴州,一直以來是一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地方,地勢特點都是西高東低,地貌都是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這四種為主。光照條件比較差,降雨的天數也比較多,相對濕度比較大。 所以華為公司的科學家都是利用貴州獨特的涼爽氣候把散熱問題解決掉。
但是令華為科學家頭痛的問題是貴州都是大山,所以伺服器的安裝連接比較麻煩。 華為公司把伺服器置放在貴州大溶洞里,大大降低倉庫的成本。貴州的溶洞之間都是可以相通的,所以只要採用擴充連接網路體系,就可以解決伺服器連接的問題。再加上貴州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地貌,減少了地震,泥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而導致伺服器數據丟失的問題 。電器的核心就是電,那麼在大山裡高耗電的伺服器是如何解決電量運輸的問題? 貴州這地方有豐富的水電資源,所以華為科學家根據因地制宜很好的降低了華為公司伺服器的供電問題。
貴州洪家渡水電站
往往發展的代價都是以生態環境為犧牲,那麼伺服器放在海底或者放在大山裡究竟會不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呢?兩國的 科技 巨頭如何解決這個生態問題呢?
人造珊瑚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麼華為公司是如何解決在貴州大山裡的伺服器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呢?在貴州的貴安新區,國家大數據中心,華為數據中心,騰訊數據中心都紛紛落戶在這里,讓寧靜的貴州大山一下子成為全球最龐大的數據存放中心之一。 所以當地都會建立許多環境監測站,命名為環保雲(線下監測站線上APP),環保雲的建成改變了基層工作人員的以往的眼睛看,鼻子聞,耳朵聽的狀態。對全省的水文環境,空氣環境情況實施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監控,很好的把控了貴州整體環境的監督。這個環保雲APP功能中也有群眾投訴的功能,如果公眾一旦發現貴州深山裡有環境污染的事件,可以通過手機拍照,留下證據通過APP進行環境信訪投訴,相關的部門會根據群眾的投訴來展開調查 。所以貴州大山裡的華為伺服器都是經過防污染環境設備把污染環境的程度降到最小。
總結相對散熱的處理方法,兩國的 科技 巨頭公司都不相上下。
相對於生態環保問題的處理方式,兩家 科技 巨頭公司的設計研究都十分符合生態環保的要求。
相對伺服器供電處理方式,我比較認可華為公司的因地制宜降低電費成本和解決供電的方法,這一方面華為公司更勝一籌。
我在想,微軟公司的高層是不是經常手機發熱時用冰箱來來降溫、頭腦發熱時用冰塊來撫,然後一下子腦洞大開想到了解決伺服器發熱的問題,將自家的伺服器深入海底冷藏保存。
不過,微軟不是先例,早在1850年的時候,在英吉利海峽就鋪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通訊電纜,百來年後微軟也將自己的數據中心沉入海底。
據了解,微軟是將一個長約12米,直徑3米的鐵桶沉入了蘇格蘭水域內,這個鐵桶內一共裝有864台伺服器,而這個鐵桶將為蘇格蘭群島周圍海域提供雲計算能力和互聯網的鏈接。
根據微軟公司的解釋,將這巨大的伺服器沉入水中也是為了成本考慮,如果放在陸地上,將面臨這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水電等,十分讓人頭疼,而放在海里就十分的簡單了,海底就像是一個天然的冰箱一樣。
這里我得說一下,微軟為何會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肯定不僅僅是因為節約成本那麼簡單。微軟作為一個老牌且知名的互聯網 科技 公司,它的產品服務全世界,而且質量還很不錯,就說我們國內吧,幾乎我們每天都和微軟打交道,打開電腦你用到的就是微軟的系統,使用的辦公軟體也基本來自微軟的,可以說在國內微軟有很大的影響力。
伺服器作為電腦數據的心臟,發熱一個普遍的現象,那麼將數據沉入海底既能解決發熱的問題,也能使伺服器所在海域周邊的居民能夠及時體驗到互聯網。另外,除了解決發熱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環保。
那麼,既然微軟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有這么高的成效,華為為何不學微軟將數據中心沉入海底而是在深山老林里放置呢?
首先,華為的數據中心與微軟的數據中心不一樣,微軟能用一個幾米寬十二米長的箱子裝下伺服器沉入海底,但是華為不行,華為的數據中心很大,如果沉入海底工程量和成本費用就會很高,越大的數據中心放入海底越不安全。
華為選擇在貴州大山裡建數據中心,而不是在國內其他地方,首先就是成本問題,再者就是環境和就業問題。
貴州地勢相對偏高,土地資源有待開發,又有國家政府對貴州地區的扶持,貴州也在大面積推廣和招商引資,在政策上給予了很大的優惠。
另外貴州這個地區高原山地多,個別地帶氣溫相對較低,環境上比較適合數據中心的建設。華為在貴州建數據中心而不是在海底,其實華為並不少只在考慮自己,也在為國家考慮,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了就業。
大型 科技 公司每天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如何存放這些數據成為了難題,不少公司選擇興建自己的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的位置特別重要,需要的因素比較多,比如防震、安全、節能以及方便維護等。
存儲數據的伺服器運營時,會消耗大量的電力,尤其是數千台伺服器同時運轉,整個機房產生的電量堪稱恐怖。而CPU等零部件運行時,伺服器又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還需要設專門的散熱系統。
所以不同廠商對於伺服器存放的位置會有不同的方案。微軟與華為選擇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案,微軟選擇將部分伺服器放到海底,而華為卻選擇將伺服器放到貴州的大山裡面。後者的做法是目前國內很多 科技 公司通用的做法。
那麼兩種方案誰更勝一籌呢?
經濟成本華為一次性將山洞掏空,需要付出巨大的建設成本,但是除了拿地與建設成本外,幾乎不再有其他的費用。而微軟只需要選擇一個地質條件較好的海底就行。
當然,微軟的伺服器需要用鋼制密封艙包裹起來。華為的建設成本要更高一些。不過華為存放的伺服器數量要更多,目前華為在七星湖數據中心存儲了60萬台伺服器,而蘋果存放到海底的伺服器數量有限,目前只有數百台試驗性質的伺服器存放在海底。
維護成本貴州的電力資源豐富,電費價格相對便宜,而存放在山洞的伺服器可以隨時進行人工維修,反而微軟的伺服器一旦出現故障,維修時會相當麻煩,不僅需要用吊船將伺服器打撈出來,也需要將伺服器從密封艙中取出來,同時連接伺服器的光纜也有可能被海洋動物破壞 。所以微軟的維修成本比較高。
安全性貴州喀斯特地貌地質比較穩定,泥石流與地震發生的概率特別小,華為的伺服器基本上能夠保證穩定運行,而海洋生態環境比較復雜,洋流、海嘯、地震頻發,哪怕選擇的位置特別好,也不能夠保證無憂。當然,密封艙外殼也許不怕海洋生物 ,但是也難免會出現疏漏,總之,海底存放伺服器安全性不如陸上。
散熱效果貴州海拔高,氣候條件好,而貴州的山洞裡面氣溫恆定,通風條件好,堪稱天然的空調,企業無需付出額外的空調費用,而海底的溫度同樣比較穩定,海洋溫度常年保持在17攝氏度,海底的溫度更低一些,同時海水流動會帶走熱量。從散熱效果來看,兩者基本上半斤八兩。
那麼誰更勝一籌呢?我個人覺得建在山洞裡面比較好。 微軟將伺服器投放到海底,只是做了個試驗,實際上並沒有大規模採用,而目前已經有數百家大型 科技 公司將數據中心建設到貴州,貴州的優勢十分明顯。另一方面,伺服器建設到地面,也能夠被當地帶來崗位與稅收,本身也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肯定挖山的優勢大!降溫只是一方面,挖山加固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空洞!出現戰爭是,數據中心被毀的後果,大家想想都明白
幾大互聯網企業都把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主要基於以下考慮:1、從安全考慮,山高林密地理位置偏僻,遠離沿海,戰略位置偏後,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2、氣候偏低,有利於設備散熱,
3、存儲設備巨耗電,貴州電力充裕,電價有優勢,
4、遠離重工業基地,電磁環境好,
5、數據中心集中建設,便於大數據相互交換,
6、地方政府支持,稅收優惠幅度大。
顯然挖空大山,可能更靠譜一些。
現在為了給伺服器降溫,節省電費,確保伺服器穩定運轉,可以說各個公司都是想方設法,採取各種措施。其中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沉入海底,而華為在貴州挖空了大山,這兩個方法都相當好,但是相對來說,華為公司挖空大山可能更勝一籌。
1、挖空大山更好一些華為為了節省能源,節省費用,能夠有足夠的空間放置大量伺服器,採取的措施就是在貴州挖空大山。在貴州,常年溫度可能也就是12-19度左右,而在大山的山洞裡面,可能溫度就穩定一些了,可能溫度會維持在十二三度甚至更低的樣子。這樣伺服器在運行的時候,可能發熱就會更低一些,而且散熱損耗等能源也會更少一些。
而且在山洞裡面,如果發生一些情況,能夠隨時進行解決,而且在山洞裡面,地質結構也更穩定,可能長期來看,成本會更低一些。
因此,感覺華為挖空大山放置伺服器更勝一籌。
2、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水底,稍微差一些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沉入水底,也是為了降低能耗,保障伺服器穩定運轉。在大洋底部區域,很多地方常年的溫度也不高,在1000米深度的海洋底部,大概水溫在四五度的樣子。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微軟可能沉入水底大概也就是三四十米左右的深度,可能溫度也在十四五度的樣子,因為再深的話,可能伺服器殼體成本會大幅度上升。
而且相對來說,把伺服器沉入水底的成本可能會更大一些,而且可能還會受到海浪,侵蝕等影響,而且以後運行維護也不是很方便。
因此,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水底,感覺上就稍微差一些了,可能成本更高,而且運行維護也不是很方便。
3、結論綜上所述,感覺上華為挖空大山更勝一籌,運行維護方便,而且長期成本可能更低。
絕對是在大山裡更方便。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更勝一籌?一目瞭然。
單說降溫的效率,肯定是沉入海底見效更快。華為把伺服器放在貴州大山裡,雖然環境溫度也低,畢竟沒有海水的低溫和全包裹覆蓋。
但是,伺服器不是永動機,用到一定的年限一定會出問題,不管是系統問題還是硬體問題,需要維修的時候,在大山裡,可以人進去,或者取出來。
在大海里,維護伺服器還需要專門打撈,也不太可能讓工程師潛入海底,還涉及到安全問題,萬一進水也是大麻煩。
綜上所述,從後續維護成本來看,還是放在大山裡比較好。
『柒』 機房節能的數據中心規劃設計節能措施
要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源薯安全適用、確保質量,選擇合適的地點進行機房建設是機房基礎建設的基本條件。作為未來機房的地點,須符合備裂握以下幾項條件:
·機房最好建在大樓的二、三層。
·機房盡量避免設在建築物用水樓層的下方
·機房選在建築物的背陰面,以減少太陽光的輻射所產生的熱量
·排煙口設仿慶在機房的上方,排廢氣口設在機房的下方
·主機房區域的主體結構應採用大開間大跨度的拄網
『捌』 如何建設熱帶高效農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首先要申請建設實驗室,伍派液審批一下來則立馬著手找實驗室設計建設公司,要建立實驗室就要先設計這是必然的,所以建設步驟是:現場勘察-實驗室規劃方案-實驗室設計圖紙-業主確認-實驗室建設施工-完成-優調試-驗收。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設計這一塊,沒設計好就會導致實驗室的不合格,只有先把實驗室設計做好了,才能更好的建設實驗室!以下是SICOLAB實驗室設計必然因素,供參考!
第一、實驗室平面布局設計
實驗室平面布局設計是根據實驗室性質、實驗室的目標定位、實驗室的功能要求、實驗類型以及實驗工藝流程等因素,按照國家相關標准針對實驗室既有場地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間區分和布局的工作。
實驗室平面設計要求實驗室設計師必須熟悉我國建築裝飾知識、我國實驗室相關標准和規范、熟悉所設計的實驗室實驗工藝流程等。
第二、實驗室面積及儀器擺放
實驗室設計前應根據該實驗流程來確定儀器的種類、數量、規格型號、外形尺寸、電壓功率等參數以及擺放位置,設計師針對性的做出儀器電源、給排水、供氣、純凈水以及排風管道介面的設計。根據儀器數量及放置位置確定各區域所需面積,分割有效利用空腔物間。儀器擺放不僅要方便工作,還要考慮地面承重問題。
第三、通風系統設計
實驗室通風系統設計是實驗室設計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驗室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實驗室通風系統設計實驗室的排風系統和補風系統兩方面。
實驗室排風系統的設計應根據《採暖通風與空氣調 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民用建築供暖通風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等規范,通過實際實驗室所需排風風量、管道長度、管道走向以及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計算,科學合理的設計排風系統,進而達到設計上實驗室的安全、舒適、節能等目的。
補風系統,則應根據實驗室類型的要求進行設計,一般理化實驗室要求保持微負壓(-5Pa—-10Pa)狀態;個別特殊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則有壓力梯度的要求,如標準的PCR實驗室四個功能區壓力就是要求遞減,試劑准備區(+5Pa)→樣品制備區(+0Pa)→基因擴增區(-5Pa)→產物分析區(-10Pa)。這樣的實驗室在設計時需要通過送排風的控制來實現。
第四、電氣工程設計
實驗室電氣工程設計包含強弱電兩方面。強電方面主要包含儀器用電、照明插座等,弱電包含:網路、數據通信、廣播、視頻監控等等。
強電設計應根據各儀器設備功率匯總,按功能間、樓層、整棟大樓一級一級的進行統計,每個儀器間單獨設置房間終端配電箱,且主要儀器需要單獨留出一個迴路,不能與房間照明或其他插座串聯,這樣主要是方便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樓層配電箱應安置在專用的配電房,設置門鎖,需專人管理。
實驗室應配備UPS(不間斷電源)為實驗室主要設備提供保護。根據實驗室設備用電參數,確定不間斷電源功率及電流參數,應注意不間斷電源的選擇應為實驗室發展預留足夠空間,考慮未來一段時間實驗室添置儀器設備的可能性及計劃購置儀器的參數,然後充分預留配電負荷。電插根據需要可設計在牆面或地面,地面電插應有一定程度的防水,電插位置應靠近所供電儀器,減少地面走線使實驗室更加整潔。由於不間斷電源散熱、噪音較大,實驗室規劃時在後部設置了獨立供電房並在房間中安裝專用空調。
弱電方面:針對現代實驗室發展要求和科技發展趨勢,建議主要房間都要設計多個網路通訊埠和至少一個電話介面;實驗室規劃設計階段需要在主要通道設計攝像頭進行實驗室管理監羨螞控,有條件的可以每個房間設計,甚至重要精密儀器室加強攝像監控。
第五、給排水設計
實驗室給排水包含自來水和純水。因為實驗室的給排水最好的方式都是採用暗裝,所以設計如果有遺漏的話將會給後期的實驗室管理帶來很大的不便和煩惱。
普通自來水一般而言,實驗室給水管道選用優質的U-PVC管道,主管可以選用6′,支管可以選用4′;排水管選用優質的PPR管道,一般選擇φ50或φ75,特殊情況可以選用φ110的。
純凈水,根據所有設備滿負荷運行所需純水水量及等級確定合適制水設備,所選設備水處理能力也應預留足夠空間。設計中將噪音最大的氣泵(為自動化流水線提供氣體壓力)和純水處理儀放置在中心實驗室後部獨立的水機房,純水儀防漏管道直接聯通實驗室排水系統,並在機房內設置了吸水泵,方便處理一定程度的泄露。此外,還在實驗室儀器軸線上設置了兩個地底凹槽,給排水管路全部鋪設在地下。
第六、實驗室溫度、濕度要求
實驗室的溫濕度應根據實驗要求設計,精密儀器室對溫濕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ICP、ICP-MS等。另有一些特殊的如纖維檢驗、紙品檢測、紡織面料等對溫濕度都有更高的要求。設計師在設計這樣的實驗室是需要依據標准針對性的選材。
紡織品和紡織原料檢驗的標准大氣按ISO139和GB6529標准規定,溫度20±1 ℃,相對濕度65%±2%;紙張、紙品和紙箱類商品檢驗的標准大氣按照ISO187和GB10739標准規定,溫度23±1℃,相對濕度50%±2%。除了常規溫濕度的恆溫恆濕實驗室,還有其它特殊的5-18℃低溫、30-80℃高溫、相對濕度要求小於40%RH低濕、相對濕度高於80%RH的高濕等特殊要求的恆溫恆濕實驗室。
第七、照度及噪音控制設計
根據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范要求BSL-2實驗室照度不低於300Lux,雜訊不超過68dB6。實驗室內裝修前,向施工方提出了實驗室的照度要求,建成後又進行了照度檢測,機房照度約為285-319lux,核心工作區照度約為375-384lux,基本符合BSL-2實驗室建設標准。採取水電獨立等措施後實驗室環境噪音明顯減小,尤其是在相對獨立的核心工作區測定分貝數與普通診室基本相同。
第八、凈化及凈化等級
實驗室建設前應根據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則、GB19489-2008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424號令)進行生物安全評估,確定實驗室是否需要凈化以及凈化等級〔2-4〕。
評估結果:自動化實驗室防護水平應不低於BSL-2級實驗室要求,實際設計中實驗室各項指標完全符合BSL-2實驗室要求,包括明確標識、獨立更衣室、獨立庫房,配備了洗眼器、高壓蒸汽滅菌器及應急工具。此外還在設計中參考了BSL-3實驗室建設的部分要求[5]。樓層高度不小於2.6m,實驗室內通道凈寬不小於1.5m,門寬度不小於1m,同時門的高度與寬度應方便實驗室內儀器運輸,建成後實驗室門禁系統、換氣頻率、溫濕度控制等部分指標達到了BSL-3級實驗室水平。
『玖』 為什麼微軟要把數據中心設在水下數據中心製冷有多花錢
數據中心和普通的電腦不同,發熱量是十分巨大的,為了保證數據中心穩定運行,數據中心需要配置強大的散熱系統,而散熱系統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一個正常運行的數據中心,電力成本就要佔到總成本的20%,而散熱系統正常運行消耗的電力成本佔到總耗電成本的40%左右,所以數據中心的散熱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微軟將數據中心設置在水下,可節省大量的電力成本,大幅提升數據中心的經濟效益,另外減少了對於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更有利於環境的保護。
一個數據中心的成本中,電力成本佔了20%左右,其中電力成本中的42%是用來散熱的。因此,谷歌、facebook、IBM等 科技 巨頭將數據中心建在了冰島、芬蘭等國家。微軟為了減少數據中心的散熱成本,嘗試將數據中心建在水下。
數據中心製冷有多花錢?
根據IDC的統計,數據中心的平均使用年限是9年,一個數據中心的電力能耗成本占據了所有成本的20%。這些消耗的電能,大約有47%進入了伺服器,是有效的能耗,而42%的被散熱能耗消耗了。
這里了解一個數值,PUE(電能使用效率)是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消耗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PUE=總體能耗/IT設備能耗
可以看出,這個數值越接近1,能源效率越高。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新建的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的PUE值小於1.5。其中,製冷消耗的電力占據了伺服器電力消耗相當大的比重。
微軟的水下數據中心
微軟的水下數據中心,由很多白色的鋼桶組成,外表覆蓋熱交換器,內部是一個數據中心計算機架,裡面加註了氮氣。這種「海底膠囊」可以停留在海底長達5年的時間,期間不需要維護。
還要一點,它可以從海水運動中收獲電能,而且這種海底膠囊散發的熱量也很少,不會影響到海洋環境。
總之,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企業IT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伺服器機櫃不斷增加、機房動力系統、空調系統等設施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時能源效率低,耗電量大,電費支出高等。如何能夠降低PUE,是數據中心建設需要考慮的,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花式降溫法。
數據中心放在水下,似乎解決了散熱問題,可是投資大,維護困難,微軟是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得不償失呢?
圖源來自NYTimes:
早在2014年,微軟就有此設想,2015年微軟將伺服器塞進了一個「圓柱體的膠囊」,在10米深的海水裡,時間超過了大家的預期。
之所以放入海底,真的能夠帶來好處嗎?
不可否認:維修成本,故障突擊都會對於微軟有不小的影響。
在2018年,微軟將Northern Lsles數據中心投入到蘇格蘭奧克尼群島,並且使用風能潮汐能以及太陽能解決用電問題。
而在伺服器中通過使用散熱管,注入海水,完成冷卻效果。
現在我們對於微軟的這台水下伺服器的表現如何還是會比較期待的,畢竟這確實有助於微軟開創全新的散熱模式,雖然維護和外殼耐久度都會成為問題。
其實,國內大部分企業將數據中心放在了貴州,就是看重貴州的均衡氣候和電力資源等等,所以散熱和電力確實是一個數據中心的難點。
關於微軟公司在IT領域所獲得的成就,想必大家也都了解,比如最讓人耳祥能熟的就是windows系統和Surface筆記本電腦了,用戶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核心資產),所以微軟就有必要建立數據中心,但是對於數據中心來說,也是由大型伺服器組成的,所以它們在運轉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溫度,而溫度又是硬體的「第一殺手」,因此必須要解決散熱問題!
曾經有數據表示,微軟數據中心的 電力成本為20%,而熱耗就占電力成本的42% ,所以說這個花費是巨大的,但把數據中心建立在水下,就可以通過專門的散熱設備,來減少成本的支出了,而且是一勞永逸的事!
再比如騰訊公司的數據中心,為了減少成本的支出,就把它們建立在了貴州省貴安新區的兩座山體上(預計存放30萬台伺服器),因為 山洞結構可以散熱,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也是為了散熱),總佔地面積約為47萬平方米,隧洞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能塞下4個標准足球場還有富餘。
微軟要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附近沉沒一個像集裝箱一樣大的數據中心,不僅需要廉價的電力,免費的散熱設備,還需要接近世界一半人口的居住地。建在這里的最大希望是,能夠有一個真正低溫且成本便宜的數據中心,運行更頻繁且發生故障的次數更少。
更節省資源
為伺服器建造潛水艇聽起來可能很昂貴,但是考慮到總體擁有成本,其中大部分是前期准備,管理微軟研究項目的本·卡特勒在接受采訪時對數據中心知識說。他說:「我們認為該結構可能比今天的數據中心更簡單、更統一。雖然所有這些都仍然是假設的,但是最終期望實際上可能會有成本優勢,更便宜。」
將計算機置於水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僅對於Microsoft而言。海洋科學家已經做了很長時間了,但是還沒有大規模地這樣做。海洋工業在建造大型結構,冷卻船舶發動機以及處理在水下表面堆積的藤壺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卡特勒說:「與人們幾十年來在海洋中所做的事情相比,我們所做的事情相對溫和。我們處於相對較淺的深度,而且這數據中心相對較小。」
供應鏈已基本到位
微軟可以利用其硬體專業知識和供應鏈,用商品伺服器填充水下數據中心。實際上,「 Northern Isles數據中心」中的12個機架,864個伺服器和FPGA板是來自旱地上的Microsoft Azure數據中心。圓柱形外殼是由一家知名的海洋工程公司Naval Group製造的,如果這個想法得以流行和可實施,就可以批量生產和運輸。
卡特勒說,時間框架和經濟性與在陸地上建立數據中心大不相同。「不是建設項目,而是製造產品,它在工廠中製造,就像我們放入其中的計算機一樣,現在我們使用標準的物流供應鏈將它們運送到任何地方。 然後還需要乘坐渡輪穿越英吉利海峽,穿越英國,再乘另一艘渡輪到奧克尼群島,然後將其裝在駁船上進行部署。
能夠更快地部署不僅意味著更快地擴張,還意味著沒有提前花錢。卡特勒說:「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18個月或2年的時間才能建立新的數據中心。想像一下,如果我只是將它們作為標准庫存,那麼我可以在90天內迅速將它們送到任何地方。現在資金成本有很大不同,因為不必像現在這樣提前建造東西。只要我們處在這種模式下,我們的Web服務以及隨之而來的數據中心都將呈指數級增長,那就是巨大的杠桿作用。」
停機也可以節省保修
在將所有伺服器替換為新伺服器之前,一次將數據中心停機5到10年與許多雲伺服器的生命周期沒有太大區別,隨著新硬體的出現,雲伺服器可能會重新用於不同的服務。五年的承諾意味著可以節省更多的預付款。
卡特勒指出:「如果還是維持舊的方案,保修成本可能很高。就我們而言,也許我們會把它退回給供應商,但這種維持不下去。」因為這些保修成本很高,每個組件供應商都必須保持所售組件的庫存,以保證產品使用壽命。他解釋說,英特爾可能每年都會推出一種新晶元,但是它必須保持五年來的庫存。「就我們而言,一切麻煩都消失了。我們將其放到那裡,我們就完成了任務。我們永遠不會再找供應商說更換該磁碟驅動器,因為到了五年後,我們也不用管理這些東西。」
規模可大可小
盡管Orkney數據中心是單個模塊,但Cutler設想將多個模塊連接在一起以實現規模化,也許需要一個用於連接和配電的中央節點,將它們像常規數據中心中的機架排一樣對待。容器間延遲將類似於大型數據中心網路中的延遲。一些較大的Azure數據中心相距一英里。
Microsoft數據中心中的每個機架頂交換機都連接到骨幹交換機,這些骨幹交換機在該行的所有機架上串擾。下一級,主幹交換機彼此交叉連接。「這些東西之間可能有相當大的距離。如果我們在水中放很多,那就沒什麼不同了。」
在邊緣部署中,單個模塊可能是Azure Stack的理想選擇,該Azure Stack可為越來越多地部署在海底的勘探石油和天然氣鑽井平台處理地震數據。
綠色資源潛力
一旦水下數據中心啟動並運行,電力和冷卻成本就會降低。Project Natick的第一個小得多的版本(Microsoft研究工作的代號)具有一個帶有不同閥門的歧管,以使團隊可以嘗試不同的冷卻策略。PUE為1.07(Microsoft最新一代數據中心的PUE為1.125)。據卡特勒估計,如果沒有歧管,該成本將低至1.3。
另外,這一次沒有外部熱交換器。他說:「我們正在通過機架後部的熱交換器將原海水吸入並再次排出。」他指出,這是用於冷卻船舶和潛艇的相同技術。水流的速度應阻止藤壺的生長。該冷卻系統可以應對非常高的功率密度,例如用於重型高性能計算和AI工作負載的裝有GPU的伺服器所需的功率密度。
北島數據中心利用了歐洲海洋能源中心的潮汐發生器。Microsoft設想將海洋數據中心與這些離岸能源一起使用。但是未來的版本也可能擁有自己的發電能力。
「潮流是一種可靠的,可預測的東西;我們知道何時會發生。」卡特勒說。「想像一下,我們有潮汐能,我們有電池存儲,因此您可以在整個24小時周期和整個月球周期內保持平穩行駛。」
代替備用發電機和裝滿電池的房間,Microsoft可以過量提供潮汐發電量以確保可靠性(例如,潮汐渦輪機由13台代替了10台)。「最終您會得到一個更簡單的系統,該系統是完全可再生的,並且具有最小的佔地面積。」
沒有增加本地資源的負擔
這種設備使用海洋供電和製冷的環境影響相對較小,這使得在更多地方部署數據中心變得更加容易。
現代數據中心的製冷更多地依靠水而不是電力。卡特勒解釋說:「過去用於冷卻的功率令人難以置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能夠將功率大幅降低。但是水被用來增強冷卻效果。」
數據中心通常有一條通往城市供水的管道,這在發達國家的許多地方都可以,但在其他地方則沒有。卡特勒和他的團隊喜歡這樣的想法:將數據中心帶到發展中國家的某個地方,而不會對當地的水或電力供應施加任何限制。「對電力網沒有壓力,對供水沒有壓力,但是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計算機資源。」
微軟的海底數據中心就有點像谷歌在南極的數據中心,這些地處特殊地理環境的數據中心都有很多的優勢,比如:
1、海底擁有足夠大的發展空間和土地面積,在海底建設數據中心根本不用擔心以往在陸地上建設數據中心遇到的種種問題。
2、節能節電,這應該是海底數據中心最大的優勢,畢竟一座數據中心最大的運營成本就是電費,如果溫度高還需要更多的散熱空調產生的電費,但是在海底,不僅基礎溫度低,而且水冷散熱也能大大降低數據中心的溫度,所以把數據中心建在海底,對於微軟的製冷成本可以大大降低,這也有利於客戶。
3、運輸成本低,海運是最廉價的運輸方式,建設過程中物流成本較低。
4、很多人可能覺得海底數據中心維護起來很麻煩,還得潛水,但是實際上維護成本並沒有想像的高,因為機房可以升出海面維護,並不需要潛水。
所以說,數據中心如今根本不需要在大城市或者發達地區建設,就像貴州大數據把機房放在山上,除了安全戰略以外,海拔高的地方溫度低,散熱方便,而且還有便宜的水電可供使用,微軟把數據中心放在海底也是處於類似的考慮,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在海底部署數據中心的公司也可能越來越多。
現在的眾多的高 科技 企業都在做一個共同的新方向,就是在數據中心業務上將屬於本企業的核心數據來說,都是將本企業的數據中心沉入海底,那麼下面和大家一起來說一說為何這些高 科技 企業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利用海水的低溫來為數據中心來散文,從而能夠減少電能的消耗,很多用戶可能對於這個原因是比較模糊的,認為這些高 科技 企業的收入都是非常的高的,而對於這些電能的資金消耗又會有怎麼樣的在乎的,其實這個還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因為這些龐大的數據中心所能夠產生的熱量是非常的大的,如果是建設在陸地上的話,那麼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為之散熱的裝備。
而且這些專門散熱的裝備來說,其實每年所要消耗的電能來說,其實無疑是巨大的,即便是對於收入很多的高 科技 企業來說,其實一筆不菲的支出,所要想辦法能夠減少支出,也是這些企業要想的辦法。
曾經有這樣的一組數據說,這類型的數據中心來說,其總共包含有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還有重要的就是能源成本,而其中的電力損耗的成本就需要達到所有成本的20%左右的份額,所有這就是為何眾多高 科技 企業將自己的數據中心放在水中的重要原因。
從這方面就能夠看到,其實企業的數據中心的製冷消耗的電力所佔據的比重也是很大的,而將數據中心放到水中,一方面能夠降低電能的耗損,另外一方面還能夠使得自己的數據中心更加安全。
最後,對於說高 科技 企業將自己的數據中心放到水中的這樣的做法來說,在這里給大家做一個總結,其實本質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給企業節省費用,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更加能夠保護器安全性,那麼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微軟每天都要運行大量的數據,所以數據中心就是微軟的大腦。隨著計算能力的提高和運營速度的加快,公司的數據中心可以正常運行。良好的散熱條件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做好熱處理工作外,還必須考慮降低能耗和降低企業成本。
研究發現,運行一個單一的數據至少佔電力成本的20%,而熱耗散占電力成本的42%。如果你每年投入資金來處理操作數據所產生的熱量,其成本無疑是巨大的。散熱不好,機器會出故障,整個系統會癱瘓,散熱是必要和重要的。
讓我們看看一些最常見的散熱方法,風冷,液體冷卻,半導體和化學製冷。其中,空冷和液冷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半導體和化學製冷成本高、大量使用成本高、耗電量大等優點。與公司利潤的目的相沖突。因此,最好選擇一種低成本的散熱方式。在液體冷卻的情況下,水是最好的冷卻工具。水的蒸發吸收熱量,這是眾所周知的物理原理,也就是說,微軟把數據中心放在水裡,而不是電里來散熱。同時帶走大量的熱量,節能環保,操作簡單方便。
作為冷卻工藝這碗飯吃了快20年的專業人士,毫不客氣地說,專家在數據中心冷卻方面過於幼稚,當然也包含微軟與臉書在內。
一、對數據安全的恐懼,導致能源浪費:馬雲提到,阿里數據中心停用一分鍾可能有幾個億的損失。
實際伺服器核心發熱件正常工作溫度是80度,即使按60度控制,仍然遠遠達不到強制製冷的工藝條件。這個溫度是自然冷能就可以控制的范圍。自然冷能的合理能耗小於發熱量的2%,對應PUE為1.02。再低已經沒有意義,不如在伺服器方面挖潛。伺服器晶元之外降耗10%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
二、沉入海底
『拾』 數據中心的節能技術有哪些
調高數據中心溫度
為保證數據中心裡設備的良好運行,數據中心內全年保持恆溫恆濕,溫度維持在20℃~24℃。國際標准要求平均溫度是,冬季在18℃~22℃,夏季在21℃~25℃,溫度的變化率下於5℃/h.溫度對於數據中心非常碧陸重要,按照通用的評估方法,溫度每提高10℃,可靠性要下降25%.數據中心這樣常年保持在較低的溫度雖然可以最大程度保障無局部熱點,但是卻造成了能源的極大浪費。現在的數據中心設備都會做高低溫實驗,工作溫度上限可達45℃,所以適當地提升數據中心的運行溫度,不僅可以節約能源,而且並不會給增加設備的故障率。目前,在數據中心行業提升數據中心的運行溫度已經成為了普遍共識,有些數據中心專門采購耐溫的設備,降低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綜合來看,適當提升數據中心運行溫度不用多花一分錢,而且利大於弊。
評估數據中心設備運行情況
數據中心裡的設備多種多樣,其中不乏有老舊設備,過老的伺服器其工作效率只有新伺服器的1/3,但是能耗卻能達到新伺服器的3倍,所以要及時淘汰掉這些老舊設備,將業務搬移到其它伺服器上,雖然增加了其它伺服器的一些負擔,但整體能耗卻降低了。還有不少的數據中心,存在有大量的閑置伺服器,可能周期性的運行一些應用,但長時間處於閑置,這就要將其關閉或者重新分配工作任務,要周期性的對數據中心設備的運行負載情況進行評估,有不合理的、偷閑的設備就要及時調整。評估的標準是這些設備的CPU是否運行在正常的水平,有的設備長期CPU利用率只有20%,利用率過低,應該及時調整,一般伺服器的CPU維持在50%左右就可以,可以保證正常業務的羨余運行。
虛擬化技術的應用
在數據中心通過部署虛擬化可以提升設備的使用效率,一般一個伺服器只能跑一個業務或者幾個業務,通過虛擬化技術,將伺服器虛擬成多台設備,這些設備都獨立運行,提升了伺服器的使用率,這樣就可以減少數據中心同時運行的伺服器數量,當需要增加新的業務時再開啟一些伺服器。一般的伺服器運行功率都在400瓦左右,這樣的伺服器連續運行一天就會用掉十幾度的電,虛擬化能在計劃范圍內針對低利用率或者高能耗對症下葯。
及時關閉不必要的用電設備
大多數的數據中心都是通過遠程進行管理,進悔派頃入到數據中心設備區的情況比較少,而我們進入數據中心機房時經常會發現,燈火通明,而這些機房幾天也可能不會進來一個人。大量的照明燈不僅造成能源的浪費,而且會增加機房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