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農大茶樹基因組資料庫使用方法
安徽農大茶樹基因組資料庫使用方法
安徽農大茶樹基因組資料庫是安徽農業大學植物遺傳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構建的一搭祥個用於存儲學術研究和茶樹遺傳育種的基因組資料庫,用戶可以通過登錄和注冊進入資料庫,在資料庫中搜索基因組片段、種群信息知迅搏、基因表達、可視化分析等內昌腔容,為茶樹基因組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持。
⑵ 你認為我國目前茶樹育種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趨勢有哪些
主要問題有缺乏高效的種植方法;趨勢在於引入生物手段,提高茶葉的質量。
1、主要問題:缺乏高效、精準、可靠的評價指標和方法;茶樹育種技術和方法相對滯後,創新能力晌歷不足;資源利用效益低下,遺傳多樣性保護和利用不充分;缺乏協同合作機制和跨學科融合。
2、發展趨勢:引入現代敬培生物技術手段,提高茶葉品質和產量;開展全基因組測序、轉錄組測序及代謝組分析等大數據研究,實現精準育種;加強國際合作,共享資源和技宴稿搜術;構建跨學科融合的團隊,促進茶樹育種技術的創新。
⑶ 茶樹種植需要什麼技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茶園培育與採摘
1.栽培環境
①栽培環境的選擇
地形選擇:丘陵、山區和半山區面坡度25°以下。
土壤選擇:有酸性指標植物如映山紅、鐵芒箕、馬尾松、油茶等存在,土壤州4.0-6.0,土層厚度l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
②栽培環境的改善與維護
建立排蓄水系統:茶園四周設置隔離溝,深80一100厘米,寬50-100厘米;園內每隔40-50米設置橫水溝(坡地等高修築),深60-70厘米,寬50-60厘米;道旁設置縱水溝,深70-80厘米,寬60-70厘米;橫水溝與縱水溝相接,相接處設沉沙凼。
園旁植樹造林:有條件的地方在道旁栽行道樹,以利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和冰土保持。
調整地形:地面坡度在10°以內的,只挖高填低,適當調整地形,以便茶行布置。地面坡度在10°以上的,修築梯級茶園,梯壁高控制在1.5米以內。
2,茶園施肥
①茶園基肥
種植前施是底肥,種植後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秋季封園後,及早在行間中心部位開溝施,溝深、寬30-40厘米,每畝施入農家有機肥(廄肥、秸桿、綠肥、土雜肥等)5-l0噸(100—200擔)。茶樹專用復合肥或磷、鉀肥50公斤。岩空肥土混合後再復土整平地面,亦可結合中閉穗耕。
②茶園追肥
每年分別於3月中旬、4月下旬到5月—上旬、7月中旬旬施三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肥料種類為茶樹專用復合肥、尿素、硫酸銨、碳銨等。施肥址採摘茶園按產量確定,幼齡茶園按樹齡確定。溝施,溝深10—13厘米,撒施,施後隨即中耕翻入土中。
③茶樹根外追肥
根據茶樹生長需要,可根外噴施可溶性氮、磷肥、稀土、微量元素和生長調節劑。但要嚴格控制使剛濃度和劑量,並汁意使用天氣、時間,以提高使川效果。
3.茶園土壤管理。
①耕鋤
淺耕除草:深度5-10厘米,次數視雜草生氏情況而定。—般全年3—4次,亦可結合迫肥進行。
茶園深耕:因園制宜進行。一般耕深15-20厘米。每年或隔年進行——次,宜秋季封園後及早進行。
深翻改土:幼齡茶園建園前用帶狀深墾的,應及早深翻行間土壤,深度60厘米。成齡茶園長年未施基肥土壤板結的應深翻改良土壤,深度60厘米。畝施10噸以上農家有機肥和50-100公斤茶樹專用復合/吧或磷、鉀肥。深翻改:土宜在秋茶封園後嚴寒到來之前進行。
②間作與覆蓋
幼齡茶園頭2—3年間作綠肥。
4.菜園水分管理成齡期不問種作物。加強茶園保水,蓄水和排水。有條件的茶園實行灌溉:
5.茶樹修剪
根據茶園粗態瞎不同樹齡階段分別採用定型修剪、整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更新修剪等方法,培養樹冠,整飾樹型,更新復壯。一年中有兩個時期可以進行修剪,即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與春茶後(5月上、中旬)。定型修剪宜在春茶前進行,如未達標準的植株,第1-2次定型修剪可延至春茶後進行。
6.茶樹保護
積極推行綜合防治技術,作好茶樹病蟲檢查要病蟲害。
7.茶葉採摘
①採摘標准適時防治主
紅、綠茶為一芽二、三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黑茶有粗細之分,一般以一芽四、五葉及形成駐芽的新稍為主;老青茶以形成駐芽的紅腳新稍為主。
②手工採摘
紅、綠茶分批多次留葉采,春茶采4—6批,夏秋茶采6—8批,秋茶采4—5批。標准新稍達20—30%開采。
③機械採摘
全年採摘4·—6批,春茶標准新稍達80%,夏秋茶標准新稍達60%開采。平地、緩坡地幼齡茶園選用雙人平形採茶機,成齡茶園選用弧形採茶機。山地、窄梯茶園選用單人採茶機。
④鮮葉管理
採摘鮮葉防止暴曬、緊壓和雨淋,及時送往茶廠加工採摘鮮叫『盛裝宜用通風透氣的篾具,輕采輕放。
2.茶園中禁用甲胺磷、1605、1059和六六六、殺蟲脒、三氯殺蟎碸(醇)等劇毒和高殘毒農葯。
二、新植茶園(建園至6足齡)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力爭早期成園,為高產穩產優質打下基礎,全面貫徹落實各項建園措施,加強培育管理。
2.園地建設
①墾復
場地清理:清理擬建茶園范圍內所有樹根、雜木、石塊地等。
初墾:全面深墾60厘米,宜在夏秋高溫少雨時進行。
復墾:初墾約一個月後進行,深度30厘米左右,進—除雜草、雜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園形式
平緩地茶園:平地和10°以下緩坡地,在全面墾復的基礎上,大彎隨勢,小彎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
梯級茶園: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構築梯級。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內低(1°一2°的反坡),外埂內溝,同級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溝溝相連。梯寬既便於茶行布置,又不浪費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內。土築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磚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級茶園茶行就是從梯面外側,即離梯埂0.6-0.7米設置第一條茶行,而後依據既定行眶向內設其它各行茶樹。
3,種植
①朴苗准備
品種:紅茶宜用櫧葉齊或更優的品種茶、白毫早、福雲六號或更好的品種。綠茶宜用福鼎大白。
茶苗:苗高在25厘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壯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無性良種茶苗建園。
②種植規格與密度單行雙株條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兩株茶苗。雙行雙株條植:行距1.530一40厘米,每穴兩株茶苗。
③種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開溝施,溝深60厘米,寬50一60厘米,畝施農家有機肥100-200擔,茶樹專用復合肥或磷、鉀肥50公斤,肥土混合後再復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進行。水源條件好的越早越好。入土深度以超過根莖部5—10厘米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緊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澆足安蔸水。
4.種植後的管理
①間苗補缺
定植後徑一個生長期後.在秋末初冬或第間苗應留強去弱,補缺用同齡或大—齡的茶苗。
②幼齡茶園土壤管理
基本內容同1.3款。3足齡以山,樹冠小裸露面大、可間作冬季綠肥,如蠶豆、紫雲英、滿園花等,但夏季不宜間作。茶園間作以不防礙茶樹生育為原則。幼齡園尤應注意及時中耕除草。
③幼齡茶園樹體管理
定型修剪:2年生時,當苗高30厘米以上,主幹粗3毫米以上時,作第一次定型修剪,離地面12—15厘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午生時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厘米,至4年生時進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厘米。頭兩次應注意壓強扶弱,抑中促側,第三次剪平。
整型修剪:完成定型修剪後,每年作一個整型修剪。樹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後再過渡為弧形,整型修剪宜用修剪機進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機,封行後用弧形修剪機。最終控制樹高70—90厘米。覆蓋度80%以上。
打頂養蓬:3足齡前或移栽後2年內,嚴禁采,以後則可配合修剪,年打頂養蓬2—4次,即待新稍形成駐芽時留下1一3葉,摘去頂端以促進分枝,並嚴格撐握采高留低、打頂護邊等原則,5足齡後視生長勢可相應進入正常留新葉採摘或留新葉與留魚葉相結合的採摘法。
④幼齡茶園施肥量
⑤保苗措施
移栽後第1年的茶樹,抗性弱,常因外界條件不適而大量死苗。為此,必須抓住抗旱熱、防寒凍的工作,確保全苗。幼樹抗旱熱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澆水、除草、蔽蔭、地面鋪草覆蓋等。防寒凍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壯苗,灌越冬水、鋪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蓋等。幼齡園防病殺蟲時應嚴格控制濃度,防止葯害發生。
三、壯齡茶園(7-20年)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
以肥培為中心,優質、高產、低耗為目標,因園制宜全面貫徹各項栽培管理措施。
2.追肥施用量
以產定肥,一般每產100公斤鮮葉,追施2.5—3公斤純氮,摺合標肥表12幼齡茶樹氮肥用量標准。
3.修剪技術
壯齡茶樹每年或隔年(手采和樹勢較差時)進行一次輕修剪,5—6年進行一次深修剪。
①輕修剪。
機採茶園,春茶前進行,修剪程度為從採摘面剪下3—5厘米或只剪除突出阿冠的枝梢,同時應在行間剪出20-30厘米的操作間隙。手採茶園可用修剪機械或籬剪進行輕修剪。
②深修剪
春茶前或春茶後進行,修剪程度為從採摘而剪下15-20厘米,即剪除全部的雞瓜枝層。深修剪可用修剪機,也可用籬剪進行。修剪效果能維持5—6年。
⑧修剪形狀:
壯齡茶樹的修剪形:伏以弧形與平形兩種較好摘面積尤以弧形為佳。
4.土壤管理
每年結合追肥進行3 4次淺排除草,秋末進行一次深耕覆蓋度大的茶樹不必年年深耕。
四、老齡茶園(20年以上)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
以改樹改土為中心,復壯樹勢,延長有效經濟年限為目的,田園固樹制宜貫徹相應的栽培措施。
2.樹冠改造
①重修剪
上部枝葉衰退,骨幹枝尚健壯的茶樹離地面30--35厘米進行重修剪,重修剪可用重修剪機,也可用刀割或枝剪進行。保證剪口平滑.枝樁無裂傷。春茶前或早秋進行。更新效果可維持10年。
②台刈
樹體衰退,用重修剪還是不能復壯的茶樹離地面6-10厘米進行台刈。台刈可用刀砍.保證剪口平滑,留樁無裂傷。早秋或春茶前進行。更新效果可維持10年以上。
3.更新修剪後的樹體管理
①重修剪後的樹體管理:重修剪的當年秋末冬初或第二年早春比重修剪高度提高10—15厘米平剪定型,重修剪的第二年可打頂養逢3-4次,第三年早春再提高10-15厘米干剪。定型一次,嚴格留新葉採摘,爾後便可執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制度和採摘制度。
②台刈後的樹體管理:台刈的當年秋可適當打頂採摘一次,第二年早春離地面2卜-30厘米作第一次定型修剪,並適當琉去細瘦枝,以後再進行兩次定型修剪,並注意第2年打頂養蓬採摘2-3次.第3年嚴格執行留新葉採摘,爾後進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和採摘。
3.土壤改良
老齡茶園要在樹體改造的當年進行深翻、增肥、改良土壤、方法見「深翻改土」部分.以後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
4.茶樹保護
①消滅枝桿寄生物
更新修剪後應抓住時期消滅枝桿害蟲、病原體及苔蘚、地衣等枝桿寄生物。
②更新後防治新生枝葉蟲害:
更新修剪後新枝葉容易招致茶小綠葉蟬等害蟲集中危害,應注意觀察,及時防。
5.改植換種
對更新修剪效果不佳或需要換種的茶園要及時換種更新,其作法有改植換種和套植換種,以改植換種為主。
①改植換種:將老茶樹挖掉,清除殘根,重新規劃建園,換植良種。
②套植換種:在不需要調整地形和老茶樹行距合:適的情況下,為增加改植期間的收入,可採用新老套朴的辦法以老帶新。作法是秋末冬初對老茶樹作重修剪或台刈,行間開溝深翻施底肥,移栽茶苗。從第二年外始對重剪或台刈廠的老樹強采。第4—5年再挖除老茶樹。
⑷ 茶樹種植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摘要:近年來,我國主要產茶省(區),先後普遍推廣機械採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表現為:①提高工效,降低成本;②增加產量,改善樹勢;③適時採摘,提高品質。據試驗研究和調查總給表明,機採茶園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修剪
單、雙行條栽茶園是我國目前茶樹的主要種植方式。由於建園時間的早遲和培育管理上的差異,長勢相差甚遠,因此在實行機采前,必須區別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修剪,以達到適應機採的要求。畝產干茶150公斤以上的高產穩產茶園,蓬面整齊,長勢較好,在機采前,只需輕修剪即可;對建園基礎較差、管理不善、樹勢弱、呈現未老先衰的茶園,必須先行深修剪,待恢復樹勢後再行機采。.對於幼齡茶園或台刈、重修剪茶園,在定型修剪後進行機采。為適應機采要求,茶樹修邊不能省略,如1.5米行距的條栽茶園,通常留有20厘米的操作道,採摘幅保持130-140厘米。機採茶樹樹高不宜超過80厘米。為克服連年機采而出現的葉層變薄、新梢密度增加、芽葉變小、對夾葉增多的弊端,應在3-5年進行一次深修剪:在春茶結束後剪去樹冠面_上15厘米枝葉,待夏茶新鬧李梢長至15厘米以上時,留10公分處進行機采。
2.增施肥料
調查試驗表明:畝產干茶150公斤以上的茶園,其土壤主要肥力指標應保持在:有機質1.5%以上,全氮0.1%以上,速效磷10毫克/公斤以上,速效鉀80毫克/公斤以上。如以純氮計算,採收400公斤鮮葉,需補給12.5公斤純氮。機採茶葉由於產量集中,採摘強度大,施肥量應在此基礎上增加三分之一左右。
3.適度機采
適度機采包括機采批數和留葉多少兩個方面。它與茶樹品種、樹齡和栽培管理水平三者有密切關系。通常,育芽能力強的茶樹品種和施肥水平高的茶樹可多批數機采,壯齡茶樹又可多於幼齡茶樹。浙江省茶園的一般做法是年機采批數在6-8批,即春茶2批,夏茶2批,秋茶2-4批。秋茶變幅較大,視該年秋季是否出現旱情而定。我國目前有性群體種植茶園佔有的比例很大,茶樹株間發芽遲早差異明顯,即使是無性系良種液宴遲,由於茶芽著生部位的不同,發芽亦有先後。鑒此情況,不少生產單位在春茶前期,採用手工採摘一部分,用於炒制名優茶;後期再行機采。這樣既提高經濟效益,又可在機采時提高新梢的整齊度,降低含梗率。
機採的適宜時期,舂茶一般選在茶葉達到80%時開采,夏、秋茶掌握在60%左右為好。機採茶園的留葉問題,以大宗紅綠茶為例,湖南、安徽的經驗是,待新梢長至一芽三四葉期,採下一芽二三葉,這樣可以達到產量和品質雙優的效果。一些生產單位在機采2--4 年後,養蓄--季秋茶,以恢復樹勢,增加葉層厚度。機採茶園的葉面積指數,宜保持在3一4之間。
4.選用良種
試驗表明,適宜機採的茶樹用無性系良種,應選擇具有發芽力強而整齊、祥櫻茶芽肥壯、節間較長、葉姿直立等性狀的良種,如龍並井43號、迎霜、浙農12、福鼎大白茶、水古茶、雲抗10號、14號、櫧葉齊、英紅1號、安徽1號、碧雲等品種,這些品種均適宜機采。茶樹專用肥是根據茶樹吸肥特性和紅壤茶園土壤特點研製的,最適紅壤茶園施用。據試驗,中茶1號茶樹專用肥能促進生長、提高芽葉比例,增加春夏茶,比不施肥的增產三、四成;比常規施肥增產一成半,提高茶葉品質1--2級。
茶樹專用肥的施用要求如下:
5.宜早施用
茶樹專用肥皇顆粒狀,且有一定強度,只有施到土壤充分吸收水分後才能逐步釋放養分,因此,其溶解和營養元素釋放較單體化學氮肥要慢得多,具有緩效,流失少,後效長
的特性。所以,專用肥比單體氮肥需提前一星期 或10夭左右,施用效果更好。如作春天催芽肥施用,宜在3月初進行才能起到催芽的作用,作基肥施用,宜在10月初施,能起到良好的越冬效果。
6.適當深施
為防止肥效流失,要適當深施。作追肥用時,幼齡茶園要施深到5一7厘米;成齡採摘茶園施深8--12厘米。如作基肥用的深到20厘米左右。施肥時一定要溝施或穴施,撒施(或面施)會大大降低其肥效。
7.土壤千旱不宣施用
在長江中下游廣大茶區,夏秋間常有「伏旱」,土壤乾旱,肥效不易發揮,、另外,乾旱期間因施肥過於集中容易使根際局部濃度過高而造成肥害,因此,伏旱乾季不宜施專用肥,要提前到伏旱前施,或推遲到伏旱過後再施。
8.按產定肥.
茶樹專用肥的主要營養元素含量,是按一般茶園施肥水平的營養歸還定律配製的。其施肥量須按茶葉產量而定,以中茶1號肥為例,每收100公斤茶葉,需施回茶園100.公斤肥料,分4次施完:秋冬基肥佔40%,春肥24%,夏秋肥各佔18%。例如畝產150公斤干茶的紅壤茶園,年施中茶1號肥150公斤,其中10月秋冬施60公斤,3月初施36公斤,夏秋茶各施27公斤。
9.測土診斷施肥
紅壤茶園土壤農化性質雖一致,但不同肥力水平的營養含量仍有很大差異,有條件的茶區在生產和施用茶樹專用肥以前,要請有關研究單位和肥料廠的農化服務部門對土壤進行測定,根據測定結果調整營養元素比例和微量元素的種類,專門生產,使茶樹專用肥更有針對性,發揮更好的效果。各種茶樹專用肥都有一定的吸濕性,直放乾燥、通風無陽光直射的地方保存。
⑸ 我國培育了哪些茶樹品種
中國種茶、制茶、飲茶的歷史已有3000多年,世界公認茶原產於中國。從唐代以後茶就作為農作物大面積栽腔氏培,隨著栽培區域的擴伍穗散大和世代的繁衍,在不同自然條件和人工選擇的影響下,形成了原始的地方品種(群體品種),這些地方品種在長期的茶葉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各有固定的栽培區域和相應的適制茶類,如雲南風慶大葉茶、湖南雲台山種、安徽祁門種、浙江龍井種等。後來通過單株選擇和扦插繁殖,育成了一些優良的無性系品種,如鐵觀音、水仙、梅占、黃棪、佛手、雲抗1號、安徽1號、龍井43等。中國自1969年至2003年共育成國家審(認)定茶樹品種66個,其中從自然雜交後代或地方群體中採用單株選擇方法育成的品種有51個;採用人工雜交法育成的有14個;用輻射誘變法育成的有3個。中國野生茶樹資源和野生近緣植物極其豐富,按照張宏達的山茶科分類系統,中國山茶屬內茶組植物共有37個種,3個變種,其中已有1/3的種馴化出栽培品種,因此,追本溯源,茶樹現代栽培族前品種都是來自於野生資源。
⑹ 中茶302茶苗產量表現
一、成果簡介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以喬治亞6號為母本,福鼎大白茶為父本進行人工,對雜交後代進行單株選育而成。
審定情況:2010年全國茶樹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國家品種
審定編號:國品鑒茶2010014
特徵特性:灌木型,中葉類,植株適中,樹姿半開張,分枝較密。葉片橢圓形,稍上斜狀著生,葉色黃綠,葉面微隆,葉身稍內折,葉質中,葉基楔形,葉尖鈍尖。芽葉黃綠色,茸毛較多。春季養芽萌發早,與福鼎大白茶相當。春茶一芽二葉干樣約含氨基酸4.3%,茶多酚23.8%,咖啡鹼3.5%,酚氨比5.61。制綠茶品質優,適制單芽或烘青類名優綠茶,制烘青茶肥壯嫩綠,茸毛披露,香氣清高。抗寒、旱性強,抗病性強。
產量表現:產量高,品伏桐橡比試驗產量比福鼎大白增產137.0%,達到極顯著水平;全國區試比CK增產29.30%~127.77%,成缺旁都、武漢點與CK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
栽培要點:適應性強,對園地條件要求較低。茶樹生長勢旺盛,一般採用單行雙株條栽,定植前開深輪戚30cm深種植溝畝3000kg農家肥作底肥。苗期定開進修剪和肥培管理參照其它品種。一般定植後2足齡可投產,3-4年進入豐產期。採茶時應分批及時嫩采,成齡茶園連續採摘數年後,蓬面需輕剪整枝。
適宜區域:西南、江南、江南和華南綠茶和紅綠兼制茶區栽培。
引種示範區:已在浙江、四川、貴州、陝西、重慶、河南、山東、江蘇等省有引種栽培
二、首席專家簡介和聯系方式
楊亞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第十一屆黨代表。主要從事茶樹育種和種質資源的研究,在茶樹品種選育及育種技術、品種生理、種質資源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首次系統研究茶鮮葉化學成分與紅、綠茶品質的關系,建立了利用苗期鮮葉化學成分預測紅、綠茶品質的數學模型,為茶樹育種早期品質鑒定提供了理論參考。先後對茶樹抗寒、氮素營養差異、休眠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為茶樹抗性育種和育種生理研究奠定了基礎。建立了第一個國家茶樹種質資源資料庫。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30多項,獲得科技成果9項,其中省部以上獎勵6項,主持和參加育成了「中茶102」、「中茶108」、「中茶302」等9個國家、省級主推良種,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培養研究生13名,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5篇,主編或參編科技著作9部。
上
⑺ 茶樹研究資料庫匯總
全稱 :Tea Plant Information Archive (TPIA)
網址 : http://tpia.teaplant.org or http://tpdb.shengxin.ren
首頁 :
全稱 :Tea Plant Genome Database (TeaPGDB)
網址 : http://eplant.njau.e.cn/tea
首頁 :
全讓螞稱 :Database for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tea plants(TeaAS)
網址 : http://www.teaas.cn/index.php
首頁 :
全稱 :Tea plant Genomic Variations Database(TeaGVD)
網址 : http://www.teaplant.top/teagvd
首頁 :
網站介紹 : TeaGVD為各坦閉埋態搏種數據類型和應用程序構建並組織為四個模塊,包括基因型、表現型、工具和幫助模塊。這些模塊提供了用戶友好的web界面,以檢索和可視化基因組變異及其相關信息(基因注釋、不同組織的基因表達、GWAS結果等) 。
20211231初次整理,將持續更新。。。
---------------------------------------------------------------------------------------------------------------------------------------------------------------------------------------------------------------I am a line !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