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如何提前布局大數據產業

如何提前布局大數據產業

發布時間:2023-05-17 14:05:22

大數據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趨勢一:數據的資源化


什麼是數據的資源化,它指的是大數據成為企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戰略資源,並且已經成為大家爭奪的焦點。因此,企業必須要提前制定大數據營銷戰略計劃,搶占市場先機。


趨勢二:與雲計算的深度結合


大數據離不開雲處理,雲處理能夠為大數據提供彈性可拓展的基礎設備,是產生大數據的平台之一。自從2013年開始,大數據技術已開始和雲計算技術緊密結合,預計未來兩者關系將更為密切。


另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計算形態,也將一齊助力大數據革命,讓大數據營銷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


趨勢三:數據科學和數據聯盟的成立


未來,數據科學將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各大高校將設立專門的數據科學類專業,也會催生一批與之相關的新的就業崗位。

❷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政府應該如何發展大數據壯大數字經濟

中青在線北京3月6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翀 )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升級……這一串話題的背後是近年來全國兩會對數字經濟發展的聚焦。2017年,數字經濟首次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2019年,全國兩會政府報告再對數字經濟著墨,稱「壯大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為何如此受重視?

此前上海社科院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數字經濟正在席捲全球,全球經濟向數字經濟遷移已經勢在必然,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而世界經濟論壇則給坦纖出過一個研究數據: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至0.26%。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直言:「數字經濟給全球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都帶來了巨大動力,各國也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紛紛擬定數字經濟計劃。」在他看來,所謂數字經濟搏信含,可認為是由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帶來的新經濟模式,為國民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全新動能,促使社會變革邁入里程碑式的一步。

如今,數字經濟是各國博弈瞄準的新舞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錯過數字經濟的紅利,中國也不例外。

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就做過初步測算,2018年上半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GDP比重達到38.2%。

《2018中國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指出,隨著居民消費升級以及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加速融合,我國數字經濟未來整體上仍然會呈現加速增長態勢。預計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6.4萬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19.4%。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壯大數字經濟,再次明確數字經濟的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如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茁壯成長,其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將對舊有經濟模式進行顛覆和重塑,為實體經濟插上「翅膀」,帶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讓整個數字經濟完整的形成起來。

數字經濟應在哪些領域發力?

全國政協委員、網路董事長李彥宏連續五年將人工智慧相關提案帶上兩會,今年他最新的提基笑案內容涵蓋構建車路協同的智能交通、完善電子病歷管理制度及加強人工智慧倫理研究三個方面。

以智能交通為例,李彥宏表示,緩解交通擁堵通常以擴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手段,但因物理空間有限,傳統方式已無法有效緩解擁堵;利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對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決策、實時控制」,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把目光投向了5G應用和物聯網發展。

「5G是數字經濟新引擎,產業應用不限於智能手機、基站建設等領域,更會推動物聯網、區塊鏈、視頻社交、人工智慧產品與應用的發展。」雷軍說,目前受制於5G基礎建設尚未完成,相關標准尚未明確,5G的服務與應用資源也不夠豐富等因素,5G的產業發展仍存在困難與挑戰。

但考慮到5G是各國未來一段時間主要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競爭關鍵領域,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由此,雷軍建議提前布局5G產業應用,推動5G與物聯網的創新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之路應該怎麼走?

數字經濟之路該怎麼走?這是一個涉及到如何化封閉為共享、使發展與穩定能平衡、讓創新和監管「共舞」的問題。

孫丕恕說,人工智慧的發展依賴於計算力、演算法、數據資源三大支撐,其中數據是基礎。然而在我國,海量數據中,20%是互聯網數據,80%是組織數據,組織數據中的80%由政府掌握。目前政府數據共享程度不夠、政府數據開放程度不夠、政府掌握社會數據不全面的現象依然存在,很大程度制約了數據的高價值釋放。要讓「死數據」變成「活水之源」,需推動政府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

「阻礙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部分對數據的開發和利用沒有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展開,損害了公眾的合法權利,也不利於大數據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長久健康發展。」張近東表示,相關立法滯後造成敏感信息的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合法合規前提下的數據管理和共享缺少統一的規范和標准,跨境數據的保護和合法共享缺少有效的國際溝通交流機制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因。

張近東認為,應該從法規制定、政府引導、資金扶持、大眾支持、國際合作等角度,強化數據安全保護,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

在數據安全方面,老百姓最為關注無疑是個人隱私保護。孫丕恕說,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越來越重要的「生產資料」,任何數字產業的發展,智能應用的升級都需要數據發揮作用。而保護數據隱私與合法、合規使用數據,發展數據產業並不矛盾。

他以浪潮集團推動政府數據開放運營的過程為例介紹說,從數據的匯集、治理,保護到今天的授權運營,浪潮探索出了合法、合規使用數據的經驗與方式,且在技術層面做到了數據「可用而不可見」,保護數據隱私的同時,還能服務於民生與社會發展。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數字經濟」:從「促進」到「壯大」 該怎麼走?)

❸ 傳統行業如何利用大數據

從2013年大數據元年始,大數據的詞彙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覺得大數據是個好事,但基本上都是叫好不叫座,尤其是在傳統企業中。現今的中國,大數據在互聯網、電商、金融等行業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應用,而在傳統企業舉步維艱,究其原因,一般都有如下幾點問題:

1

大數據技術端和市場應用端的信息不對稱

2

計算性能不足(數據分析能力不足)

3

數據應用者缺乏耐心和戰略遠見

落地痛點1:

大數據技術端和市場應用端的信息不對稱

一個企業的大數據戰略布局是需要遠見和時間成本的,戰略遠見不僅來源於核心領導層對於大數據知識的主動學習和思考,還要有敢於付出試錯成本的決斷力。同時,大數據項目投入的周期相對較長,前期繁復枯燥地整合內部數據孤島、聯合外部數據源的工作耗時費力而又障礙重重,如同萬丈高樓的地基,雖然極為重要且時間金錢的代價不菲,卻在表面上難以有顯著成效可以彰顯。另外,即便最終具備應用能力的大數據軟體開發完成,往往也會因為受到數據源、分析技術,甚至是使用人員素質的限制使得短期內不能讓企業領導者看到有亮點的投資回報率。

解決途徑:

對於一個新興產業來說,企業領導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這是必要的學習成本,自己乃至整個企業經由這樣的學習曲線獲得了大數據領域的實操經驗和能力。此外,要利用產業起步期不斷夯實自己的技術實力,真正地去挖掘市場需求,用戶痛點,接地氣地創造應用。最後,企業要積累必要的足夠的「彈葯」(資本),度過這樣一個相對漫長的技術和市場都逐漸成熟的蟄伏期。

❹ 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是指

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是指「產業數字」。

數字經濟主要包括數字產業化州茄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包括電子製造、軟體、互聯網、雲計算等高技術產業,是各地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已經成為發達地區的支柱產業,例如廣東省的電子信息產業、北京市的軟體產業都是地方的支柱產業。

產業數字化是利用行困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提升傳統產業效率和效益,是各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因此,發展數字經濟能幫助地方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既培育了新動能,也推動舊動能升級改造,成為全國各地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

相關信息:

發展數字經濟也是各地加速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通過發展數字經濟,地方可以建立實時在線的數字化、網路化市場,打破區域界限、行業壁壘和時空限制,產生網路檔跡念效應,構建產業生態,促進供給和需求的高效匹配,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和市場化配置,暢通國內外經濟循環。

發展數字經濟還是各地構築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數字技術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發展數字經濟,各地可以搶抓數字技術創新的前沿領域,提前布局,搶占制高點。例如,北京市布局數據要素產業、上海市布局人工智慧產業、貴陽市布局大數據產業、南昌市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都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❺ 發達國家如何布局大數據戰略

發達國家如何布局大數據戰略
大數據在美國之所以能被迅速、廣泛應用,與美國高度重視大數據價值、積極推動數據開放和擁有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信息技術企業密切相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大數據戰略課題組
最近幾年,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採取各種政策舉措,積極推進國家大數據戰略,取得了長足進展,成功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將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美國在推進大數據應用上形成了從發展戰略、法律框架到行動計劃的完整布局,已實施四輪政策行動。第一輪是2012年3月,白宮發布《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並成立「大數據高級指導小組」。第二輪是2013年11月,白宮推出「數據-知識-行動」計劃,進一步細化了大數據改造國家治理模式、促進前沿創新、提振經濟增長的路徑,這是美國向數字治國、數字經濟、數字城市、數字國防轉型的重要舉措。第三輪是2014年5月,美國總統辦公室提交《大數據:把握機遇,維護價值》政策報告,強調政府部門和私人部門緊密合作,利用大數據最大限度促進增長,減少風險。第四輪是2016年 5月,白宮發布《聯邦大數據研發戰略計劃》,在已有基礎上提出美國下一步的大數據發展戰略。
歐盟及其成員國已制定大數據發展戰略,主要包括:數據價值鏈戰略計劃、資助「大數據」和「開放數據」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活動、實施開放數據政策、促進公共資助科研實驗成果和數據的使用及再利用等。歐盟力推數據價值鏈戰略計劃,用大數據改造傳統治理模式,試圖大幅降低公共部門成本,並促進經濟和就業增長。2012年9月,歐盟委員會公布「釋放歐洲雲計算服務潛力」戰略,旨在把歐盟打造成推廣雲計算服務的領先經濟體,預計到2020年,大數據技術領域新增投資將為歐盟創造9570億歐元產值,增加380萬個碼缺茄就業崗位。2013年英國政府發布《英國數據能力發展戰略規劃》,並建立世界首個「開放數據研究所」。
日本把培育大數據和雲計算派生出的新興產業視為提振經濟增長、優化國家治理的重要抓手。2013年6月,安倍內閣正式公布《創建最尖端信息技術國家宣言》,這一以開放大數據為核心的IT國家戰略,旨在把日本建成具有「世界最高水準的廣泛運用信息產業技術的社會」。
2011年,韓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院正式提出「大數據中心戰略」以及「構建英特爾綜合資料庫」。2012年,韓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就大數據未來發展環境發布重要戰略規劃。2013年,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提出「培育1000家大數據、雲計算系統相關企業」的國家級大數據發展計劃,以及出台《第五次國家信息化基本計劃(2013-2017)》等多項大數據發展戰略。
注重數據開放共享和隱私保護
目前,全球有75個國家明確承諾要建設開放遲察政府、推行政府數據公開,並以政府白皮書、宣言和最高首長指令等形式啟動開放政府數據戰略。
與此同時,各國政府加強了數據隱私保護。目前全球已有近90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歐盟從1995年通過《數據保護指令》以來,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從2002年的《隱私與電子通訊指令》到2009年的《歐洲信息緩存指令》,都是保護個人隱私的監管規定。
2016年4月,歐洲議會通過《一般數據保護條例》,以歐盟法規形式確定對個人數據的保護原則和監管方式,將於2018年5月開始實施。英國、法國、德國、愛爾蘭、荷蘭等國家也紛紛出台要求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進行數據留存的法規。2016年10月27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了一項消費者隱私保護規則,要求寬頻服務提供商在使用消費者的網路搜索、軟體使用、位置信息和其他與個人信息相關的數據之前必須徵得用戶同意。另外,2016年8月1日,美國和歐盟簽署的「隱私盾」協議正式生效,替代以前的「安全港」協議,提高了個人數據保護水平。
重視大數據重大項目扮雀研究與應用,佔領大數據產業和技術制高點
發達國家以點帶面引導大數據發展,通過資助重大項目研究,破解大數據發展核心技術,引導企業和社會推動大數據發展。2012年3月,美國發布《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時宣布投資2億美元,聯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防部、能源部、國防部高級研究局、地質勘探局等6個聯邦部門和機構,共同提高收集、儲存、保留、管理、分析和共享海量數據所需核心技術的先進性,並形成合力。2013年1月,英國財政部明確將投入1.89億英鎊用於大數據和節能計算技術研發,旨在提升地球觀測和醫學等領域的大數據採集分析能力。2013年4月,英國經濟和社會研究委員會又宣布新增6400萬英鎊用於大數據研發,其中3400萬英鎊用來建立「行政數據研究網路」,匯聚政府部門和機構所收集的行政數據,促進發揮政府數據對科學研究、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作用。2014年,英國政府投入7300萬英鎊進行大數據技術開發,包括在55個政府數據分析項目中開展大數據技術應用。2013年,法國政府投入1150萬歐元,用於7個大數據市場研發項目,促進大數據研發。
建立高規格的領導機構,統籌和強化部門間協作
各國戰略規劃都指定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執行機構,其共同特點是凌駕於傳統政府機構之上,突破了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提高了決策與執行的效率。美國由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牽頭建立大數據高級監督組,通過協調和擴大政府對大數據的投資、提供合作機遇、促進核心技術研發和勞動力發展等實現大數據戰略目標。日本政府內閣和總務省信息通信技術(ICT)基本戰略委員會作為日本大數據戰略制定和執行部門,肩負制定面向2020年日本新ICT戰略的任務。澳大利亞設立跨部門大數據工作組負責戰略落地,同時配備專門的支撐機構,從技術、研究等角度提供支撐。英國大數據戰略分別針對提高技術能力、基礎設施和軟硬體建設、推進合作、數據開放與共享,指定具體機構負責,同時由信息經濟委員會根據發展戰略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政府營造環境,充分調動企業發展大數據的積極性
大數據在美國之所以能被迅速、廣泛應用,與美國高度重視大數據價值、積極推動數據開放和擁有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信息技術企業密切相關。谷歌、易安信、惠普、IBM、微軟、甲骨文、亞馬遜、Facebook等企業很早就通過收購或自主研發等方式布局大數據,成為大數據技術的主要推動者,並快速推出與大數據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為各領域、各行業應用大數據提供工具和解決方案。除了傳統信息技術企業,在大數據分析、應用及安全等領域還涌現出一批像盛龐卡(Splunk)、天睿(Teradata)等創新能力較強的創業公司,在風投資本支持下快速成長,並引導新的市場發展,為各界應用大數據提供了豐富的創新工具。
強化開源社區在技術開發中的作用,打造大數據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
從大數據技術發展歷程看,大數據核心技術如分布式存儲、雲端分布式及網格計算均依賴開源模式,吸引全球開發者開發、維護和完善代碼,從而匯集全球智慧推動大數據技術不斷進步。大數據處理的核心技術哈杜普(hadoop)、映射歸約(MapRece)和星火(Spark)等均基於開源環境的創新發展。阿帕奇軟體基金會(ASF)是推動大數據技術發展的全球頂級開源社區,集結了全球最主要的大數據技術研發公司。同時,大數據領先企業也圍繞自身生態打造技術開源社區,這種開源項目方式吸引了全球頂尖技術人才共同開發,推動了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
多措並舉,堅守大數據安全底線
一是構建多方協同合作的安全機制。以美國為代表,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數據割據與封鎖,整合大數據資源,協調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機制,推動重點數據平台之間的數據共享,消除和控制高級可持續攻擊的危害。
二是組建網路部隊,增強威懾能力。2005年4月,美軍正式組建專門負責網路作戰的「網路戰聯合功能構成司令部」。日本2005年底決定組建一支由陸、海、空自衛隊計算機專家組成的5000人左右的網路戰部隊,專門從事網路系統的攻防。2013年初,俄羅斯國防部下令要求俄總參謀部確定建立陸軍網路司令部的計劃。目前,世界上已有46個國家組建了網路戰部隊,很多國家仍在不斷加大網路空間安全投入。
三是提高防範意識,加強主動防禦。美國政府要求各聯邦機構對所制定的安全計劃,至少每隔三年執行一次獨立的安全檢查或審計。
四是注重「撒手鐧」的戰略性技術。發達國家緊緊抓住操作系統、密碼專用晶元和安全處理器等「撒手鐧」的戰略性技術研究。
五是依託國家外交戰略,促進國際合作。美國利用網路安全話題與其他國家開展外交活動,為美國信息產業謀求更大市場份額。德國推動建立和保持歐盟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合作、聯邦政府內部的合作、聯邦政府信息技術特派員負責的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
六是推進軍民融合,確保制信息權。美國有關機構對大數據投入巨資,目的是應對軍事和國家安全領域面臨的大數據挑戰,提升維護國家安全和信息網絡安全的能力。美國不斷加強大數據資源開采,聯合有關盟友組建「五眼聯盟」,進行全球監控。

❻ 大數據如何創新應用在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產業升級等領域

大數據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本文作者: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 陸峰博士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統一開放的大數據體系,加強數據資源規劃建設,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推動數據應用,強化數據資源管理,注重數據安全保護。

數據與煤炭、石油等能源資源一樣,是國家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近兩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不斷完善,管理服務應用創新層出不窮,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優化民生保障服務提供了重要保障,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加快推進大數據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創新應用,促進產業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治理創新,已經成為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重要抓手,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重要途徑。

一、大數據促進了產業發展模式創新,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一是大數據促進傳統產業組織和運行模式創新,讓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運輸、售後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和智能。基於客戶需求反饋大數據的研發設計模式,有效解決了研發設計閉門造車問題,讓企業研發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物流大數據有效解決了物流運輸信息不對稱問題,讓物流資源調度更加優化和智能,物流倉儲、車輛、人員等物流資源利用更加匹配和高效。生產製造大數據解決了生產數據車間流動問題,讓企業生產流線更加柔性化,有效支撐了個性化定製、體驗式製造、網路製造等新型製造業態。遠程運維、在線監測等大數據有效解決了大型機械裝備售後管理和維修問題,加強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了對產品故障提前智能預警,促進了維修資源的優化配置,顯著縮短了維修周期。

二是大數據促進了新型信息服務業態的孵化,各領域大數據分析挖掘行業信息服務快速崛起。營銷、徵信、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大數據信息服務的崛起,讓產業經濟發展更加高效、健康。營銷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發展,指導了企業商業規劃,優化商業資源配置,提高商業營銷效率,實現了精準營銷。徵信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發展,有效解決了交易雙方信用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了交易可靠性保障,讓商業活動發展更加守信和健康。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發展,縮減了互聯網金融運營成本,降低了普惠金融的發展門檻,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短期資金缺口問題,對傳統金融服務起到了有效補充。

三是大數據倒逼著信息通信技術加速創新,為我國信息通信產業實現後發趕超、由大變強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大數據技術倒逼著傳統單機數據存儲和計算分析模式向網路分布式存儲和協同計算模式方向發展,對主機存儲、網路傳輸、計算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了存儲、傳輸、計算等技術升級換代,為我國企業利用互聯網產業發展契機,推進存儲、傳輸、計算等技術自主可控提供了歷史機遇。

二、大數據促進了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加速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一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社會管理能力,基於大數據的社會管理模式讓社會管理更加主動、精準、高效。城市管網、園林綠化、市容市貌等市政管理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加強了對城市基礎運行部件的實時監控和智能管理,優化了市政管理資源的配置,促進了城市綠色、清潔、高效、安全運行。公路、鐵路、地鐵、水運、航空等交通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有效指導了道路交通規劃,促進了交通運輸資源配置優化,實現了對交通的實時疏導能力,提高了對交通事故的預判能力,更好地滿足公眾安全、高效出行需要。水災、火災、台風等應急救災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了對災難發生的預判能力,優化了救災資源配置和調度,強化了災難發展動向科學評估,促進了災難損失的降低。城市規劃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讓城市居住和產業規劃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實現了人口早晚合理潮汐流動,降低了城市交通擁堵,促進了城市宜商宜居和產城融合。

二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宏觀調控能力,讓宏觀調控更加精準和科學。電子支付、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實現了國家對金融運行精準掌控,提高了國家對金融運行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金融調控的決策能力。電子商務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實現了國家對社會商貿活動運行狀態的有效把控,促進了供需調控的精準化,為了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提供了科學依據。煤炭、電力、石油等能源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實現了國家對全社會經濟運行活躍性的有效評估,為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環境治理、優化產業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市場監管能力,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實現事中監管和事前預防有機結合。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石化冶煉、危化品等企業安全生產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了重點危險源企業安全生產在線監管水平,實現了對重點危險源風險的科學預判,有效防範了潛在事故和重特大事故發生,降低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概率。食品、葯品等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強化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監管,提高了產品的溯源能力,保障了涉及民生產品安全。銀行、證券、外管等金融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利用,強化了對洗錢、詐騙、非法集資、內幕操作等非法金融活動監管,有效防範了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發生,保障了金融運行的穩定。金融、納稅、環保、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等領域信用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促進了信用信息「全國一張網」建設,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逐步健全,強化了聯合激勵與懲戒機制,實現了讓「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處處受限」。同時,大數據應用完善了政府市場監管機制,實現了讓權力運行處處留痕,把執法權力關進了「數據鐵籠」。

四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網路空間治理能力,網路社會治理更加高效、科學。網路輿情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了對網路社會關注焦點的即時發現能力,加強了對物理社會潛在燃點的研判,倒逼社會重要問題解決,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決策數據支撐和贏得寶貴時間窗口期。網路安全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強化了對網路安全態勢的全面感知,提高了網路黑客攻擊發現能力,完善了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了對網路空間的管控能力。

三、大數據促進了民生服務模式創新,提升了民生保障便民、利民和惠民水平

一是大數據促進了民生服務資源優化配置,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得到更加充分落實。大眾出行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促進了公共交通運輸資源配置,提升對道路交通的實時誘導,實現讓大眾出行道路更加順暢和換乘更加銜接。電、水、熱、氣、通信等服務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促進了服務資源的優化調度配置,讓服務更加均衡協調。流動人口、老年人口、學前兒童、居住人口等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完善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服務,促進了醫養、學前教育、生活服務等資源優化配置。

二是大數據提高了大眾醫療衛生保障水平,構建起了人類生命新守護環。電子病歷、居民健康檔案、可穿戴智能健康設備數據等醫療衛生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醫療機構臨床決策智能化水平和遠程病人監控精準化水平,提升了衛生部門公共衛生和公眾健康監控的效率,縮短科研機構醫療葯品研發周期,為全社會防控大規模疫情發生、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高人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有效的決策依據。

大數據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世界發展,對產業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帶來影響才剛剛開始,應用前景非常寬廣。牢牢把握科技革命歷史機遇,率先搶佔大數據發展先機,大力發展數據產業,推進大數據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入應用,完善大數據採集挖掘、存儲傳輸、流通交易、安全保障等相關制度,充分釋放數據資源紅利,必將為中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的發展台階、開啟發展新方位。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❼ 大數據發展的三個必要條件

大數據發展的三個必要條件_數據分析師考試

近年來,關於大數據的討論在技術、應用和模式等多個層面展開,已被認為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但與互聯網公司的諸多實踐相比,被認為具有數據資源先天優勢的電信運營商卻走在了後面,即便放眼全球,電信運營商的大數據應用案例也是屈指可數。移動寬頻和固網寬頻快速發展、OTT的強勢崛起決定了電信運營商必須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數據資源,另闢蹊徑,從而實現網路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電信運營商應用大數據是必然的,而且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為了加快大數據的「落地」步伐,幫助業界各方特別是電信運營企業更好地了解大數據,認清大數據戰略發展的重要性,分析發展道路上面臨的難題和障礙,促進大數據產業鏈的成熟,推動大數據的應用推廣。從今天開始,《人民郵電》報特邀來自中興通訊、電信研究院以及三大運營商等單位的專家,推出「掘金大數據」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大數據概念的橫空出世,有賴於短短幾年出現的海量數據。據統計,互聯網上的數據每兩年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數據都是最近幾年才產生的。當然,海量數據僅僅是「大數據」概念的一部分,只有具備4個「V」的特徵,也就是Volume(海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大數據的定義才算完整,而最後一個Value(價值),恰恰是決定大數據未來走向的關鍵。

大數據發展的三個必要條件

大數據的發展需要三方面的必要條件:數據源、數據交易、數據產生價值的過程。近年來,社交網路的興起、物聯網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微信、微博、智能手機、電商大行其道,誕生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源,比如位置、生活信息等數據,數據源的出現奠定了大數據發展的基礎。大數據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則是大批專業級「數據買賣商」的出現,以及圍繞數據交易形成的貫穿於收集、整理、分析、應用整個流程的產業鏈條。大數據發展的核心,則是使用戶從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中獲得新的價值,數據價值是帶動數據交易的原動力。

IBM、甲骨文、SAP近年紛紛斥巨資收購數據管理和分析公司,在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帶動下,數據分析技術日漸成熟。2013年6月,愛德華·斯諾登將「棱鏡」計劃公之於眾,「棱鏡門」事件一方面說明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熟,另一方面也佐證了現在阻礙大數據發展的不是技術,而是數據交易和數據價值。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雲計算的落地,雲計算的部署完成又反過來加大了市場對數據創造價值的期待。大數據概念提出之後,市場終於看到了雲計算的獲利方向,雲計算市場彷彿在一夜之間爆發,在過去一兩年間幾乎已經被國內大方案商、大集成商瓜分殆盡——各地的一級系統集成商與當地政府合作,建雲數據中心,建智慧城市;各大行業的巨頭們在搭建各自行業的混合雲標准,搭建行業雲平台;公有雲也來了,各大IT巨頭想盡辦法申請中國的公有雲牌照。雲計算從概念到落地用了5年時間,最終促成這一切的就是大數據,或者說是市場對數據價值的期待。藉助於國內智慧城市概念的大規模普及,雲計算基礎設施已基本准備就緒,一方面具備了大數據應用的硬體基礎,另一方面迫於回收雲計算投資的壓力,市場急需應用部署,大數據恰如雪中送炭,被市場寄予厚望。

現在,一切的矛頭都指向了「數據如何創造價值?」

56數據創造價值的基石6是數據整合和開放

大數據服務創業公司Connotate對800多名商業和IT主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60%受調查者稱「目前就說這些大數據投資項目肯定能夠帶來良好回報尚為時過早」。之所以如此,是由於當前大數據缺乏必需的開放性:數據掌握在不同的部門和企業手中,而這些部門和企業並不願意分享數據。大數據通過研究數據的相關性來發現客觀規律,這依賴於數據的真實性和廣泛性,數據如何做到共享和開放,這是當前大數據發展的軟肋和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2012年美國大選奧巴馬因數據整合而受益。在奧巴馬的競選團隊中有一個神秘的數據挖掘團隊,他們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幫助奧巴馬籌集到10億美元資金;他們通過數據挖掘使競選廣告投放效率提升了14%;他們通過製作搖擺州選民的詳細模型,每晚實施6.6萬次模擬選舉,推算奧巴馬在搖擺州的勝率,並以此來指導資源分配。這個數據挖掘團隊,對奧巴馬成功連任功不可沒。奧巴馬競選團隊相比羅姆尼競選團隊最有優勢的地方就是對大數據的整合。奧巴馬的數據挖掘團隊也意識到這個全世界共同的問題:數據分散在過多的資料庫中。因此,在前18個月,奧巴馬競選團隊就創建了一個單一的龐大數據系統,可以將來自民意調查者、捐資者、現場工作人員、消費者資料庫、社交媒體,以及「搖擺州」主要的民主黨投票人的信息整合在一起。這個整合後的巨大資料庫不僅能告訴競選團隊如何發現選民並獲得他們的注意,還幫助數據處理團隊預測哪些類型的人有可能被某種特定的事情所說服。正如競選總指揮吉姆·梅西納所說,在整個競選活中,沒有數據做支撐的假設很少存在。

2012年3月,美國奧巴馬政府宣布投資2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將大數據研究上升為國家意志,對大數據的整合帶來深遠影響。一個國家擁有數據的規模和運用數據的能力將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之一就是實現數據的集中共享。

數據創造價值需要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和相關商業環境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軟體開發者」正在利用跨行業的大數據平台,打造創新價值的大數據應用,而且這一門檻正在不斷降低。因為首先,數據擁有者樂於做這樣的事情,他們能夠以微乎其微的成本獲取額外的收入,提高利潤水平;其次,大數據設備廠商樂於做這樣的事情,因為廠商需要應用來吸引消費者購買設備,發展合作共贏的夥伴關系勢必比單純銷售設備要有利可圖,一些具有遠見的廠商已經開始通過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入股等方式來扶持這些「軟體開發者」;第三,行業細分市場的數據分析應用需求在不斷加大,對於整個大數據產業鏈來說,創新型的行業數據應用開發者必將是未來整個大數據產業鏈中最為活躍的部分。

在必然到來的大數據時代,有三種企業將在「大數據產業鏈」中處於重要地位:掌握海量有效數據的企業,有著強大數據分析能力的企業,以及創新的「軟體開發者」。社交網路、移動互聯網、信息化企業、電信運營商都是海量數據的製造者,Facebook公司手中掌握著8.5億用戶,淘寶注冊用戶超過3.7億,騰訊的微信用戶突破3億,這些龐大用戶群所提供的數據,正在等待時機釋放出巨大的商業能量。可以預測,在不久的將來,Facebook、騰訊、電信運營商等海量數據持有者要麼自我發展成為數據分析提供商,要麼與IBM、ZTE等企業密切對接成為上下游合作企業,大數據產業鏈將在某個爆發點到來之際,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成長壯大。

警惕大數據的危害

大數據時代,傳統的隨機抽樣被「所有數據的匯攏」所取代,人們的思維決斷模式,已可直接根據「是什麼」來下結論,由於這樣的結論剔除了個人情緒、心理動機、抽樣精確性等因素的干擾,因此將更精確、更有預見性。不過,由於大數據過於依靠數據的匯集,一旦數據本身有問題,就很可能出現「災難性大數據」,即因為數據本身的問題,而導致錯誤的預測和決策。

大數據的理論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針」,而如果「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針」呢?過多但無法辨析真偽和價值的信息和過少的信息一樣,對於需要作出瞬間判斷、一旦判斷出錯就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而言,同樣是一種危害。大數據理論是建立在「海量數據都是事實」的基礎上,而如果數據提供者造假呢?這在大數據時代變得更有害,因為,人們無法控制數據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見與過濾。擁有最完善資料庫、最先接受「大數據」理念的華爾街投行和歐美大評級機構,卻每每在重大問題上判斷出錯,這本身就揭示了「大數據」的局限性。

不僅如此,大數據時代造就了一個資料庫無所不在的世界,數據監管部門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責任:如何避免數據泄露對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個人隱私造成傷害?如何避免信息不對等,對弱勢群體的利益構成傷害?在有效控制風險之前,也許還是讓大數據繼續待在「籠子」里更好一些。

大數據的經濟價值已經被人們所認可,大數據的技術也已經逐漸成熟,一旦完成數據的整合和監管,大數據爆發的時代即將到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選好自己的方向,為迎接大數據的到來,提前做好准備。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發展的三個必要條件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❽ 盤點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及發展的舉措

盤點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及發展的舉措
一、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最關鍵力量
(一)政府掌握大量最具應用價值的核心數據,是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最關鍵力量
根據麥肯錫大數據研究報告指出, 各個行業利用大數據價值的難易度以及發展潛力 對比下,政府利用大數據難度最低而潛力最大。
大數據
另一方面政府開放大數據運用已經是大勢所趨:
1、 政府掌握了大量最具應用價值的核心數據。 過去十多年來政府投資進行了大量電子政務或者稱為政府信息化的工作,後台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和公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研究表明政府所掌握的數據使政府成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信息保有者,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核心數據存在於政府的後台 。
2、 開放數據本身就是政府在大數據時代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 政府數據本質上是國家機關在履行職責時所獲取的數據,採集這些數據的經費來自於公共財政,因而這些數據是公共產品,歸全社會所有,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3、 政府開放數據供社會進行增值開放和創新應用,推動經濟增長乃至整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數據是互聯網創新的重要基礎,如果政府不開放這一部分數據,很多創新應用沒有數據作為支持,數據開發者能利用政府開放的數據,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個過程能夠提高整個國家在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力。
4、 政府開放數據推動經濟增長獲得的稅收高於單純賣數據獲得的收入。 201 年世界經合組織在關於開放政府數據的報告中提到政府通過開放數據推動經濟增長,從而獲得的稅收收入遠高於單賣數據所能獲得收入。開放數據激發經濟活力從而得到稅收提升,這是一個良 性循環,更是一個能創造巨大公共價值的全局性的戰略。
(二) 國內外政府開放數據的情況
在 2009 年奧巴馬簽署開放政府數據的行政命令後,這些年來開放政府數據已成為了世界性的一個趨勢。美國聯邦數據平台 Data.gov 上線後,在美洲、歐洲、亞洲等地,開放政府數據已成為了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美國聯邦政府的開放政府數據平台開放了來自多個領 域的 13 萬個數據集的數據。這些領域包括圖中所列的農業、商業、氣候、生態、教育、能源、金融、衛生、科研等十多個主題。這些主題下的數據都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各個部委所開放的。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在 2009 年之後都建立起了政府數據開放平台,成為 了國際信息化和大數據領域的一個重要趨勢。
大數據
在我國, 2011 年香港特區政府上線了 data.gov.hk,稱為香港政府資料一線通。上海在 2012年 6 月推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數據開放平台。之後,北京、武漢、無錫、佛山南海等城市也都上線了自己的數據平台。
大數據
(三)、 大數據對於政府治理具有極大的價值
大數據其實對政府的治理帶來了全新的價值,無論是對宏觀經濟的決策能力、產業聚集能力、協同治理能力、社會管理能力、公眾服務能力、快速響應能力的提升,大數據都可以在有很大層面上幫助政府治理。
大數據大數據
(四)、大數據上升至國家戰略成為共識。
大數據時代,對大數據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爭奪日趨激烈,制信權成為繼制陸權、制海權、制空權之後的新制權,大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強國弱國區分的又一重要指標。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布局大數據產業,相繼推出大數據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大數據產 業在本國的發展。以美國為例,美國從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大數據應用和開放政府數據三方面布局大數據產業,尤其在開放政府數據方面非常積極,通過 Data.gov開放 37 萬個數據集,並開放網站的 API 和源代碼,提供上千個數據應用。我們認為,大數據未來將 引發新一輪大國競爭,大數據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力會呈現爆發性增長趨勢,因此包括我國在內的國家會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不斷提升,大數據戰略將上升至國家戰略已毋庸臵疑。
大數據
(五)、 我國 高度重視大數據未來發展
自去年 3 月「大數據」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一年內 6次提及大數據運用。近期在 6 月 17 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我們正在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而大數據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 7 月 1 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
大數據
大數據大數據
(六). 各部委行動時間表已經確,我國大數據發展面臨歷史性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務院出台文件對各個部委推進大數據任務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很多推進工作任務要求在 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政策並實施,近期將是我國大數據發展政策出台的密集期。

表 3: 各部委推進大數據應用時間表
序號工作任務負責單位時間進度1加快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發展改革委、中央編辦、公安部、民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並實施2全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 「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稅務總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實施3建立多部門網上項目並聯審批平台,實現跨部門、跨層級項目審批、核准、備案的「統一受理、同步審查、信息共享、透明公開」。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4推動政府部門整合相關信息,緊密結合企業需求,利用網站和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為企業提供服務。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實施5研究制定在財政資金補助、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招投標過程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的政策措施。財政部、發展改革委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並實施6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改進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和風險預警,並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發展改革委、統計局持續實施7支持銀行、證券、信託、融資租賃、擔保、保險等專業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運用大數據為企業提供服務。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民政部持續實施8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匯總整合和關聯分析有關數據,構建大數據監管模型,提升政府科學決策和風險預判能力。各市場監管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9在辦理行政許可等環節全面建立市場主體准入前信用承諾制度。 信用承諾向社會公開,並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各行業主管部門2015 年廣泛開展試點, 2017 年 12 月底前完成10加快建設地方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部門和行業信用信息系統,通過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實現互聯共享。各省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2016 年 12 月底前完成11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領域、各環節,作為必要條件或重要參考依據。在各領域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和失信約束機制。建立各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推動將申請人良好的信用狀況作為各類行政許可的必備條件。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12建立產品信息溯源制度,加強對食品、葯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特種設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重要產品的監督管理,利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商務部、網信辦會同食品葯品監管總局、農業部、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並實施13加強對電子商務平台的監督管理,加強電子商務信息採集和分析,指導開展電子商務網站可信認證服務,推廣應用網站可信標識,推進電子商務可信交易環境建設。健全權益保護和爭議調處機制。工商總局、商務部、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實施14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力度。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 7 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持續實施15加快實施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對企業注冊登記、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基本信用信息以及企業年度報告、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進行公示,並與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實現有機對接和信息共享。工商總局、其他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持續實施16支持探索開展社會化的信用信息公示服務。建設「信用中國 」網站,歸集整合各地區、各部門掌握的應向社會公開的信用信息,實現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方便社會了解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網站要與 「信用中國 」網站連接,並將本單位政務公開信息和相關市場主體違法違規信息在「信用中國 」網站公開。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其他有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17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已建、在建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換共享。在部門信息系統項目審批和驗收環節,進一步強化對信息共享的要求。發展改革委、其他有關部門持續實施18健全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加快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統籌建立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國家信息資源庫,加快建設完善國家重要信息系統。發展改革委、其他有關部門分年度推進實施, 2020 年前基本建成19加強對市場主體相關信息的記錄,形成信用檔案。對嚴重違法失信的市場主體,按照有關規定列入「黑名單」,並將相關信息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各有關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實施20探索建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各有關部門2016 年 12 月底前出台目錄編制指南21引導徵信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大力加強信用服務產品創新,進一步擴大信用報告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應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2落實和完善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產業、人才等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網信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3加快研究完善規范電子政務,監管信息跨境流動,保護國家經濟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出台相關法律法規。網信辦、公安部、工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會同法制辦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規的,按照立法程序推進)24推動出台相關法規,對政府部門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務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作出規定,為聯合懲戒市場主體違法失信行為提供依據。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法制辦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規的,按照立法程序推進)25建立大數據標准體系,研究制定有關大數據的基礎標准、技術標准、應用標准和管理標准等。加快建立政府信息採集、存儲、公開、共享、使用、質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術標准。引導建立企業間信息共享交換的標准規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准委、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網信辦、統計局2020 年前分步出台並實施26推動實施大數據示範應用工程,在工商登記、統計調查、質量監管、競爭執法、消費維權等領域率先開展示範應用工程,實現大數據匯聚整合。在宏觀管理、稅收征繳、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建設、健康醫療、勞動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遊、金融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工業製造、現代農業、商貿物流、社會綜合治理、收入分配調節等領域實施大數據示範應用工程。

❾ 大數據產業頂層規劃出爐,如何實現

大數據產業頂層規劃出爐,如何實現

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從頂層規劃角度系統部署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

業內分析認為,我國應通過聚焦行業應用、創新產學研機制、加強人才培養、促進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快推動大數據及其相關產業發展。

數據成戰略資源

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指出,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深化大數據應用已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和必然選擇。

大數據產業發展頂層規劃也給出了明確的「創新導向」:計劃在未來5至10年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建立運行平穩、安全高效的經濟運行新機制,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開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驅動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生態。

綱要的出爐也被認為是我國繼「互聯網+」行動後,進一步從頂層規劃上明晰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發展規劃。

用友網路董事長王文京認為,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正成為社會發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數據資產也成為人類社會繼財富資產、人力資產等之後的「第四種資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鄂維南認為,大數據正改變著實體經濟與產業格局。例如,基於大數據的計算廣告學改變了傳統廣告行業;一些企業正深入研究非結構化數據處理,以改變傳統產業。

聚焦人才培養

各界人士認為,大數據作為新的計算方式,其對產業、實體經濟的影響將極其深遠。然而,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研發亟待提升,國內「數據人才」培養也需要進一步優化,以適應市場需求。

首先,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成果及時落地轉化,企業主體創新力量須得到調動。

「在中國,數據科學發展的很多研究源於市場需求。比如,監控視頻處理就是很重要的應用場景。如何讓電腦對圖像數據進行突破,可以智能判斷,這就是很好的大數據科研突破口。」鄂維南說,盡管目前國內大數據產業發展很快,但也存在著缺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突破等問題。

各方認為,唯有釋放企業的創新活力,才能推動大數據關鍵領域取得突破,促進大數據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成果。

其次,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應得到重視。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認為,進入數據時代,人們對獲取、存儲、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亟待提升。因此,數據科學人才培養成為急需加強的方面。「可以看到產業內很多大企業用非常大的資源,爭取學術界數據人才,各方面拉人才。可以說,大數據能否做成,關鍵在能不能聚焦人才培養。」

而高校和產業界普遍認為,當前對大數據人才的培養仍相對滯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孫偉認為,傳統it教育很難將前沿技術和課堂傳授知識結合起來,培養人才很難及時與產業接軌。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應更加面向市場需求、技術前沿。

以新模式助大數據產業突破

分析認為,國內產業界對數據科學的前沿探索已經加速推進,部分高校也開始了「數據科學家」的培養。在此背景下,我國應進一步打通壁壘,以新模式探索產學研用結合,培育數據人才、助推以市場為導向的數據科學研究突破,促進產業加速發展。

調查發現,以北京中關村為例,大數據已經在商業、金融、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示範應用,100多家大數據創新企業從不同領域深植數據資源。

同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與阿里雲、慧科教育達成合作,計劃3年內培養和認證5萬名雲計算和數據科學工作者。這些為數據人才培養提供產業與教育基礎。

模式的探索已現雛形。北京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北京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等四方啟動「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啟動建立大數據高精尖創新中心,推動人才培養和科研突破;並成立股份制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圍繞熱點領域產業需求,推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行業大數據分析、成果轉化等。

鄂維南透露,研究院將主要聚焦包括交通大數據、金融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醫療大數據等方面,整合分析資源,支撐決策與產業發展。計劃一到兩年內,研究院將建立數據金融、醫療健康、交通數據、智慧城市、能源環境和氣象等分中心,涉及數據與生物、化學、天體、神經科學等學科的交叉研究。

各界認為,這種靈活的產學研結合機制將成為推動大數據快速發展的有效手段。

王文京說,創新機制將有助於創新人才及時對接市場需求,讓大數據切實影響改變產業現狀。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產業頂層規劃出爐,如何實現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❿ 傳統企業如何創建大數據產業基地全應科技技術服務靠譜嗎

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都在尋找智能化升級的路徑,希望藉助行業大數據產業平台和應用平台來打造大數據產業基地。全應科技橋悄作為優秀的工業互聯網洞空企敏顫渣業,以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熱電生產智能化升級,可以有效優化生產製造的過程,提升效率,服務口碑表現還不錯。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前布局大數據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不接收抖音的好友信息 瀏覽:639
專業的運營代理怎麼選 瀏覽:813
瓜子二手車交易市場有哪些 瀏覽:993
瀘水牆壩菜市場在哪裡 瀏覽:354
銷售什麼產品來錢快 瀏覽:337
完全競爭市場有哪些線條是重疊的 瀏覽:856
愛普生機械手如何在程序里調速度 瀏覽:814
產品處於密碼鎖定狀態是怎麼了 瀏覽:169
橙心優選怎麼代理地推 瀏覽:988
如何訪問伺服器資料庫 瀏覽:989
山西輔助技術服務是什麼 瀏覽:526
原廠的數據線一般多少錢 瀏覽:406
市場績效工資一般多少 瀏覽:2
評委打分程序在哪裡 瀏覽:483
內江市老城區菜市場有哪些 瀏覽:371
凱爾在哪裡代理 瀏覽:20
保險代理公司怎麼考核 瀏覽:653
去哪裡可以免費開放技術資源 瀏覽:321
給孩子發信息有哪些方法 瀏覽:526
小區攝像頭錄像數據在哪裡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