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人均住房面積超41平方米,這一數據是如何得出的
中國人均住房面積超41平方米,這一數據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之所以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小編認為跟各個地區、城市大家居住面積有著相應的關系。其實大部分的城市住房面積都是在40多左右,然而有一部分地區的住房面宏宏積判絕蘆僅僅達到30多平方米。而且北上廣這些地區的住房面積才三十齣頭,所以證明這些地方都老住房還是很多的。
所以這樣的數據也顯示出了大城市住房緊張的問題,很多人寧願花費高價都要去二、三線城市購買房子,這是因為一線城市的房子價格非常的貴,人房經常出現突出的問題。但是房價又非常的貴,所以國家根據這一現象,也召開了相應的會議,表明將要深度調整房價,保證大家都能夠住到房子。
② 不同城區的房屋數量一樣嗎
不一樣:(一)地區不同與住房差異中國社會的政策變數是重要的社會分層機制。[19]這樣,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創新以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也就成為影響中國城市住房分化地區差滾轎異的重要因素。東部地區戶均住房價值分別比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高出11.442萬元和11.085萬元。東、中、西部地區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基尼系數均較高,都超過了0.45,但相差並不大。中部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內部差異次之,其中安徽省戶均住房價值最高,達12.64萬元,標准
地區不同與住房差異_城市住房分化與社會和諧研究
(一)地區不同與住房差異
中國社會的政策變數是重要的社會分層機制。[17]中國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對生活於其中的居民的住房分化機制發生了戲劇性的影響。中國住房改革的政策過程也是中央政府統一決策與地方政府政策創新的過程。許多地方政府在住房改革過程中都制定了自己的房改模式,如「南京和武漢模式」、「廣州模式」、「濟南和西安模式」、「青島模式」、「貴陽模式」等。[18]這些房改模式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漸進改革模式;二是全面改革模式。漸進改革模式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住房不公平,且隨著房價的飆升這種不公平進一步惡化;而全面改革模式則縮小了住房不公平,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居民的住房問題。[19]這樣,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創新以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也就成為影響中國城市住房分化地區差異的重要因素。
在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方面,建設部2005年城鎮房屋概況統計公報顯示,城鎮居民住房水平為:全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6.11平方米,其中東部地區28平方米,中部地區23.9平方米,西部地區25.24平方米。[20]200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5)數據顯示(見表III-2-1),全國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東部地區31.62平方米,中部地區26.68平方米,西部地區33.75平方米。其中,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最大的省份是重慶,達75.7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最小的省份是江西省和吉林省,達20.9平方米。從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的CGSS2005調查統計數據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的基尼系數全國達0.3436,各省份則在0.1956至0.4354之間,均低於0.45。可見,在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方面,全國各省份之間,東、中、西部地區之間城市居民住房分化的程度較小。
表III-2-12005年中國城市住房分化的地區差大汪肆異狀況表
續表
註:表格住房面積和住房價值均值數據為CGSS2005數據整理結果,F檢驗值為14.58,Sig.=0.000。
在戶均住房(建築)面積方面,建設部2005年城鎮房屋概況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城鎮戶均住宅建築面積83.2平方米,東部地區戶均住宅建築面積85.32平方米,中部地區77.96平方米,西部地區85.75平方米[21]。200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5)數據顯示(見表III-2-2),全國城市居民戶均住房(建築)面積83.28平方米,東部地區戶均住房(建築)面積82.89平方米,中部地區78.52平方米,西部地區88.43平方米。其中,城市居民戶均住房(建築)面積最大的省份是重慶,達164.3平方米,城市居民戶均住房(建築)面積最小的省份是黑龍江省,達35.5平方米。從戶均住房(建築)面積的CGSS2005調查統計數據看,戶均住房(建築)面積的基尼系數全國各省份在0.1640至0.3756之間,均低於0.45;而從東、中、西部來看,戶均住房(建築)面積的基尼系數東部為0.3788,中部為0.3676,西部為0.3610,呈現出東部城市居民戶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化程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但其基尼系數均低於0.45。可見,在戶均住房(建築)面積方面,全國各省份之間,東、中、西部地區之間城市居民住房分化的程度也很小。
表III-2-22005年中國城市居民戶均住房面積的地區差異狀況表
註:省份之間,東、中、西部陵兄之間分別進行了F檢驗,差異顯著性Sig.=0.000。整個表格住房面積均值數據為CGSS2005數據整理結果,F檢驗值為24.90,Sig.=0.000。
在單位住房價值方面,200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5)數據顯示(見表III-2-1),東、中、西部地區城市居民單位住房價值存在較大差異:東部為2832.7元/m2,中部為1104.85元/m2,西部為1108.41元/m2;全國各省份之間城市居民單位住房價值也存在較大差異,東部單位住房價值最高的是上海,達7844.2元/m2,最低的是海南,達1133.4元/m2,中部單位住房價值最高的是安徽省,達1545.1元/m2,最低的是吉林省,達459.1元/m2,西部單位住房價值最高的是廣西,達1635.4元/m2,最低的是重慶市,達626.4元/m2。全國各省份之間城市居民單位住房價值的基尼系數達0.5249,超過了0.45,而全國城市居民單位住房價值的基尼系數超過0.45的省份有:廣東省(0.5091)、安徽省(0.4614)、黑龍江省(0.6311)、湖南省(0.5743)、吉林省(0.5140)、內蒙古(0.5379)、陝西省(0.4955)和新疆(0.4895)。可見,CGSS2005數據表明,東部城市居民單位住房價值遠高於中部和西部地區,且東、中、西部地區之間及其內部差異都很大。
表III-2-32005年中國城市戶均住房價值的地區差異狀況表
註:省份之間,東、中、西部之間分別進行了F檢驗,差異顯著性Sig.=0.000。整個表格住房面積均值數據為CGSS2005數據整理結果,F檢驗值為44.56,Sig.=0.000。
在戶均住房價值方面,200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5)數據顯示(見表III-2-3),東、中、西部地區之間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存在較大差異。東部地區戶均住房價值分別比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高出11.442萬元和11.085萬元。東、中、西部地區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基尼系數均較高,都超過了0.45,但相差並不大。CGSS2005數據還顯示(見表III-2-3),東、中、西部地區內部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也存在巨大差異。東部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基尼系數為0.6558,中部為0.6530,西部為0.6225。這說明,東部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內部差異是最大的,其中上海市戶均住房價值最高,達35.56萬元,標准差為37.90萬元;而海南戶均住房價值最低,達4.854萬元,標准差為8.651萬元。中部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內部差異次之,其中安徽省戶均住房價值最高,達12.64萬元,標准差為18.68萬元;而黑龍江戶均住房價值最低,達1.721萬元,標准差為3.681萬元。西部城市居民之間住房價值內部差異最小,其中四川省戶均住房價值最高,達7.949萬元,標准差為14.41萬元;而新疆戶均住房價值最低,達2.747萬元,標准差為4.248萬元。可見,CGSS2005數據表明,東部城市居民戶均住房價值遠高於中部和西部地區,且東、中、西部地區內部城市居民之間戶均住房價值差異也巨大。
表III-2-42005年中國城市住房分化的地區間比較(GLMN=6098)
續表
***p<0.01,**p<0.05,*p<0.1
在全國(各省)不同地區住房分化程度比較方面,表III-2-4中兩個方程模型反映了住房分化的地區差異。第一個模型是以住房數量、住房面積和住房價值為因變數,省份地區作為自變數的一般線性回歸模型(以北京作為參照組)。我們看到在住房面積方面,除天津、吉林、黑龍江和上海之外,其他省(市、自治區)的住房面積普遍高於北京;在住房價值方面,除上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區)的住房價值普遍低於北京;在住房數量方面,除天津外,其他省(市、自治區)普遍高於北京。而第二個模型則是包含了控制變數的以住房數量、住房面積和住房價值為因變數、省份以及相關控制變數的方程模型。[22]統計顯示出以北京為參照組時,住房面積除天津和上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區)普遍高於北京;住房價值除上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區)普遍低於北京;住房數量各省(市、自治區)都高於北京
③ 人均41.76平方米,啥水平如何看待人均居住面積
我覺得人均居住面積意味著我國的房地產行情已經走到了歷史景點,現在很多城市依然在大力興建樓盤,但我們的樓盤數量已經非常多了,我們也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實現居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問題。
每當我們提到買房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表示自己在工作的城市買不到房子,很多普通人確實也看不到買房的希望。盡管如此,我們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41.76平方米,這也意味著每家每戶至少會擁有120平米以上的房子。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普通人其實並沒有這樣的待遇,這意味著我們的住房分配情況其實非常不公平。
總的來說,人均住房面積過高並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在敬渣多數年輕人沒有自己的房子的時候,人均住房面積過高是一個非常諷刺的事情。
④ 上海人均住房面積是多少
法律分析:1、2019年10月20日,第三十一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上海市市長應勇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上海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66倍和103倍,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7.4平螞返腔方米提高到37平方米,人均期望壽命從73.35歲提高到83.63歲,在滬高校從45所增加到64所。我們將持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有更高質量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2、上海人均住房面積2020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根據200年上海人均住房面積為33.4平米來看,每一年都會有所進步,這也就意味著上海人均住房面積擴大,居住的舒適度提高。
法律依據:《世扮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管理辦法》
第九條(最小出租單位)
出租居住房屋,應當以一間原始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分悶衫隔搭建後出租,不得按照床位出租。
原始設計為廚房、衛生間、陽台和地下儲藏室等其他空間的,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
第十條(最低人均承租面積和居住人數限制)
出租居住房屋,每個房間的居住人數不得超過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系的除外),且居住使用人的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
前款所稱居住面積,是指原始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的使用面積。
⑤ 查房屋安全房屋數據統計什麼意思
為全國貧困用戶提供的住房保障服務軟體,能進行房屋安全信息登記。
每年進行房屋安全信息統計,加固修鬧畢繕危房,保障居民住房鉛肢安全,這是政府保障民生的政策。
對全國城鄉房屋建築安全隱患的全面排查,並可對房屋安全狀況進行鑒液激芹定研判,及時消除違法違規加建、改建、擴建房屋等造成的安全隱患問題。
⑥ 中國居民戶均資產約134.4萬元,這一數據說明了什麼
這一數據說明以下三點。
一、我國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中國居民戶均資產約134.4萬元,這意味著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唯納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改善,同時我國居民的財富得到大幅增加,這得益於改革開放背景下,我國居民這幾十年的艱苦奮斗。同時也體現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迅速擴大,因此整個社會財富也相應的增加,平均到每個居民的身上也有百萬的金額,可能個別居民被平均了,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134.4萬元的財產,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近些年是得到了很大改善,他們的幸福指數和消費能力都得到了增強,人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好日子。
綜上:這一數據說明了以上三點。
⑦ 報告稱中國人均住房面積超41平方米,具體情況如何
這個數據可以直觀的反映出我們人均的住房情況,更可以反映出真實的住房差異。
每當我們提到住房問題的時候,廣大年輕人總會怨聲載道,因為年輕人紛紛表示自己在所在的城市根本就買不起房子,盡管如此,如果我們把所有的數據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我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其實一點都不少,這個數字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
這個念改數據是怎麼回事?
這個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局,他對所有的住房和人口進行統計之後,我們發現中國人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超過了41平方米。雖然每個省份的人均住房面積各不相同,但最低的省份的住房面積達到了30平方米左右。如果用這個數據來衡量我們的人均住房情況的話,幾乎每戶家庭的住房面積都達到了120平以上。
⑧ 全國房子有多少
據悉,通過動員260多萬人參與,住建部獲取了全國約6億棟城鄉房屋建築數據及80多萬處市政設施數據,這一數據隨即引發市場熱議。
事實上,「全國有6億棟房屋」這一數據包括住宅及非住宅。對於家庭住房總規模,住建部新聞發言人王勝軍去年9月介紹,根據「七普」數據,2020年全國家庭戶住房建築面積總量超過了500億平方米。
對此,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指出,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一定水平,商品房銷售規模會有所回落。由於人口流動等因素,城市之間的分化持續存在,四五線城市新房供應長期來看或出現過剩局面。
「目前來看,全國商品房銷售額恐怕不差斗會再回到18萬億的水平,未來預計將保持10-14萬億的規模。」張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以面積計:農村房屋佔一半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住建部此次對全國虛逗磨6億多棟房屋建築進行普查,既是一次「體檢」,也是對房屋情況全面的摸底。近日披露的這組數據,初步回答了我國有多少建築物的問題。
「其中一個重要細節是,調查的6億多棟建築物,表述所用的計量單位,是棟而不是套,可見目前保有建築物的數量已相當龐大。」張大偉稱。
「6億多棟房屋中,並不完全是住宅,還有商辦樓及公共設施。城市、鄉鎮有多少房屋,商品房、商辦、工業及自建房有多少,各線城市及村鎮在總量中各占據多少比例,這些詳盡的深度信息能反映更具體的情況,對於研判一個地區及整體房地產市場結構和未來走向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但住建部還未公布這些深度信息。」張大偉對記者表示。
據中國建設報報道,全國6.6億棟城鄉房屋建築中,農村房屋量大面廣,以棟數計占城鄉房屋建築總量90%以上,以面積計佔一半;而城鎮房屋則為4700多萬棟,同時分為住宅與非住宅兩大類。
由此可見,6億多棟房屋中,住宅佔比並不高。不過,分析人士指出,住宅市場情況還應綜合各地人均住房面積等指標。
根據「七普」數據,我國城市、鎮家庭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達到36.5平方米、42.3平方米,比「六普」時分別增加了7.3平方米、10.3平方米。
在張波看來,單從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這一數據來看,已達到相對較高水平,可有效滿足基本居住需求。
「考慮到供給會出現結構性錯配因素,人口流入量較大的城市,依然存在較大的住房需求,而不少中小城市和鄉鎮,或存在空置率不斷攀升的情況。」張波表示。
據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擁有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的廣東省,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約29.59平方米、戶均72.06平方米,位列各省市之末;上海的人均和戶均居住指桐面積分別為30.58平方米和73.86平方米,位列倒數第二;北京則為33.41平方米和77.64平方米,位居倒數第三。
小城市房子將淪為「白菜價」?
張大偉表示,結合相關部門此前公布的數據,按三口之家來算,全國城鎮家庭戶均面積已超過120平方米。一些小城市房屋過剩可能會面臨降價,那些租不出去的房子如果產生不了價值,只能像某地海景房那樣空置,最終價格一降再降,甚至淪為「白菜價」。
就小城鎮房價是否會淪為「白菜價」的問題,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此說法或有誇大之嫌,但一些小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確承受了不小壓力。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董事陳學海認為,從局部市場來看,部分產業基礎薄弱、人口吸納能力不強的小城市,或出現階段性過剩。
張波對記者表示,五大城市群之外的小城市,接下來去化壓力依然較大,會同時面臨市場信心恢復速度慢,以及需求持續減弱的局面。
「對很多四五線城市來說,房屋已經不是階段性過剩,而是可能會面臨長期過剩的問題。由於人口吸引力較弱,未來增量市場也很難保持原有的體量。此外,四五線城市的家庭持有二套以上房屋的比例不斷增加,未來需求大量減少,而土地供給仍在增加,這種過剩局面可能會有所加劇。此類城市有必要根據人口變動以及產業調整,合理調整市場的供應。」張波補充道。
針對這種情況,有大型房企人士告訴記者,正對城市的戰略布局做出調整。
「新房需求總量會逐步回落,四五線城市在一定時期內回落的幅度會更加明顯。但一二線的需求仍有空間,我們未來將加大在高能級城市布局力度,同時逐步減少部分四五線的投資。」一家TOP10房企人士說。
陳學海告訴記者,雖然現在樓市低迷,但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的需求仍然很強,這反映出各地樓市存在很大的差異。
「考慮到五大城市群人口吸納能力很強,處於這些經濟動力強勁都市圈的城市,需求還在不斷增長。這些城市的住房需求並未得到充分滿足,未來仍有不小的發展空間。」陳學海說。
全國住宅待售面積創近五年新高
市場熱議「全國有6億棟房屋」之際,另一個引發關注的情況是,去年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待售面積創下五年以來新高。
據戴德梁行日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末,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待售面積26947萬平方米,較上年末增加418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4%。
「受市場預期不明朗等因素影響,盡管新房供給端收縮明顯,但需求不濟致使去年全年新房成交同比下行,推高了整體待售面積。」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端表示。
全國住宅待售面積歷年變化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戴德梁行研究部
另據易居研究院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100個城市中有68個城市庫存面積同比出現增長,32城庫存面積同比下降。
不過,目前的庫存量並非歷史最高值。戴德梁行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有5個年份的全國新建商品待售面積高於2022年。其中,2014、2016年的待售面積均超過4億平方米,待售面積遠高於2022年。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樓市庫存量增加,市場呈現供大於求的態勢,主要原因不在於供給端,而在於需求端過於疲軟。「需求不振持續了較長時間,目前樓市仍未真正從低迷狀態中走出。」
「新房賣不出去、庫存量增加,令同行困惑的問題是,在市場尚未復甦形勢下供應是否已出現階段性過剩,接下來應該如何排兵布陣。」一家浙江房企營銷部人士說。
新房去化方面,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全國100個城市中一、二及三四線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12.4、18和21.9個月。
張波指出,按市場現有情況,預計城市之間的分化還將持續,位於五大城市群中的一二線熱點城市的供需,後續仍會保持一定的熱度。
「一方面,這些城市去年所拍地塊價格相對較低,這些項目今年形成的供應在價格上或有一定優勢,會吸引購房者入市。另一方面,由於市場復甦的節奏加快,需求側信心亦會優先復甦。」張波稱。
⑨ 全國住房數量
5.4億套。
有房產證的城市房屋就按套數統計,而廣大農村地區的房屋則按樓棟統計,農村和城市數據加起來就是這個數,也就是說住建部所謂的6億棟可以理解為6億套。根據202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全國家庭戶住宅建築總面積約542億平米,其中城市185億平米,城鎮124億平米,農村233億平米,按照每套房100平計算。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全國共有5.4億套房屋,其中城鎮改搏陸房屋3億套,農村銀嫌房屋2.3億套,人口普查數據的5.4億套,跟住建部摸底的6億棟,在數量級上是一個級核頃別,所以單位應該是一致的
⑩ 人均住房面積
1.人均住房面積包括人均住房居住面圓者雀積和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居住面積是指房屋的實際使用面積,即房屋的套內面積,建築面積是指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包括公攤等。
2.根據國家統計嫌肢局發布的相關報告,到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達39平方米。很多人覺得不僅收入平均,現在住房面積也平均了。
3.200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宣布,到2020年,我國居民住房小康標准基本達到每戶一套房,每人一間房。2004年,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了小康社會的21項指標,其中包括城鎮人均居住面積35平方米。
4.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人均GDP僅高於保加利亞,但人均住房面積早已超過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俄羅斯、希臘、波蘭、英國、韓國等國。
數據擴展:
我國沒有關於人均住房面積的相關法律法規,所以有人均住房面積由國家規定的說法。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的升溫,人均居住面積不斷上升。
直到2016年,調查顯示中國人均居住面積為40.8平方米,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36.6平方米,而土地較多、人口相對較少的農村地區人均居住面積更多,為45.8米。
人均住房面積沒有國家標准,人均住房面積只是一個經濟指標。其數額取決於個人的經濟實力。也就是說,對於經濟實力強的人來說,一個人可能在不同區域擁有幾套別墅,而對於經濟橘早實力差的人來說,可能只有幾代人擠在30平以上的房子里。
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一直在不斷上升。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僅為18平方米,2014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4平方米,2016年上升到36.6平方米,年均增長11.1%,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增速高達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