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稅務大數據比對哪些內容
一、正面回答:
比對內容包括表表比對、票表比對和表稅比對。表表比對是指申報表表內、表間邏輯關系比對。票表比對是指各類發票、憑證、備案資格等信息與申報表進行比對。表稅比對是指納稅人當期申報的應納稅款與當期的實際入庫稅款進行比對。
二、詳情分析:虛襲簡
比對信息范圍包括: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信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發票信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進項抵扣憑證信息。納稅人稅禪含款入庫信息。增值稅優惠備案信息。申報比對所需的其他信息。
三、稅收大數據的概念是什麼
稅收大數據就是指我國的金稅系統,在案件的發現和查處中功不可沒。目前稅務部門使用的是金稅三期,已經實現了對國稅、地稅數據的合並及統一,其功能是對稅務系統業務流程的全監控。金稅四期也於2021正式啟動建設,新的系統將納入非稅業務,實現對業務更全面的監控。同時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銀行以及銀行等參與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實現企業相關人員手機號碼、企業納稅狀差褲態、企業登記注冊信息核查三大功能。
B. 稅收大數據應用是做什麼的
財稅大數據應用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的崗位有含有納稅管理、財務會計、納稅會計、納稅籌劃、納稅申報、稅務代理、稅務咨詢、大數據財稅應用等性質的財稅金融管理工作。
稅收籌劃
稅務籌劃是企業整體經營籌劃的重要組成,既是適應納稅人的需要,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追求利益的必然結果,稅務會計不僅要對稅務資金運動進行反映和監督,還要通過稅負因素分析明確利用合法手段保護自身權益,在不違反稅法前提下,依據稅收規定和生產經營特點籌劃企業整體經營,減少應稅行為,提高企業利潤。
C. 對稅收大數據平台的建議
(一)建立統一的專司數據分析應用的職能機構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建立稅務大數據分析應用中心,專門從事稅務數據的分析和應用管理。針對我國稅收數據的現狀,可以給出代理稅務數據標准和要求開發,稅務信息交換,數據分析,決策咨詢,數據安全等功能。 該機構的主要職責包括擬定和制定稅收大數據應用工作計劃;制定稅收數據標准,確定稅務數據的內容,並為稅務部門整合建立統一的數據平台;統一稅務數據的發布,與相關部門進行稅務信息交流;制定稅務數據演算法,進行稅收經濟分析,稅收分析和稅收政策和決策咨詢;協調國家稅務總局和省稅務局各部門的數據需求分析和應用,加強稅務數據的安全管理。
(二)建立健全大數據分析應用的工作機制
大數據分析是一個系統化的項目,需要所有部門之間的整體規劃和協作。建立稅收數據標准和數據內容調整機制,有效滿足分析工作需要; 有必要建立數據收集機制,明確納稅人信息和各級稅務機關的第三方稅務相關信息收集責任;建立數據分析機制,根據不同的任務要求,制定相應的分析模型和演算法,組織數據分析;建立分析結果推進機制,根據工作要求將分析結果推送到有關部門和機構,組織收入,稅制改革,政策調整,納稅服務,稅收征管等稅收服務提供決策咨詢服務;有必要建立分析反饋機制,及時測試分析結果,不斷調整和優化分析方法。
(三)完善大數據的管理機制
針對大數據管理中「信息孤島」和數據「休眠」的問題,應進一步加強大數據管理機制的建設。建立稅務系統集中統一的數據平台,實現各種信息資源的整合;加強稅收數據的標准化和規范化,有效地使信息資源成為有效可用的數據資源;有必要統一收集,收集和接受第三方信息資源,並向政府信息平台提供稅務信息;建立稅務相關信息的保密系統和數據資源的安全管理系統。
(四)強化大數據分析的保障措施
大數據分析應用有效性的關鍵是人。我國組建稅收大數據分析應用中心,需要匯集各領域的人才組成專家團隊。也可以通過「外部大腦」,通過委託或購買服務,或聯合開展特殊研究來促進稅收數據的增值應用。二是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稅收大系統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培養跨境復雜型大數據專業人才。為稅務大數據分析提供人才保障。鑒於大量數據,分散來源,格式多樣,分析難度大,人才需求高,數據分析需要相對集中。可以考慮在國家稅務總局和省級兩級建立專業分析機構。分析任務由省局或中央辦公室的數據分析機構完成。
D. 如何利用大數據平台提升稅收治理
一、用「互聯網+」大數據強化稅源控管
「互聯網+」大數據條件下,稅務部門在積累了納稅人大量有價值數據基礎上,通過與工商、銀行、海關、技監、住建、房產、規劃、社保、審計等部門聯網,在雲計算數據綜合分析判研的驅動下,從海量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經濟稅收數據,從所有經濟稅收數據信息中掃描、控管全部的經濟稅源。如地稅部門要建立個人財產收入信息大數據平台,通過對個人的房產租賃、存款利息、有價證券溢價、財產增值、股權轉讓、投資收益等財產收入的海量數據進行綜合的邏輯判研和嚴密的數理分析,使個人財產的稅源在「互聯網+」大數據的透視下一覽無遺。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的運用,通過對稅收彈性分析、稅負分析、稅收關聯分析等方法,對經濟形勢作科學研判,對稅收收入作精準預測,就能對動態的經濟稅源進行有效嚴密控管。一言蔽之,稅收數據挖掘有多深,雲計算數據就有多精,稅源控管就有多准。「以票控稅」時代將終結,「人海戰術」被「雲海戰術」所取代,以專業、精準的大數據分析,可以牢牢控管住所有的經濟稅源。
二、用「互聯網+」大數據應對新生業態的稅收征管
在「互聯網+」大數據的作用下,網路銷售平台、互聯網金融等新興經濟業態以其虛擬、無址、跨域、高效、隱蔽等特點,使經營地點、稅源歸屬、征管許可權、稅收分配等發生重大變化,極大地挑戰了傳統的稅收征管模式。為加強對新生業態稅收征管,稅務部門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從「管事制」向「管數制」轉變,實施「數據管稅」:將納稅人稅收、財務、經營等信息鏈條完全打通,實現涉稅信息電子化,稅務機關、納稅人、消費者和第三方部門的信息數據,完全取代紙質申報和發票等實物載體,構建以信息數據為核心要素展開的稅收征管新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助推納稅人自助式管理,使納稅人自主申報、稅收政策自動適用成為征管主流;藉助「互聯網+」大數據效率高、成本低的優勢,改變以往征管強調抓大放小、集中精力管好重點稅源,轉變為大企業與中小型企業並重,重點稅源與非重點稅源並重;對稅收信息判研出納稅人的異常數據,為一線稅管員提供「精確制導」,以強化稅收征管。
三、用「互聯網+」大數據加強稅收風險管理
「互聯網+」大數據通過雲計算等技術手段,使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逐步互聯共享,稅務部門從海量資料庫中獲取大量有價值的涉稅數據,為推動稅收風險管理提供有利條件。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涉稅事項逐步發展為納稅人對照稅法和稅收政策、自行掌握執行、稅務機關進行後續管理的方式。稅務機關更多地通過大數據、涉稅信息平台抓取有關經濟涉稅信息數據進行比對分析、評估判研,將所有的海量涉稅信息轉化為可量化、可比對的數據,實現涉稅信息的數字化管理。通過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整合技術等判研,對納稅人涉稅情報進行智能化分析、計算、比較、判斷、甄別、聯想和定性,依據採集和積累的征管基礎數據、風險分析數據、第三方數據等信息資源,多角度對稅收風險進行綜合關聯分析,精準計算出如稅負、稅種、行業、納稅規模、納稅信用、納稅遵從等各種稅收風險指數,揭示涉稅風險的發展規律。針對不同類別、不同稅收風險的納稅人,採取不同的稅收風險應對措施:對高風險的納稅人實施稅務稽查,對中等風險的納稅人進行稅務約談,對較低風險的納稅人則通過納稅輔導以促進納稅遵從。
四、用「互聯網+」大數據做好納稅服務
「互聯網+」大數據條件下,納稅人類型、辦稅業務、時空跨度、新興業態的多樣化,必然導致納稅服務需求的多元化。針對當前稅務部門大眾化的納稅服務資源和能力過剩,個性化納稅服務不足的困局,必須從納稅人的個性化需求出發,切實改進納稅服務的有效供給,以滿足納稅人個性化的納稅服務需求。稅務部門要依託大數據分析制導服務供求,做到始於需求、終於滿意。在「互聯網+」大數據相互作用下,個性化納稅服務需求容易被識別,對於納稅大戶、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等個性化、特殊化的納稅服務容易實現。因此,稅務部門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納稅人,從改變納稅服務的供給側角度入手,根據每個納稅人所需求的納稅服務進行「私人定製」,一改粗放型「端菜式」的納稅服務為精準型「點菜式」的納稅服務。要藉助「互聯網+」大數據,超越時間、空間、地域、業態等限制,使納稅人可以在家裡、辦公室、旅行途中通過互聯網全流程、無紙化辦理所有涉稅事務,在大大降低納稅成本的同時,享受到精準、便捷的納稅服務。要充分依託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構建「實體辦稅廳+網上辦稅+移動辦稅終端+自助辦稅終端」的納稅服務平台,將申報繳稅功能拓展到移動互聯網,支持銀行轉賬、POS機刷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支付等稅款繳納方式,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
E. 稅務領域大數據如何應用
舉華宇智能數據(www.thunidata.com)一個案例,稅務局目前集中或分省部署有核心征管系統、個稅申報系統、出口退稅系統、防偽稅控系統、多邊稅務數據服務平台;未來在社保徵收職能完全劃轉後,社保類數據,包括個人社保徵收數據、企業社保徵收數據、醫保數據、繳費人數據、社保核定數據等,預計都將納入稅務數據資源的范圍中。
大環境下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對數據共享和數據分析的需求日益增強,而局方當前數據種類繁多,系統間交互復雜,給數據應用帶來了一定困難,局方對於數據實施統一數據治理規劃已提上日程,主要數據問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