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凝血四項的指標怎麼看
凝血酶原時間也是凝血系統的一個較為敏感的篩選試驗。凝血酶原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其原理是在抗凝血中,加入足夠量的組織凝血活酶(組織因子,TF)和適量的鈣離子,滿足外源性凝血條件,從加入鈣離子到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即為PT。 實驗室報告PT有4種方式:秒、活動度(,PTA)、率(prothrombintimeratio,PTR)、國際標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4種形式在鄭襪臨床上應用價值不同。臨床意義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見於: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纖維蛋白原缺乏。 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繼發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嚴重肝病等; 使用肝素,血循環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纖維蛋白原的抗體,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凝血酶原時間縮短見於:婦女口服避孕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狀態等。 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儲備功能、病變嚴重程度及預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診斷標准 PT主要由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I、Ⅱ、Ⅴ、Ⅶ、Ⅹ的水平決定,它在肝病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急性肝炎PT異常率為10%~15%,慢性肝凱叢磨炎為15%~51%,肝硬化為71%,重型肝炎為90%。在2000年病毒性肝炎診斷標准中,PTA是病毒性肝炎患者臨床分期的指標之一。 輕度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輕度PTA>70%、中度70%~60%、重度60%~40%;肝硬化代償期PTA>60%、失代償期PTA<60%;重型肝炎PTA<40%。 Child-Pugh分級中PT延長1~4s計1分、4~6s計2分、>6s計3分,結合其它4項指標(白蛋白、膽紅素、腹水、腦病)將肝病患者肝功能儲備分為A、B、C級; 嚴重 決定終末期肝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肝移植先後順序的MELD評分(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公式為3.8×loge[膽紅素(mg/dl)]+11.2×loge(INR)+9.6×loge[肌酐(mg/dl)]+6.4×(病因:膽汁性或酒精性0;其它1),INR是3項指標之一。我國第七屆全國血栓與止血會議制定的肝病DIC診斷標准中包括:PT延長5s以上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延長10s以上,因子Ⅷ:活性<50%(必備條件)[3];PT與血小板計數常用於評價進行肝活檢與外科手術患者的出血傾向,如血小板<50×109/L、PT延長超過正常4s是肝活檢、外科手術包括肝移植的禁忌證。 重要作用 Schepis等報道代盯斗償期肝硬化患者如果PTA<70%、血小板<100×109/L同時門靜脈寬度>13mm,則出現食道靜脈曲張的機率大,屬於高危出血患者,應作胃鏡檢查及相關治療。可見PT在肝病患者的診斷與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正常范圍 1、正常參考值凝血酶原時間 11~13秒(也有的說11~15秒)。 12-16秒。 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 2、臨床應用PT異常意義:1 、延長: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症;獲得性見於DIC、原發性纖溶症、維生素K缺乏、肝臟疾病;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口服抗凝劑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體。 2、縮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葯、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劑的監測凝血酶原時間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常用指標,在ISI介於2.2-2.6時,凝血酶原時間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葯為合理和安全.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應用口服抗凝劑時INR的允許范圍:非髖部外科手術前1.5-2.5;髖部外科手術前2.0-3.0;深靜脈血栓形成2.0-3.0;治療肺梗塞2.0-4.0;預防動脈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術3.0-4.0 凝血酶原時間;報告方式;即報告被檢標本的凝血酶原時間(秒)也同時報告正常對照的結果(秒)並用凝血酶原比值報告之 待檢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比值 = 正常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二、國際標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正常參考值:0.8-1.5。 2、臨床應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時間與正常對照凝血酶原時間之比的ISI 次方(ISI:國際敏感度指數,試劑出廠時由廠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實驗室,用不同的ISI試劑檢測,PT值結果差異很大,但測的INR值相同,這樣,使測得結果具有可比性。目前國際上強調用INR來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一種較好的表達方式
B. 懷孕初期為什麼查凝血四項
在孕早期前三個月需要檢查凝血4項功能,這也是孕婦必要做的一項檢查。凝血4項主要是檢查患者的凝血功能,防止在分娩過程中引發大出血的風險。
正常情況下,機體的凝血系統處於動態平衡,碼洞啟可以促進和抑制凝固。產婦在分娩時機體呈高凝狀態,凝血功能增強就有利於快速和有效的止血。所以檢查凝血四項主要是預防生產時並發症,保證胎兒和產婦的安危。
孕婦凝血四項屬於血栓性疾病檢查,是產前必查項目之一顫森,其內容主要是檢查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以及纖維蛋白酶等,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孕婦血液的情況是否有異常,防止孕婦有凝血功能,從而造成孕婦分娩時大出血而無法及時止血。因此,這項檢查是很有必要的。孕婦在臨產前一定要去醫院進行這項檢查。
孕婦凝血四項檢查內容都有自己的要求指標,孕婦需要仔細聽從醫生安排,萬不可輕視,影響自己生產。一般人體在正常狀態下,機體凝血系統與抗凝血系統是處於一個平衡狀態,這樣可以促進和抑制凝固遲如物體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但是孕婦懷孕後,體內凝血與抗凝血功能會發生變化,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孕婦懷孕後一定要檢查血液情況。
C. 何謂dic其實驗室診斷dic的主要指標是什麼
、臨床表現:DIC症狀明顯/或表現嚴重血/或血栓性其主要依據纖維蛋白原形溶解速度表現手術或外傷傷口滲血注射處或脈內血、持續性發熱、低血壓、酸毒、蛋白尿、低氧血症些特殊臨床先兆:廣泛皮淤點淤斑黏膜血、血尿、胃腸道血顱內血、肢端發紺、偶乾性壞疽量皮血及深組織內血經見DIC病3同部位血血管栓塞纖維血栓形導致肺、腎、等系統衰竭某些情況特別血管破壞胎盤早剝DIC表現彌漫性血低血容量性休克需除外其遺傳性血性疾病
二、 實驗室檢查:妊娠血液纖溶系統變化許凝血濃度改變凝血789明顯升高212升高明顯11變或降血漿纖維蛋白溶解作用降PLT明顯改變AAPTTPT孕期孕6月其值位於限並輕度降低 診斷DIC簡單快速觀察凝血程穩定性用篩查試驗纖維蛋白原水平測定血清纖維蛋白降解產物D-dimer測定血板記數外周血塗片凝血酶原間(PT)部凝血酶間(APTT)抗凝3性測定凝血篩嫌信孫查試驗經與特殊敏試驗相結合抗凝血酶原 III a2-抗纖維蛋白溶酶等;試驗臨床表現明顯DIC(先兆癇產科敗血症等)早期診斷作用
治療
、總體治療:DIC治療根本除病阻坦亂斷促凝物質繼續進入母血循環於產科病量血首先明確否引起或加重DIC患者血液丟失速度往往比血液丟失量更重要所應首先確診斷病解決血原具體包括: (1)原發病治療或病治療 (2)支持治療 (3)輸血替代治療 (4)使用肝素其抗凝血酶糾凝血機制 (5)其治療
二、特殊治療 ()胎盤早剝 (二)胎死宮內 (三芹鏈)羊水栓塞 (四)引產 (五)妊期急性脂肪肝 (六)敗血症 (七)妊高症癇
建議多看看書
別人的只能參考,沒有意義
D. 血常規檢查項目 如何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血 常規檢查 很重要,當人身體發生變化時,常引起 血液 質和量的變化,血液發生病理變化時,常影響全身的組織和器官。 血常規 檢查項目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血常規檢查項目的資料,歡迎閱讀。
血常規檢查項目
1、血液分為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血常規檢查是對外周血中紅細胞和白細胞的量和質進行化驗檢查,包括:紅細胞(RBC)計數、血紅蛋白(Hb)測定,白細胞(WBC)計數及白細胞分類(DC)計數、血小板((Pt)計數。
2、在通常情況下,單位容積的血液中,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量的數值大致呈平行的關系,故兩者測定的意義大致相同;但在某些具有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濃度改變的 貧血 ,如低色素性貧血時,紅細胞與血紅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紅蛋白降低較紅細胞為明顯,故同時測定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量以作比較,對診斷就更有意義。
3、一般經多次檢查,成年男性紅細胞》6.0×1012/L、血紅蛋白》170g/L,成年女性紅細胞》5.5×1012/L、血紅蛋白》160g/L時,即被認為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這種情況可分為相對性增多和絕對性增多兩類。前者是因血漿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所致,常見於嚴重嘔吐、 腹瀉 、大量出汗、大面積 燒傷 等;多引起紅細胞增多的原因坦模,繼發性可見於高原地區居民,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 肺氣腫 和肺原性 心臟病 ,還見於腎癌、卵巢癌以及腎孟積水、多囊腎等。原發於骨髓增殖性 疾病 如真性細胞增多症也可引起紅細胞持續性顯著增多,紅細胞數可高達(7-10)×1012/L、血紅蛋白達180-240g/L。
4、成年男性血紅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紅蛋白《110g/L即可視為貧血。嬰兒從出生3個月起至15歲以下的 兒童 ,因身體生長發育迅速而紅細胞生成相對不足,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數值可較正常成人低約10%-20%;妊娠中、後期的孕婦血漿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釋;可導致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以上統稱為生理性貧血。病理性貧血見於各種貧血,如 腫瘤 、再生障礙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失血性貧血、 白血病 、骨髓瘤、骨髓纖維化等伴發的貧血。
5、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N)、嗜酸性粒細胞(E)、嗜鹼性粒正模細胞(B)、淋巴細胞(L)和單核細胞(M)5種。由於各種白細胞各有其生理功能,在不同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白細胞發生質或量的變化。
6、白細胞總數》10×109/L稱白細胞增多,淋巴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20%-40%。兒童期淋巴細胞較高,嬰兒出生時淋巴細胞約佔35%,粒細胞佔60%,4-6天後淋巴細胞可達50%;4-6歲時,淋巴細胞比例逐漸減低,逐漸達正常成人水平。淋巴細胞增多,病理性的常見於感染性疾病、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淋巴細胞減少主要見於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烷化劑、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的治療,以及接觸放射線、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正常人嗜酸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0.5%-5%,其增多常見於寄生蟲感染和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 哮喘 、葯物過敏反應等)。
7、血小板(Pt)的正常范圍為(100-300)×109/L。血小板對止血、凝血及血塊收縮均有密切關系。血小板增多(》300×109/L),常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後、急性失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減少(《109/L);如降低太多(《6×109/L),有可能造成大出血休克或顱內出血死亡。血小板減少常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癱、再障、急性白血病、脾亢、葯物中毒等。
當然,血常規檢查只是輔助性診斷方法之一,若要確診,還需要醫生結合臨床和其他相關檢測結果作出診斷。
血常規檢查方法
一般取用末梢血檢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以前由於靠人工檢查分類,效率低,工作量大,又將血常規的檢查分為甲規或乙舉信緩規進行,但隨著檢驗現代化、自動化的發展,現在的檢驗基本是由機器檢測,速度快,數據精確。 血常規檢查之采血
血液標本的採集及運送是保證結果的重要環節,正確的血液常規標本的採集、接收及保存,使標本中的待測成分不受影響,保證檢測結果准確可靠。 采血時凡位於體表的淺靜脈均可作為采血部位,通常採用肘部靜脈,肘部靜脈不明顯時,可用手背靜脈或內踝靜脈。幼兒可於頸外靜脈采血。采血處應避免有皮膚紅腫、潰瘍等現象。采血時如病人檢測項目多,應先採常規血,防止血小板發生聚集。止血帶壓迫時間不能過長,最好不超過0.5 min,以避免瘀血和血液濃縮(有試驗證明,壓迫時間過長,可引起纖溶活性增強,血小板釋放及某些因子活性增強,影響某些實驗結果)。最好採用封閉式真空采血器,既有利於標本的 收集 運送和保存,又便於防止血液交叉感染。抽血時避免產生大量泡沫,否則可能導致 溶血 。溶血標本會造成紅細胞計數降低,紅細胞比積降低。血液抽出後立即輕輕搖動,使血液和抗凝劑混勻,以防血液凝固。血液檢查的標本量與抗凝劑比例要合適。血液比例過高時,血漿中容易出現微凝血塊,可能阻塞血細胞分析儀,同時影響一些檢驗結果。血液比例過低,抗凝劑相對過剩,會引起血細胞形態和體積的一些改變,這些改變會使血常規檢驗得出錯誤結果。
血液標本的保存與運送
血液標本的保存與運送。血常規血液標本採集後應立即送檢,如不能及時送檢或分析,必須採取保存 措施 ,應在4 ℃~8 ℃低溫冰箱冷藏,但低溫保存不要超過4 h,保存條件非常重要,不適當保存直接影響實驗結果。標本應由檢驗人員或臨床醫護人員採集。標本運送要做到專人專送。
血常規是如何檢查的
血液檢驗以前是指血常規檢查,是 手工 操作、顯微鏡下計數的,它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血小板計數等,共有10來個項目。做一個病人的血常規檢驗最熟練、最快速也要10來分鍾。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醫學 檢驗儀器自動化,目前大部分醫院都使用自動化血液分析儀做血常規檢驗(目前稱血液學分析)。每次檢查只需用0.1毫升(約兩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鍾的時間,就可以檢測並列印出20多項結果。
如何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一、血紅蛋白(Hb):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參與氧氣運輸的一種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為(120~160) g/L,女性為(110~150) g/L。
血紅蛋白低於正常水平稱之為貧血,可見於多種疾病: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鐵性貧血, 營養 不良性貧血。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③各種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紅細胞丟失過多如嚴重外傷失血、潰瘍病出血、月經過多、 痔瘡 或 肛裂 出血。④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各種溶血性貧血。⑤惡性腫瘤細胞侵犯骨髓,如各種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轉移癌等。
血紅蛋白增高常見於: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嘔吐、腹瀉等嚴重脫水,嚴重燒傷,大量長期吸煙,慢性支 氣管炎 、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某些 腎臟疾病 ,高山地區的居民等。
如發現血紅蛋白結果異常,應注意查看是否同時伴有白細胞數、血小板及網織紅細胞數目異常,必要時應做骨髓穿刺檢查,因為這些數據對於進一步明確貧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時應聽從血液科醫師的指導,不可自作主張亂服葯,以免延誤診治。
二、白細胞計數(WBC)及分類
血液中的白細胞俗稱“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化驗單中白細胞計數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分類是指計算上述各類白細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狀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變化。醫生會根據白細胞的數量及百分比的變化來判斷病因。正常成人WBC總數為(4.0~10)×109/L;分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Gran)佔50%~70%,淋巴細胞(Lym)佔20%~40%,單核細胞(Mono)佔3%~8%,嗜酸性粒細胞0.5%~05%,嗜鹼性粒細胞0~1%。
白細胞減少常見於: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風疹、 水痘 、流行性 腮腺炎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 感冒 等。②某些細菌、原蟲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瘧疾、黑熱病,以及嚴重感染如粟粒性結核、嚴重 敗血症 等。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缺乏症、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等。④某些葯物及 化學 試劑及放射線影響,如磺胺葯、氯黴素、抗腫瘤葯、 化妝 品、不合格 裝修 材料等。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大葉性 肺炎 、急性 扁桃體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丹毒、急性 闌尾炎 、白喉等。②明顯的白細胞升高應警惕白血病的可能。③某些腫瘤可致白細胞升高。④外傷或組織壞死,如大面積燒傷等。
淋巴細胞增多常見於結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中性粒細胞減少時,淋巴細胞比例會相對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常見於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 蕁麻疹 、剝脫性 皮炎 、腸道寄生蟲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應提醒注意,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是動態變化的,有些生理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過性波動,如餐後、劇烈運動等,另外也可能出現儀器測量誤差。因此發現白細胞計數異常時不必過於驚慌,至少要復查一次,盡早到血液科就診。
三、血小板計數(PLT)
PLT的正常值范圍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參與機體的止血與凝血。血小板數量過高血液會處於高凝狀態,容易發生血栓,過低則容易發生出血如鼻衄、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或瘀斑等。
血小板升高常見於 血液疾病 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某些感染、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脾切除後、運動後等也可有血小板增高。
血小板減少常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 紫癜 ,系統性 紅斑狼瘡 ,脾功能亢進,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某些葯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
血常規檢查是臨床上很常用的檢驗方法, 報告 單中的項目比較多,所以在看報告單時,不可孤立地看某一項,必須把各項化驗結果綜合分析,醫生也會根據你的臨床症狀以及體格檢查的情況做進一步的診療處理。
第一,我們先來看化驗單中的第一項CRP
CRP就是C反應蛋白,很多大醫院都開展微量血CRP的檢查。這是一個初篩的
檢查,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白細胞也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細胞出現的時間更早。同時CRP還是疾病?身反應的指標,如果數值高出正常值數倍,往往提示病人身體的多個臟器受到損傷。另外,CRP還和一些嚴重疾病有關系,比如 傳染 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川崎病、 風濕 熱等。
第二,看白細胞(WBC)的數量
很多家長拿到化驗單只知道看白細胞高不高。一般來說,如果白細胞的數量大於10000,就提示孩子有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細胞的數值越高,說明細菌的毒力越強或者細菌的數量越多。
但有時候白細胞特別高,不見得就一定是細菌感染,白細胞內還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如果孩子患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他體內的淋巴細胞就特別高,所以白細胞總數也特別高,可能達到20000,甚至30000,實際上這裡面大部分是淋巴細胞,而不是中性粒細胞。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是人體和 動物 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的組織中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了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從體積來看,從小到大依次為淋巴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第三,看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
數值越高,說明疾病還在發展,有可能進一步加重。中性粒細胞主要是針對細菌的,當孩子的身體受到細菌感染的時候,中性粒細胞就會增加,來殺死細菌。如果中性粒細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細胞百分率相應地就要升高,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
如果它低於正常值,說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越低,說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嚴重。如果高於正常值,說明是細菌感染。有些孩子,他們體內的白細胞總數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很高,這預示著孩子的發熱會越來越厲害。 第五,看血小板
血小板的數值越高,說明孩子感染的次數越多。這個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復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數值都是400萬、500萬。
第六,看嗜酸細胞(EOS)絕對值和嗜鹼性細胞(BASO)絕對值
它們是判斷孩子是否過敏的指標之一。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嗜酸性細胞絕對值是0.92,正常值是0.05乣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說明孩子過敏很嚴重,說明這個孩子這次生病是在過敏基礎上受到感染導致的。
第七,看淋巴細胞絕對值和淋巴細胞百分率
淋巴細胞是干什麼的呢?淋巴細胞主要通過分泌抗體來對抗病毒的。如果這兩個值高出正常值,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單核細胞百分率和單核細胞絕對值
E. 抗凝血效果怎麼檢測
你好!!!目的 比較病人用EDTA抗凝血和枸櫞酸鈉抗凝血檢測PT、INR結果的差異。方法 120位受試對象用枸櫞酸鈉和EDTA抗凝各采兩管血,分離血漿後在STAGO儀器上檢測PT,對兩種抗凝方式所得PT、INR結果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分析其相關性及其結果間有無顯著性差異。結果 以枸櫞酸鈉法測得PT為y,EDTA法測得PT為x,兩者間PT線性方程為y=0.86x-2.8,R2=0.97,PT結果相關性好,但差異有顯著性。INR線性方程為y=0.95x+0.03,R2=0.98,相關性好且差異無顯著性。討論 EDTA抗凝血漿檢測PT在臨床上是可接受的,但前提條件是應建立自己的參考區間,報告INR結果時還應統計EDTA抗凝血的MNPT(正常人平均PT),根據公式INR=(PT/MNPT)ISI計算INR值。
【關鍵詞】 EDTA; 凝血酶原時間
現階段進行凝血項目檢測都是用枸櫞酸鈉抗凝,抽取血液量與枸櫞酸鈉的比例是9:1,在真空采血管中包含固定量的0.3 ml抗凝劑,真空采血管內的負壓保證了從血管中吸出2.7 ml血液。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偶爾會發生血液量不足的問題,比例發生改變會影響凝血結果[1]。使用EDTA抗凝管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因為EDTA粉末在抗凝過程中幾乎不對血液造成稀釋,也就不會發生稀釋比例的改變。本文研究在於詮釋用EDTA抗凝時所測得的PT、INR結果與枸櫞酸鈉抗凝時的相關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儀器和試劑 Stago 公司生產的棗余STA型全自動凝血分析儀,使用Stago 公司配套試劑,配套質控品。Dade-Behring公司生產的伏旁INR校準血漿;
1.2 標本來源 收集本院健康體檢者標本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齡20~53歲;收集本院心胸外科心臟瓣膜置換術後及其它原因致PT延長病人標本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21~55歲。
1.3 實驗方法
1.3.1 枸櫞酸鈉抗凝血MNPT的計算 同一儀器使用不同生產廠家、不同批號的凝血活酶試劑所計算出的正常人平均PT(MNPT)值是不一樣的,故我們應重測所用凝血活酶試劑匹配的儀器MNPT值,而不應使用生產廠家給我們提供的MNPT值[2]。計算MNPT需要至少20份正常血漿。本實驗我們挑選60名健康體檢者,經過儀器測試PT值,剔除>2S的數據, 經統計學處理,計算得出枸櫞酸鈉抗凝血的MNPT值。
1.3.2 EDTA抗凝血MNPT的計算 60名健康體檢者的EDTA抗凝血,測試PT結果後,剔除>2S的數據, 經統計學處理,計算得出EDTA抗凝血的MNPT值。
1.3.3 Local ISI(儀器區域國際敏感指數)的建立 儀器不可使用試劑說明書上附帶的ISI值,因為此ISI值是試劑製造商用手工方法所測出的,並非是實驗室儀器對所用批號凝血活酶試劑的Local ISI[3],所以要重新建立Local ISI。用已標注INR值的校準血漿復溶後,在Stago儀器上測PT 2~3次,得出PT秒數均值,INR=(PT/MNPT)Local ISI,將枸櫞酸鈉及EDTA抗凝血各自的MNPT結果及已知的INR結果代入上式,即可求出Local ISI=lgINR/(lgPT-lgMNPT),故能分別求出兩凳廳滾種抗凝方式各自的Local ISI。
1.3.4 PT、INR的檢測 本院健康體檢者標本60例,本院心胸外科心臟瓣膜置換術後及其它原因致PT延長病人標本60例用枸櫞酸鈉和EDTA抗凝管各抽一管血,3 500 r/min離心5 min,以制備乏血小板血漿,在4 h內完成檢測。根據公式INR=(PT/MNPT)Local ISI,得到INR值。
1.4 統計學方法 對枸櫞酸鈉和EDTA抗凝所得的各120份標本的PT、INR結果進行線性回歸統計,分析其相關性,並用配對t檢驗分析兩者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 果
2.1 MNPT結果 櫞酸鈉抗凝血MNPT為13.8 s,EDTA抗凝血MNPT為18.6 s。
2.2 Local ISI結果 櫞酸鈉抗凝血Local ISI為1.24,EDTA抗凝血Local ISI為1.33。
2.3 枸櫞酸鈉抗凝血的PT結果為y,EDTA抗凝血的PT結果為x,結果見表1。經線性回歸統計,兩者間PT線性方程為y=0.86x-2.8,R2=0.97, PT結果相關性好,經配對t檢驗,t=-29.8,P=0.0<0.05, 差異有顯著性。
2.4 枸櫞酸鈉抗凝血的INR結果為y,EDTA抗凝血的INR結果為x,結果見表1。經線性回歸統計,兩者間INR線性方程為y=0.95x+0.03,R2=0.98, INR結果相關性好,經配對t檢驗,t=0.699,P=0.492>0.05,差異無顯著性。表1 枸櫞酸鈉與EDTA抗凝血的PT、INR檢測結果
3 討 論
3.1 研究發現PT、INR結果間是有相關性的,在臨床上使用EDTA抗凝管檢測PT是可行的。但同時也發現,PT結果間差異有顯著性,兩種抗凝方式下PT的生物參考區間是不同的,所以要建立EDTA抗凝下PT的參考區間。INR結果間差異無顯著性,因為我們重新計算了EDTA抗凝下的MNPT,從上述結果可見,EDTA抗凝下的MNPT比枸櫞酸鈉抗凝下MNPT要長,通過PT/MNPT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EDTA抗凝下PT的延長,INR結果有良好的相關性。因此我們可以報告INR結果或者通過公式換算PT結果y=0.86x-2.8。
3.2 PT結果間的差異主要是因為標本的稀釋不同造成的,因為枸櫞酸鈉抗凝管中存在0.3 ml抗凝劑,血液:抗凝劑=9:1,而EDTA管中抗凝劑是固體粉末,加入血液後幾乎不對血液稀釋,因而抽取血液量的多少十分關鍵,這也是分析前質量控制的一個環節。
3.3 使用EDTA抗凝血的優勢在於抗凝管可與血液學分析使用同一管血液,血樣進行完血液學分析後可分離血漿,用於凝血項目檢測,便於檢驗科儀器自動化的建立。使用一管血液不僅節省抗凝管,而且病人沒有必要抽取更多管血液,也便於醫療廢棄物的處理,不會因為血量的多少造成稀釋不同而影響結果。
3.4 本文使用經過計算的EDTA抗凝下的Local ISI,與枸櫞酸鈉抗凝下的Local ISI是不一樣的,因為現階段沒有EDTA抗凝下的INR定值血漿存在,以後若有INR定值血漿來校準ISI會使得EDTA抗凝的使用更方便,更有市場。
F. aptt正常值
APTT稱為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時間,來測量血塊行程的速度,來評估凝血功能。
造成APTT延長的原因可能有:
1.凝血因子缺損、維生素K缺乏、白血病、血友病。
2.因為凝血因子在肝臟製造,患有肝細胞疾病或者肝硬化時,APTT會延長。
3.使用一些抗凝血的葯蠢纖唯物。
不帶培過你不用太擔心啦!你豎嘩APTT的數據只有大標准值一點點,還沒到危險值(APTT>70)的范圍。
G. 懷孕抽血查哪三項,懷孕抽血需要空腹么
:
郭仲傑(廣東葯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蔡珠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瑞安醫院)
王曉磊(河北滄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付錦華(青島錦華醫院)
劉湘源(大學第三醫院)
熊麗桂(湖北省中醫院)
汪麗萍(深圳第二醫院)
1.孕三項包括哪些檢查項目?
孕三項包括HCG、和,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議之一次加查血清素,如果>2400nmol/L,即復查,若仍然高,則治療(促排及鮮胚移植除外)。另外,早孕6周前建議加查甲功6項。
2.檢查孕三項的當天有何要求?
(1)更好在使用和類葯物前檢查。
(2)為保證所檢查的結果具有可比性,注意三個方面:
(a)在同一家醫院檢查,因為不同的醫院所使用的和技術會有所差別。
(b) 同一時間段:如果上午8點,則每次都是上午8點抽血。
(c)更好空腹,但可不空腹:空腹可能影響因素少,另外可同時查其他要求空腹的項目。
3、什麼時候開始監測孕三項?
(1)輔助移植囊胚者:移植後5~6天開始檢測。
(2)輔助移植凍胚和鮮胚者:移植後7~10天可開始監測孕三項。
(3)自然懷孕者:排卵後第10天可開始監測,但往往發現相對較晚,尤其的患者。
4.為何復發性患者孕早期要密切監測孕三項?
(1)孕早期監測孕三項可及時了解胚胎發育情況,黃體功能、並適廳塌罩時給予干預,預防和降低早期的發生。
(2)勤監測(更好隔日)孕三項對、滋養細胞腫瘤等疾病的早期診斷也能起到一定幫助。
(3)有些患者隔1~2周監測1次,也許在最初的幾天就出現問題了,而間隔數天甚至數周後才發現,喪失了救治的良好機會。當然,沒有史的,監測的間隔時間可長一點。
5.孕早期監測孕三項,哪些情況提示成功可能性低,可以放棄了呢?
在和排卵正常、檢測無誤,且正規治療無效的前提條件下,出現如下三種情況,提示成功可能性低,可考慮停葯觀察或放棄。
(1)孕7~8周HCG低於4萬,或HCG連續一周增長。
(2)孕7~8周內(HCG尚在 6萬內),隔日監測連續2~3次HCG無明顯增長或下降。
(3)即使孕三項動態增長,但超聲顯示胎芽超過7mm仍未見胎心(提示胚胎停育),或卵黃囊大於7mm(胎兒異常高風險)。
6.什麼是HCG?
HCG是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的縮寫,即人絨毛膜,是由胚胎滋養層合體細胞的一種糖蛋白,在後6日開始,後9日能在母血中檢出,當初始血HCG水平低於2000IU/L時,若為正常宮內,48 小時的HCG水平多數倍增,8~ 10 周HCG達高峰,持續 1~2 周後開始下降,分娩後若無殘留,在產後2周左右至正常水平,人工後2~4周,多數患者的HCG可恢復正常。
7.HCG和β-HCG是一回事嗎?
HCG 由α和β兩個亞基組成的糖蛋白,其中α亞基與垂體的素、和促甲狀腺的α亞基相似,是非特異性的;而β亞基則是特異的扮鬧,測定β-HCG用來診斷早期、、先兆、滋養細胞疾病(包括,侵蝕性,絨毛膜癌等)、產後及人工術後的監測,因此一般來說,大家提到的HCG就是β-HCG的簡稱。
8.孕後正常的HCG變化規律是什麼樣?
後第9日(最早第5天)可在母血中測得HCG。(3天胚胎)植入7日內,血清HCG水平從5IU/L上升至50IU/L,正常前5周,HCG水平約48小時增長一倍。5周後,當HCG水平達到4000~10000IU/L時,HCG上升速度開始減慢。HCG於8~10周達到高峰,約為100000~200000IU/L,持續1~2周後迅速下降,約在孕20周下降到更低值,持續至分娩;分娩後若無殘留,約在產後2周內降至正常水平。
為方便記憶,列出如下規律:
HCG在5000mIU/ml以內時,隔倍。
HCG在5000~10000mIU/ml時,則每天增長1500mIU/ml以上。
HCG10000mIU/ml時,則每天增長3000mIU/ml以上,並且峰值在90000±30000mIU/ml。
周數HCG(IU/L)的正常范圍參考值:
4周至5周:50~2000
5周至6周:2000~30000
6周至7周:30000~50000
7周至8周:50000~100000
當然,也有HCG增長未達到以上水平,但成功的病例,或者HCG增長達以上水平,依然胚胎停育者,故需要結合超聲綜合判斷,如果胎兒超聲尚可,建議繼續觀察,否則盡早終止)。
9.如果孕7周前的HCG增長不佳,但後期恢復正常並保胎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了?
並非如此,需要注意胎兒中胚層有無發育異常,如胎兒腎臟,心臟的異常等,孕期需認真產檢,必要時產前診斷,結合核磁共振(MRI)。
10、檢測HCG有何臨床意義?
HCG的檢查對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對與相關疾病、滋養細胞腫瘤等疾病的診斷、鑒別和病程觀察等有一定價值。
(1)診斷早期:
孕後35~50天HCG可升至大於2500 mIU/mL。60~70天可達80000 mIU/mL,多胎者血HCG常高於單胎。
(2)異常與功能的判斷:
①:時,48小時早孕HCG翻倍通常小於75%,故HCG檢查可作為它與其它急腹症的鑒別。
②診斷與治療:不完全如內尚有殘存,HCG檢查可持續呈陽性(多數不超過100 mIU/mL),完全或死胎時HCG由陽性轉,因此可作為保胎或終止的參考依據。
③先兆:如血HCG仍維持高水平多不會發生難免。如HCG在2500 mIU/mL以下,並逐漸下降,則有的或死胎的可能,當降至600 mIU/mL則難免。在保胎治療中,如HCG仍繼續下降說明保胎無效,如HCG不斷上升,說明保胎成功。
④在產後4天或人工術後13天:血清HCG應低於1000 mIU/mL,產後14天或人工術後25天,血清HCG基本恢復正常。如不合這況,則應考慮有異常可能。
(3)滋養細胞腫瘤診斷與治療監測:
①、侵蝕性、絨毛膜上皮癌及畸胎瘤等患者血HCG顯著升高,可達10萬到數百萬mIU/L。
② 滋養層細胞腫瘤患者術後3周後血HCG應50 mIU/mL,8~12周呈;如HCG不下降,提示可能有殘留病變,這類病例常易復發,故需定期檢查。
(4)內疾病中如腦垂體疾病、甲狀腺功能、其他疾病如癌、癌和癌等HCG也可增高。
11.發現懷孕後,怎樣監測HCG的翻倍?
發現懷孕後,更好連續3~7次隔日測孕三項,如果翻倍好,可拉長間隔天數,如果翻倍不好,建議繼續隔日測翻倍,如因心理壓力血很緊張,建議適當拉長時間。一般測到HCG超過9萬或判定達到峰值後可不再密切觀察HCG。
12、HCG翻倍慢一定會導致胎停嗎?
(1)偶爾一次的HCG翻倍慢不一定會導致胎停。
(2)如果連續多次發生翻倍慢,且沒有採取措施,可能導致胎停。
(3)某些胚胎異常者,即使採取措施,也會導致胎停。
13、免疫指標有異常,是否HCG就會翻倍不好?
(1)並非所有的免疫學異常都會引起HCG翻倍不好。
(2)某些免疫學異常、尤其是未正規治療的抗磷脂綜合征,會引起HCG翻倍不好。
14、HCG翻倍好,能否提示孕囊正常?
HCG翻倍好,提示是絨毛(就像樹根長一樣)發育越旺盛,孕囊會發育得好,孕囊處在合適的大小。孕囊太大和太小,均不正常。
15、孕早期孕吐厲害會不會影響HCG翻倍?
輕中度的孕吐對HCG的影響不大,但如果嚴重孕吐,導致保胎葯吸收較差或營養,有可能影響HCG的翻倍,導致保胎失敗。
16、HCG翻倍慢與抗RO-52抗體強陽性有無關系,有沒有這方面研究?
HCG翻倍慢與抗RO-52強陽性的關系不明確,有人觀察到抗RO-52抗體有可能導致發育,致中期失敗,需注意觀察。
17、HCG翻倍好,且達10萬以上,但最終還是胎停,是什麼原因?
(1)胚胎異常的可能。
(2)與免疫異常、環境和感染等可能都有一定關系,如免疫異常可能會影響和質量,導致胚胎發育潛能不足,不能繼續正常分化。
(3)多因素綜合導致胚胎的潛能不足,或嵌合體胚胎自我校正不足,滋養細胞繁殖受阻(這也是第三代輔助失敗的重要原因)。
18、HCG總是翻倍不好,卡在孕八周而胎停,是否備用免疫球蛋白?
如果有免疫異常,包括抗磷脂綜合征和或NK細胞比例或性增高,可備用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也不是萬能的,使用後,也可能無效。
19、注射用粒細胞因子或TNF後,會產生HCG虛值嗎?
這些葯物不會產生HCG虛值,增加的HCG都是絨毛合體滋養自身產生的。
20、為什麼注射免疫丙種球蛋白後,有部分患者會出現HCG翻倍變慢?
具體機制尚不明確,可能是由於蛋白與HCG結合導致HCG檢測出現誤差。但是這一作用非常微弱,且只出現在注射蛋白後48小時內。
21、雙胎HCG翻倍是單胎的兩倍嗎?
不是,因為HCG翻倍都是自身比較,雙胎也是隔天翻一倍,並不是隔天翻兩倍!
22、如何根據HCG數值,來選擇做超聲的時機?
一般HCG在2000左右,可以做超聲看宮內宮外;HCG在7000~10000可以超聲看卵黃囊,HCG在30000~50000可以超聲看胎心胎芽。當然,HCG數值結合孕周數可能更好,一般孕5周可看宮內宮外,孕6~7周可看胎心。
23、HCG峰值更低多少可保胎成功?
(1)需要確認HCG是否是真的峰值,有部分患者的HCG峰值出現在孕7周前或孕11周後。
(2)一般情況下,HCG的峰值在9萬左右,目前我們發現HCG峰值更低4萬多的患者,也成功分娩的,低於4萬的目前還未發現成功的。
(3)若峰值真的低於4萬,即使偶爾出現,也是極少見,可能會出現中期胎兒發育遲緩或子癇前期)。
24、HCG5萬時做超聲沒看到卵黃囊和胎心胎芽怎麼辦?
(1)明確做的超還是腹超,早期如果是HCG翻倍特別快,做腹超不一定能發現卵黃囊和胎心胎芽,建議孕早期做陰超。
(2)HCG達5萬沒胎心胎芽可稍等幾天,並適當調整方案,1周左右復查超聲。
(3)HCG達5萬沒有卵黃囊,失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5.HCG低下或增長不佳,提示哪些可能的原因?
①:孕早期HCG上升慢,需結合、超聲早期判斷,如果HCG>2000IU/L,陰超在內未探到孕囊,提示可能性增大。
②免疫凝血異常等病因未得到有效治療和糾正。
③胚胎異常:不能早期判斷。
26.HCG增長速度異常快,提示哪些問題?
多胎、RH血型不合溶血的單胎、、絨毛膜癌、中期的唐氏綜合征。
27.孕早期HCG增長緩慢是否需要挽救?
需要綜合判斷才能決定。
(1)確實有一部分復發性患者孕早期HCG增長不佳是由於胚胎本身的質量或本身出現異常,即使保胎用葯也可能不會成功。所以如何甄別這部分患者,避免過度治療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某些HCG增長不佳的患者有可能是,所以需勤監測,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3)如果判斷是母體原因如內異常、感染、血栓性疾病和免疫因素等導致的胚胎發育,而出現血HCG增長緩慢,則需積極保胎,挽救生命。
28.通過哪些檢查,可盡早知道發生了?
鑒定宮內宮外比較有效的是:
(1)在停經35天(孕5周)、HCG增長到2000左右,做一個超聲看宮內是否存在孕囊。
(2)連續3次測和都很低(P20nmol/l,E2360pmol/l),有可能是。(3)48小時早孕HCG翻倍小於75%,提示的風險。
29.如何判斷HCG增長不佳就是胚胎質量或本身出現異常?
如果存在以下問題,提示胚胎質量或胚胎有可能出現異常:
(1)孕婦年齡大於35歲,儲備功能低下,質量差。
(2)男方質量差,形態及DNA異常,數目及結構的異常,Y微缺失,畸形率高,碎片率高等。
(3)經過常規的葯物如補充雌、阿司匹林、強的松和低分子肝素等保胎葯物治療後仍不能改善。
(4)夫妻雙方或任何一方查出·異常。
(5)有家族遺傳病史或既往胎兒發育異常生育史。
30.復發性患者孕早期HCG增長緩慢,如何進行挽救?
通過綜合判斷,排除胚胎質量和之後,則可考慮進行挽救性治療。
(1)完善相關檢查,尋找病因,根據不同的疾病個體化進行相應的保胎治療。根據是否有抗凝血脢III,蛋白S或蛋白C降低、血小板率增高、抗磷脂抗體異常、NK細胞比例和性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NFα等異常致TH1/TH2平衡失調,造成蛻膜血管的微血栓形成或炎症反應過高,抑制滋養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及螺旋動脈的重塑障礙,導致絨毛滋養細胞凋亡,淺著床。是否有內代謝的異常?是否有動脈阻力增高?
(2)可能的包括:
(a)調整低分子肝素用量或加用阿司匹林抗凝治療: 低分子肝素不僅可改善血液循環,還可抑制免疫,孕囊著床,預防子癇前期,促進滋養細胞增殖和分化,通過抗氧化作用調節細胞凋亡,增加早孕期絨毛外滋養層細胞的侵襲能力,促進滋養細胞合成HCG。
(b)使用粒細胞集落因子促進滋養細胞增殖,幫助胚胎著床。
(c)選擇性使用免疫球蛋白、抗TNF生物制劑、羥氯喹、環孢素或他克莫司調節免疫,降低NK性,幫助胚胎發育。
(d)針對黃體功能不全的患者,孕早期可以使用絨毛膜,補充等治療。
(e)對於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給予補充優甲樂治療。
(f)動脈阻力增高者,如經過活動和低分子肝素等無效,可使用硝苯地平緩釋或控釋片或魯南欣康等改善(是否在孕5周~孕12周應用西地那非或他達拉非或伐地那非存在爭議,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31.跟無關的HCG升高有哪些情況?
(1)交叉污染:最常見的是容器造成的交叉污染,如採集標本的容器反復使用而又沒有清洗干凈。
(2)血液中有干擾物質:最常見的是類風濕因子,會使HCG 出現假性升高,類風濕因子可與HCG 抗體結合,產生假陽性。
(3)酶類和細胞因子如轉化生長因子-β、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霍亂等與 HCG 分子結構相似,也會造成β-HCG 假陽性。
(4)學問題:檢測包括金標法、ELISA、放免法和發,對抗干擾能力也不相同,如金標對發,假陽性率就高很多。
(5)垂體 的HCG:腫瘤和絕經後婦女都會出現垂體 的HCG。
(6)腫瘤:分為兩大類,之一種是滋養層細胞腫瘤,包括和絨毛膜上皮癌;第二種是一些非滋養層惡性腫瘤引起的HCG 異位,包括癌、癌和結腸癌等。
32.如何鑒別是跟無關還是有關的HCG升高?
(1)連續監測血HCG 濃度:早期HCG 增加很快,每 48 小時即可增加一倍,而非導致的HCG 濃度不會太高且變化幅度不會太大。
(2)多種同時檢測或同時檢測尿HCG 和血 HCG:可以選擇不同或不同廠家的試劑同時檢測同一份標本,排除由於試劑和學原因造成的假陽性。尿HCG 的檢測通常採用金標法,假陽性率較高,這時可通過血 HCG 的檢測來排除。
(3)對標本進行稀釋:正常情況下,對標本進行稀釋,HCG 濃度會隨著稀釋倍數下降,而一些假陽性標本,不存在這樣的規律性。另外,某些不是很強的干擾因素通過稀釋會喪失干擾能力。
(4)結合臨床具體情況綜合考慮。
33.如何及早發現發育?
如下提示發育:
(1)如果孕早期HCG增長,且孕8~12周的HCG峰值和水平低下。
(2)孕12~14周B超顯示動脈阻力增高。
(3)孕10周後查生長因子(PIGF),aFIt/PLGF(可溶性 FMS 樣酪氨酸激酶 -1/生長因子)比值高於參考值(還可預測子癇前期)。
34.在中的作用有哪些?
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直接參與調節母-胎界面的微環境,促進母胎耐受。前7周,是胚胎植入並維持的關鍵,前8周由滋養細胞和黃體,8周之後由。孕 6周內需用HCG和水平綜合判斷結局。降低時,易發生先兆或難免。
35.懷孕各階段的值有什麼變化規律呢?
懷孕後,多為持續上升,但檢測時間點不同,也會出現波動。即使時間點相似,也會波動較大,如下(nmol/L)正常值僅供參考:
孕7周:52.7~100.1
孕8周:64.6~113.8
孕9~12周:78~159.2
孕13~16周:98.3~185.7
孕17~20周:153.8~241.2L
孕21~24周:234.6~457.4
孕25~34周:403.4~626.2
孕35周以後:483.6~776.8
36.孕早期患者如果降低,如何補充?
可選擇如下1個多多個聯合使用:
(1)烯丙雌醇片(多力姆),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片,烯丙雌醇片是的數倍,可使滋養層的內活性增強,可功能不佳的,使功能正常化,還有抑制宮縮維持的作用。無雄或作用,亦無和的抑用。服葯後2小時內血葯濃度達高峰,能很好的進行檢測。
(2)補充地屈,每日2次,每次1~2片,地屈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的口服,其分子結構與內源性類似,與受體的親和力強,生物利用度高,無雄、、蛋白同化和皮質等反應,且對垂體軸無抑用,但不能通過外周檢測出來。
(3)膠囊口服或栓劑給葯,可減少葯物對的損害。
(4)針劑注射,作用快,效果好,適用於較低的孕婦,長期大量用會影響肝功能,注射部位易形成硬結,偶有發生局部無菌膿腫,故不適合長期使用。
37.孕早期患者測定水平有何作用?
在准備期和維持中起著重要作用,早期動態觀察血清濃度可有效預測結局。水平的突然下降或許是胚胎停育的徵兆。
在早期中主要與血管重築,蛻膜血管血管重築及母胎循環構建密切相關,母胎循環構建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胚胎的著床、生長及相關並發症的發生。孕8周是母胎循環構建的關鍵點,孕8周滋養細胞產生的孕、增加並對黃體產生的雌、依賴性下降。
38.低下,如何補充?
懷孕4~5+6周,血清水平應為150~175pg/ml;懷孕6~7+6周,血清水平應為175~500pg/ml;懷孕8~9+6周,血清水平應為500~750pg/ml;150pg/ml是補充的警戒點。HCG5000mIU/mL時,E2 200 pg/ml
HCG 5000mIU/mL時,E2 300 pg/ml,HCG 10000mIU/mL時,E2 400 pg/ml成功率較高。
一般孕後E2未達上述更低限度,尤其儲備功能低下者,應選用片(補佳樂)口服,因首過滅活效應,效應不高,不作為首選。
首選為芬嗎通(粉色片/白色片:0.5mg)經給葯,1/晚,補值E2:500 pg/ml左右。不應盲目補充,過高,尤其高齡,IVF助孕者,容易誘發微血栓,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或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
39.低下,可補充哪些食物?
(1)豆製品,但其生物活性較低,用豆漿代替喝水並,豆漿飲用過多會導致消化和腹脹等。
(2)谷類、薯類、羊肉、烏雞等肉類,還建議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雞蛋,雞肉等。乾果不忌,可隨時食用。氣血虛少者用以益氣養血效果較好,核桃溫陽,大棗、桂圓益氣養血。
(3)少食肥厚油膩,易於滯瘀的食物。田螺、蛤蚌、蟹、鱉偏涼食,宜少食。蔬菜中的油菜、海帶、黃瓜、薺菜、莧菜、茄子、韭白、絲瓜、冬瓜、竹筍、蓮藕都屬涼性,不可生食,也盡量少吃。
40.有人認為:復發性患者孕早期可監測HCG,但不主張監測和,對嗎?
有醫生認為,孕早期和在一天中的變化比較大,不需要監測,但我們堅持還是需要檢查的,原因如下:
(1)如果患者的黃體功能好、胚胎發育良好且在宮內,雖然孕早期和一天之內會有所波動,數值不會反復降低到危險值以下。
(2)對於反復的患者來說,通過監測和,能及時發現問題,挽救胚胎的良好時機。
(3)既然監測了HCG,而和的監測不需要額外抽血,價格也便宜,何不一起查了呢。
41.使用雪諾酮和達芙通後,在體內檢測不出來,如果查是低的,如何調整葯物的劑量呢?
如果查是低的,醫生會根據所使用雪諾酮和達夫通劑量,推算可能使能提高多少數值,再決定後是否加量或加其他類葯。當然,如果實在害怕不好監測,可以改用類。
以上就是與懷孕抽血查哪三項相關內容,是關於懷孕的分享。看完懷孕抽血需要空腹么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H. 血液全項檢查,各項目都是什麼意思
最全的了:
文章來自:中醫血液病網 詳文參考:http://www.xuekang.net/Html/jianjie/jinzhan/39387085.html
1、血清黏度
介 紹 :
血清黏度檢測同全血黏度測定相似只是方法較簡單而且可避免紅細胞等因素影響檢測結果
正 常 值 :
相對黏度(血清流過時間/蒸餾水流過的時間).~.
臨床意義 :
相對黏度>時可疑為高黏滯綜合征;
相對黏度>~時可能出現明顯的伴隨症狀
特別說明:新生兒血清中血脂很低故血清粘度很低
2、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
介 紹 :
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間互相黏附也是血小板的種重要的止血功能
正 常 值 :
.μmol
ADP最大聚集率為.±.%聚集曲線因方法與誘導劑不同而異
臨床意義 :
血小板聚集試驗主要反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結果增高見於: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靜脈血栓形成高β脂蛋白血症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人工瓣膜口服避孕葯高脂飲食及吸煙等
結果減少見於:血小板無力症巨大血小板綜合征儲存池病May-Heegglin異常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症肝硬化尿毒症感染性心內膜炎服用抗血小板葯物等
3、血塊或血漿凝塊溶解時間測定
介 紹 :
血液凝固後繼續置於℃水浴中觀察血塊溶解的時間以測知纖維蛋白溶酶活性
正 常 值 :
h尚不溶解
臨床意義 :
纖維蛋白溶酶活性異常亢進者其血塊常於數小時內溶解嚴重者可於半小時內溶解
4、凝血酶原時間(PT)
介 紹 :
凝血酶原時間也是凝血系統的個較為敏感的篩選試驗凝血酶原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正 常 值 :
~秒
臨床意義 :
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見於:
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纖維蛋白原缺乏
b)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繼發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嚴重肝病等;
c)使用肝素血循環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纖維蛋白原的抗體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凝血酶原時間縮短見於:婦女口服避孕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狀態等
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介 紹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是內源性凝血系統的個較為敏感的篩選試驗
正 常 值 :
暫無相關信息
臨床意義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見於:
a)血漿因余仿握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減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
b)嚴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纖維蛋白原缺乏:肝臟疾病阻豎慶塞性黃疽新生兒出血症腸道滅菌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口服抗凝劑及低(無)纖維蛋白血症等;
c)纖維蛋白溶解活力增強:如繼發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等;
d)血液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體等;
e)系統性紅斑狼瘡及些免疫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縮短見於:
a)於高凝狀態:如促凝物質進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
b)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糖尿病伴血管病變肺梗死深靜脈血栓形成;
c)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腎病綜合征等
6、因子VIII/因子IX促凝活性
介 紹 :
因子大手VIII因子Ⅸ在血液凝固時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子VIII缺乏引起的疾病即血友病A因子Ⅸ缺乏引起的
正 常 值 :
因子VIII促凝活性 %±.%;
因子Ⅸ促凝活性 .%±.%
臨床意義 :
本測定主要用於判斷因子VIII因子Ⅸ促凝活性程度的高低
增多見於:
a)高凝狀態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是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腎病綜合征婦女口服避孕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惡性腫瘤等;
b)肝臟疾病
減少見於:
a)因子VIII促凝活性減低主要見於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及DIC等;
b)因子Ⅸ促凝活性減低主要見於血友病B肝臟疾患維生素K缺乏DIC等
c)根據因子VIII因子Ⅸ 促凝活性減低的程度將血友病AB分為重型(因子Ⅷ促凝活性或因子Ⅸ促凝活性小於%)中型(因子VIII促凝活性或因子Ⅸ促凝活性%~%)輕型(因子VIII促凝活性或因子Ⅸ促凝活性%~%)亞臨床型(因子VIII促凝活性或因子Ⅸ促凝活性%~%)
7、抗凝血酶III(ATIII)
介 紹 :
人體內與凝血系統功能相桔抗的是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動態平衡
正 常 值 :
±.g/L(.%±.%)
臨床意義 :
抗凝血酶III主要反映機體抗凝系統的功能
升高般不會引起病理性後果
減少見於:
a)遺傳性抗凝血酶Ⅲ缺乏;
b)獲得性抗凝血酶Ⅲ缺乏:見於各種肝病如肝硬化重症呷肝癌晚期等;
c)抗凝血酶Ⅲ丟失增多:如腎臟疾病;
抗凝血酶Ⅲ消耗增多:如各種原因所造成的血液凝固性增高抗凝血酶Ⅲ中和活化的凝血因子以致消耗增加
8、凝血酶時間(TT)
介 紹 :
凝血酶時間是檢測凝血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功能的個簡便試驗
正 常 值 :
~s;超過正常對照s以上為異常
臨床意義 :
凝血酶時間延長見於血漿纖維蛋白原減低或結構異常;臨床應用肝素或在肝病腎病及系統性紅斑狼瘡時的肝素樣抗凝物質增多;纖溶蛋白溶解系統功能亢進
凝血酶時間縮短見於血液中有鈣離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等
9、優球蛋白溶解時間(ELT)
介 紹 :
體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的功能在維持血液的正常流動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正 常 值 :
大於min
臨床意義 :
優球蛋白溶解時間反映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的功能縮短(小於min)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功能亢進DIC
9、游離肝素時間
介 紹 :
本試驗利用試劑甲苯胺藍來糾正已經延長的凝血酶時間以檢測血液中是否含有肝素及類肝素物質的個試驗
正 常 值 :
陽性
臨床意義 :
游離肝素時間陰性(指凝血酶時間延長加人甲苯胺藍後使凝血酶時間縮短s以上)見於使用肝素氮芥及過敏性休克嚴重肝病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肝葉切除肝移植等
10、紅細胞比積(PCV)
介 紹 :
紅細胞比積(PCV)系指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所佔的容積
正 常 值 :
男性 .~.(%~%)平均.;
女性 .~.(%~%)平均.
臨床意義 :
比積降低見於各種貧血癌症及稀血症;增加見於脫水急性心肌梗死及紅細胞增多症此外在糾正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時常需測紅細胞比積作參考。
11、紅細胞流動系數TK值
介 紹 :
這指標是應用粘度法間接測出的紅細胞變形能力它是從相同切變下相同紅細胞比積懸浮液相對粘度的比較
正 常 值 :
.
臨床意義 :
在病理條件下往往高於.;有時高達.表示紅細胞變形性愈差
12、紅細胞濾過指數(IF)
介 紹 :
孔膜濾篩法測出的紅細胞濾過指數來表示紅細胞變形能力
正 常 值 :
.±.
臨床意義 :
在病理條件下紅細胞通過濾膜時間延長IF值增大IF值愈大表示紅細胞的過濾能力越差變形性降低反之亦然
13、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
介 紹 :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為反映紅細胞體積大小異質性的參數常以所測得紅細胞體積大小的變異系數
正 常 值 :
<.(<%)
臨床意義 :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增大見於缺鐵性貧血尤其是MCV尚處於參考值范圍時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增大更是早期缺鐵性貧血的特徵
()缺血性貧血和輕型地中海性貧血均可見MCV下降但前者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增大而後者RDW正常有助於鑒別
()溶血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MCV及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均增大而再生障礙性貧血MCV及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均無變化
14、嗜酸性粒細胞計數
介 紹 :
根據血液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嗜酸性粒細胞僅占白細胞分類計數的.%~%)
正 常 值 :
(~)×/L(~/μl)
臨床意義 :
增高見於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寄生蟲病變態反應性疾病(如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皮膚病(如濕疹天皰瘡銀屑病等)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以及何傑金病等
減少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燒傷大手術後患大葉性肺炎傷寒和猩紅熱等疾病嚴重時
15、嗜鹼性粒細胞計數
介 紹 :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指對不同類型的白細胞分別計數並計算百分比
正 常 值 :
嗜鹼性粒細胞~.(~%)
臨床意義 :
增多: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骨髓纖維化及某些轉移癌等
16、淋巴細胞計數
介 紹 :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指對不同類型的白細胞分別計數並計算百分比
正 常 值 :
淋巴細胞.~.(%~%)
臨床意義 :
增多:見於病毒感染結核病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肉瘤
減低:見於細胞免疫缺陷病某些傳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淋巴細胞減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症等等
17、單核細胞計數
介 紹 :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指對不同類型的白細胞分別計數並計算百分比
正 常 值 :
單核細胞.~.(%~%)
臨床意義 :
增多:見於某些細菌感染(如傷寒結核瘧疾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單核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等
減少:無重要臨床意義
18、血清鐵
介 紹 :
鐵蛋白是鐵儲存於人體的主要形式之目前採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
正 常 值 :
男性 ~μg/L;
女性 ~μg/L
臨床意義 :
本試驗是診斷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指標也是惡性腫瘤的標志物之
血清鐵蛋白增多再生障礙性貧血(鐵利用量下降)溶血性貧血(鐵釋出過多);血色素沉著症及反復輸血(鐵吸收或儲存增多)鉛中毒及維生素B缺乏引起貧血(鐵利用降低)惡性腫瘤肝臟病變急性感染
血清鐵蛋白減少見於缺鐵性貧血失血營養不良以及些特殊生理狀態如孕婦乳母和生長期嬰幼兒等
19、骨髓細胞增生程度
介 紹 :
檢查結果中有核細胞越多說明骨髓細胞增生程度越高
正 常 值 :
骨髓細胞增生活躍紅細胞:有核細胞值為(~):
臨床意義 :
增生極度活躍【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為(.~.):】:見於各類典型的急慢性白血病和各種骨髓增生性疾病以及受檢者接受某些生物活性制劑治療等
增生明顯活躍【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為(~):】:見於各類型增生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和急性失血等葯物或生物制劑引起的骨髓反應細菌感染不典型的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脾功能亢進(脾功能亢進可以造成脾對血液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使血細胞減少進而導致骨髓細胞增生)等
增生活躍【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為(~):】:見於健康人非原發於造血系統的疾病及早期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尚未出現造血系統紊亂的血液病以及少數不典型的白血病貧血細菌感染
增生減低【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為(~O):】: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極少數低增生性白血病腫瘤白血病等化療過程中骨髓被抑制時
增生極度減低【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為(~):】:見於典型的再生障礙性貧血。
20、紅細胞計數(RBC)
介 紹 :
紅細胞計數是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紅細胞數目對於提示累及紅細胞系統的疾病有重要意義
正 常 值 :
男性 (.~.)×/L;
女性 (.~.)×/L;
新生兒 (.~.)×/L
臨床意義 :
紅細胞計數值增多可見於以下情況:
a)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肺氣腫及心力衰竭等;
b)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c)嚴重脫水大面積燒傷;
d)慢性氧化碳中毒;
e)腎癌腎上腺腫瘤;
f)葯物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腎上腺皮質激素類等可引起紅細胞增多
g)高山居民新生兒可見生理性增高
紅細胞計數值減少可見於以下情況:
a)各種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 性貧血;感染腎病肝病胃切除術後出血性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觸苯胺等化學物質引起職業中毒等所致的貧血;
b)各種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產後手術後)重症寄生蟲病等;
c)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21、血紅蛋白(Hb)
介 紹 :
血紅蛋白又稱血色素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能與氧結合運輸氧和氧化碳
正 常 值 :
男性 ~g/L(.-.g/dl);
女性 ~g/L(.-.g/dl);
新生兒 ~g/L(.-.g/dl)
臨床意義 :
血紅蛋白增高降低的臨床意義基本和紅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相似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
血紅蛋白增多有以下情況:
()生理性增多:見於高原居民胎兒和新生兒劇烈活動恐懼冷水浴等;
()病理性增多:見於嚴重的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聯症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肺動脈或肺靜脈瘺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等;也見於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癌肝細胞癌腎胚胎瘤及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血紅蛋白減少見於以下情況:
()生理性減少:個月的嬰兒至歲以前的兒童主要因生長發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統造血的相對不足般可較正常人的低%-%妊娠中期和後期由於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釋老年人由於骨髓造血功能逐漸降低可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病理性減少: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所伴發的貧血;
B.因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所致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C.因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或外來因素所致紅細胞破壞過多而導致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海洋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異常血紅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心臟體外循環的大手術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學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貧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貧血
22、血細胞比容(Hct,Ht)
介 紹 :
紅細胞比容是指定容積全血中紅細胞所佔的百分比又稱紅細胞比容(比積/壓積)
正 常 值 :
男性 %~%;
女性 %~%;
新生兒 %~%
臨床意義 :
血細胞比容測定的臨床意義基本同紅細胞計數或血紅蛋白測定常用作貧血診斷和分類的指標還可用於臨床決定病人是否需要補液的實驗檢查依據
紅細胞比容升高見於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的正常人以及大面積燒傷等各種有脫水症狀的病人
紅細胞比容減少見於正常孕婦各種貧血病人以及應用干擾素青黴素吲跺美辛(消炎痛)維生素A等葯物
23、鹼性點彩紅細胞計數
介 紹 :
鹼性點彩紅細胞計數是種變化了的網織紅細胞正常人血中偶見
正 常 值 :
正常人為.(.%);絕對值</紅細胞
臨床意義 :
重金屬(鉛汞鉍等)中毒及苯胺硝基苯等慢性中毒時鹼性點彩紅細胞計數顯著升高;升高亦可見於白血病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惡性腫瘤瘧疾小兒肺炎等
24、白細胞計數(WBC)
介 紹 :
白細胞計數是指計數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白細胞數目舊稱白血球是機體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 常 值 :
成人 (.~.)×/L;
兒童 (.~. )×/L;
新生兒(.~.)×/L
臨床意義 :
白細胞計數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細胞系統的疾病
白細胞計數增多見於急性感染尿毒症嚴重燒傷急性出血組織損傷大手術後白血病等
白細胞計數減少見於傷寒及副傷寒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粒細胞缺乏症脾功能亢進X線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葯物等
25、骨髓有核細胞計數
介 紹 :
在骨髓細胞增生程度檢查基礎上進步分析骨髓中各主要造血系統細胞的比例
正 常 值 :
各類造血細胞比例比較固定般粒細胞系統占%紅細胞系統占%淋巴細胞系統占%原始階段的細胞都不會超過%
臨床意義 :
.粒細胞系統 比例增高(大於%)伴隨骨髓增生程度呈明顯或極度活躍則提示粒細胞增生增加 或受葯物生物制劑的刺激或細菌毒素的刺激或骨髓造血細胞中粒細胞增生失控而導致的葯物反應感染病變骨髓增生性疾病甚至是粒細胞白血病
.紅細胞系統 比例增高(大於%)往往是紅細胞增生的信號可能是增生性貧血和脾功能亢進而原始紅細胞或早幼紅細胞的增高往往是紅細胞本身造血調控病變引起的可能是紅白血病巨幼細胞貧血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淋巴細胞系統 比例增高(大於%)除淋巴細胞本身病變(即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漿細胞病等惡性病變或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的淋巴細胞反應性增多)外主要是粒細胞紅細胞巨核細胞再生障礙導致的淋巴細胞相對增高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巨核細胞系統 巨核細胞計數增高(張標准骨髓塗片有個以上)伴有其他血細胞數量的增多往往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
.其他細胞 當發現較多分類不明的細胞時可能各種造血系統以外的腫瘤細胞浸潤
26、粒紅比例
介 紹 :
粒紅比例是指在顯微鏡下計數骨髓塗片粒細胞與有核紅細胞的比值
正 常 值 :
(~):
臨床意義 :
比例增高:見於各類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和單純紅細胞生成障礙
比例減低:見於粒細胞缺乏症增生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比例正常:除外正常人還可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以及非原發於造血系統的其他惡性及非惡性疾病
27、巨核細胞計數
介 紹 :
正常情況下巨核細胞是骨髓中特有的血細胞是人體內血小板的母細胞
正 常 值 :
在. cm×.cm骨髓液塗片上可有~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巨核細胞
臨床意義 :
明顯增多:在個以上或達到幾百個往往提示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也可能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明顯減少(甚至全片找不到巨核細胞):可能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單純巨核細胞生成障礙或急性白血病等有時骨髓液抽取過程中被血液或組織液稀釋也會發生巨核細胞計數減少
28、骨髓象分析
介 紹 :
指綜合分析骨髓細胞增生程度骨髓細胞計數粒紅比例等項檢查後得出的最後的骨髓象報告及結論
正 常 值 :
骨髓增生活躍各系統各階段造血細胞比例正常無各種異常細胞和寄生蟲
臨床意義 :
.原始細胞比例超過%通常被認為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診斷標准如果這些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POX)陽性則考慮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包括粒細胞單核細胞和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如果這些原始細胞POX陰性而糖原染色(PAS)陽性則考慮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或巨核細胞白血病
.粒細胞異常增多以成熟階段為主如果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P)染色陽性值高的考慮感染引起的類白血病反應(是種強烈的炎症反應而不是白血病)而陽性值低的或陰性的被認為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紅細胞系統 增生明顯多為增生性貧血其中紅細胞顏色變淺體積變小的往往提示缺鐵性貧血;而體積增大早期紅細胞增多的可能是巨幼細胞貧血;紅細胞大小不等且伴有各種異常形態的往往是溶血性貧血
. 粒細胞紅細胞均減少巨核細胞也減少而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單純某個系統的血細胞減少往往是單純性單個血細胞系統的再生障礙
29、中性粒細胞計數
介 紹 :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指對不同類型的白細胞分別計數並計算百分比
正 常 值 :
中性粒細胞.~.(%~%)
臨床意義 :
增多:見於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敗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減低:見於傷寒副傷寒病毒性感染瘧疾粒細胞缺乏症化學葯物中毒X線和放射線照射抗癌葯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30、血小板計數(PLT)
介 紹 :
血小板計數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數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
正 常 值 :
(~)×/L
臨床意義 :
血小板計數有助於臨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增多:見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惡性腫瘤感染缺氧創傷骨折等
減少:見於以下情況:
.血小板生成減少(見於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血小板破壞過多(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疾病)
.血小板消耗增加(見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31、血小板平均體積(MPV)
介 紹 :
血小板平均體積代表單個血小板的平均體積結合PLT變化分析其意義則更有價值
正 常 值 :
.~.fL
臨床意義 :
血小板平均體積增多見於血小板破壞過多而骨髓代償功能良好者是造血功能抑制排除後首先反映造血功能恢復的指標
血小板平均體積減少見於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減少
32、血小板分布寬度(PDW)
介 紹 :
血小板分布寬度是反映血液內血小板比容變異的參數血小板分布寬度若在正常范圍內提示血小板比容均性
正 常 值 :
.~.(.%~.%)
臨床意義 :
血小板分布寬度增多提示血小板體積大小不均個體間相差懸殊;
血小板分布寬度減少提示血小板減少
33、網織紅細胞計數(RC)
介 紹 :
網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該細胞內殘存的核糖核酸經特殊染色後成「網狀」結構
正 常 值 :
成人 .%~.%絕對值(~)×l/L;
新生兒 .%~.%絕對值(~)×/L
臨床意義 :
網織紅細胞計數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見於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惡性貧血以及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貧血治療有效時
網織紅細胞計數降低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34、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RPI)
介 紹 :
網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該細胞內殘存的核糖核酸經特殊染色後成網狀結構
正 常 值 :
生成指數 .
臨床意義 :
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時提示溶血性貧血或急性失血性貧血;
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減少表明骨髓增生低下或紅細胞系成熟因障礙所致的貧血
35、紅細胞沉降率(ESR)
介 紹 :
血液加抗凝劑後置於特製的玻璃管中測定紅細胞在定時間內下降的距離稱為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
正 常 值 :
男性 ~ mm/h;女性 ~ mm/h
臨床意義 :
生理性增高:見於妊娠個月至產後個月年幼小兒歲以上老人
病理性增高:見於各種炎症貧血惡性腫瘤大面積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心肌梗死手術創傷等)嚴重腎病高膽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結核病和風濕病活動期等
36、自身溶血試驗
介 紹 :
體外將紅細胞置℃環境中紅細胞團能量消耗最終破壞即發生溶血正常人會有輕微溶血
正 常 值 :
h不加葡萄糖管溶血率小於.%;加葡萄糖或加ATP管溶血率小於.%
臨床意義 :
本試驗主要用於溶血性貧血的病因診斷
a)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明顯增高並可用葡萄糖和ATP糾正
b)其他遺傳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也可增高並分別可被葡萄糖或ATP糾正
c)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葯物性溶血等增高加葡萄糖不能糾正加ATP能糾正
37、酸溶血試驗
介 紹 :
酸溶血試驗又稱Ham試驗指病人紅細胞與酸化後的血清起置℃環境中作用
正 常 值 :
陰性
臨床意義 :
酸溶血試驗是診斷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的主要確診試驗
陽性見於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38、血紅蛋白A2(HbA2)
介 紹 :
不同的血紅蛋白的等電點不同可選擇適合血紅蛋白A的pH緩沖液將其和其他的血紅蛋白分開可用電泳法
正 常 值 :
.%~.%
臨床意義 :
血紅蛋白A增多見於輕型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紅細胞發生破壞即為陽性
39、交叉配血試驗
介 紹 :
交叉配血試驗是指用受血者血清與供血者紅細胞(主試驗)以及受血者紅細胞與供血者血清(副試驗)交叉
正 常 值 :
主試驗和副試驗均不出現凝集(也不溶血)即說明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相配
臨床意義 :
在血型鑒定的基礎上通過交叉配血試驗進步證實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間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體反應以保證受血者的輸血安全。
40、血小板黏附試驗(PAdT)
介 紹 :
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於異物表面是血小板的項重要的止血功能
正 常 值 :
a)玻璃球法:男性.%±.%;女性.%±.%;
b)玻璃珠柱法:.%±%;
c)玻璃濾器法:.%±.%
臨床意義 :
血小板黏附試驗反映血小板的黏附功能
結果升高見於高凝狀態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深靜脈血栓形成腎小球腎炎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
結果降低見於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綜合征以及肝硬化尿毒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服用血小板抑制葯物及進食魚油後等
特別說明:測定前天內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41、血小板相關免疫球蛋白(PAIg)
介 紹 :
血小板相關免疫球蛋白又稱血小板相關抗體是病人體內的自身抗血小板抗體包括PAIgGPAIgAPAIgM
正 常 值 :
PAIgG升高對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具有確診的意義而其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往往項指標都高
PAIgG增高見於: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活動性肝炎;多發性骨髓瘤;以及些免疫復合物引起的疾病
PAIgG減少見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經激素治療有效;PAIgG在兩周內下降者預後較好
臨床意義 :
PAIgG:~.ng/血小板;
PAIgM:~.ng/l血小板;
PAIgA:~.ng/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