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哪查看美國國債收益率數據
在英為財情網站Investing.com可以查看到全球各國的債券收益率行情數據。
1、進入英為財情官網。
⑵ 呼喚大俠~~~!!!美國各個城市的FDI數據在哪查
1)美國商務部:http://www.commerce.gov/
2)還可以參考一下這個鏈接(數據下載介紹):
http://bbs.cenet.org.cn/UploadImages/200572010502442935.doc
3)要【查詢數據】不妨首先查看相關的【網路文章】,如果是【分析性的】一般地會在【參考文
獻】部分貼出具體的網址。
祝好運!!
⑶ 請問在哪裡能查到美國歷年財政支出和GDP的相關數據
一,美國的GDP是由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發布,可以在其官方網站上查到。
二,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數據報告
眾所周知,美國人喜歡大量購物,以至於入不敷出。聯邦政府的日常消費遠遠超過其稅收所得也不足為奇。然而這就是美國遭受年度財政赤字困擾的原因。民眾和聯邦政府都需要借貸以彌補這種缺口。但跟誰借呢?要想借貸,首先需要有人儲蓄,然後由相關機構轉變成可用的資金,用於經濟支出和其他人投資。這種儲蓄同時能夠推動股票和證券市場,作為美國銀行為消費者提供貸款的來源。然後,美國的民眾和聯邦政府都不是儲蓄者,那會是誰?公平來講,美國人民實際上為儲蓄貢獻了部分力量。例如,退休賬款,正如401k 計劃及類似的社團養老金計劃,由於是僱主在一開始自動從員工薪水冊中扣除了這部分費用,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強制性的儲蓄形式。儲蓄的另一來源是美國企業,尤其是在效益好的時候。企業很少能花掉所有的收益,剩餘部分要麼存放在公司的銀行賬戶里,要麼以較高的紅利或股份回饋的方式返給股東,或者投資於金融市場。因此,部分儲蓄來自美國本土,這一點沒錯。但問題是,整個國內儲蓄累加起來還遠遠不足以填補本國消費和支出之間存在的缺口。美國少得可憐的儲蓄與其他國家的超額儲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他們的消費理念與美國人不同(歐洲、日本和中國的工人會將他們5%~40%的收入存起來)。並且,許多外國政府的預算赤字規模相對比較適中,甚至還有一些出現盈餘的情況。
三,考慮到美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外國投資者一直願意將他們的剩餘儲蓄投向這個國家。他們通過購買美國股票、債券和其他美國資產,為降低美國的利率和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提供資金。一個正在發展中的美國經濟,意味著消費者將繼續購買其他國家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因此看上去人人都將從中獲益。遺憾的是,由於過分依賴海外債權人,嚴重的風險也伴隨而至。在過去的10 年中,美國來自國外的借款總額從500 億美元扶搖直上至令人吃驚的2.5 萬億美元。實際上,美國現在(2007 年)每年每天每分鍾平均向國外借款數額有170 萬美元!這種借款步伐能一直持續下去嗎?顯然不能。當外國投資者發現他們的債券在美元流通中面臨困境時,他們將開始按比例轉向其他新投資。在2007 年初,他們已經佔有美國資產的45% ,擁有超過40% 的美國公司債券, 40% 的美國財政債券,接近20% 的美國股票。有時候外國投資者會選擇減少美元投資,從而使投資組合多樣化。對美國來說,這種過分依賴海外借款的狀況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一旦流入美國的資金減少,就會造成資金短缺和利率上調。高利率將導致經濟發展滯後,甚至可能出現衰退。距離美國經濟的借款底線到底有多遠,外國投資者能繼續對美國的肆意揮霍狀況坐視不理嗎?假如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購買量減少,這種信息會在TIC 月度報告中反映出來。它記錄了其他國家投入美國境內的凈資本,一方面是流入美國的資本,另一方面還記錄了流向國外的資本。這兩項之間的差額能夠反映出自1982 年以來(有一年除外)每年都存在的流動資金收支差額(見早期的"流動資金」。這種年度差額已經上升至國內GDP 的7% ,意味著美國人的消費比其產出高出7% 。外國投資者(到目前為止)用他們所賺得的美元來彌補這種財政赤字,並重新投資於美國經濟。如何計算早在1934 年,當政府發現有關境內外資金流動信息時,就出現了TIC系統。政府通過詳細而明確地咨詢金融機構(如銀行、經紀公司、經紀人/經銷商、非銀行組織和證券投資公司)和非金融企業(包括出口商、進口商、工業企業、保險公司以及撫恤基金會)涉及有關股票、財政證券、公司債券、政府債券、存款和貸款的境內外交易情況,來獲得數據。TIC 數據雖是屬於財政部的,但實際上美聯邦儲備系統有責任去搜集和驗證這些信息。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這些數據需要花費數周時間搜集和證實,通過國家和市場份額來分析投資交易。然後將數字提交給財政部,進而在45 天之後發表在TIC 報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