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防數據泄露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企業防數據泄露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一、確保源數據安全並加密核心數據
確保數據安全的加密已成為大多數信息安全專家的共識。無論是防火牆、防病毒軟體、入侵檢測、「老三樣」信息安全系統,還是新興的在線行為管理、防水牆等系統,都已在實踐中證明無法防範漏洞。無論企業網路各個埠的控制有多嚴格,由於數據本身的處理不安全,都會留下很大的泄漏隱患。任何智能的在線行為控制都不能阻止內部人員直接卸載硬碟並將其掛在另一台計算機上復制數據。
利用加密手段對數據進行加密和保護已成為業界的主要做法。目前,國內市場上有許多供企事業單位使用的計算機文件加密軟體。例如,有一個「計算機文件加密軟體的趨勢」,這是一個專門為企業和機構設計的基於高強度加密演算法的軟體。它不僅可以加密高強度的計算機文件,還可以設置訪問許可權。它只能通過打開加密文件來實現禁止復制內容、保存和列印。它只能允許用戶讀取文件的內容,從而大大保護了計算機文件的安全性。同時,通過系統加密的文件即使泄露,也必須輸入密碼才能打開,從而大大保護了計算機文件的安全性,同時也方便了計算機文件的傳輸和傳輸。另外,U盤、移動硬碟等USB存儲設備的文件可以加密,從而消除了USB存儲設備的泄漏行為。
二、防止數據生成、存儲、使用、修改、循環和破壞生命周期中的泄漏
通常,企業會使用操作系統的文件訪問許可權和用戶帳戶來設置共享文件的訪問限制。一些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單元也會通過部署Windows域控制器來保護共享文件的安全性,盡管上述措施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要完全保護伺服器共享文件的安全性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允許用戶訪問共享文件、禁止用戶復制共享文件的內容、禁止共享文件保存到本地磁碟、禁止將共享文件拖拽到訪客自己的計算機等以及上傳時。通過電子郵件附件、網路磁碟、FTP文件或聊天軟體發送文件。伺服器共享文件的發送行為使得共享文件的安全性存在各種風險。
總之,商業秘密的保護和企業數據防漏的實現需要從企業管理的層面上建立嚴格的防範措施、法規甚至保密協議。另一方面,還需要通過多種措施的聯合應用,充分利用各種計算機文件加密軟體、伺服器文件管理系統、計算機文件防漏系統等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計算機文件,防止數據泄漏。
2. 如何做好數據的安全防範工作
1、使用安全的密碼策略
2、使用安全的帳號策略
3、加強資料庫日誌的記錄
4、管理擴展存儲過程
5、使用協議加密
6、不要讓人隨便探測到你的TCP/IP埠
7、修改TCP/IP使用的埠
8、拒絕來自1434埠的探測
9、對網路連接進行IP限制
10、安裝資料庫審計系統
3. 大數據環境下面對數據泄露該怎麼辦
一、信息加密與隱私保護
在很多信息管理軟體中會應用哈希(Hash)和加密(Encrypt)進行數據保護,哈希是將目標對象轉換成具有相同長度的、不可逆的雜湊字元串(或叫作信息摘要),而加密是將目標文本轉換成具有相同長度的,可逆的密文。在被保護數據僅僅用作比較驗證,以後不需要還原為明文形式時使用哈希,如果被保護數據在以後需要被還原為明文時,則使用加密。
這兩種方法均可以保證在資料庫被非法訪問的情況下,隱私或敏感數據不被非法訪問者直接獲取,比如資料庫管理員的口令在經過哈希或加密後,使入侵者無法獲得口令明文,也無法擁有對資料庫數據的查看許可權。
二、標識隱私匿名保護
標識匿名隱私保護,主要都是採取在保證數據有效性的前提下損失一些數據屬性,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通常採用概化和有損連接的方式,同傳統泛化/隱匿方法相比,其在信息損失量和時間效率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在數據發布中刪除部分身份標識信息,然後對准標識數據進行處理,當然任何基於隱私保護的數據發布方法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對於發布後的重構數據不可能,也不應該恢復到原始數據,所以未來在兼顧可用性與安全性的前提下,需要一種新的演算法來找到可用與安全的折中點。
三、數據的分級保護制度
不同的信息在隱私保護中具有不同的權重,如果對所有信息都採用高級別的保護,會影響實際運作的效率,同時也是對資源的浪費,但如果只對核心信息進行保護也會通過關聯產生隱私泄露的隱患,所以需要建立一套數據的分級制度,針對不同級別的信息採用不同的保護措施,但是在不同行業中,由於涉及不同系統和運作方式,制定一套完善的分級制度還涉及以下的訪問許可權控制問題。
四、基於訪問控制的隱私保護
系統中往往參與的人員節點越多,導致潛在泄露的點也越多,訪問控制技術可以對不同人員設置不同許可權來限制其訪問的內容,這其實也包括上面提到的數據分級問題,目前大部分的訪問控制技術均是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能很好地控制角色能夠訪問的內容及相應操作,但是規則的設置與許可權的分級實現起來比較復雜,無法通過統一的規則設置來進行統一的授權,許多情況下需要對特定行業角色的特殊情況進行單獨設置,不便於整體管理和調整。需要進一步對規則在各行業的標准體系進行深入研究。
4. 數據防泄密解決方案有哪些
第一.對企業數據信息存儲介質做滲透測試。
滲透測試是完全模擬黑客可能使用的攻擊技術和漏洞發現技術,對目標系統的安全做深入的探測,發現系統最脆弱的環節。滲透測試和黑客入侵最大區別在於滲透測試是經過客戶授權,採用可控制、非破壞性質的方法和手段發現目標和網路設備中存在弱點,幫助管理者知道自己網路所面臨的問題,同時提供安全加固意見幫助客戶提升系統的安全性。
第二.對企業數據信息傳輸做數據加密處理。
1.未授權的資料,發出去全部是亂碼,防止同行復制
2.設置禁止拷貝資料和所有操作記錄保存日誌
3.視頻錄像電腦操作行為並記錄存檔,便於管理員隨時查看
4.伺服器上有多個備份文件,隨時可以找回
5.外發文件可以限制打開次數和使用時間,過期為亂碼,也可設置自動銷毀
6.脫落授權網路,文件變亂碼,防止機密外泄
從信息數據伺服器,信息數據網站,U盤硬碟等存儲介質,做全方位的信息數據加密。
硬體,軟體,網路等全方位的一站式滲透測試,修補安全漏洞,加固硬體安全。
充分利用傳輸信息加密技術,防止信息數據傳輸過程中泄密。
5. 數據防泄漏的方法有哪些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作為企業來說,往往會忽略一些表面上簡單而背後會影響企業發展的問題,它就是數據安全問題,就是日常所說的數據防泄漏,那企業能夠通過哪些方法進行數據保護呢?
如果用比較傳統的方法就是通過企業的規章制度對員工加以束縛,雖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震懾到員工,但是對於一些心懷不軌的人還是猶如紙糊的老虎一樣,不能說沒有效果,只能說達不到全面的管理。
如果我們採用對電腦上的硬體或者軟體進行設置,或對電腦的文件進行加密的話,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電腦文件的安全性了。比如我們平常所說的文件加密,我們可以對員工電腦的文件進行透明加密,加密後不影響員工的正常使用,如果員工出現外發的情況,那就是打不開或者是亂碼的情況,用域之盾就能做到這一點。而且還能對重要的文件進行加密,加密之後普通員工是無法進行查看的,想要查看需要經過管理員的解密才可以。
除了文件加密之外還能夠對員工日常發送的郵件或者是聊天過程中發送及接收的文件進行查看管理,還可以對電腦使用的U盤及攜帶型存儲設備進行合理的管控。
另外我們也可以對電腦進行屏幕密碼設置,當我們不在電腦前的話就開啟屏幕保護,這樣也能夠防止一部分人趁我們不在時偷看我們的電腦數據。
6. 大多數公司都是如何做企業數據安全防泄露工作的
大多數公司都是用防泄漏系統做企業數據安全防泄露工作的,推薦使用聯軟科技UniDLP數據防泄露系統,該系統幫助企業梳理數據資產,可以識別數據泄露風險。
UniDLP是一款以場景驅動的數據防泄露解決方案,以數據智能識別和發現為基礎,通過授權控制、智能隔離、安全流轉、審計追溯等手段,保護企業業務系統和終端上的業務數據,保證數據的高效傳輸、分享和交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目標是提高業務效率,數據的高效傳輸、分享和交換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途徑。而絕大多數傳統的數據防泄露手段,是阻礙數據的高效傳輸、分享和交換的。如果不能把握好保護的「度」,簡單粗暴的保護方法極可能與業務目標是相背離的。必須根據數據的類型、使用者、交換頻度來區分不同場景,採用不同技術手段予以保護,解決好「度」的問題,取得安全與效率的平衡。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數據防泄漏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聯軟科技。聯軟科技研發出全新一代企業級安全保護平台 ESPP,是一個集網路准入控制、終端安全管理、殺毒管理、數據防泄密、威脅檢測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化、自動化的大平台,可覆蓋 PC、移動設備、雲主機、工控設備、IoT 設備的安全管控平台,滿足各行業用戶的各種場景,從網路到終端和伺服器、從桌面PC到移動終端、從系統和設備層面的管理到敏感業務數據的防泄露保護等各項需求,通過事前防禦、事中監控、事後修復,幫助企業用戶建立完整的網路與信息安全的防護體系。
7. 企業防數據泄露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1,利用域之盾軟體禁止u盤拷貝,對常用的u盤設置白名單
8. 數據防泄漏的措施有哪些
數據泄露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只是對一個地方進行管理的話,往往效果都不會很明顯,如果想做好的話,往往都是需要在多方面進行管理的。尤其是對於企業內部的重要文件,一旦有泄露的風險的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的。
我們可以通過對文件加密的方式防止員工將電腦中重要的文件泄露到企業之外,操作很簡單,我們只需對區域網內的電腦進行文件透明加密即可,也可以根據文件的重要程度進行設置加密,管理層次越高能看到的東西也就越多,對於這種情況的話用域之盾就能夠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了,加密之後的文件如果進行外發的話,發送到外界後打開就會是亂碼或者是打不開的狀態了。
還能對電腦上的郵件、聊天內容進行審計或管理,防止員工通過此類途徑進行文件傳輸的行為,而且還可限制U盤的復制拷貝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