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信行程卡是什麼
通信行程卡,即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全國16億手機用戶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
2021年1月8日20時30分起,行程卡將不再對包含中高風險區域的地市名稱標記為紅色,變更為在城市名稱後括弧備注包含中高風險區域,備注僅作為出行提示,不關聯健康狀況。
(1)通售大數據行程卡有米字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以用戶在當地是否停留過4個小時等作為主要判斷標准。對於這次北京市僅將風險區劃定到一棟具體建築物,但為何「北京市」的字樣卻變紅,其並不清楚具體原因,也尚不了解上級單位更進一步的相關要求。
在2020年這次疫情中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實現了動態監控個人行程的目的。但在現實中,風險地區的劃分越來越精細,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標准仍普遍是地級市等行政單位,其劃定范圍相對較大,監控方式也已略顯落後,未來則仍有進一步改進與細化的空間。
2. 通信行程卡是什麼意思
通信行程卡可以查詢個人國內和國際過去14天內的行程。一旦發現用戶曾在風險地區逗留過,行程卡就會改變顏色。
通信行程卡是由工信部指導,中國信通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共同推出的行程查詢服務。
通信行程卡的原理:
1、通信大數據行程卡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息、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自動化,有嚴格的安全隱私保障機制,查詢結果實時可得、方便快捷。
2、「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數據可以全國通用,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全面覆蓋,還可以查詢到本人國內手機號的國際行程。這些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將會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學精準的技術支撐。
通信行程卡的優點:
1、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基於電信大數據,由三大運營商統一提供介面,僅須填寫手機號、驗證碼並確認本人授權,無須填寫身份證號、家庭住址,不收集其他個人信息,操作上更為簡便和安全,充分保護用戶隱私。
2、「通信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自動化,有嚴格的安全隱私保障機制,查詢結果實時可得、方便快捷。
3. 什麼是行程碼呢
行程碼就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一個碼也相當於健康碼,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手機接收的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全國16億手機用戶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
各地方各地區在進行防疫工作時,我覺得應該充分理解有效執行這一通知,不應強行要求被檢疫人員只能掃本部門本地區的健康碼才能放行。所以說,自己所在地區除了有國家統一健康碼之外,還有省級,縣級與單位級的健康碼,還有行程碼,這樣既利用於有效快捷防疫,也可以觀察相應的問題,所以說在疫情期間注意防疫。
4. 到底什麼是行程碼呀
行程碼,即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是信通院聯合電信、移動、聯通,利用通信大數據為手機用戶提供的免費查詢服務。
行程碼就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作為出行軌跡的記錄憑證,是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手段,「行程碼」 可以顯示用戶過往14天內到訪國家(地區)和國內停留4小時以上的地市信息,可用於證明該人員過去14天有沒到過重點疫情地區和國家。一般用於人 員過多的場合比如(火車站,商場等)。
行程卡的介紹如下:
有可能是當地移動運營商因某種原因,如雷雨天氣、台風天氣等出現問題導致信號發射塔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只能等待運營商進行搶修後才能連接網路。
行程卡全國通用、安全可靠,詳細的查詢結果只顯示在本人手機上;真實准確,通過通訊網路的數據形成信息,能夠自動更新。全國15.8億的移動用戶,所有的手機包括非智能手機都可以用。
5. 通信行程卡幾種狀態
通信行程卡1種狀態。
2021年1月8日20時30分起,行程卡將不再對包含中高風險區域的地市名稱標記為紅色,變更為在城市名稱後括弧備注包含中高風險區域,備注僅作為出行提示,不關聯健康狀況。
支持一鍵查詢14天內到訪國家(地區)和國內城市(駐留超過4小時)。疫情防控行程卡幫助大家便捷地證明自己的行程,提高企業、社區、交通部門等機構的行程查驗工作效率,加速復工復產進程。
技術原理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 「手機信令數據」 ,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自動化,有嚴格的安全隱私保障機制,查詢結果實時可得、方便快捷。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數據可以全國通用,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全面覆蓋,還可以查詢到本人國內手機號的國際行程。這些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將會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學精準的技術支撐。
行程卡提供的位置查詢服務數據來源是 「手機信令數據」 ,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確保通信連續、實現覆蓋無盲區,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務質量,行政區劃交界處的兩地基站信號可能會交叉覆蓋,造成結果的偏差。如果用戶居住在靠近城市邊界的位置,或者長途自駕、乘坐火車等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網路-疫情防控行程卡
6. 大數據行程卡帶星帶米有啥不同
沒有不同。
行程卡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全國16億手機用戶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
行程卡將不再對包含中高風險區域的地市名稱標記為紅色,變更為在城市名稱後括弧備注包含中高風險區域,備注僅作為出行提示,不關聯健康狀況。3月30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 「防疫健康碼」已整合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相關信息,可在健康碼中顯示用戶,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等行程信息了,助力健康碼 「一碼通行」。
7. 通行大數據(米)幾天能結束
14天。
通信(行)大數據行程卡能夠查詢個人國內和國際前14天內的行程,國內精確到省市(停留4小時以上),國外精確到國家,14天以後的到過的城市不顯示(查詢結果可能會有一天的延遲)。
8. 沈陽通信行程卡後面括弧裡面的字是什麼意思
可能是當前沈陽部分區域為疫情中風險地區,只要是經過相關區域並停留一定時長,後面會有括弧顯示(包含中高風險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