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建設
一、內容概述
1.成果簡介
為查明我國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縣(市)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國土資源部自1999年開始在全國山區丘陵縣(市)組織開展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建設是為了配合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工作而開展的,總體目標任務是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應用信息技術,規范調查數據採集應用,建立標准地質災害資料庫,方便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管理使用,實現數據錄入、檢驗、入庫、管理、發布一體化,為開展地質災害的發育分布規律研究和政府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支撐。
項目編制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空間資料庫系統建設技術要求》、《空間資料庫圖示圖例》和《屬性資料庫建設技術要求》等信息化技術要求,對地質災害屬性資料庫和空間資料庫建設標准等進行規定,填補了國內地質災害調查信息化標準的空白。
2003~2008年度項目先後開發了包括縣(市)地質災害調查錄入子系統、檢查驗收子系統、信息管理子系統和信息發布子系統在內的「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統一的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平台,實現了從野外調查數據錄入—數據檢驗—數據入庫—資料庫管理—成果演示—成果發布的信息化工作流程,率先實現了地質災害信息的網路發布和三維地圖瀏覽。
2.技術指標
根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要求,通過廣泛調研,結合野外調查人員、信息系統建設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對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的需求,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設計實現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信息化成果的規范化、標准化錄入,實現了成果檢查驗收和匯總集成,實現了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的瀏覽、查詢和統計分析等管理功能,實現了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的網路發布。具體功能如下:
(1)數據錄入功能
實現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情況、滑坡野外調查表、崩塌野外調查表、泥石流野外調查表、地面塌陷野外調查表、地裂縫野外調查表、不穩定斜坡野外調查表、地面沉降野外調查表,以及地質災害分布及易發程度分區圖、地質災害防治區劃圖和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等表格、圖件、報告的錄入、修改和編輯,提供資料庫查詢、圖件瀏覽等功能(圖1)。
(2)數據檢查功能
實現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化成果完整性檢查,實現了地質災害資料庫數據項缺失率和坐標誤差檢查,實現了空間圖形中所含圖層文件的完整性、圖層屬性完整性、圖層套合關系、地圖參數,以及圖庫一致性檢查等功能(圖2)。
圖1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錄入子系統
(3)數據管理功能
實現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資料的匯總集成、查詢、瀏覽、統計、數據更新和輸出等功能,通過本系統可以為全國、省、縣三級用戶提供對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詳實而直觀的管理功能,為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管理的自動化、規范化和信息化服務(圖3)。
(4)信息發布功能
通過網路,實現地質災害調查信息、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信息的實時查詢、地圖瀏覽等功能,實現縣(市)地質災害調查綜合研究成果、應用軟體和其他相關資料的瀏覽、下載服務(圖4)。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2003年至今,全國已有2020個調查縣(市)利用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完成了地質災害調查信息化成果的採集和錄入,並提供給當地政府使用;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30個省(區、市)(除香港、澳門、台灣和上海)及其他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分別利用該系統進行地質災害信息的瀏覽、查詢、統計、分析和日常管理。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為城鎮建設規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編制「十一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做好地質災害趨勢預測、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進行地質災害遠程會商、編制地質災害年度防災預案、建設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等提供了支撐,提高了我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效率,促進了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對我國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圖2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檢查驗收子系統
圖3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管理子系統
圖4 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發布子系統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利用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第一時間提取了汶川地震災區84個縣(市)的歷史地質災害信息,為地震引發地質災害嚴重程度評估、地震災區地質災害應急排查等提供了基礎數據,為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組織領導抗震救災、編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組織實施地質災害防治等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
隨著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調查與管理工作的加強,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將在全國更廣的范圍內得到深入推廣應用,將為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的開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推廣轉化方式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由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免費提供,用戶可直接登錄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http://www.cigem.gov.cn/)專題欄目下載系統安裝包及說明文檔,根據需要可提供技術咨詢或現場服務。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聯系人:李媛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
郵政編碼:100081
聯系電話:010-6217577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