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布里埃萊·普羅奇達體測數據分析,他的進攻能力是這樣的
1. 個人信息
姓名:加布里埃萊·普羅奇達 Gabriele Procida
(發音來自於谷歌翻譯,《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年齡:20.1歲
國籍:義大利
司職:鋒衛搖擺人
預測順位:次輪
Instagram:@_gabbri_
聯合試訓體測數據:
靜態:
體脂率:3.80%
手長:8英寸(20.3厘米)
手寬:9.25英寸(23.5厘米)
裸足身高:6英尺5.75英寸(197.5厘米)
穿鞋身高:6英尺7.75英寸(202.6厘米)
站立摸高:8英尺10英寸(269.2厘米)
體重:192.8磅(87.5千克)
臂展:6英尺8英寸(203.2厘米)
注意:
1. 體脂率本屆前五低,樓主第一次看到他照片的時候就覺得他肩膀好壯,體測一出來確實沒讓我失望,小夥子有練的;
2. 建議帶一雙厚底的鞋子去體測;
3. 手略短,但是不構成劣勢,樓主有這感受可能跟之前寫過傑威這個長手怪有關系;
(4. 阿森納)
動態:
Lane agility time三秒區內四點移動:11.02秒
Shuttle run三秒區內左右折返跑:3.14秒
Three quarter sprint 3/4場沖刺:3.07秒(本屆第二快)
Standing vertical leap垂直彈跳:29.5英寸(74.9厘米)
Max vertical leap助跑彈跳:35英寸(88.9厘米)
簡單來說,橫移不夠,彈跳一般,但是沖刺很快。
2. 早年經歷
2002年6月1日,加布里埃爾·普羅奇達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小城科莫市。青年時期在意甲聯賽Pallacanestro Cantù的青年隊打籃球長大,2019年10月13日第一次代表Pallacanestro Cantù成年隊出戰,開啟職業生涯。2021年5月30日,普羅奇達宣布試水NBA選秀,但最後退出並回到義大利,離開降級到二級聯盟的Pallacanestro Cantù隊,與意甲一級聯盟的Fortitudo Kigili Bologna隊簽約。
3. 進攻能力分析
看完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普羅奇達目前還不是頂尖的得分手,場均出手4.3次,2.3次出手來自三分線外,能得到7分。這並不是什麼非常高的得分效率,但也足以讓我們看看他進攻端的能力。我主要想說如下兩個方面:
1)運動能力
普羅奇達的運動能力,從觀感上說只看他在地板上移動時不太看得出來,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他的但是在他打轉換進攻或者反擊或者空接時,這點就體現得非常明顯。
附上動圖,普羅奇達是9號,前場隊友搶斷後,接球反擊扣籃得分:
隊友搶斷後,普羅奇達和他形成了2打1,完成空接:
防守端從對方手裡拿到球權,我將帶頭沖鋒:
搶斷後扣籃(動圖沒截好,搶的時候鏡頭切走了):
無球跑動非常活躍,在隊友出手後也會往油漆區反跑,如果隊友的出手沒進能正好趕上補扣,打防守一個措手不及:
2)投籃能力
目前來說,普羅奇達的投籃選擇上catch and shoot的 三分是最常規的。經常能看到他隊友突破後分球,他在底角或者45度接球出手, 他的無球跑位同樣在這一點得到體現。
接球再運幾步加後撤步或側跨步投籃很熟練,依賴較好的彈跳,漂亮的投籃姿勢,總能轉化為得分。
需要指出的一個問題是,普羅奇達有時候會出現「跑太多」的情況,他有時會在無球跑動中過於活躍,結果適得其反,出現了隊友找不到人,或者反而吸引更多防守的情況。這一點可能就需要一個好的戰術體系和一些好的教練多加調教了。
他的投籃能力是有的,並且在無球和籃板上都很活躍,但是當投籃命中率上升時,他需要更精確地把控這一技能,將其更多地將其轉化為得分。
3)傳球/組織能力
說句實話普羅奇達這一塊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他不以助攻見長,場均0.59次助攻,但是這是樓主對後衛球員重視的一點,所以還是單獨提出來了。
我覺得一句話總結就是,想法和概念是有的,問題就出現在傳球選擇以及對防守的判斷上面。
吸引三人防守,想傳出去給底角隊友,但是被擠出來一個失誤。
4. 防守能力分析
雖然橫移不佔優勢,但是普羅奇達反應速度很快,針對對位球員防守積極,盡力干擾。他在防守時能一直緊貼著對方球員,能從半場一直貼到出手,對方試圖靠變向和急停甩開他都沒有成功,最後投出三不沾。
這個球也是。
他在防守時能夠保持很好的防守姿勢,雙手張開或高舉,盡量保持在對手面前;防守的意願很強,不管是落後身位的追防,還是協防,換防,都積極應對。
這一段能很好展示他不同防守技能的融合。球傳到籃下時,普羅奇達已經頂上了對方空位的內線,球又被傳到底角,他又到底角防守,逼迫對位球員傳球。對面再次殺進內線,普羅奇達選擇放棄底角,上去協防,最終完成搶斷。
他的協防意識和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隊友跟住的情況下能夠伺機包夾,封蓋或搶斷。他知道在防守端他需要出現在哪個位置,並且能有效地做到這一點,比如積極防守;介入填補空位,切換回側翼,阻止突破,再次進入空位以幫助創造失誤等。
除了協防,他換防的能力也不錯。
橫移不佔優導致他繞掩護的能力一般,面對速度快的後衛可能會吃力,但是會積極追防,試圖從身後封蓋(馬努摸摸頭),而且錯位到中鋒前鋒時,絲毫不會膽怯。頂防小前鋒很優秀,身體結實有力,而且跟的住對手,很好的完成干擾或封蓋。此外,比賽中能看到追身大帽,追防的意願很強;籃下面對前鋒後衛有一定的護框能力,偶爾能看到正面依賴爆發力封蓋的美妙場面。
再來一些防守的動圖:
5. 總結
普羅奇達以三分能力見長,在這一點上有很多的空間和可能。我希望能看到他逐漸培養出運球後投籃的能力,並且能夠在三分線內做更多的事情。在防守端,我很欣賞他迄今為止展現出來的技能。他雖然橫移不是最快,但是防守十分積極,能夠努力緊貼對手,伺機搶斷或蓋帽。他在禁區內很自在,知道他在什麼時機該出現在什麼地方。
很顯然,他擁有不錯的運動能力,但是目前這些能力主要體現在轉換進攻或者搶斷後反擊,這顯然是限制他得分輸出的重要因素。他需要發展出更多的進攻手段,目前 如果不能靠速度擺脫,又沒有較好的控球技術,他的出手那一般就只能搖骰子了。
總之,是個很有趣的球員。
最後,引用一段我之前審核譯稿時翻譯出來的文字。
Italian swingman Gabriele Procida remembers watching in awe as the Spurs took the concept of unselfishly sharing the ball to new heights as they shredded Lebron James and the Miami Heat in 5 games ring the 2014 NBA Finals.
多年以後,面對記者們,來自義大利的鋒衛搖擺人加布里埃爾·普羅奇達依然能回想起他見識到團隊籃球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是2014年的總決賽,馬刺將團隊籃球的理念發揮到極致,在五場比賽內擊敗勒布朗·詹姆斯帶領的邁阿密熱火隊,奪得總冠軍。
好吧,讓我附庸風雅一下。
⑵ 3t體測准嗎
3t體測准。
1、各方面性能很好,數據分析很精準,3t體測是通過科學儀器檢測,將我們身體各個狀況以數據的方式呈現出來,讓我們更深層次的了解目前的身體情況。3t體測常有的數據指標會有BMI、腰臀比、體脂率、基礎代謝率等。
2、3T智能健身體測儀,基於生物電阻抗測量原理和3D成像技術的全方位測量設備,通過分析人體成分、人體形態、人體機能等身體數據,全面評估體測者的健康狀況和運動能力,為客戶提供量化分析對比及其他多場景應用。
⑶ 最重要的身體指標是什麼
最重要的身體指標是什麼
最重要的身體指標是什麼,運動可以幫助我們加速排出身體里的毒素,也可以增強一個人的免疫力,下面我帶你了解最重要的身體指標是什麼的相關信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身體成分指的是身體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的含量在體重中所佔的百分比,通常指的就是你的身體組成部分,一般包含了肌肉、脂肪、骨和其他內臟器官等。
失衡的體成分將為各種慢性疾病埋下健康隱患,如肥胖患者易合並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痛風等慢性疾病等,因此了解自己的身體成分至關重要。
對於普通人,除去身高、體重,一張人體成分分析表,比較重要的指標有以下幾個:
1、BMI(身體質量指數)
BMI = 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它粗略地反應了一個人的「胖瘦」程度。
按照中國的標准,非專業運動員,BMI 在18~24 之間都是正常的。如果小於 18,為消瘦;而大於 24 的話,就是超重了。
2、體脂率
一般而言,男性在 14 ~ 24%,女性在 21 ~31% 的范圍內,都是健康的。「體測分析」中的很多指標,比如「肌肉重量」、「去脂體重」、「無機鹽含量」、「總水分」等等,其實都從側面反映了體脂率的高低,分別一一解讀的意義不大。
3、肌肉含量
肌肉含量越高,表明人體代謝越為旺盛,運動能力也就相應越強;
4、腰臀比
腰臀比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它反映脂肪在腹部的堆積程度,和內臟脂肪相關性很大。
如果你的體重很輕,卻有著比較高的腰臀比,就需要警惕了——腹部脂肪的堆積,更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健康的腰臀比,男性需要低於 0、9,而女性需要低於 0、8。
5、基礎代謝
如果你在減肥,這是個很重要的指標,它可以幫你計算每天所需的食物熱量。一般來說,體重越大、代謝越旺盛、肌肉含量越高,基礎代謝值也就越高。
體檢時,化驗單上的一堆數值,總讓你看得「雲里霧里」。而無論是手機號碼,還是銀行卡密碼,你卻能背得滾瓜爛熟。其實,與身體有關的一些數字值得一生牢記。
1、血壓:<120/80毫米汞柱。
血壓達到或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被視為高血壓。最厲害的「殺手」往往「殺人於無形」,高血壓也是如此,它通常無明顯症狀,一旦拖延不治,會導致中風、心臟病、腎臟損傷、視力及記憶衰退等。
做到以下幾點能有效預防:
一、減重。減少熱量,膳食平衡,使體重BMI指數保持在20—24。
二、限鹽。北方人可先將每天食鹽量降到8克,以後再降至6克,南方人可控制在6克以下。
三、減少膳食脂肪。總脂肪要低於總熱量的30%,飽和脂肪要低於10%,少吃糖類和甜食。
四、每周三四次、每次30分鍾左右的運動。
五、老年人應增加社交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繪畫、音樂等文化活動,保持樂觀心態。
六、戒煙、限酒。不吸煙。
2、空腹血糖:<5、5毫摩爾/升。
空腹至少8小時測得的`血糖即為空腹血糖,一旦達到或超過7毫摩爾/升,即被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臟病風險加倍,還會增加腎病、失明等風險。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測試,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在以往三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情況。人過了45歲之後,每3年應查一次血糖。身體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應更早檢查。另外,減肥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3、總膽固醇:<5、2毫摩爾/升。
總膽固醇是測量血液中所有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越高,心臟病危險越大。總膽固醇的理想值應在5、2以下,超過6、2,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群。
20歲後應該檢查膽固醇。一旦檢查結果異常,最好多鍛煉,堅持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飲食,每年查一次膽固醇。必要時,還應服用降膽固醇葯物。
4、壞膽固醇(LDL)1、3毫摩爾/升。
有人把「壞膽固醇」比喻成餃子餡里的油湯,它的累積使動脈變成了皮薄多油的「餃子」,很容易破裂。而它正是導致動脈硬化、心臟病及中風危險的罪魁禍首。LDL水平一般應控制在2、6毫摩爾/升以下,糖尿病或心臟病患者則應控制在1、8毫摩爾/升以下。
HDL(高密度脂蛋白)叫做「好膽固醇」,顧名思義,這個數值應該越高越好。HDL有助去除血管中的LDL。女性HDL低於1、3毫摩爾/升是心臟病的一大危險因素,而高於1、6毫摩爾/升則有助於保護心臟。
5、甘油三酯:<1、7毫摩爾/升。
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檢測出的脂質,被認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預警信號」。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會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特別是女性)。其水平在1、7—2、2毫摩爾/升為臨界性升高,超過2、3毫摩爾/升則危險更大。因此,最好每年查一次甘油三酯,這通常為膽固醇檢查的一部分。
6、促甲狀腺激素:<4、0毫摩爾/升。
促甲狀腺激素(TSH)會影響T3和T4甲狀腺素的分泌,除了有助調節新陳代謝、體溫和心率之外,也會影響到皮膚、頭發、肌肉力量、情緒及大腦功能。TSH超過4、5毫摩爾/升,表明甲狀腺無法產生足夠的甲狀腺素,幫助身體正常運轉。
7、身體質量指數 BMI:18、5-24、9。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英國科學家曾對90萬名成年人進行了高達57次調查,結果顯示,那些BMI指數超出40的人,比指數處於22、5—25的「健康人群」,往往短壽十年左右。
對中國成年人來說,BMI指數低於18、5屬於偏瘦,會增加月經紊亂、生育問題、貧血及骨質流失導致的骨質疏鬆症等危險。健康體重的BMI指數為18、5-24、9,BMI在25-28之間屬於體重超標,超過28即為肥胖症。
8、C-反應蛋白:<1、0毫克/升。
C-反應蛋白(CRP)指標高,意味著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正常情況高2-5倍。此外,它也是中風、糖尿病及與某些癌症相關的慢性輕微炎症的標志。在不清楚自己的心臟病風險的時候,不妨檢查一下CRP。CRP檢查並非常規檢查,但想了解自己心臟病風險及家族病史情況時,可進行該檢查,得出的結果對醫生診斷大有幫助。
如果CRP水平較高,應改變生活方式,經常鍛煉,並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核桃、菜籽油及亞麻籽油等),以減少體內炎症。
9、身高:21歲時身高最標准。
一般來說,21歲時身高達到最高值。21歲之後每年應測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歲時矮了3、8厘米,那麼應該立即檢查骨骼密度或者做脊柱X光檢查。,大約有一半的女性一生中會發生骨質疏鬆型骨折。如果你的身高突然降低,那就預示著骨質密度已經開始變化。
平時應常吃含鈣飲食,補充維生素D,多做快走或打羽毛球等減重鍛煉。煙酒習慣也影響骨骼健康。必要時遵醫囑接受葯物治療。
判斷身體健康狀況的6大指標
指標一:血壓。
高血壓本身是一種疾病,也是諸多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建議日常生活中要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比如限鹽、減重、戒煙、運動等,以預防高血壓;35歲以上的人要定期測量血壓,一旦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要去正規醫院就醫,尤其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更應注意;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堅持治療和監測血壓,將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切忌盲目自行停葯或減量。
指標二:體溫。
體溫反映新陳代謝的強弱。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一天中略有波動,早晨略低,下午略高,一般相差不超過1℃。體溫還與年齡有關,一般兒童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較低。運動、進食後,女性月經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等對體溫也有影響。建議,每個家庭都要有一個體溫表,及時監測體溫,一旦出現發熱要及時就醫。老年人對體溫變化的敏感性大不如前,很多時候感覺不到自己發燒了。因此,當精神不濟、沒有食慾、反應能力變差時,最好先量量體溫。
指標三:呼吸速率。
相對來說,呼吸越快、越短促,說明心肺功能越差;呼吸越慢、越深長,則心肺功能越好。一個人每天大約呼吸1.7萬次,每分鍾進入肺部的空氣約為0.946升,但真正進入肺部的空氣遠低於這個數字。人的壽命與心肺功能關系密切。深呼吸時吸入氧氣更多,器官利用率更高,甚至能讓人多活幾年。要想減緩呼吸速率,一方面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可以練習深呼吸。可採取「吸-停(屏氣10~20秒鍾)-呼」的方式,吸氣時盡量用鼻子均勻緩慢地深吸,呼氣時要用力往外吐,最大限度排出廢氣。每次深呼吸練習3~10分鍾,每天2~3次。
指標四:心率。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鍾60~100次。多項研究發現,心率越快預期壽命越短,心率每分鍾小於90次的人不易得心臟病。冠心病患者心率越快,出現心血管事件的幾率越大,死亡風險也越高,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鍾60~74次,生命最安全。生活中應加強運動,改掉抽煙、酗酒、熬夜等壞習慣,同時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好心態、避免發怒,有助於穩定心率。運動對心臟的益處是長期且效果最好的,堅持運動能讓心率慢慢降下來。冠心病患者更要將心率減慢,除了適當運動,還可藉助葯物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人,心率容易因活動量的增加而變快,最好選擇中等強度的緩和運動。
指標五:疼痛感。
疼痛是身體不適時發出的最直接信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在醫學界,疼痛被認為是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很多人對疼痛見怪不怪,主要應對手段以「忍」為主,殊不知疼痛不僅是一些疾病表現出的症狀,本身也是一種病。嚴重慢性疼痛會導致各系統功能失調,甚至危及生命。建議一旦出現疼痛要立即去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葯物,不要亂吃止痛葯,以免掩蓋原有疾病症狀。
指標六:走路速度。
走路速度是提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算得上檢測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情況的一盞「指示燈」,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於0.6米/秒的人死亡風險增加,超過1米/秒的人壽命較長。生活中應注意觀察家中老人的走路速度,如果突然減緩,應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如果老人的常規步速小於0.8米/秒,也就是5秒內走不到4米,說明肌肉力量萎縮較嚴重,有可能發生了肌肉減少症。要想保證走路速度,增加日常鍛煉必不可少,快步走就是不錯的選擇。建議快步走每次持續40~60分鍾,剛開始鍛煉的人可以從快走半小時起,然後逐漸延長時間。快走時,一般應使心率維持在每分鍾120~140次,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⑷ 人體成分分析報告可信度有多少如何評價我的體測表
如果確實做過全方位的測試,我覺得體測表是可以相信的,還有就是說的人體成分分析報告,他的可信度我覺得還是蠻大的。
⑸ 維塑體測儀對人體成分分析的數據准確嗎
准確的,維塑通過深度實感技術生成3D模型,體圍測量都是精準到毫米級的,採用了與國際金標准原理相同的BDA演算法來測量人體的身體成分,通過三維骨骼點檢測方式進行體態評估,分析數據和評估結果都是精準而又客觀,比之前的那種體測儀或者手工測量什麼的好太多了!
⑹ 去健身房鍛煉需要進行體測,體測數據重點關注哪幾點
去健身的朋友,主要關注體測單上的這幾點內容。
一、體重
現在去健身房健身,私人教練都會給我們進行體測,然後出現一張體測單,而在這張單子上面的體重,便是最重要的一個考量。很多人去健身也是為了減肥,覺得自己過於肥胖,那麼體重就是一項最重要的數據。除非是一些專業人士去健身,想要關注肌肉方面的問題,大多數人只是為了減肥。
總的來說,去健身房健身最需要關注的便是這幾點內容。
⑺ 健身房體測表怎麼解析
教練可以在此時通過一些既有的評估標准和個人經驗對客戶的身體情況做一個粗略的分析。
在這個階段可以使用一些表格讓客戶填寫,以此來分析客戶的身體情況
常用的表格有兩種:一種是體能活動准備表格(PAR-Q),一種是健康/醫學表格(H/M-Q)
PAR-Q表格是在北美很流行的一種評估表格(國內也很常見),特點是簡單、易於填寫,而且評估較精準。如果你在填寫PAR-Q表格時出現一條或一條以上「是」的回答,那麼你需要咨詢醫生並說明表格填寫情況,由醫生決定你是否能參與適當的體能鍛煉。
在結束以上評估後,如果客戶願意跟隨教練進行鍛煉,在此時可以簽署課程協議和自願承擔風險協議書。教練可以在此時給客戶「建檔」(建立客戶的訓練檔案)並進行接下來的評估。
二、體征體成分評估
主要檢測評估:身高、體重、靜心率、血壓、體成分
在這里重點說下體成分檢測,也是大部分人比較關注的。現在大部分健身房都是用儀器進行體成分檢測。脫了鞋,站機器上,握住手柄一會兒就能測出體成分數據,這些儀器檢測的原理都是生物電阻抗分析,存在一定誤差。
三、基礎體能評估
基礎體能評估測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心肺功能測試、身體柔韌度測試、皮脂含量測試、肌肉耐力測試、平衡力測試、胸圍臀圍臂圍腰圍腿圍的測量。
四、體態功能評估
體態功能評估測試主要包括動態活動都檢查—脊柱·頸椎、動態活動度檢查脊柱·胸椎腰椎、檢查—AMCT檢測(分析患者兩腳長度的變化)、檢查—PULSTAR、檢查—X光檢測。
⑻ 教練如何講好體測紙
可以按照體測紙上的項目一一為客戶講解,比如你可以按照以下順序/話術:
1、身高、體重。
2、用一個卡尺測量皮脂厚度,分別從四肢、軀干處測量。
3、平衡力,閉眼睛抬一條腿看堅持多長時間。
4、按節奏上下台階,看能堅持多久。
5、坐在地上用手推卡尺,測量軀乾的柔韌度。
6、光腳站在一個儀器上,雙手握住把手,機器啟動後自動測出身體超重多少、肌肉多少、脂肪多少等等,然後算出身體年齡。
做為體測數據來講這只是生理數據,還有體能數據沒有給出來結果呢。 括弧里的數字,都是前面的數據占體重的百分比。
⑼ 體測的一些數據及原理
現在會員上私教課之前,教練都會對會員進行一個體測,它到底可以有什麼用呢,我們來看一下!
健身房的體測數據,它告訴了你什麼?
HybridPower
體測表
進入健身房,顧問帶你去的第一站一般就是體測儀,那麼多數據,除了體重以外,其他的數據有什麼用呢?告訴你一些什麼呢?
這個數據粗略的反映了你的胖瘦程度,BMI=體重(kg)/身高²(m)。按照一般人標准,BMI>24就算是超重。如果BMI<18就算是消瘦。
體脂率=脂肪重量/體重。
正常情況下,健康水平的男性不能高於百分之十八,女性不能高於百分之二十五。男性不能低於百分之三,女生不能低於百分之八!
當然,低體脂也是我們追求線條的前提之一,但是提醒一點,體脂低,八塊腹肌不代表它是健康的哦。太低的體脂有對健康有反面影響,女性體脂太低不利於懷孕以及正常的生理周期。
瘦體重指的是你身體的肌肉含量,這也是和你的基礎代謝息息相關的一個數據,瘦體重越大,肌肉量越大、基礎代謝率越高、在同體脂情況下,肌肉線條更棒、運動能力越好。
顧名思義,腰臀比=腰圍/臀圍。它一定程度上反應我們的腹部脂肪的堆積情況,和內臟脂肪量相關。
如果你體重很輕,卻有較高腰臀比,小心你的心血管哦。健康的男性一般腰臀比<0.9,女性<0.8.
指人在清醒以及安靜狀態下,每天所消耗的能量,相當於維持生命最低能量消耗。
基礎代謝+運動耗能+食物熱效應=維持體重每天所需能量=每天你吃的東西。
那麼想要減肥的同學,你們知道怎麼辦了么?那就是前三項加起來>你攝入的能量.
所謂節源開流:提高基礎代謝(肌肉量),增加運動消耗,增加生熱效應食物蛋白質的比例,減少你吃進去的能量。
綜上
要判斷你自己的身體屬於什麼樣子的,根據上面的數據你可以得出一些結論,例如:
1.A女士BMI較低,但體脂率較大,瘦體重較少,所以她屬於「瘦胖型」身材(虛胖),雖然看著不怎麼胖,卻沒什麼肌肉,身型雖然苗條但是好像缺少線條感。她需要做的就是增加一些瘦體重,讓身型變的更好,或許在後面再補減掉一些脂肪,就可以讓身體看起來更加好看。
2.B女士BMI較高,體脂也較高,而瘦體重也不錯,所以她屬於「有肌肉也有肥肉」型。應該以前有過一些運動經驗,只不過後來管不住嘴長胖了。這種類型的女生應該做的就是在保持力量訓練的同時進行減脂。
如果你細心一些,你會發現,你前兩分鍾站上去是一個數組,而甚至什麼都不用干,再上去後,發現又是另一個數據。
它是有誤差的!為什麼呢?因為,一般健身房的體測儀都是通過生物電阻測量法測出來你的數據的,從原理來說,你隨便買一個體脂稱也是一樣的,精度不會高太多。最准確的數據測試只有在專業的醫院進行「雙能X線吸收測定」,PS:貴死了。
這個數據既然不準,那他不就沒用了么?並不是,只要你定期進行測試,每次都在同一時段,它依然具有參考意義,能夠反映出你這段時間的減肥/增肌成果。不過,我相信,最准確的應該是眼睛,每天對著鏡子裸腹自拍一張長久下來應該比數據來的刺激。
就是就是通過生物電在身體里的流動來測量身體的各項指標!由於身體的不同組織比如肌肉,脂肪等對電流的電阻不同所以才測出的各項指標!
⑽ 維塑體測儀對人體成分分析的數據准確嗎
維塑體測儀在人體成分分析這方面不同於其他傳統的體測儀,他採用了更精準的基於人體體積的BDA演算法測算人體成分,BDA體成分演算法的數據輸出不易受到水分攝入、餐食和運動狀態的影響。所以比傳統的體測儀數據更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