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幀這個單位表示什麼有什麼用
碼率就是數據傳輸時單位時間傳送的數據位數,一般我們用的單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取樣率,單位時間內取樣率越大,精度就越高,處理出來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體積與取樣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幾乎所有的編碼格式重視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碼率達到最少的失真,圍繞這個核心衍生出來的cbr(固定碼率)與vbr(可變碼率),都是在這方面做的文章,不過事情總不是絕對的,從音頻方面來說,碼率越高,被壓縮的比例越小,音質損失越小,與音源的音質越接近。"碼率"就是失真度,碼率越高越清晰,反之則畫面粗糙而多馬賽克。計算機中的信息都是二進制的0和1來表示,其中每一個0或1被稱作一個位,用小寫b表示,即bit(位);大寫B表示byte,即位元組,一個位元組=八個位,即1B=8b;前面的大寫K表示千的意思,即千個位(Kb)或千個位元組(KB)。表示文件的大小單位,一般都使用位元組(KB)來表示文件的大小。 Kbps:首先要了解的是,ps指的是/s,即每秒。Kbps指的是網路速度,也就是每秒鍾傳送多少個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個位),為了在直觀上顯得網路的傳輸速度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來表示,如果是KBps,則表示每秒傳送多少千位元組。1KBps=8Kbps。ADSL上網時的網速是512Kbps,如果轉換成位元組,就是512/8=64KBps(即64千位元組每秒)。 幀數簡單地說,幀數就是在1秒鍾時間里傳輸的圖片的幀數,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鍾能夠刷新幾次,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每秒鍾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一般來說30fps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要避免動作不流暢的最低fps是30。除了30fps外,有些計算機視頻格式,例如AVI,每秒只能提供15幀。我們之所以能夠利用攝像頭來看到連續不斷的影像,是因為影像感測器不斷攝取畫面並傳輸到屏幕上來,當傳輸速度達到一定的水平時,人眼就無法辨別畫面之間的時間間隙,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連續動態的畫面。 每秒的幀數(fps)或者說幀率表示圖形處理器場景時每秒鍾能夠更新幾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一般來說30fps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將性能提升至60fps則可以明顯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但是一般來說超過75fps一般就不容易察覺到有明顯的流暢度提升了。如果幀率超過屏幕刷新率只會浪費圖形處理的能力,因為顯示器不能以這么快的速度更新,這樣超過刷新率的幀率就浪費掉了。 一般用"FPS(frame per second,每秒鍾畫面更新的數量)"來表示該項指標。在欣賞電視、電影畫面時,只要畫面的刷新率達到24幀/秒,就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樣的,在玩普通的游戲時,如果刷新率達到24幀/秒即可,但在一些高速游戲中(例如射擊游戲),如果畫面的刷新率還是只有24幀/秒,那麼就會感覺到畫面比較遲鈍,不夠流暢。 雖然理論上畫面的刷新率越快越好,但過高的刷新率並沒有實際意義--當畫面的FPS達到60幀/秒時,已經能滿足絕大部分應用需求。一般情況下,如果能夠保證游戲畫面的平均FPS能夠達到30幀/秒,那麼畫面已經基本流暢;能夠達到50幀/秒,就基本可以體會到行雲流水的感覺了。一般人很難分辨出60幀/秒與100幀/秒有什麼不同。 是什麼影響了FPS 既然刷新率越快越好,為什麼還要強調沒必要追求太高的刷新率呢?其中原因是在顯示解析度不變的情況下,FPS越高,則對顯卡的處理能力要求越高。 電腦中所顯示的畫面,都是由顯卡來進行輸出的,因此屏幕上每個像素的填充都得由顯卡來進行計算、輸出。當畫面的解析度是1024×768時,畫面的刷新率要達到24幀/秒,那麼顯卡在一秒鍾內需要處理的像素量就達到了"1024×768×24=18874368"。如果要求畫面的刷新率達到50幀/秒,則數據量一下子提升到了"1024×768×50=39321600"。 FPS與解析度、顯卡處理能力的關系如下:處理能力=解析度×刷新率。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玩游戲時,解析度設置得越大,畫面就越不流暢的原因了。
㈡ 什麼是幀
簡單地說,幀數就是在1秒鍾時間里傳輸的圖片的幀數,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鍾能夠刷新幾次,它的單位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
量詞,用於字畫等,一幅字畫叫一幀,一幀油畫,如曼殊堂工塑極精妙,外壁有泥金幀,不空自西域齎來者。用於書畫作品,今人以一幅為幀,一月八日信早收到,並木刻四幀。
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每秒鍾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
(2)數據幀的長度用什麼單位擴展閱讀:
1.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是每秒24幀,所以理論上大於24幀就可以視為流暢。
2.但是由於游戲畫面的變化速率很高,所以一般是越高越好。如果開啟垂直同步,幀數一般應維持在60左右。
3.游戲的選項中一般會有「顯示幀數」這一選項的,勾選之後,回到游戲畫面,應該可以在四角之一看到一個FPS值,這就是當前的幀數。
㈢ IP協議的數據幀長度是多少
看數據鏈路層使用的協議了:
1、如果使用PPP協議,幀最大長度1510位元組,其中數據長度(載入上層的協議數據)不超過1500位元組;
2、如果在乙太網中,幀的長度為:64~1518位元組(10~100Mbps 的乙太網),1G及以上的乙太網,幀長度為512~1518位元組;其中數據長度(載入上層的協議數據)不超過1500位元組。
注意:單位是位元組,換算成比特,要乘8.
㈣ 幀是什麼單位時間單位長度單位速度單位
在數據和數字通信中,按某一標准預先確定的若干比特或欄位組成的特定的信息結構。
一幅畫面也可以叫一幀。既不是時間單位,也不是長度、速度單位。
㈤ 一幀等於多少秒
一般默認是一秒十二禎,所以:一幀=1/12秒。
幀——就是影像動畫中最小單位的單幅影像畫面,相當於電影膠片上的每一格鏡頭。 一幀就是一副靜止的畫面,連續的幀就形成動畫,如電視圖象等。
幀數就是在1秒鍾時間里傳輸的圖片的量,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鍾能夠刷新幾次,通常用fps表示。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每秒鍾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
(5)數據幀的長度用什麼單位擴展閱讀:
1幅畫就叫做「1幀」,每秒幀數指的就是「每秒播放的畫面數」。
譬如電影放映的標準是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這里的幀就是畫面,也就是說電影每秒放映24幅畫面,以達到動畫的效果。
但幀數並不是越高越好。這是因為過高的幀數相當於同等長度的影片要存儲更多的畫面,因此影片的文件體積就會大量增加。特別是在清晰度高的情況下,這種增長是很嚴重的。
中國的電視播放每秒25幀,這個幀率屬於PAL制式,在亞洲和歐洲電視台較為常用,而美國加拿大一般都是NTSC制式每秒29.97幀。在中國一般的動畫製作以及廣告製作都是用PAL制式的25幀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