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選礦廠設計的設計指標
原礦品位由采礦部門提供。精礦品位和回收率,一般根據主管部門審批的選礦試驗報告所推薦的指標,結合國家標准和用戶對精礦質量的要求,考慮試驗同生產的差異及生產可能達到的指標而定。生產初期與後期的原礦品位和礦石可選性等差異大時,可分前期和後期兩套設計指標。設計指標一般稍低於試驗指標,兩者的差值,視試驗深度、礦石性質和工藝流程的復雜程度而定。通常情況下,僅有實驗室流程試驗時,差值宜大,有半工業性或工業試驗時,差值可小;礦種單一、礦石可選性好、工藝流程簡單時,差值可小,反之宜大;礦石為硫化礦時差值可小,為氧化礦時差值宜大;強磁性鐵礦的差值可小,弱磁性鐵礦的差值宜大。綜合回收金屬精礦中伴生元素時,如所選用的 指標過高不利於綜合回收,可適當降低主金屬精礦品 位或採取改變流程迴路或葯劑條件等措施,以提高回 收率,使伴生元素盡量富集於主金屬精礦中。一般磁鐵 礦的精礦品位含鐵65%以上,回收率68%~88%;赤 鐵礦、褐鐵礦的精礦品位含鐵60%一65%,回收率 70%一80%;硫化鉛鋅礦的精礦品位含鉛57%~ 72%、含鋅45%一57%,回收率鉛為80%一90%、鋅 為82%一92%;脈錫礦的精礦品位含錫n%~60%, 回收率65%一72%;金礦的精礦品位含金40一1709/ t,回收率75%~95%。
水、電消耗指標應列表2。 表2選礦廠設計的水、電消耗指標及工作制度與設備作業率選礦廠一般採用連續工作制。位於礦山的破碎、篩分車間,宜與礦山工作制度相同。當礦山為間斷工作制時,選礦廠的破碎、篩分車間,視貯礦倉設置情況,確定其工作制度,與礦山或與選礦廠相同。選礦廠的工作制度與各車間的設備作業率應列於表3。
② 選礦廠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基礎數據包括哪幾類
選礦廠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基礎數據包括哪幾類,經營性項目主要分析:項目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財務生存能力。非經營性項目應主要分析:項目的財務生存能力。(一)項目的盈利能力:其主要分析指標包括: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和財務凈現值、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
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總投資收益率和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二)償債能力:其主要指標包括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和資產負債率等。(三)財務生存能力:分析項目是否有足夠的凈現金流量維持正常運營,以實現財務可持續性。
財務可持續性:首先體現在有足夠大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其次各年累計盈餘資金不應出現負值。若出現負值,應進行短期借款,同時分析該短期借款的年份長短和數額大小,進一步判斷項目的財務生存能力。
③ 礦石品位的含義是什麼
礦石品位指單位體積或單位重量礦石中有用組分或有用礦物的含量。一般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如鐵、銅、鉛、鋅等礦),有的用克/噸表示(如金、銀等礦),有的用克/立方米表示(如砂金礦等),有的用克/升表示(如碘、溴等化工原料礦產)。礦產品位是衡量礦床經濟價值的主要指標。
相關說明
入選品位指進入選冶工藝的礦石中某有用組分的平均品位,要高於最低工業品位。入選品位通常是變化的,它隨著礦段和礦體的不同而變化。
邊界品位又稱邊際品位,是固體礦產礦體圈定時的一項品質指標。指在資源儲量估算總圈定礦體時,對單個礦樣中有用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以作為區分礦石與圍岩的一個最低品位界限。
④ 礦石品位的含義是什麼如何計算平均品位
礦石的品位是指礦石中所含某種金屬或有用組分的多少,一般用百分數來表示礦石的品位。對於貴重金屬,如金、銀或寶石的品位表示,則用g/t或g/m3表示,礦石的品位應以取樣化驗的結果來求得。用α表示。精礦品位是指精礦中所含金屬量占精礦數量的百分比。用β表示。尾礦品位是指尾礦中所含金屬量占原礦數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選礦過程中金屬的損失情況。
礦石:
礦石是指可從中提取有用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種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礦物集合體。可分為金屬礦物、非金屬礦物。 礦石中有用成分的單位含量稱為礦石品位,金、鉑等貴金屬礦石用克/噸表示,其他礦石常用百分數表示。常用礦石品位來衡量礦石的價值,但同樣有效成分礦石中脈石的成分和有害雜質的多少也影響礦石價值。
⑤ 4.選礦方法如何選用衡量選礦效果有哪些技術經濟指標
選礦廠的主要技術指標有:
1. 處理能力:是指選礦廠的規模,有色金屬礦山一般用日處理量;黑色金屬礦山一般用年處理礦石量;注意,處理能力一般是指設計的,處理量是指實際達到的。
2. 精礦質量(包括精礦品位和雜質含量):只有符合標準的精礦才能實現其價值。
3. 回收率:是指回收到精礦中的金屬含量占原給礦所含對應金屬量的百分比。回收率越高,表明技術指標越好。
4. 精礦產量或精礦產率。
如果是多金屬礦,會得到多種精礦,要考慮多種精礦的產率和多種金屬的回收率。
選礦廠的主要經濟指標有:
5. 原礦處理成本或精礦成本,抑或精礦所含金屬量的成本:分別為選礦總成本除以對應的數據。
6. 磨礦能耗或單耗:球磨機是選礦廠的用電大戶,所以掌握電耗才能把選礦廠的成本控制好。
7. 葯劑消耗:特別是有毒有害葯劑,更要控制其用量。
另外還有設備的指標:
8. 設備運轉率:選礦廠一般按球磨機的運轉率作為衡量的指標。
9. 設備完好率:衡量設備完好情況的一個指標。
⑥ 礦石品位的含義是
礦石品位是指礦石中所含某種金屬或有用組分的多少,一般用百分數%表示。如銅精礦品位為15%,即100t干精礦中含有15t金屬銅。對於貴重金屬,如金、銀或寶石的品位表示,則用g/t或g/m3表示,礦石的品位應以取樣化驗的結果來求得。根據礦石屬性不同,分為原礦品位、精礦品位和尾礦品位。
原礦品位就是指進入選礦廠處理的原礦中所含金屬量占原礦數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原礦質量的指標之一,也是選礦廠金屬平衡的基本數據之一。用α表示。
精礦品位是指精礦中所含金屬量占精礦數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精礦質量的指標之一。用β表示。
尾礦品位是指尾礦中所含金屬量占原礦數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選礦過程中金屬的損失情況。
參考資料:www.zhayouji8.com
⑦ 什麼叫金屬平衡表
入廠原礦中金屬含量和出廠精礦與尾礦中的金屬含量之間有一個平衡關系,若以表格形式列出即稱之為金屬平衡表。 金屬平衡表是選礦生產報表,它是根據選礦生產的數量和質量指標按班、日、旬、月、季和年編制的。這些指標包括:原礦處理量、原礦品位、出廠精礦量、精礦品位、金屬含量、回收率、尾礦量和尾礦品位等等。因此,根據金屬平衡表可以評價選礦廠的生產情況,可以看出選廠在某一期間內完成生產指標的情況。金屬平衡表是選礦生產的基本資料,由於它是按班次計算指標的,也是現廠生產班組進行生產評比的基本資料。金屬平衡表分為理論金屬平衡表和實際金屬平衡表兩種。
入廠原礦金屬含量廠精礦與尾礦金屬含量間平衡關系若表格形式列即稱金屬平衡表 金屬平衡表選礦產報表根據選礦產數量質量指標按班、、旬、月、季編制些指標包括:原礦處理量、原礦品位、廠精礦量、精礦品位、金屬含量、收率、尾礦量尾礦品位等等根據金屬平衡表評價選礦廠產情況看選廠某期間內完產指標情況金屬平衡表選礦產基本資料由於按班計算指標現廠產班組進行產評比基本資料金屬平衡表理論金屬平衡表實際金屬平衡表兩種
Ksp(Hg2Cl2)=[Hg2 2+][Cl-]^2
Hg2Cl2的陽離子是Hg2 2+,就是兩個Hg帶有2個正電荷
投入=產出+損失+現存
主要是這幾個點計算要准確。
另外要以旬、月、季、年來體現平衡。
你說的是有色金屬提煉或冶煉的平衡吧!一般來說,較大的生產系統,很難做平衡的!大都是損失計算不準和現存檔查不準導致不平衡!
規劃用地平衡表
2004-06-29 11:06:56.0
序號 用地性質 用地代碼 用地面積(ha) 百分比(%)
1 居住用地
一類住宅 R1 4.2
2 一般住宅 R2 2080.5
3 中、小學、托幼 R5 298.9
4 公共設施用地
行政辦公 C1 291.9
5 商業金融 C2 717.4
6 文化娛樂 C3 143.5
7 體育 C4 172.5
8 醫療衛生 C5 87.7
9 教育科研設計 C6 412.7
10 文物古跡 C7 4.6
11 宗教、社會福利 C9 4.0
12 工業用地 工業用地 M1 668.7
13 村鎮企業 M2 31.3
14 倉庫用地 W 274.6 274.6 2.9
15 鐵路用地 T1 177.8 177.8 1.9
16 交通設施 S3 20.4 20.4 0.2
17 市政設施 U 403.6 403.6 4.3
18 綠地 公共綠地 G1 318.7
19 防護綠地 G2 565.1
20 特殊用地 保安用地 D3 1.8
21 外事用地 D2 126.9
22 水域 E1 103.9 103.9 1.1
23 道路 道路廣場 S1、S2 2517.3 2517.3 26.6
合計 9426.3 9426.3 100
朝陽區現狀與規劃用地比較表
序號 用地代號
用地名稱 用地面積
(萬m2) 百分比
(%) 人均用地
(m2)
現狀 規劃 現狀 規劃 現狀 規劃
1 R 居住用地 1669.95 2383.6 17.7 25.3 14.78 14.18
2 C 公共設施用地 1175.93 1834.3 12.5 19.5 10.40 10.92
3 M 工業用地 1662.94 700 17.6 7.4 14.72 4.17
4 W 倉儲用地 379.26 274.6 4.0 2.9 3.36 1.63
5 T 對外交通用地 149.7 177.8 1.6 1.9 1.32 1.06
6 S 道路廣場用地 1396.87 2537.7 14.8 26.8 12.36 15.10
7 U 市政設施用地 352.4 403.6 3.7 4.3 3.12 2.40
8 G 綠地 562.22 883.8 6.0 9.4 4.98 5.26
9 D 特殊用地 59 128.7 0.6 1.4 0.52 0.77
10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2018.03 103.9 22.5 1.1 17.93 0.62
合計 9426.3 9426.3 100 100 83.42 56.11
朝陽區現狀與規劃建築面積比較表
序號 用地代號
用地名稱 建築面積
(萬m2) 百分比
(%) 人均建築面積
(m2)
現狀 規劃 現狀 規劃 現狀 規劃
1 R 居住用地 2650.75 4444.7 50.6 45.5 23.46 26.45
2 C 公共設施用地 1195.76 4114.1 22.8 42.1 10.58 24.49
3 M 工業用地 1073.19 583.1 20.6 6.0 9.50 3.47
4 W 倉儲用地 55.98 200.9 1.1 2.1 0.50 1.20
5 T 對外交通用地
6 S 道路廣場用地 14.6 0.1 0.09
7 U 市政設施用地 142.91 261.9 2.7 2.7 1.26 1.56
8 G 綠地 2.0 0.01
9 D 特殊用地 115.6 148.1 2.2 1.5 1.02 0.88
10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合計 5234.19 9769.4 100 100 46.32 58.15
希望能幫助你
調節平衡螺母(天平兩端的螺母)
調節零點直至指針對准中央刻度線。
備註:
游碼必須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
很簡單: 倉庫管理時只要為每月賬面結存數與實物數相符即可。
計算公式:本月結存=上月結存+本月收入-本月發出
生產部門領用時,計算公式:實際領用數=實際用量+損耗數+剩餘數
1,T型賬戶是科目匯總的一種方法,先T型賬戶、再科目匯總、再記入總賬,再結出總賬各科目余額表,再式算平衡
2,如上
3,不重復,因為有些科目總賬記賬後會結平,沒有餘額
這是會計基礎業務。希望對你有用
選礦廠的金屬平衡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每月都要做。
金屬平衡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選礦過程中進入過程的金屬量和過程中產出的金屬量之間的差別,以便發現選礦中的問題,找到原因,避免流程中的損失。同時,對於上級管理部門來說,這也是考核你選礦廠的一個重要方面。
需要具備的礦量數據:全月(或某一階段)進入選廠的礦量(一般成為處理量。如果破碎過程中儲存的礦量變化不大,可以以球磨機的給礦量為依據)、產品產量(有幾種產品就對幾種產品計量,包括銷售量和庫存量的變化量)、尾礦礦量(一般是用處理量減去精礦量)。
需要具備的品位數據:原礦品位、精礦品位、尾礦品位。這里要注意的是:對於多金屬的選廠,每種產品不同的金屬都要化驗。例如鉛鋅礦,一般得到兩種產品,即鉛精礦和鋅精礦,原、精、尾中的鉛和鋅都要化驗。
這樣,通過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就可以知道進入選廠的金屬量和選廠出去的金屬量是否相同。理論上是相同的。如果不平衡,則說明選礦過程中損失了;或者是計量、化驗有問題,需要在以後的生產中注意。這一部分應該稱為「實際數據」
再一個比較的就是與理論計算結果(理論數據)進行比較。一般來說,兩個方式中計算出來的各種數據是應該互相基本相等的,如果差別過大,應該查找原因。
回收率的平衡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理論回收率和實際回收率應該相近,並且理論的稍高一些,誤差在1%以內。
總體需要注意的是:
1. 如果是金選廠,要考慮流程中停留的礦,特別是精礦量和品位的變化,一般稱為「流程存金」的變化。就是說,你要考慮上一階段末流程中有多少金,本期末有多少金,要考慮是增加還是減少了。這也是金屬平衡中的一大項。
2. 如果你的破碎過程中儲存的礦量較大,還應該考慮其中礦量和品位的變化。
3. 若是多金屬礦的選礦廠,不同產品中金屬的互含也必須考慮,這會影響到計算結果。
由於你的問題過於籠統,無法給你具體的說法。如果有興趣,你提供選廠的具體情況,我可以幫助你解決。
試算平衡表是在期末進行檢查平衡關系用的,是工作底稿,既不是原始憑證也不是記賬憑證。
期末可以把它裝訂在本月第一張記賬憑證的上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