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匯流排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問題描述:
什麼是匯流排?匯流排可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功能?????
解析:
1.匯流排的概念:
多個功能部件共享的信息傳輸線稱為匯流排。採用匯流排結構便於部件和設備的擴充,使用統一的匯流排標准,不同設備間互連將更容易實現。
2.匯流排的分類:
匯流排分為內部匯流排、系統匯流排和外部匯流排。內部匯流排指晶元內部連接各元件的匯流排。系統匯流排指連接CPU、存儲器和各種I/O模塊等主要部件的匯流排。外部匯流排則是微機和外部設備之間的匯流排。
3.系統匯流排:
⑴數據匯流排DB(Data Bus):用於CPU 與主存儲器、CPU 與I/O 介面之間傳送信息。數據匯流排的寬度(根數)決定每次能同時傳輸信息的位數。因此數據匯流排的寬度是決定計算機性能的主要指標。計算機匯流排的寬度等於計算機的字長。目前,微型計算機採用的數據匯流排有16位、32位、64位等幾種類型。
⑵地址匯流排AB(Address Bus):用於給出源數據或目的數據所在的主存單元或I/O埠的地址。
⑶控制匯流排CB(Control Bus):用來控制對數據線和地址線的訪問和使用。
4. 常用的匯流排標准
常用的匯流排標准有:ISA匯流排、EISA匯流排、VESA匯流排、PCI匯流排。目前微機上採用的大多是PCI匯流排。
5. 系統匯流排的性能指標
⑴匯流排的帶寬:指的是單位時間內匯流排上可傳送的數據量。
⑵匯流排的位寬匯流排的位寬指匯流排能同時傳送的數據位數。
⑶匯流排的工作頻率:工作頻率越高,匯流排工作速度越快,匯流排帶寬越寬。
匯流排帶寬=匯流排位寬/8×匯流排工作頻率 MB/s
並口又稱為並行介面。目前,並行介面主要作為列印機埠,採用的是25 針D 形接頭。所謂「並行」,是指8 位數據同時通過並行線進行傳送,這樣數據傳送速度大大提高,但並行傳送的線路長度受到限制,因為長度增加,干擾就會增加,數據也就容易出錯。
串口叫做串列介面,現在的PC 機一般有兩個串列口COM 1 和COM 2 。串列口不同於並行口之處在於它的數據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地傳送出去的。 雖然這樣速度會慢一些,但傳送距離較並行口更長,因此若要進行較長距離的通信時,應使用串列口。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針D 形連接器,也稱之為RS-232介面,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老式的DB25 針連接器,也稱之為RS-422介面,這種介面目前已經很少使用。
2. 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分別對CPU有什麼影響有哪些因素決定了電腦支持內存的最大容量
數據匯流排決定了CPU的位寬,即一次能處理多少位二進制數,地址匯流排決定CPU可定址數量即CPU的定址能力,電腦支持的最大容量由CPU的數據匯流排和主板晶元組北橋晶元共同決定
3. 在微機中,數據匯流排可以傳輸地址信號和數據信息嗎
在微機中,數據匯流排主要用於傳送數據信息,並不能用於傳送地址信息。地址信息在地址匯流排中傳輸。
數據匯流排的性質:
(1)是CPU與內存或其他器件之間的數據傳送的通道。
(2)數據匯流排的寬度決定了CPU和外界的數據傳送速度。
(3)每條傳輸線一次只能傳輸1位二進制數據。例如,8根數據線一次可傳送一個8位二進制數據(即一個位元組)。
(4)數據匯流排是數據線數量之和。
(3)數據匯流排決定了計算機的什麼擴展閱讀
按照計算機所傳輸的信息種類,計算機的匯流排可以劃分為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分別用來傳輸數據、數據地址和控制信號。
匯流排是一種內部結構,它是cpu、內存、輸入、輸出設備傳遞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機的各個部件通過匯流排相連接,外部設備通過相應的介面電路再與匯流排相連接,從而形成了計算機硬體系統。
匯流排按功能和規范可分為五大類型:
數據匯流排:在CPU與RAM之間來回傳送需要處理或是需要儲存的數據。
地址匯流排:用來指定在RAM(RandomAccessMemory)之中儲存的數據的地址。
控制匯流排:將微處理器控制單元的信號,傳送到周邊設備,一般常見的為USB Bus和1394 Bus。
擴展匯流排:可連接擴展槽和電腦。
局部匯流排:取代更高速數據傳輸的擴展匯流排。
其中的數據匯流排DB、地址匯流排AB和控制匯流排CB,也統稱為系統匯流排,即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匯流排。
4. 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分別決定微機的哪些性能
。。數據匯流排是雙向數據傳送通道,地址匯流排是發送和接收數據的存儲器定址信息通道,兩者按控制指令協調工作。通道的位數是與CPU一致的,如64位或32位。位數高計算機處理能力就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