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趨勢走下降通道後,後市會如何走
一些股票在連續下跌後反彈。它們在技術形式上表現出短期分歧,即短期平均值低於中期平均值。反彈一般是拉回短期均線,趨勢進入下行通道。即使技術形態較弱的股票反彈,它們也常常受到移動平均線的壓制。回彈後很容易再次調整,很難掌握回彈強度。此類股票不應輕易反彈。低價並不意味著投資價值被低估,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
短期下跌趨勢線,股價突破發出的買入信號,只具有短期意義;中長期下跌趨勢線是股價突破後發出的買入信號,具有中長期意義。如果突破當日成交量明顯擴大,或存在上升缺口,或當日趨勢非常強勁,則成功突破的概率將相應增加。
❷ 趨勢走下降通道後市如何走
下降通道與上升通道類似,也有不同的通道類型,但形成邏輯不同。因為市場還是單邊市,下降通道的應對上,不參與下降通道的個股,主要考慮如何判斷下降通道結束。
風險與機會並存,連續的大跌風險得到進一步釋放,為後續搶反彈提供了空間。再次出現放量暴跌時可搶反彈。期望不要過後,因之後股價很可能出現震盪築底。
在下降通道內的下跌往往不需要把成交量放得特別大,但跌破下降通道下軌或突破下降通道上軌的時候是需要一定量能。
❸ A股為何下跌後市何去何從
A股市場猛烈下跌,好多股票已經出現了連續三天連續5天的價格下降,下降幅度達到10%,多的達到20%。因為受到疫情中心上海的影響,上海本身是一個國際金融大都市,大家能理解金融大都市是什麼意思嗎?就是金融產業在這里很發達。
現在央行降了0.25個百分點的存款准備金率,然後上海的疫情也逐漸推動到了尾聲,實現局部地區的復工復產。從上海的疫情基本結束加上國家釋放的存款加上大的政策利好推動,加上房地產市場本身逐漸放開限制,必然會拉動其他行業的經濟增長,公司發展的好的股票價格自然就漲上去了。
❹ 大跌後上證指數怎麼走
我想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了。 大跌之後人心惶惶。其實即使沒有老特的這招,大盤也是要回補缺口的。只不過不是在現在,可能時間會推遲到五窮六絕的時候。那個時候估計是市場自發的調整。而不是外來因素造成的。調整下來後MSCI就來了。又給外資撿到便宜貨了。
大盤在目前的位置看上去很恐慌,逢缺必補果然名不虛傳。跌到了這個位置反而沒有了壓力。因此也不必過分恐慌,或者過分看空。首先上證50之前也有一段時間的調整了。有估值在裡面,基金扎堆。繼續大幅下殺的可能性較小。從周五的盤面可以看出,這次下跌上證50並沒有砸盤,相反是有護盤動作的。銀行保險只要不下跌了。大盤也不會跌到哪裡去。
上周五在老特的影響下,出現了非理性的下跌。A股本來就沒有怎麼漲,所以基本上也不會出現過分的下殺。上周五主要的權重裡面下殺得厲害的是鋼鐵煤炭有色。尾盤也是有所拉升。然後在恐慌氛圍中概念題材就全線大跳水。這是非常正常的。
上周五尾盤美股再度出現大跌,周末又有IPO,有可能下周上半周大盤還會有所回踩。在3062-3100點附近會有很強的支撐。但老特這人情緒化很厲害。萬一再出什麼爛招,美股估計也會再度出現暴跌。所以,在3100點附近會有反復的拉鋸戰。
大跌後上證指數怎麼走?這應該是投資者當前最關心的問題。
春節後,A股市場震盪加劇上證指數從3731點跌到了3328,達到了跌幅10%以上,後面會怎麼走,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只有把握了大方向,才能對市場充滿信心,做到心中有數。
從大的方向看,這是一輪從低點2440開啟漲到3731點的牛市,上漲53%,深成指、創業板更是翻倍。牛市來了,總體上是不斷上漲創新高,但牛市也不是只漲不跌,牛市回調殺傷力更大,熊市時股民基民膽子小,一有風吹草動,小資金跑的快,損失小。牛市則正好相反,賺錢效應大,新入市的人很多,膽子更大,倉位更重,遇到了牛市回調,則市值大幅回撤,追漲殺跌損失慘重,特別是在牛市回調指數見底之前,個個如驚弓之鳥,恐慌比賽割肉,個股指數放量急跌暴跌,罵聲一片,發誓再也不炒股買基金了,滿眼皆是散戶割肉殺跌,目前這一幕正在上演。
其實經歷牛熊的老股民都明白,牛市上漲途中會有多次指數10%以上級別的回調,這次牛市也不例外,上證指數目前己回調10%左右,後面的走勢,就是等待恐慌殺跌出局,大盤出現連續縮量十字星,牛市回調就基本有了見底信號,經過反復縮量磨底完成後,重啟牛市新征程。
牛市會用90%的時間震盪下跌,清洗90%的投資者割肉虧損出局,10%的時間上漲最後賺錢的只能是10%的人。
今天上證股指單邊下行,跌幅達到了2.07%,創業板更是一路向下,跌幅達到了2.63%,市場一片慘淡,熱點全無,整個市場沒有上漲板塊,屬於普跌格局,而且很多個股出現了重挫。那麼經歷過今天的大跌之後,上證股指應該怎麼走呢?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看,上證股指今天的中陰線已經基本吃掉了前期的漲幅。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明天上證股指應該是順勢低開,會直接考驗2700點的政策面支撐。目前來看,上證股指還有可能會試探前期低點2691點,而且個人認為,這一波調整會以擊穿2638點為目標,大概應該在2550一線止跌。而且從周線上看,這里應該只是一個下跌的中繼,市場調整周期應該會延續到下周。
從政策面上來分析,雖然市場一直在強調釋放流動性。但目前來看,這種政策效應對於股市的影響還沒有顯現,目前市場依然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的尷尬境地。市場資金整體偏緊,成交量連續縮量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而且從外部條件上來說,中美貿易事件依然處在懸而未決階段,事件發展的總體情況不容樂觀,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於中小創的表現形成了打壓。如果沒有有效的增量資金,權重藍籌股承托股指的局面會被打破,股指失去活力,在沒有承托,那麼只能是向下探尋空間,尋找更強的支撐,而一旦2638點被擊破,是它會形成一定的恐慌效應,會出現加速下行的局面。
總體來說,目前市場的氛圍比較緊張,市場的整體技術形態並不好,而且受制於大趨勢向下的影響,短線趨勢也不容樂觀。個人認為上證 股指還有大約百點的下跌幅度,隨後才能產生更有質量的反彈。 但具體到個股上,由於技術形態的不同,可能在教育策略的選擇上會有所差異,有些個股已經脫離股指的影響,走自己的獨立行情。這一點在交易上一定要有所區別,但對於絕大多數品類來說,依然會跟隨股指繼續調整。操作上一定要謹慎觀察,不可過分任性,倉位一定要輕,注意風險防控。
指數大跌,往往是賣家傾巢而出,或莊家顯示手段的時候,首次出現大跌並不是下跌的結束,至少是一段時間內下跌的開始,只有恐慌盤跑完了,大盤才會開始築底。
如果是上升途中,盤整之後將繼續上行,如果是下降途中,盤整之後將繼續下挫。作為股市中人,首先判斷是上升或是下降,這樣才能准確判定大盤下跌後的正確走向。
這只是一般規律,有時候,現實情況比一般規律殘酷,會讓經驗豐富的老手變為「抱殘守缺」的標本!所以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是至理名言!
每次大跌後的上證指數都會繼續上漲,如同波浪式起伏一樣,雖然前進一步、後退半步,結果還是向前走了半步。大跌非常正常,既是一種獲利了結,又為再次上漲打好基礎、積蓄力量。
為什麼A股走上長期慢牛行情以後,滬指最大下跌幅度8%剛剛好?自從2020年7月A股走上長期慢牛行情以後,滬指最大可下跌幅度8.5%,這樣才能不引起波及系統性風險。這是我發現的規律,曾和朋友們多次分享過。
詳見附圖1:A股需要3325點成為底部低點。
案例分析:
詳見附圖2:滬指2020年7月13日從高點3458點下跌到3174點止跌,下跌幅度為8.21%,正好把30%的短線追漲籌碼套牢,達到籌碼從高位散戶接盤到低位散戶割肉而大資金重新回補倉位的股市 游戲 規則。
那麼為什麼就只能是8%最多再多那麼一點點呢?
1、社保基金的年化收益率8%是必須保證的目標。
社保基金重要麼?重要,十分重要!因為那是全體老百姓的退休工資的指望,無論如何是不能虧損只能盈利的。它投資到股市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是 8% 。好不容易2020年7月份的吃飯行情賺錢了,無論如何得保住8%盈利。假設社保基金持倉成本是3000點,那麼到3450點時盈利為:3450/3000*100=15%,現在讓滬指跌到3174時下跌8%,那麼盈利就只有7%不到了。這樣,社保基金還能完成年度盈利目標么?肯定不能啊。問題就這么簡單么?不能!如果滬指跌到3174點不能止跌,就很可能跌到3000點甚至3000點以下了才能止跌,那是什麼後果?想想我當時看到一大批網路大V說滬指至少要跌到2600點甚至2000點時,我就覺得他們智慧不夠。
2、外資的年化收益率超過8%是必須保證的目標。
詳見附圖3:美國股市道指從1991年到2021年的30年以上時間年化收益率8.12%。中國股市滬指年化收益率不超過道指,外資憑什麼來A股投資買股票呢?
3、公募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超過8%是必須保證的目標。
公募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超過8%是必須達到的考核硬性指標。這項指標不完成,公募基金還能在中國股市生存下去么?新基金還能發行成功么?A股的機構化目標還能實現么?
還有很多原因,暫時就先分享到這里。
A股大跌到位後,後市怎麼走?必須上漲!
漲多少?
跌下來多少,給它加倍!
這次波段回調,滬指下跌了3731-3328=403點,那就 漲到3731+403=4134點 , 漲幅10.8% ,朋友們看看,可滿意?
您覺得如何?歡迎股友們交流、討論。
感謝邀請!上證指數從年初的最高點3587點跌到目前的2700點附近,跌幅超20%以上。其他創業板、中小板同樣跌幅在15%—20%,今年A股市場跌幅處於全球首位。
每一次上證指數大跌都被人們看做是一次危機,既然是危機,那就是危中有機,機會都是跌出來的,而不是漲起來的!很多時候大家參與股票投資還是基金投資,基本是都是在最瘋狂的時候參與,比如15年的牛市,很多人都是4000點以上才意識到牛市的到來,再比如今年2018年的年初大盤十一連陽,牛市都不曾看到過的景象,很多人在這個位置參與了股票以及基金,結果就是年初至今虧損20%左右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很多人虧損幅度在30%—50%左右。
當市場每一次大跌過後,上證指數都會跌的一個相對估值合理位置,在這個位置附近我們要做的是冷靜分析當下市場環境,不要再繼續恐慌。從下表數據統計 歷史 上每一次上證指數下跌就可以看得出:
A股 歷史 數據來看,上證指數自2006年以來歷次大跌平均跌幅在25.7%,PE估值下降27.1%,PB估值下降26.6%。如果剔除兩次牛市後的大跌,平均每次大跌的幅度也就是18.6%,PE估值下降19.9%,PB估值下降19.5%。目前僅能2018年的這一波大跌,已經跌幅在22%左右了,已經超過平均跌幅,再繼續往下的空間已經不大。
而且通過分析每一次大跌底部時上證綜指以及各個指數整體估值來看,目前點位屬於估值相對底部區域,隨時有可能會在此築底。
影響當下市場環境的主要現在就剩下外圍市場環境了,內部市場從16年下半年開始去杠桿,到今年下半年,政策已經有去杠桿變為穩杠桿,而且從市場來看目前也在採用寬松的貨幣政策調控市場,房地產又開始被政府嚴厲監管,所以對股市來講,我們本質上是有反彈需求。奈何國際市場環境多變,美元強勢,美國加息,人民幣貶值等利空因素導致了目前我國A股表現較差,但是對於美國川普的毛衣戰,預期明年年初基本就會落地,到時候不管是和談還是繼續加劇,對A股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小。
上證指數的每一次大級別回調,都是給了大家再次上車的機會,5000點的你參與過市場,4000點的你也參與過市場,3000點的你還害怕嗎?目前已經2700點了,不做順勢做逆勢,不做任何人的韭菜。
我是傑克,請點【全文】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之前滬指下跌2%已經讓股民無限郁悶和糾結了,今天3月23日黑周五下跌超過4%,雙倍的打擊,股民朋友必然更為心傷,連妹紙估計得傷心得梨花帶雨了。只是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下跌,我們要能冷靜且理智地看清下跌的本質,本周以來連續的下跌是因為外圍的黑天鵝因素的影響,這個黑天鵝就是「三加」,加鋼鋁關稅、加息和加貿易稅,都是老美炮製的。
在「三加」黑天鵝的利空沖擊之下,不單是美國自身的股市暴跌,也拖累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的股市一起下跌,無論是歐美地區,還是亞太地區,都是一個字:跌!今天A股市場盤中下跌超過百點,截止傑克發文,滬指下跌的低點是3116點,這是幾近沖擊3100點整數關口的低點。
技術走勢上看,無論是外圍股市,還是A股市場,經歷過短線如此快速的黑天鵝利空侵襲,在市場逐步消化利空之後,情緒終究會冷靜而啟動自救,這是金融市場的常態反應,基於此,在大跌之時,投資者更應當冷靜沉住氣去應對,以免在恐懼之中做出錯誤的決策。
我是傑克,用平實易懂的語言,讓你讀懂 財經 !
文中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我們大家都知道:大跌之後上讓指數怎麼走?就要看政府部們領導指揮下怎麼走!專家、股評家任何人說了都不會算數,只能是算命。要看政府的勇氣和決心。
1:指數一天把前面一周的行情全跌沒,會讓小散正式看空,今天割肉離場的人不少,准確地說:是這周割肉的小散太多太多;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傢伙,今天就是短期最好的一個買點,為啥我會這樣說?不管你用哪個技術去看,今天都是特好的一個買點,我是滿上了的;
2:下周一指數收小陰小陽的概率高,上午游資連板情緒冰點再次出現,利通上了板,下午海源上了板,這個情緒可以說明游資會再次回頭;
至於利通跟海源能走多高,這里不去過多地強調,我能告訴大傢伙的是,下周一的游資給我瘋就是對,因為這幾天游資的票跌得太慘;
3:白馬藍籌股今日選擇正式調整,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漲得過多,那些翻倍了的就不去點名,剩下的都是在高位盤整或者說遲早要補跌下來;
接下來的一波行情,會輪到二三線的 科技 股接力,比如說:長電-藍思-立訊-鵬鼎-深南-東山等等等等,還在相對低位,這個時間段好的票基本上沒有在底部的;
4:除非你不玩 科技 ,不玩藍籌股,不玩 科技 藍籌股還能玩誰呢?那就是 汽車 題材, 汽車 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題材,就好比今天,華自就給幹上了板,帶動了一堆票上來;
需要尋找的行業板塊裡面的是:電氣設備,電氣設備包含的板塊太廣,這是我的一個方向,大傢伙選不選這個板塊自個定,因為每個同胞喜愛不同;
5:證券今天已正式跌破60線,對於短期來說:它會加長時間的震盪周期,沒有再次回到60線上方之前都屬弱勢,另外一個就是軍工;
6:對於軍工而言,算是一個正常的回調,下方的支撐就在60線附近,到了這個點位附近,隨時可以加倉,屬於被動下帶的題材,本來也沒漲多少;
7:最後:指數更多的理解是洗盤格局,洗的是天天玩短線的同胞,因為短線總愛動,很多小散一漲就買進去,一跌就賣出來;
資本市場當中真的太常見,因為大多數的小散都是玩短線的,所以:洗的就是這些投機者,唯有用短線的跌才可以把投機者洗出;
玩價值投資的同胞,今天這樣跌根本不當回事兒,因為指數整體還是向上的,對於中長期而言,指數一點毛病沒有,但對短線來說:確是太坑人!
如果說到現在了你還盯著上證指數看,那我只能不客氣的說你是一個不知不覺者,你現在應該看的是創業板指數,為什麼?小財哥給大家好好解釋一下。
第一,去年漲了一年的是什麼?是傳統行業,那麼傳統行業為什麼會漲那麼多,是因為從2012年國家開始實施去產能規劃,再到供給側改革的升級大幅降低了供給端輸出,再加上政策紅利刺激需求增加的成果。
第二,整個上證50指數漲了多少?自從周期漲價見頂之後上證50指數繼續不斷新高,創出兩年多新高,去年十一月下旬開始機構開始拋出大白馬大藍籌,一路走強的十一連陽加七連陽都是上證50在上漲,這個時候盯上證指數是沒錯的,但是現在風格早就不在上證里了。
第三,創業板的皇家一族 科技 類公司股價在去年年底就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後期直接出現了資源股,消費股, 科技 股連帶輪動的現象,但是很可以 科技 股沒有在去年走出來,但是春節後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啊,區塊鏈,小米概念,獨角獸非常活躍,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