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甲減指標有哪些
甲功五項是指甲狀腺的五項健康情況檢測數據,分別指甲狀腺素(T4)、三碘甲狀原氨酸(T3)、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T3、游離T4的測定。
甲減患者在飲食上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少吃可致甲狀腺腫的食物
捲心菜、西蘭花、花椰菜、蘿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里含有硫氰酸鹽,硫氰酸鹽可與甲狀腺細胞的碘泵結合,抑制甲狀腺聚集碘,干擾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導致甲狀腺腫大。因此,甲減患者應盡量少吃這類蔬菜,尤其不要生吃。
2、低脂肪、高纖維素、高蛋白飲食
甲減患者往往同時伴有血脂異常,故患者要低脂飲食,少吃肥肉、奶油、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堅果等高脂肪食物。每天食用油最好控制在20 克(大約 2 調羹)以內。
甲減患者由於胃腸蠕動減慢,常會出現腹脹、便秘,故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雜糧、韭菜、山葯等),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
甲減患者由於胃腸功能下降導致蛋白質消化吸收不良,可以多吃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肉、牛奶、大豆製品等),以維持人體蛋白質的平衡。
(1)甲功哪些數據可以判斷甲減擴展閱讀
注意防寒保暖
甲減患者由於代謝慢、產熱低,畏寒、乏力明顯,再加上機體免疫力下降,因此,很容易著涼感冒;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能誘發黏液性水腫昏迷。因此,甲減患者不要吃生冷食物,尤其在冬季,要格外注意禦寒保暖,預防感冒。
B. 甲功全套檢查的指標為哪些
【TRH】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正常情況:14~168pmol/L
增高:原發性甲減,繼發性(垂體性)甲減。
降低:甲亢,第三性(下丘腦性)甲減。
【T4】 游離甲狀腺素指數—— 正常情況:2.2~14.0
增高:甲亢,應用甲狀腺激素或肝素等。
降低:甲減。
【TSH】 促甲狀腺激素—— 正常情況:臍血 3~12mU/L; 兒童 0.9~8.1mU/L ;成人 2~10mU/L; >60歲 ,男2.0~7.3mU/L ,女2.0~16.8mU/L
增高:原發性甲減,異位TSH分泌綜合征(異位TSH瘤),垂體TSH瘤,亞急性甲狀腺炎恢復期。
降低:繼發性甲減,第三性(下丘腦性)甲減,甲亢CTSH瘤所致者例外,EDTA抗凝血者的測得值偏低。
【FT3】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正常情況:6.0~11.4pmol/L
增高:甲亢。
降低:甲減。
【反T3】反-三碘甲腺原氨酸——正常情況:0.2~0.8nmol/L
增高:各種應激狀態,飢餓,禁食,各種急性疾病,肝臟損害,肥胖症減肥過程中,高齡等
【T3 RU】三碘甲腺原氨酸——正常情況:0.98~1.00
注意:在此試驗中,是用未結合的TBG量來間接反映血中T4的濃度,與T3並無關系。
增高:甲減。
降低:甲亢。
【TT4】 甲狀腺素總量——正常情況:新生兒130~273nmol/L 嬰兒91~195nmol/L 1~5歲95~ 195nmol/L 6~10歲83~173nmol/L 11~60歲65~156nmol/L >60歲 男 65~130nmol/L 女 72~136nmol/L 妊娠後 5月 79~229nmol/L
增加: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葯,家族性),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應用甲狀腺激素時,進食富含甲狀腺激素的甲狀腺組織等。
降低:甲減,低TBG血症(腎病綜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丟失性腸病,遺傳性低TBG血症等),全垂體功能減退症,下丘腦病變,劇烈活動等。
【FT4】游離甲狀腺素—— 正常情況:26~39pmol/L
增高:甲亢,應用甲狀腺素治療時。
降低:甲減,應用T3治療時。
【TT3】三-碘甲腺原氨酸總量——正常情況:臍血0.5~1.1nmol/L 新生兒1.4~2.6nmol/L 1~5歲1.5~4.0nmol/L 6~10歲1.4~3.7nmol/L 11~60歲1.8~2.9nmol/L >60歲 男1.6~2.7nmol/L 女1.7~3.2nmol/L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醫源性甲亢,甲亢治療中及甲減早期TT3呈相對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狀腺腫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對性升高。
降低:甲減,低T3綜合征(見於各種嚴重感染,慢性心、腎、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C. 甲減由哪個指標確定
甲減的話,看甲功檢查的 促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素情況, 甲減是甲狀腺素分泌低了,會低於正常范圍值, 其次是促甲狀腺激素會偏高! 一般明顯的指標顯示是 T3 T4偏低 TSH偏高。 有的早期病情是T3 T4偏低 TSH正常, 或者是 TSH偏高 T3 T4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