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強稅收數據質量管理有什麼意義
一、加強稅收數據質量管理有三大方面意義:
1、加強稅收數據質量管理,進一步加快稅收系統信息化建設步伐,促進數據的安全、高效、有序運行,提高稅收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的全面性和真實性,全面提升稅收征管信息系統在稅收系統范圍內的運行質量;
2、加強稅收數據質量管理,進一步推進稅收工作向精細化、科學化、專業化的方向邁進,逐步強化稅收數據管理,不斷拓寬稅收數據管理渠道,加快信息化建設;
3、加強稅收數據質量管理,進一步推行稅收科學化、信息化、精細化管理,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及時掌握真實、完整的稅收信息數據,對充分發揮稅收各項職能作用,反應稅收工作的現狀,預測稅收發展趨勢,切實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為國家的宏觀分析決策、引導資源優化配置、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堅實的基礎。通過分析信息數據可揭示徵收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使決策建立在客觀、真實基礎上,從根本上實現決策從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從而避免認識上的誤區和工作上的盲點。
二、如何加強稅收數據質量管理: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對應職能部門要以數據採集、復核、修正、垃圾數據清理工作為抓手,制定實施方案,突出數據採集、核查、錄入、修正、垃圾數據清理任務的分配、人員安排、時間進度,把工作職責、環節、任務分配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層層把關、層層落實,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擔子,確保征管基礎數據清理工作順利實施。
2、規范數據採集,確保錄入質量。要求各單位在採集數據時做到採集前有審核,採集後及時復核、校驗,發現問題數據及時確認並糾正,確保數據錄入的質量,使採集到征管系統的數據能夠滿足應用需求。
3、加強數據維護,提高數據質量。加強數據質量監控分析,採取人工審核、計算機自動審核、人機結合審核和實地抽查等多種方式,加強征管系統的數據審核。做到對採集到征管系統的數據既有過程式控制制,又有事後監控審核,促進數據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4、深化數據應用,提高管理水平。各單位在充分利用征管系統提供的數據資源,進一步加強數據應用工作,針對對征管基礎數據分析利用重視不夠現象,建立涉稅信息分析機制,積極利用征管數據分析研究解決稅收征管問題,養成利用征管數據分析研究解決征管問題的習慣,通過稅收分析和納稅評估,發現征管薄弱環節和疑點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征管,積極研究、探索科學實用的分析方法,同時根據數據應用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改進數據管理方法和手段,促進數據質量不斷提高。
5、圍繞平台,查缺補漏。充分應用綜合征管軟體的查詢統計模塊,各管理分局人員不定期進行管戶查對,有針對性地對異常數據進行修正和補錄,對每期數據通報中存在的問題數據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及時整改,防微杜漸;同時抓好數據整改落實後續管理,切實提高征管業務系統中數據的質量。
6、加強業務操作培訓,提高幹部運用水平。縣局將綜合征管軟體運用培訓和輔導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基礎工作,採取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層次的學習培訓,保證各崗位操作人員對負責的功能模塊能大膽使用,正確熟練操作,規范處理各項稅收征管事務。
2. 企業稅務信息管理系統有那些應用價值
企業稅務信息管理系統(eTIMS)eTIMS從數據管理入手,通過多種方式將企業分散在各處的涉稅信息統一收集整理,結合數據治理與數據分析技術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只需要一個平台即可完成所有的內部涉稅工作。
1、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自動化涉稅信息採集、重復數據初始化、自動生成涉稅資料等服務,優化涉稅信息採集報送的流程,結合內置政策法規、溝通平台、辦稅提醒等改善企業稅務管理模式
2、提升數據質量
通過內置數據質量管理模塊,在涉稅信息採集處理過程中採用交叉驗證、規則審查等方式持續監控企業涉稅數據的問題,進而提升涉稅數據服務的准確性
3、降低管理成本
藉助eTIMS提供的各類涉稅信息服務,對比企業傳統方式的稅務管理、業務辦理、數據處理工作平均直接管理成本減少30%以上
4、減少稅務風險
通過對稅收政策和企業運營工作涉稅環節的梳理,為企業建立一套風險指標體系,系統自動執行風險識別和預警。結合對稅務監管部門工作的理解,內嵌監管經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