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尾標定位系統在長排列地震調查中的應用
何水原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廣州 510760)
作者簡介:何水原,男,1974年出生,物探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調查的導航定位及各種工程測量工作。
摘要 本文通過Seamap公司生產的Buoylink EX GPS tracking system 尾標定位系統在長排列地震調查中的應用,闡述了尾標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地震調查中的重要性和實用性,為常規地震及三維地震調查中尾標定位的使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海洋地震調查 導航定位 尾標定位
1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海上地震調查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簡單的常規地震調查也將被多元化、綜合性較強、多手段的調查所代替,而長排列、大容量的地震調查技術以其在深水海洋的調查優勢和其對中深層地質信息反映明顯而被目前海洋地震調查領域廣泛使用。地震調查中所有的定位數據將由綜合導航定位系統提供,導航系統的數據主要來自GPS、羅經等外設的原始數據。導航系統提供的很多位置數據則為系統推算的數據,這些數據的精度隨定位設備的精度而變化。為了提高調查中的定位精度,尾標定位系統被廣泛應用於二維常規地震調查中。
2 尾標定位系統在長排列地震調查中的重要性
隨著長排列、大容量地震調查技術在海洋地質調查上的使用,調查中使用的電纜要比常規二維地震調查的電纜長。在這種調查中,往往使用480道電纜進行工作,其工作段長度為6km,根據彈性段使用的不同,尾標離船參考點的距離往往達到6.6km左右,這樣尾標的定位顯得十分必要。
在常規的二維地震調查中,由於使用的電纜工作道數少,電纜長度較短,尾標離船參考點相當近,為了節省成本,大多數的二維地震調查都不使用尾標定位設備,調查中的尾標數據是由綜合導航系統根據船台上的GPS、船上的羅經以及電纜上安裝的羅盤水鳥的有關數據推算出尾標位置。這樣,尾標位置數據的准確度,即尾標定位的精度,就受到了GPS、羅經及羅盤水鳥精度的影響。如果電纜上使用的羅盤水鳥較少,羅盤精度較差,那麼導航綜合系統推算出來的尾標的位置必將與實際位置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另外,為了減少電纜的抖動,電纜在頭部和尾部都使用了彈性段,這些彈性段的實際拉伸長度是跟涌浪的大小有著密切關系的,涌浪作用大則拉伸變形較大,尾標的推算值也與實際位置相差較大。因此,在電纜受涌浪等外界因素影響大的時候,電纜形狀並非直線的情況下,導航系統對尾標位置的推算將會存在較大的偏差。尾標實時定位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地震調查的導航定位中,最終生成的後處理數據包含了各設備的位置、船參考點的位置、共中心點的位置、電纜各檢波器的位置等數據,這些數據都是經過導航後處理系統最終的平差後生成的。在平差過程中,需要使用到GPS原始數據、羅經、羅盤和尾標的數據。如果尾標的位置來自綜合導航定位系統推算值,那麼最終生成的後處理數據必將與實際位置存在較大的偏差,這必將影響系統的綜合定位精度。所以,尾標定位系統使用於長排列地震調查中是非常必要的。
3 尾標定位的工作原理
3.1 系統的組成
尾標定位系統通常由室內和室外兩大部分組成。
室內部分有:GPS處理單元、串口單元、供電箱體、數據處理計算機。室外部分為:主船體部分和尾標部分。其中主船體部分由主GPS天線(基準台)、無線通信發射台(無線通信數據鏈)組成;而尾標部分則由尾標載體和尾標定位GPS及無線傳送單元組成。
3.2 尾標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
3.2.1 兩點間的距離與角度的求解
該系統主要是通過某一坐標系中兩個已知點坐標去求解兩點間的方位和距離的原理來實現尾標定位的。兩點間的距離與角度的求解原理如下:如圖1所示,當A1和A2點的位置已經知道,假設它們分別為A1(X1,Y1),A2(X2,Y2),那麼A1和A2之間的距離L就可以通過這兩點的位置坐標求算出來。
圖1 兩點間的長度與角度求解圖
Fig.1 Rang and Angle Diagram
南海地質研究.2006
而其角度a也可以通過兩個已知點的位置數據求算出來。
南海地質研究.2006
在尾標定位系統中,每個尾標GPS內部都安裝了GPS接收器與內置的GPS天線單元,這樣尾標任何時刻的位置就可以通過GPS來進行定位(袁建平等,2003)提供。另外,在船台上,該系統還有另外一套GPS進行船台的定位(劉基余,2003),這樣船台和尾標就相當於已經知道位置的兩個點。系統便能計算出尾標離船台的距離和角度。
3.2.2 尾標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
在尾標上RGPS接收機和在船台上的GPS接收機同時接收到衛星信號,RGPS接收到的GPS信號通過其無線電發射裝置以902 MHz到928 MHz頻率的無線電波發射回來給無線通信台,無線通信台把該信號傳送給GPS介面單元;而船台上的GPS天線則直接將此GPS信號通過天線饋線發送給GPS介面單元。因此,該GPS介面單元同時接收到此兩路信號,並將這兩路信號分離及處理後,獲得有關的GPS原始數據,然後將這些數據通過串口單元傳送給數據解算計算機。數據解算計算機通過有關的識別軟體(Seamap 使用Buoy Link Ex Gate和Buoy Link Ex Demultiplexer)和差分解算軟體(Seamap 使用RtkNav R20)對這些數據按照GPS測量(張勤等,2005)解算原理進行實時動態差分解算,解算出船台GPS和尾標RGPS的位置數據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對方位和相對距離,然後通過串口單元把該方位和距離發送給綜合導航定位系統進行尾標的監控和系統的綜合計算。
4 尾標定位的應用
為了更准確地獲得尾標的位置數據,目前很多地震調查都使用了尾標定位系統。市場上也出現了各種不同型號、不同廠商生產的尾標定位系統,China Offshore Fugro GeoSolutions生產了他們自己的尾標定位系統,而Seamap Pte.Ltd.公司作為專門生產尾標定位系統的公司,其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用戶的擁戴。下面我們將以Seamap 的尾標定位系統為例,闡述尾標定位系統的應用。
4.1 Seamap尾標定位系統的組成和連接
Seamap尾標定位系統和其他的尾標定位系統一樣由室內和室外兩大部分組成。
圖2 結構連接圖
Fig.2 Structure Diagram
系統連接如圖2。首先,將16路串口單元連接到主計算機(此計算機運行於Windows XP操作系統下)的串口卡中,此卡在計算機背面有兩個連介面,一個標示為「1-8」口,另一個標示為「9-16」口。這樣就相當於給解算計算機提供了16個串口,這些串口可以通過軟體在Windows的「設備管理」中改變介面協議,以RS232、RS422和RS485的方式進行數據的交換。接著,連接GPS處理單元和串口單元。使用串口連接線連接串口單元的COM1口和GPS處理單元Radio Com 口;使用同樣的方法連接串口單元的COM 2和GPS處理單元GPS COM 1,連接串口單元的COM 3和GPS處理單元GPS COM 2。將串口單元的COM 4和Spectra的RTNU的串口相連。最後將主GPS天線連接到GPS處理單元的GPS ANT口,將無線通信發射台連接到GPS處理單元的Master Radio口。將震源上的GPS電源連接到電源單元,為震源上的GPS提供36 VDc電源。
這樣,系統的室內部分就連接好了。室外,將震源GPS接上,將尾標GPS的外置天線連上,然後將它上面的兩個接頭一個連接到地震電纜,另一個連接電池。此時,GPS底部可看到紅綠燈閃爍,它們分別表示GPS接收機和無線電傳輸單元已經正常工作。
4.2 系統的配置
對任何一套新的尾標定位系統來說,系統參數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對於Seamap的尾標定位系統來說它的配置主要包括尾標 GPS 單元的配置、Buoy Link Ex Gate和 Buoy Link Ex Demultiplexer信號識別軟體的配置和RtkNav R20解算軟體的配置。
4.2.1 尾標GPS 單元的配置
對於Seamap尾標定位系統來說,GPS單元主要包括尾標上和震源上的GPS單元以及船台的GPS單元。尾標和震源的GPS單元主要是通過紅外線通信進行配置,而船台的GPS單元則可以通過GPS介面單元的Radio開關(撥到Program位置)也進行主台GPS的配置。
尾標上和震源上的GPS配置方法如下:連接GPS電源,將計算機的紅外線接頭對准GPS的紅外線接頭,運行超級終端軟體,GPS將與計算機連接。輸入Help將顯示有關的操作指令,按指令執行即可。
這里,我們主要用到的命令有「rs485 swith=n」更改數據輸出的方式;「config?」用於顯示GPS裡面已經配置好的信息。該系統的說明書中還提到如何設置GPS、如何檢測有關GPS信息等解決方案,這些操作都會更改GPS的配置,一旦設置不對GPS將無法工作,因此不建議對其進行配置更改。
4.2.2 尾標定位系統軟體的配置
Seamap尾標定位系統的軟體主要由三部分(ExGATE.exe,ExDMX.exe,RtkNav.exe)組成,其中ExGATE.exe、ExDMX.exe為信號識別和分離軟體,它們的設置是相同的,這兩個軟體使用同一個配置文件;RtkNav.exe為數據解算軟體。
4.2.2.1 ExGATE.exe、ExDMX.exe 的配置
在主菜單的「tool」菜單下點擊「edit configuration」選擇配置文件後進入配置界面。在配置窗口(Network setup)中編號「No.」是無需更改的,按數字順遞增,可以通過左下角的「New」、「insert」增加或插入新的編號、新的內容。界面中第二列為設備的類型「type」。其中,用「R」表示無線電波傳輸數據;「L2」表示雙通道的RS485有線控制模式;「L1」表示單通道的有線控制模式;而「G」只使用於信號分離器(Demultiplexer)中,表示正在接收GPS數據;其中,用「U」表示遙控單元有用戶數據接入。界面中第三列為尾標或震源GPS 無線模塊的系列號、有線控制單元到計算機的連接串口號及在EXDMX中的連介面。此列中,如果「TYPE」為R則寫入GPS無線部件號;如果為L2則寫入GPS連接的串口號和波特率。在Demultiplexer中應該寫入與Remote Units中與Ref相同的信息和GPS類型。如果Ref為TB而使用的GPS為NOV(Novatel),這里應該為TB:NOV。界面中第四列為計算機的IP口。我們使用的是本計算機的口,一般寫入「thisPC:6401」或「127.0.0.1:6401」。在Remote Units單元中,此埠地址為GPS數據進入計算機的埠地址,在Demultiplexer中此埠為信號分離後數據傳輸給RtkNav.exe程序的埠。這兩個埠不能相同,但Demultiplexer中埠號必須和RtkNav中的輸入埠號相同。界面中第五列對所定義GPS進行描述「Description」,這里可以用數字或文字進行任意描述。界面中的第六列為參考信息「Ref.」這里寫入的簡簡訊息必須和「Demultiplexer」中「Radio SN/Com Port/Remote Port」的一致。這樣設置便完成了。
4.2.2.2 RtkNav.exe 的配置
在RtkNav.exe界面中點擊「File」下的「New Project」進行新文件配置,或在文件中選取已有文件進行參數編輯修改。首先,對GPS接收機進行配置,點擊「Add GPS Unit」出現的界面如圖3。我們需要先配置船台GPS,它接在Serial Port的COM2口,波特率為19200。然後點擊「next」進入下一步的界面,選擇GPS的類型和用途。(主台GPS 為NOVATEL OEM4)。此界面中還需點選「Base」使得此GPS作為主台使用。並選上從主GPS獲取位置進行差分「Use Coordinates Output from the Base Receive」。點擊「next」對GPS介面和數據更新率及數據處理模式進行設置。作為主GPS需選A口,數據更新率為1秒,「in what processing mode will this unit start」中選運動差分模式Kinematic(海上工作必須選此差分模式)。另外,如果需對輸出的數據進行記錄則在「log this unit′s data to a file」中選上「yes」。上述操作完了之後,點擊「Finish」完成主台GPS的配置。
圖3 RtkNav中GPS通信圖
Fig.3 RtkNav GPS Communication Diagram
下面對尾標GPS和震源GPS進行配置。它們的配置方法和船台GPS配置的方法相同,但選擇的介面等不一樣。它們是通過網路埠進行數據交換,需選「TCP/IP Network」埠、TCP網路協議,Client網路模式,該網路埠號必須和EXDMX中的埠號不同,因為在EXDMX中的埠號是指進入和輸出該軟體的端點號,而這里的埠號是指輸入RtkNav的埠號。Destination IP Address 是本機地址「127.0.0.1」。設置完成後點擊「Next」進入GPS類型和通訊協議的設置。它們都為「ASHTECH DG16」類型,其工作方式為「Remote」,都使用「B」口,其更新率和數據處理模式都和主台GPS設置一樣。如果震源GPS使用有線傳送數據方式,則把它設置成從串口輸入數據。
接著我們對軟體的處理方式進行配置。點擊配置界面的「Processing」。這里,我們在「Receiver data」中選「Single Frequency」。在「processing configuration」中選擇「Manual Start-up」。在「Moving Baseline」中選「Moving Baseline On」,在「Lineup toleracnce」中選擇「Remote data must be received within specified time 1800 毫秒」。另外需注意的是「Kinematic Ambiguity Resolution(KAR)選項中的KAR On」不能選。
最後,對輸出數據進行配置。在配置界面中點擊「Output」選卡出現數據輸出的配置菜單,按照綜合導航系統所需要的數據格式和通信協議設置即可。
4.3 尾標GPS的試驗
每個尾標GPS在出廠前都經過檢驗的,但對消費者來說自己親自做完試驗後才完全相信它的精度。對於尾標GPS來說其精度直接受到內在的GPS接收器精度影響。因此對該GPS接收機的精度評價將可以獲得尾標GPS的定位精度指標。該試驗相對簡單,連接好系統後,將尾標GPS或震源GPS放置於空曠的已知點上,並運行該系統,對尾標GPS按照普通GPS接收機的方法,以NMEA0183中GGA的數據格式進行數據記錄。數據採集完後,可以運行ASHTECH EVALUATE SOFTWARE GUIDE 分析軟體進行數據分析,如圖4所示。最後我們對某一個尾標GPS進行了5小時的試驗,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該尾標GPS定位精度在3m以內,滿足各項野外地震調查的需要。
圖4 誤差分析圖
Fig.4 Position Error Analysis Diagram
4.4 地震調查中尾標定位系統的應用
4.4.1 尾標系統的使用
在地震調查中尾標GPS安裝在尾標上,連接好船台的系統後,打開供電箱體的電源,給震源上的GPS供電,打開GPS處理單元的電源。此時,面板上的GPS position燈CTS和TX亮綠燈。當與尾標GPS和震源GPS通信正常時,CD綠燈閃亮(每秒閃一次)。然後,在Windows XP操作系統中分別依次點擊ExGATE.exe、ExDMX.exe、RtkNav.exe圖標運行相關程序。系統將輸出綜合導航系統所需的尾標數據。
4.4.2 尾標系統對綜合定位的影響
為了考究尾標定位對綜合定位的精度影響,我們以某次南海野外工作的數據為例進行研究。在該次調查中,電纜使用480道,道間距為12.5m,電纜工作段長6.0km,加上彈性段和前導段等,尾標到船參考點約為6.6km。下面我們來看看本次工作中測線長度為73km線名為XXXX-V5G8S9的測線在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時的差別。
圖5 電纜羽角圖
Fig.5 Feather Diagram
(1)工作情況
首先,了解一下整條測線完成過程中的一些情況。圖5是該測線工作過程中各炮點的電纜羽角曲線圖,在該圖中,可以看出開始時,電纜羽角越來越小,在3488到2400炮點處,羽角較小,並且相對穩定,而在2400炮點以後,水流變大,電纜羽角也隨之增大。
圖6為記錄的尾標數據圖,在圖中,上面部分為尾標方位數據曲線,它記錄了整條測線工作過程中,尾標的方位在60°附近波動,也就是說尾標在不斷的左右擺動。而圖中的下面部分則是尾標距離船參考點的距離。隨著水流的影響,該值也在6.6km附近波動。這說明了電纜的彈性段有可能被拉長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尾標在測線方向上的左右擺動使得該值在變化。不管怎樣,尾標的位置是隨著水流的影響在不斷地變化著的。可見,如果綜合導航定位系統按直線方式對尾標的距離進行推算的話,其推算值必定和實際值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2)在偏離測線左右方向上的比較
了解該測線的工作情況後,現在比較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系統存在的區別。首先,在偏離測線左右方向的定位上進行比較。圖7為測線在1611到881炮點處的比較,圖上部分為近道(第一道)的比較,而底部為遠道(第480道)的比較,其中白色說明相差很小,黑色表示相差很大。從圖了解該測線的工作情況後,現在比較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系統存在的區別。首先,在偏離測線左右方向的定位上進行比較。圖8為測線在1611到881炮點處的比較,圖上部分為近道(第一道)的比較,而底部為遠道(第480道)的比較,其中白色說明相差很小,黑色表示相差很大。從圖中,我們知道,近道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在偏離測線左右方向上相差很小,而在遠道上相差很大。這說明尾標定位對遠道的定位非常有效,而且隨著電纜長度的增加,其優勢就越明顯。
圖6 尾標數據圖
Fig.6 Data of Tail Buoy Diagram
圖7 在測線沿線方向的比較圖
Fig.7 Comparing at Along Diagram
表1中的數據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這是該測線總共2921個定位點的統計,這里我們列舉了近道(1到5道)、中道(238到242道)、遠道(476到480道)比較的數據。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系統在偏離測線左右方向的數據在近道上相差很小,而在中道上,相差較大,在遠道上的相差是最大的。這也證明了尾標定位對遠道的定位非常有效,而且隨著電纜長度的增加,其優勢就越明顯。
表1 尾標左右偏離測線方向比較Table1 Tail Buoy Comparing at Across Diagram
(3)在沿線方向上的比較
通過同樣的數據處理方式,我們獲得了在測線沿線方向上的比較圖和有關數據。
圖8 在偏離測線左右方向的比較圖
Fig.8 Comparing at Across Diagram
圖8為測線在1611到881炮點處的比較,圖中頂的上部分為近道(第一道)的比較,而底部為遠道(第480道)的比較,其中淺色(白色)的部分說明相差很小,深色(黑色)則表示相差很大。從圖中,我們知道,總體上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系統在沿線方向上的差距沒有在偏離測線左右方向上的差距那麼大。同樣近道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在測線沿線方向上相差很小,而在遠道上相差較大。這也說明尾標定位對遠道的定位非常有效,而且隨著電纜長度的增加,其優勢就越明顯。
表2中的數據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這也是該測線總共2921個定位點的統計,這里我們同樣列舉了近道(1到5道)、中道(238到242道)、遠道(476到480道)的比較數據進行闡述。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系統在測線沿線方向的數據在近道上相差很小,而在中道上,相差較大,在遠道上的相差是最大的。
表2 尾標測線沿線方向的比較Table2 Tail Buoy Comparing Along Across Diagram
從數據的比較上,我們很容易看出在此方向上的相差比在左右方向上的偏差要小很多。不管怎樣,都說明了尾標定位對最終的導航定位都存在影響。而且,使用的電纜越長,尾標離船尾越遠,設計測線的長度越大,定位精度影響越大,特別是在受涌浪影響大的地方,設計測線較長時,影響將更大。
4.5 尾標定位系統的缺點分析
1)由於該系統使用GPS進行定位,其精度受到GPS本身的定位精度限制(梁開龍,1994)。不同的廠商使用的GPS的精度不同,其尾標定位的精度也不同。使用雙頻的GPS接收板的尾標定位,其定位精度必將比使用單頻的精度要高。
2)由於尾標上的GPS數據信號是通過902Mhz到928Mhz的無線電波傳播的,其傳播距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尾標定位系統使用的無線電為高頻信號,其傳播接近直線方式。由於地球表面是曲面,當尾標離船台較遠時,受地球曲面的影響和涌浪的影響,直線傳播的高頻無線電信號將被地球表面和涌浪所遮擋,信號鏈將呈現出斷路現象,這時船台上的無線電台將無法與尾標進行通信,系統也將無法對尾標進行跟蹤定位。因此,為了提高該系統的性能,尾標上的無線電發射天線和船台上的無線電發射台盡量架設在最高點,以確保無線電信號鏈的正常連接,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5 結論
1)使用了尾標定位系統,可提高尾標的定位精度。在導航後處理軟體中,對使用和不使用尾標定位系統的數據進行了對比處理發現,根據測線長度的不同,涌浪影響的不同,電纜狀態的不同,使用尾標定位,其精度有顯著提高,兩數值相差幾十米左右,也就是說使用尾標定位最大可提高約幾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2)由於尾標定位系統的精度受到GPS本身的定位精度影響。因此用戶在選用或研發尾標定位系統時,應當盡量選用定位精度高的GPS板件作為GPS的接收板件。
3)由於尾標上的GPS數據信號是通過高頻無線電波幾乎直線傳播的,其傳播距離受到影響,因此,為了提高該系統的性能,尾標上的無線電發射天線和船台上的無線電發射台需盡量架設在最高點。
參考文獻及資料
梁開龍,暴景陽,劉雁春.1994.GPS動態測量方法研究.導航(1):16~22
劉基余.2003.GPS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方法.北京:科技出版社
袁建平,等.2003.衛星導航原理與應用.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
張勤,李家權,等.2005.GPS測量原理及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42~68
Buoyling EX GPS Tracking system Operators Manual,9~69
Vkaslav Dushatshy.Ivan Iordansky Natiala Roudakova,Ashtech Evaluate User′s Guide version 5.24~25
The Applications of Tail Buoy Position in the Long Array Seismic Survey
He Shuiyua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Using Buoylink EX GPS tracking system,as an example,in the long array seismic survey,we explain the working theory of the tail buoy position system,and how it is used in the survey.This article would be useful in the normal and 3 D seismic survey.
Key Words:Marine Seismic Survey Navigation and Position Tail Buoy Position
2. 初中物理怎麼看電流表上的數據
電流表上有「+」和「-」接線柱「+」接線柱一般為「0、6A」和「3A」兩個接線柱表盤上最右端上面寫著「3A」,下面寫著「0、6A」相應的,表盤分為上下兩列數如果電流從「0、6A」處流入,就看下面的數字如果電流從「3A」處流入,就看上面的數字注意:上下兩列數分度值是不同的如果有一些難一點的題目 (一般是有兩個電流表,但指針擺動到同一地方,只給一幅圖) 沒有畫出時從哪一個正接線柱流入的,你要對比電流的大小(如:幹路和支路)電流大的選大的量程,電流小的選小的量程,讀數方法和上面一致希望可以幫助你,祝你學習進步3. 根據波高大小,通常將涌浪分為幾個等級1.5個;2.20個;3.8個;4.3個
1.5個等級
4. 熱敏電阻5D-7,5D-9.10D-9能承受多大的涌浪電流
你參考http://wenku..com/view/35365c0af12d2af90242e6c8.html的數據,直徑越大承受功率越大,你參考最大穩態電流,留些餘量,瞬態就不要擔心了,NTC就是抑制瞬態電流的。5D7,2A;5D9,3A;10D9,2A。
5. 初二物理聲學的波形圖怎麼看
波的寬度表示頻度(寬的頻度小)
上下的高度表示響度(高的響度大)
音色一般表示不了,反正亂亂的,沒規律就是雜訊。
波形圖的橫軸.縱軸都是長度單位,在圖上反映的是波的形態(樣子)。寫波形圖中波的表達式,用傅里葉級數展成正弦級數。第一項的頻率決定音調,後面項的頻率的決定音色。至於響度,是第一項的振幅。
(5)涌浪大小數據怎麼看擴展閱讀:
波形圖可用於顯示測量值為均勻採集的一條或多條曲線。波形圖只能繪制單值函數,即在y=f(x)中,各點沿x軸均勻分布,比如一個隨時間變化的波形。波形圖可顯示包含任意個數據點的曲線。波形圖可以接收多種數據類型,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數據在顯示為圖形前進行類型轉換的工作量
波形圖接收多種數據類型以顯示單條曲線。對於一個數值數組,其中每個數據被視為圖形中的點,從x=0開始以1為增量遞增x索引。波形圖接受包含初始x值、△x及y數據數組的簇。波形圖也接收波形數據類型,該類型包含了波形的數據、起始時間和時間間隔(△t)。
6. 小火箭的流量數據怎麼看
1、首先打開騰訊電腦管家,電腦加速,開啟小火箭。
2、其次小火箭的小圓球旁邊,跟著一條小尾巴。
3、最後小尾巴這里就是實時展示網路流量大小的地方了。
7. 水庫地區地震造成水體震動形成浪可以稱為涌浪嗎
目前,我在眾多的實踐工作中還沒有遇到地震造成水體自身震動形成的涌浪,在汶川地震中,紫平鋪水庫由於受到8.0級地震,到壩址庫水波動也是甚小;三峽水庫中,80年代的新灘滑坡造成滑坡體對岸涌浪達3米以上(具體數據請查找具體文獻);在2007年水布埡庫區木竹坪滑坡中,是由於蓄水造成滑坡體滑動導致庫水涌浪。另,假設在庫邊或庫中發生一次地震,由於地震動造成庫水涌浪,這是有可能的,但是這也需要根據地震具體的因素,如震級大小、深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