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那裡可以查到歷年大學生就業率,需要官方的統計數據
歷年大學生就業率查詢網址(查詢網址),在上面輸入大學生就業率即可查詢。
就業率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
1、指在業人員佔在業人員與待業人員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勞動力中,實際被利用的人員比重。一定時期在業人員越多或待業人員越少,則就業率就越高,反之越低。
2、計算和研究就業率,實質上是要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從微觀角度說,這是指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均能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並以此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從宏觀角度說,是指既不存在閑置的生產資料,也不存在未被利用的勞動力資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就業率
㈡ 教育部嚴查就業數據,該從哪裡著手呢
對於大學生來說,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就業問題了。以前有很多的學校會對學生的就業數據弄虛作假,教育部也意識到,有很多大學對學生的就業數據進行違規操作。嚴查學生的就業數據要從這些方面著手,比如大學是否給畢業生進行就業虛假簽約的行為,學生的簽約信息是否與學生能否拿到學位有關。
各個高校為了得到良好的就業數據,也是煞費苦心。因為好的數據不僅可以向外宣傳自己的學校是一個好學校。也可以像上面好交代。有些學校甚至直接給輔導員布置任務,讓他們上門勸學生,簽訂就業協議。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大學在促進學生就業這個問題上還是幹了不少實事的。比如舉辦各種招聘會,給學生推薦就業單位。但是社會上依舊存在這樣的現象,很多大學生即使就業了,幾個月之後又選擇再次失業。
㈢ 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學生就業論文的數據在哪裡尋找
文獻搜集的話,首先以知網為主。畢竟這是當前最實用,最全面的資料庫了。其次是研報。畢竟關於就業創業的很多機構都是在一直關注。關於數據的事情,數據來源嗎?第一個就是我和你提到的研報,這里邊有很多很多數據都是可以直接拿來用的。第二數據來源就是你去網路零形的數據搜集。當然,這兩個數據來只適用於廣泛性,普適性的對象研究。
㈣ 中國大學生就業情況在哪裡查資料
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原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運營的服務於高校畢業生及用人單位的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每年800多萬就業數據、800多萬生源數據、學信網1000萬新增用戶以及3500萬在校生資料庫、1.7億高等教育學歷信息庫,為用人單位精準、高效招聘提供數據與用戶支撐。
㈤ 資料庫兩高企業數據怎麼獲取
資料庫兩高企業數據獲取方法如下所述:
1.外部資料庫導入
外部資料庫是一個重要的數據來源。尤其電商平台對這種數據來源渠道非常常用。用於 HDFS 和外部資料庫中導入導出數據的工具比較常用的是 Sqoop。
2.日誌文件
日誌文件也是一個非常常用的數據來源。而用於自動化遷移日誌文件到 HDFS 上的工具是 Flume。
3.前端埋點
前端埋點是指在前端系統中將用戶的一些動作行為部分或者全部上傳到後台以供分析使用的。用戶在前端的某些操作是不會被記錄到傳統日誌中,更不會被保存到後台資料庫中的。但這些動作行為往往又代表著用戶的心理狀態,對於分析用戶行為與刻畫用戶畫像而言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為了得到這些數據,就有了前端埋點的操作。
4.爬蟲
爬蟲獲取數據的方式通常只會出現在某些特定性質的企業里。
㈥ 哪了可以獲取畢業生就業數據
可以獲取畢業生就業數據:該校官網,就業處,會有相關的數據表格公布。
畢業生就業數據調查結果表明,2008屆大學畢業生中,來自「私營企業主」、「企業經理人員」、「個體工商戶」等家庭的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最高。
大學畢業生創業受其家庭的企業家文化影響較大。而且,其創業資金82%以上依靠父母、親友和個人儲蓄,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和政府資助的只佔1%。所以,有創業意願但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畢業生就不容易實現創業夢想,政府需要在啟動資金方面幫助經濟困難的創業者。
畢業生就業數據本科院校就業率有所下降,高職院校持平:
該報告指出,2008年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率有所下降,而職高院校學生就業率與往年持平。統計研究數據表明,2008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約為86%,比起200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
2008屆「211」院校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為89%(非失業率90%),非「211」本科院校為87%、高職高專為84%;而2007屆半年後就業率「211」院校為93%(非失業率94%)、非「211」本科院校為90%、高職高專院校為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