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文案中怎麼用數據增加說服力
事實和數據因為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文案寫作中,用數據來加強論點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可是真正寫起來,很多小夥伴不知道該怎麼用數據說話,很怕使用過多的復雜數據,反而誤導了消費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所以說,用數據來增加說服力,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那麼應該怎麼巧用數據呢?
第一個方法,(數字及單位)+(你的產品)=(數字)熟知事物。這里的等號也可以是大於號或者小於號。我來分別舉個例子。
等於號:7粒大白兔奶糖等於1杯牛奶。
小於號:7個賽百味漢堡不到6克脂肪。
大於號:1粒小魚牌膠囊,勝過吃30個檸檬。
怎麼樣,大家領會了沒?
第二個方法,(數字)+問題或者(數字)+對策。再舉幾個例子。
奧妙洗衣粉:去除99種頑固污漬,1種解決方案。
歐萊雅洗發:5大受損,1個對策。
第三個方法,使用常用句式。比如這種「成分含量50%,歷經30天,經過101道工序。」
怎麼樣?三種方法你掌握了嗎?
葉小魚,《新媒體文案創作與傳播》作者,微信公眾號:葉小魚跑跑跑(talkto520)
Ⅱ 文案中關於數據的表達建議
不論是起標題還是寫內容,總是要求信息量。信息量當下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數據,那從數據到用戶這個過程,又有哪些小技巧呢?
在《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一書中,有5條具體實操的建議。
1)不要在一個段落里運用過多的數據,這將為讀者的閱讀設置障礙。
2)改造抽象數據,讓數據更形象,少一些抽象。(簡單、形象的數據表達方式,讓讀者更容易接受)
如果數據的具體信息不是很重要,「260 萬美元」要比「2,611,423美元」簡單清楚得多、「增長了36.7%」不如「增長幅度超過了三分之一」、「增長了98%"不如寫成「幾乎翻番」。
3)用比率來代替龐大的數據。不要說「58,013,261名美國司機中,有14,654,231人駕駛的是進口車」,而要說「平均4名美國司機中,就有1人駕駛進口車」。數字越小,越容易被記住;而數字越大,就越抽象。
4)提供一個參照對象,讓數字更形象。比如,亞利桑那州每年的地下水透支量達到了250萬英畝一英尺。這是個什麼概念?
換個說法,這么大的水量足夠讓整個紐約浸泡在11英尺深的大水裡,當腦海中有這個畫面感時,對數字的理解會更加形象。
Ⅲ 在文案中怎麼用數據增加說服力
在文案中,數據是非常有力的武器,自帶嚴謹理性的說服力。但是要把數據用好卻並不容易,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會做數據分析啊,你的數據需要是分析好的,能夠體現出結論的,而這個結論是支持和利於產品的。
3、如果想把話說大,就說總數,如果想把話說小,就拆分總數。
解釋一下就是,如果你想讓別人知道我們的產品銷量很大、賣得好,你就要說「五年銷售額XXX(嚇死人的數字)」,但如果你想讓客戶不要覺得產品很貴,那你就要說「平均每天只要XX元,一杯咖啡的價格買下一年的方便/健康/快樂」。比如一個人做自我介紹,你們感受下哈,是說「每天朋友圈變現300+」更有力量呢,還是「朋友圈變現月入1萬+」更有力量呢?
Ⅳ 文案寫作的技巧有哪些
看你是寫哪方面的文案,其實像現在絕大部分都是銷售產品和宣傳品牌這兩大類。那就這兩類文案寫作技巧做一個分享:
1.提煉賣點明確產品或品牌的受眾對象,確認了目標群體後就要了解用戶的需求/潛在需求,才能「對症下葯」,這時在文案中結合用戶需求來撰寫文案,可以讓用戶產生共鳴感。作為作者,文案要緊緊抓住產品的特徵,讓用戶一眼便可清楚產品的特點。
寫作
2.吸引眼球通過文案標題來吸引用戶,引導目標用戶閱讀文案內容,文案的標題可以有很多種寫法,比如說提問型標題。除此以為也可以查找用戶搜索量高的關鍵詞加入到自己的標題中,標題中主題思想最好明確。(可以去格調文案公眾號里看標題的寫作技巧)
3.說服用戶:擴充產品文案引導用戶是整篇文案的目標,作用就是能夠達到轉化。
Ⅳ 想要寫出好文案你必須知道的3種寫作技巧!
最近在文案的寫作上似乎遇到了瓶頸,無力感爆棚,目前還是需要繼續學習才可以呀。
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新媒體文案的寫作技巧,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文案路上寫出更吸引人,更有情感的文字。
現在,讓我們一起開始學習吧。
標題在大部分廣告中都是重要的元素,能夠決定讀者到底會不會看這則廣告。
而開頭就相當於第一印象,換句話說,文案的開頭首先應該讓人注意到,而且要讓廣告信息被相應的人看到或聽見;傳達出去的信息一定要和廣告品牌所期望達到的目的相關,並且要讓人有想進一步了解的慾望。
根據相關理論,結合實踐經驗,共有四種吸引人關注的方法:與「我」相關、製造對比、滿足好奇、啟動情感。
1.與「我」相關
人總是關注自己想關注的內容,對任何與自己沒有直接利益和生存關系的事情都不容易在乎。
① 與「我」的收益相關
與「我」的收益相關,即直接說明產品或服務的賣點能夠給顧客帶來的好處、收益或價值。
② 與「我」的標簽相關
與「我」的標簽相關中,標簽包含有「我」的名字、個性、屬相、星座、血型,甚至「我」的母校、出生地等一切能夠定義「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的個性是什麼等。
③ 與「我」的生活相關
與「我」的生活相關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吃喝住行穿,大到生活的城市、日常的天氣,小到刷牙的一個細節或動作,甚至與精神生活相關的價值觀等,凡是與產品或服務的目標人群的生活相關的都是與「我」的生活相關。
2.製造對比
① 之前和之後的對比
通過使用產品或服務之前和之後的對比,或者現在和未來的對比,讓目標人群更明確地感受到文案所表現的賣點。
② 沒有解決方案時和有解決方案時的對比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展示使用文案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前後的對比,體現出賣點。一般此方法用在可以解決麻煩、費時費力問題的產品或服務上。
③ 你和競爭對手的對比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於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的對比,突出自身的優勢。
3.滿足好奇
① 知覺性好奇
知覺性好奇是由新奇的視覺或聽覺上的刺激引起的,通過新的刺激引發個體的探索行為。
② 認識性好奇
認識性好奇是由知識上的不確定性引起的,激發個體提出疑問、尋找答案,最終獲得知識。
③ 人際好奇
人際好奇主要是社會生活領域中產生的社會性好奇,包括信息缺口好奇、興趣關聯好奇、社會比較好奇。
4.啟動情感
啟動情感,通過情緒、情感的刺激,以達到吸引注意、打動人心的作用。
可以按照不同的范疇去分類。如按照價值的正負變化方向可以分為正向情感、負向情感,想要運用啟動情感的原理,需根據產品和品牌的風格選擇不一樣的情緒。
文案工作人員在寫作之前,經常會聽到這類要求:請寫得有代入感一點。
那麼代入感的定義是什麼?
在小說、影視作品甚至游戲中,指的是相應的受眾能夠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樣感同身受,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在廣告文案中,代入感就是把受眾帶進一個特定的銷售或品牌的場景中。
1. 講故事
通過講故事能夠讓人立刻有代入感,從而產生了情感,這份情感促使人去行動,對於品牌而言,自然而然就帶來了高銷售以及品牌溢價。
2.提問題
對於問題,大部分人的本能反應就是去理解它,去回答它。提問題能使人付出思考,引起重視,做出反應,更容易讓人有代入感,就能直接進入到廣告文案要表達的主題中去。
3.用情懷
情懷是什麼?一種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懷。在文案中,需要動用一切能用到的資源來營造這樣的情懷氛圍。如用具有情懷的文案,甚至圖片、音樂等,將目標人群帶入到品牌所需要的氛圍中去。
4.造懸疑
通過設置一個疑問,讓人想不斷地探究下去。這樣的方式在文案中常常用在開頭,也會散布在長廣告文案中間,目的都是吸引受眾能夠繼續看下去。
寫文案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有選擇地運用不同方法製造代入感,其中講故事適合同質化嚴重的產品或服務,也能夠用於賣點顯著的產品或服務;而提問題更適合有明顯特色的產品;用情懷適用於非生活必需品或情懷類風格的品牌;造懸疑重點側重於解決方案,也同樣適用於一般軟文廣告。
在「傳播—影響—購買」的過程中,消費者對廣告文案的信任程度關繫到廣告的目的是否實現。
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盧曼認為,信任是對產生風險的外部條件的一種純粹的內心估價,是針對風險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法,並且信任總是和風險聯系在一起的。
那麼,如何降低風險,增加信任,證明賣點呢?
1.用權威
① 權威的個體及組織
一般是一個行業內具有發言權的個體或組織單位。
② 權威標識
一般由國家權威相關部門推出行業標准,達到對應標准才能使用對應的權威標識。
③ 權威的認證
由權威機構進行認證並頒發相關的證書。
④ 權威的實際運用演變
在權威標識的基礎上做演變運用,自己創造品牌專屬權威標識用以突出強調賣點,達到信息可信的目的。
⑤ 權威附著
即商品或服務新推出時可能沒有任何強有力的說服證據,但是這個商品或服務為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所認可也同樣具有權威的說服作用。
2.反權威
① 真實客戶故事
客戶故事會有很多,但好的客戶故事可遇不可求,也不是所有的客戶故事都是好的客戶故事。這里有一個判斷標准——客戶故事是否和我們重點宣傳的方向是一致的。
② 客戶評價
當面臨的選擇很多,無法進行判斷的時候,客戶評價就能夠給受眾展示一個更客觀的真實反饋。
3.用細節
具體的細節能夠幫助人理解和記憶,更容易讓人產生信任。而在廣告文案中,細節就是更具體的信息、更具體的賣點,通過每個細節逐個展示,以體現整個商品主要的賣點。
4.用數據
人們常說「用數據說話」,會議中用數據說工作成效會更有說服力,廣告文案中用數據也是以最理性的方式來證明賣點,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呈現最為准確的數據。用數據的原則是能用阿拉伯數字就不用中文的數字表述。
5.客戶自證
即鼓勵客戶通過自己的方式去驗證產品或服務的賣點,讓信息可信、可驗證。
6.示範效果
在廣告文案中,無法讓客戶立即自證商品或服務的情況都會極力地去示範效果,讓客戶親眼看到效果的真實性,達到文案可信的目的。
7.說願景
① 運用明星代言展現美好形象的願景
明星代言就是利用明星的光環效應,將某知名的、令人喜愛的、尊敬的人物形象與具體產品組合、嫁接、聯系起來,將前者的價值轉移到後者上。品牌選用明星時,一般選用的明星形象和受眾形象是相符的,並且和自己的產品屬性相關。
② 展示品牌或產品的價值觀
除了運用明星代言,還可以通過營造使用產品或服務後帶來的種種感性上的體驗來說願景,體現符合自己品牌精神和受眾認可的價值觀。
-End-
編著:葉小魚 勾俊偉
Ⅵ 假設你要為一款護膚精油撰寫推廣文案, 你該如何利用數據介紹該商品
對這個產品比較針對哪些人群進行一個分析?
Ⅶ 干貨——學會利用數據,讓你的文案標題更吸引人
有時候你寫文案時,會不會覺得自己寫的很好,但就是沒有人看。
也許你的標題不夠吸引人,讓人產生不了想看的慾望。
也許你的標題與好標題之間,僅僅差了一個數據。
如:《文案小白必備的標題公式》
《文案小白必備的7個標題公式》
So~這兩個標題,你更想看哪個呢?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發現數據的魅力。
進入正題
如:月薪、方法、秘籍、套路、公式、秘密、分享數、轉發數。。。
《3個文案秘籍,讓你的廣告點擊率提升100%》
《從220斤減到140斤,我只用了3個月》
《從220斤減到140斤,我只做了一個動作》
《創業3年,我給父母買了300平大別墅》
1、與文章賣點無關的數據,只能叫做數字,這種數字沒有意義
如:《這個學校用200節課,300個案例,讓我的工資漲了不少》
分析:課程和案例的多少,與「學了就漲薪水」這個主題沒有關系,如果賣點是漲工資或者是用很短的時間或方式就可以漲工資的話
那麼應該改成:《只在這兒學了3個月,我的工資就漲了一倍》
2、找一個能量化的指標,塞一個有刺激性的數字
如:《小米的營銷攻略,都在這篇文章里了!》
分析:沒有太強烈的數據刺激,可以放入一個數據引起讀者的關注
改成:《小米創造300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篇文章里了!》
3、把正文的買點用數字透露一下
如:《小米創造300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篇文章里了!》
分析:用數字透露文章內容,可以顯得更加干貨,將這篇文章里的內容具體說一下
改成:《小米創造300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72頁PPT里了!》
4、用對比,讓小數字變成大數字
如:《小白文案終於拿到了7千月薪,分享我的血淚奮斗史》
分析:直白的說月薪7千,沒有對比,讀者無概念,顯得很小,效果不大,這時如果產生一個對比,讓讀者進行一下腦補。
改成:《一年之內月薪翻10倍,分享一個文案小白的血淚奮斗史》
5、用數字,把文章內容的價值可視化
如:《如何寫出走心的文案?》(知乎原題)
分析:什麼是走心?可以使用數字將其具象化。
改成:《月薪3千文案與月薪3萬文案的區別》
綜合看個表格可以更清楚直觀的感受數據帶來的方便
小結:
讓文案變得更好的方法肯定不止這些,這只是讓你更加懂得靈活運用數據,會讓你的文案標題更具象,更具說服力,更吸引人,以上是總結踏浪100馬濤馬老師的文案課程,希望通過學習總結,能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文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