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口老齡化數據
你的數據得從人口統計年鑒里一年一年扣,沒有直接的歷年數據。特別是2000年以前,數據非常難找。給你一個1998年至2007年的。注意是65歲以上,65歲才是我國分老年人口和非老齡人口的分水嶺。
中國歷年總人口統計(1978-2007)
單位:萬人.%
年份 總人口 農村貧困人口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
城鎮 鄉村
1978 96526 17245 79014 25000
1979 97542 18495 79047
1980 98705 19140 79565
1981 100072 20171 79901
1982 101654 21480 80174 4.9
1983 103008 22274 80734
1984 104357 24017 80340 12800
1985 105851 25094 80757 12500
1986 107507 26366 81141 13100
1987 109300 27674 81626 12200 5.0
1988 111026 28661 82365 9600
1989 112704 29540 83164 10200
1990 114333 30191 84142 8500 5.6
1991 115823 30543 85280
1992 117171 32372 84799 8000
1993 118517 33351 85166
1994 119850 34301 85549 7000
1995 121121 35174 85947 6540 6.4
1996 122389 35950 86439
1997 123626 36989 86637 4962 6.7
1998 124810 37942 86868 4210 8375 6.9
1999 125909 38892 87017 3412 8687
2000 126583 45844 80739 3209 8811 7.0
2001 127627 48064 79563 2927 9062 7.1
2002 128453 50212 78241 2820 9377 7.3
2003 129227 52376 76851 2900 9692 7.5
2004 129988 54283 75705 2610 9857 7.6
2005 130756 56212 74544 2365 10055 7.7
2006 131448 57706 73742 2148 10419 7.9 14901 11.3
2007 132129 59379 72750 1479 10636 8.1 15340 11.6
註:本表資料來源於國家統計局。
摘編自《中國民政統計年鑒2008》
這樣看比較難復制,你直接弄到excel里再分列就行。
2. 哪裡可以查到中國城市人口結構,男女老少比例的數據
1、成都。
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人口性別比為103.75(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20-29歲婚育旺盛期的男性青年比女性青年約多3000萬人。成都市也進入了老年型社會。在2002年成都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就超過13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13%,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8%左右。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快速匯總數據顯示,成都市2000年11月1日0時常住人口1124.43萬人,與全國各城市相比,總人口列直轄市重慶(3090萬人)、上海(1674萬人)和北京(1382萬人)之後,居全國特大城市第四位,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2、南京。
從總體上來看,南京市婦女初婚生育年齡提高、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數減少,總人口增長速度放慢,少年兒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規模擴大。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推算:南京市當年689.8萬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數為81.44萬人,15-59歲人口數達到518.10萬人,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為90.26萬人。2005年,全市60歲及以上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進一步增加到13.08%與10.19%,老年人口比重越來越高,老年人口規模日益擴大,全市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
3、杭州。
杭州人口結構進入老年型,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杭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8.83%,高於全國7%的平均水平。
4、天津。
年齡構成。在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167.62萬人,占總人口的16.75%;15-64歲的人口為749.93萬人,占總人口的74.93%;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3.33萬人,占總人口的8.33%。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9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7個百分點。
性別構成。全市總人口中,男性為510.24萬人,占總人口的50.98%;女性為490.64 萬人,占總人口的49.02%。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99 。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的103.63相比,性別比提高了0.36。
民族構成。全市總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74.50萬人,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6.38 萬人,與1990年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97.72%下降為97.36%;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2.28%上升到2.64%。
5、重慶。
性別構成。全市人口中,男性為1604.95萬人,佔51.93%,女性為1485.50萬人,佔48.07%,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8.04。
年齡構成。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677.78萬人,佔21.93%;15-64歲的人口為2168.57萬人,佔70.17%;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44.10萬人,佔7.90%。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87個百分。
民族構成。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892.15萬人,佔93.58%,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98.30萬人,佔6.42%。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53.93萬人,增長了5.6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49.92萬人,增長了33.49%。
6、武漢。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武漢市七大中心城區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漢區,每平方公里17851人,最小的為洪山區,每平方公里1726人。男女比例1.07:1 。目前,武漢市男性人口為416.40萬人,女性人口為388.42萬人,性別比為107.2,與「四普」相比增加了0.5個百分點。
即將邁入人口老齡化時期。武漢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4.69歲,已跨入世界長壽行列。其中男性為72.62歲,女性為76.86歲。三項分別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2.38歲、2.49歲和2.45歲。
在這次的人口普查中,武漢市人口年齡最高為108歲,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56.2萬人,比10年前的「四普」增加14.2萬人,占總人口比例的6.98%;9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642人,比「四普」增加1816人;10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47人,比「四普」增加了22人。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武漢目前已有49個少數民族54245人,比1990年凈增加了7個民族,其人口總數佔全市總人口的0.7%,人口年增長率高於漢族26.1個百分點。目前僅缺少烏茲別克族、德昂族、保安族、塔塔爾族、珞巴族和基諾族等六個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數最多的為回族,有20578人,最少的則是畲族,有531人。 外來人口:98.32萬人。
以上資料來源於各省市統計局網站。
上專門的數據網查閱資料大都是要收費的。
3. 31省份老年人口大數據,11省超千萬,我國哪些地方的老年人最多
引言: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的加劇,31個省份老年人口大數據顯示11省老齡化人口超千萬,我國哪些地方的老年人最多?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的老年人口比重達到了18.7%,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趨勢可能還會越來越明顯。人口老齡化可能會使我國的勞動人口比重下降,同時針對老人的贍養負擔也會增大。人口老齡化還會加重我國的財政負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問題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很多老年人的醫療問題也得不到保障,老齡化可能會導致老年人出現貧困或者是健康受損,人口老齡化還會影響家庭結構。
4. 老年人口數據哪裡獲取
中國老年人才信息服務平台。中國老年人才信息服務平台有老年人口數據以及兒童的人口數據,可以在該平台獲取。老年人口是指處於老年年齡界限以上的人口。
5. 找各國人口老齡化數據的網址是什麼
可以上國家統計局網站,裡面可以找到有關人口方面的一些統計數據。也可以狗狗一下,下載一些專門的人口統計年鑒。還有,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publications.htm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的一些報告也是在討論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6. 一個區域60歲老年人的精確數據怎麼獲取
網上查詢。
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你用身份證去當地社保局或者去社保網查一下就知道了。
7.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60歲及以上人口佔18.70%,65歲及以上人口佔13.5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不僅導致勞動適齡人口總量減少,同時導致勞動適齡人口的年齡結構趨於老化。而與人口老齡化相伴隨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這降低了新增勞動力的增長速度。當勞動力新增數量地獄退出數量、新增速度慢於退出速度時,勞動力市場上年輕勞動力的數量越來越少,這必然使得勞動力的平均年齡越來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會勞動生產率。
2、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成本的影響
2005年10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個勞動力就要贍養一個老人。這就意味著在不降低養老保障待遇標準的條件下,勞動力的人均養老保障負擔將一直不斷加重。雖然養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責任主體所承擔,這些最終都會轉化為勞動力成本。
3、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年齡人口結構趨於老化,年長勞動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創新精神不足,不能適應技術革新和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的職業的轉換和必要的調動,不利於企業的改革創新。
4、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考驗著政府規劃養老的能力。
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中國有各類老年福利機構37623個,養老床位245萬張,僅佔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僅低於發達國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2%—3%的水平。
5、養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還需要大量的適合老年人心理、醫學等諸多方面的專業護理服務。
未來養老的發展應該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漸走向社會化,變家庭養老為社會養老,由政府承擔是大趨勢。盡管機構養老在中國老年福利服務體系中處於補充地位,但其作用卻是相當大的。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
8. 鄉鎮街道的老齡人口數據哪裡找
進入國家統計局官網網站
1、進入國家統計局官網網站後,點擊主頁面上的「數據查詢——普查數據」。
2、進入普查數據,根據需要點擊人口普查數據,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3、點擊後就可以看到具體的數據分類的。
4、點擊需要查看的詳細數據,右側就可以顯示具體的數據了。
9. 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如何申請
首先需要在中國國家調查資料庫里注冊,然後獲得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之後即可下載相關文件,然後點擊你所需要的文件,進行申請下載,調查數據編碼需要配合問卷使用,用戶注冊後可以再「項目文檔」,「調查問卷」中進行下載,即可以獲得你想要的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這些數據禁止一切以盈利為目的的使用,使用需謹慎。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一點點,如果您還有其他什麼之類的問題,您可以繼續在這上面進行詢問或者提問,我看看能不能幫助到您一點點。
10. 2021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數據如下:
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老齡人口相關的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
簡介:
老人,指的是上年紀了的人或較老的人;或者上了年紀的父母或祖父母;我國實行健康檔案以來對老人的定義是大於或等於65歲老人,實行老年人特殊管理。
《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 顆 見老人結草以亢 杜回。」《史記·循吏列傳》:「﹝ 子產 ﹞治 鄭 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唐馮著《燕銜泥》詩:「雙燕碌碌飛入屋,屋中老人喜燕歸。」
臧克家《老哥哥》:「在我這沒法合緊雙眼的當兒,一個意態龍鍾的老人的影像便朦朧在我眼前了。」
《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楊太曦和沈壽崇一起來到沈壽崇在駙馬府居住的庭院中,遠遠看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身著一身儒雅青衣便服站立在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