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國家大數據在哪裡儲存

國家大數據在哪裡儲存

發布時間:2023-01-30 14:23:52

1. 你覺得貴州成為大數據中心的原因是什麼

1、自然條件優越:數據中心承載著海量的數據,需要給伺服器更好的散熱。而貴州水資源豐富,且平均溫度在15度左右。既能為伺服器散熱和發電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又擁有足夠低溫的客觀環境來保障散熱。

2、環保指標有保證:貴州省內有9個規模不一的水力發電站,可充分保證能源的清潔與環保。

3、安全因素:數據中心屬於中資金投資項目,數據中心等級不同,建築結構、安全性、電氣、製冷、防火系統都會不同,數據中心造價昂貴,因此數據中心的安全性就顯得非常重要。貴州地處我國雲貴高原,遠離環太平洋地震地帶,地質災害很少,因此地質上的安全是選擇貴州的一大因素

2. 區塊鏈分布式存儲:生態大數據的存儲新模式

區塊鏈,當之無愧的2019最靚的詞,在 科技 領域閃閃發亮,在實體行業星光熠熠。

2019年的1024講話,讓區塊鏈這個詞煥然一新,以前它總是和傳銷和詐騙聯系在一起,「區塊鏈」這個詞總是蒙上一層灰色。但是如今,區塊鏈則是和實體經濟融合緊密相連,成為國家的戰略技術, 這個詞瞬間閃耀著熱情的紅色和生意盎然的綠色

「產業區塊鏈」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是繼「互聯網」後的又一大熱門詞彙,核心就是區塊鏈必須和實體產業融合,脫虛向實,讓區塊鏈技術找到更多業務場景才是正道。

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個資料庫,而且是採用的分布式存儲的方式。作為一名區塊鏈從業者,今天就來講講 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和生態大數據 結合後,碰撞產生的火花。

當前的存儲大多為中心化存儲,存儲在傳統的中心化伺服器。如果伺服器出現宕機或者故障,或者伺服器停止運營,則很多數據就會丟失。

比如我們在微信朋友圈發的圖片,在抖音上傳的視頻等等,都是中心化存儲。很多朋友會把東西存儲在網上,但是某天打開後,網頁呈現404,則表示存儲的東西已經不見了。

區塊鏈,作為一個分布式的資料庫,則能很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這是由區塊鏈的技術特徵決定了的。 區塊鏈上的數字記錄,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智能合約讓大家更高效地協同起來,從而建立可信的數字經濟秩序,能夠提高數據流轉效率,打破數據孤島,打造全新的存儲模式。

生態大數據,其實和我們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每天的天氣預報,所吃的農產品的溯源數據等等,都是生態大數據的一部分。要來談這個結合,首先咱們來看看生態大數據存儲的特點。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當前,生態大數據在存儲方面有具有如下特點:

從數據規模來看,生態數據體量很大,數據已經從TB級躍升到了PB級別。

隨著各類感測器技術、衛星遙感、雷達和視頻感知等技術的發展,數據不僅來源於傳統人工監測數據,還包括航空、航天和地面數據,他們一起產生了海量生態環境數據。近10年以來,生態數據以每年數百個TB的數據在增長。

生態環境大數據需要動態新數據和 歷史 數據相結合來處理,實時連續觀測尤為重要。只有實時處理分析這些動態新數據,並與已有 歷史 數據結合起來分析,才能挖掘出有用信息,為解決有關生態環境問題提供科學決策。

比如在當前城市建設中,提倡的生態環境修復、生態模型建設中,需要大量調用生態大數據進行分析、建模和制定方案。但是目前很多 歷史 數據因為存儲不當而消失,造成了數據的價值的流失。

既然生態大數據有這些特點,那麼它有哪些存儲需求呢?

當前,生態大數據面臨嚴重安全隱患,強安全的存儲對於生態大數據而言勢在必行。

大數據的安全主要包括大數據自身安全和大數據技術安全,比如在大數據的數據存儲中,由於黑客外部網路攻擊和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數據信息泄露。外部攻擊包括對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的數據傳輸攻擊、數據內容攻擊、數據管理和網路物理攻擊等。

例如,很多野外生態環境監測的海量數據需要網路傳輸,這就加大了網路攻擊的風險。如果涉及到軍用的一些生態環境數據,如果被黑客獲得這些數據,就可能推測到我國軍方的一些信息,或者獲取敏感的生態環境數據,後果不堪設想。

生態大數據的商業化應用需要整合集成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 社會 多來源的數據。只有不同類型的生態環境大數據相互連接、碰撞和共享,才能釋放生態環境大數據的價值。

以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為例,很多城市都在全方位、多維度建立知識產權、種質資源、農資、農產品、病蟲害疫情等農業信息大數據中心,為農業產供銷提供全程信息服務。建設此類大數據中心,離不開各部門生態大數據的共享。

但是,生態大數據共享面臨著巨大挑戰。首先,我國生態環境大數據包括氣象、水利、生態、國土、農業、林業、交通、 社會 經濟等其他部門的大數據,涉及多領域多部門和多源數據。雖然目前這些部門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數據平台,但這些平台之間互不連通,只是一個個的數據孤島。

其次,相關部門因為無法追蹤數據的軌跡,擔心數據的利益歸屬問題,便無法實現數據的共享。因此,要想挖掘隱藏在生態大數據背後的潛在價值,實現安全的數據共享是關鍵,也是生態大數據產生價值的前提和基礎。

生態大數據來之不易,是研究院所、企業、個人等 社會 來源的集體智慧。

其中,很多生態大數據涉及到了知識產權的保護。但是目前的中心化存儲無法保證知識產權的保護,無法對數據的使用進行溯源管理,容易造成知識產權的侵犯和隱私數據的泄露。

這些就是生態大數據在存儲方面的需求。在當前產業區塊鏈快速發展的今天,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是可以為生態大數據存儲提供全新的存儲方式的。 這個核心前提就是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不可篡改和數據追蹤特性

把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搭建此類平台,專門存儲生態大數據,可以設置節點管理、存儲管理、用戶管理、許可管理、業務通道管理等。針對上層業務應用提供高可用和動態擴展的區塊鏈網路底層服務的實現。在這個平台的應用層,可以搭建API介面,讓整個平台的使用靈活可擴展。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有如下特點:

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能夠實現真正的生態大數據安全存儲。

首先,數據永不丟失。這點對於生態大數據的 歷史 數據特別友好,方便新老數據的調用和對比。

其次,數據不易被泄露或者攻擊。因為數據採取的是分布式存儲,如果遭遇攻擊,也只能得到存儲在部分節點里的數據碎片,無法完全獲得完整的數據信息或者數據段。

區塊鏈能夠實現生態數據的存儲即確權,這樣就能夠避免知識產權被侵害,實現安全共享。畢竟生態大數據的獲取,是需要生態工作者常年在野外駐守,提取數據的。

生態大數據來之不易,是很多生態工作者的工作心血和結晶,需要得到產權的保護,讓數據體現出應用價值和商業價值,保護生態工作者的工作動力,讓他們能夠深入一線,採集出更多優質的大數據。

同時,利用區塊鏈的數據安全共享機制,也能夠打破氣象、林業、濕地等部門的數據壁壘,構建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機制,讓數據流轉更具價值。

現在有部分生態工作者,為了牟取私利,會將生態數據篡改。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則沒有那麼容易了。

利用加密技術,把存儲的數據放在分布式存儲平台進行加密處理。如果生態大數據發生變更,平台就可以記錄其不同版本,便於事後追溯和核查。

這個保護機制主要是利用了數據的不可篡改,滿足在使用生態大數據的各類業務過程中對數據的安全性的要求。

區塊鏈能夠對數據提供安全監控,記錄應用系統的操作日誌、資料庫的操作日誌數據,並加密存儲在系統上,提供日誌預警功能,對於異常情況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展示出來,便於及時發現違規的操作和提供證據。

以上就是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能夠在生態大數據方面所起的作用。未來,肯定會出現很多針對生態大數據存儲的平台誕生。

生態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資料 ,引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相關的生態大數據存儲和管理平台,能夠保證生態大數據的安全存儲和有效共享,為智慧城市建設添磚加瓦,推動產業區塊鏈的發展。

作者:Justina,微信公眾號:妙譯生花,從事於區塊鏈運營,擅長內容運營、海外媒體運營。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3. 中國最大的資料庫在哪

中國最大的資料庫在北京昌平中國石油科技交流中心。
北京昌平夢想雲平台統一數據湖已管理48萬口井、600個油氣藏、7000個地震工區、4萬座站庫,共計1.7PB、橫跨60多年的數據資產,涵蓋6大領域、15個專業,實現上游業務核心數據全面入湖共享,形成了國內最大的勘探開發數據湖。

4. 大數據中心是什麼中國最大的大數據中心在哪裡

按理說,對於一個問題,其分析的數據量越多,得出的結果就會越准確。這就是大數據的高性能分析魅力十足的原因。對於一家公司來說,理論上它可以用充足的時間去收集大量數據,然後進行分析,從中得到一些獨特的見解,從而做出企業的最優決策。但是通常情況下,這種理想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發生的。

數據分析包含巨大的潛力,但如果分析的不準確,它就會轉變成阻礙。由於技術限制和其他商業因素的考慮,數據分析公司解析數據得出的結果可能並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如果企業想要確保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他們想要的結果,他們就需要提高大數據分析的准確性。


理想的世界裡,企業會收集大量的數據,分析它,並生成到他們要面對的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我們都知道,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理想的世界。大數據分析結果往往
要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個企業可能沒有足夠先進的技術快速處理這么多的數據信息。這些限制導致許多企業對數據進行抽樣分析。換句話說,他們不看所有的數據,
而是分析小部分的數據樣品。盡管這可能是很多企業的戰略,但這些分析結果非常可能是不準確的。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大數據的中心就是保證大數據的准確性!!!

5. 國家大資料庫在哪裡

中國數據中心位於貴州貴安新區的大資料庫災備中心機房內,有著一根特殊的網路虛擬專線,這條專線跨越了北京與貴州之間2200多公里的距離,實現了國家與貴州災備中心數據的同步傳輸和異地備份。

6. 網路大數據在什麼地方獲取

網路大數據獲取的地方有(在法律范圍內,獲取公開數據):

社區、論壇、微博、知乎、FACEBOOK、Twitter、Ins等社交媒體

網路、搜狗、360、谷歌、必應、雅虎等搜索引擎

美團、大眾點評、58同城、趕集網等信息分類網站

企查查、天眼查等企業工商信息API

智聯、BooS直聘、拉勾、中華英才、領英等招聘網站

阿里巴巴、慧聰、商業新知、軟服之家等ToB類平台或行業網站

公共數據開放網站:

政府數據開放平台

北京市政務數據資源網、上海市政府數據服務網、天津市信息資源統一開放平台、開放廣東、浙江政務服務網「數據開放」專題網站、武漢市政務公開數據服務網、長沙市政府門戶網站數據開放平台、蘇州市政府數據開放平台、成都市公共數據開放平台、數據開放--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國家相關部門統計信息網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國家統計局……

國外數據開放網站

紐約政府開放數據平台、美國官網數據超市、新加坡政府開放數據平台、休斯頓市開放數據門戶網站、Academic Torrents、hadoopilluminated.com、美國人口普查局、世界銀行開放數據搜索網站、費城開放數據平台……

資源節選自:

【Open Data】國外開放數據中心及政府數據開放平台匯總

最全的中國開放數據(open data)及政府數據開放平台匯總

7. 國有企業是否可以將數據存儲在海外

暫時國家沒這個法律的限制,但是國有企業一般都有這方面的自律意識,
就如俄羅斯法律最新規定,所有收集俄羅斯公民信息的互聯網公司都應當將數據存儲於俄羅斯國內。我國也應當借鑒類似措施,明確網路數據信息保護的責任主體,嚴禁把大數據信息存儲到境外。

8. 蘋果為什麼把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

我覺得蘋果這么做有以下幾個原因

法律規定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去年6月1日頒布的《網路安全法》,對在中國境內經營的國外公司做出了新規定,為了最大程度上維護消費者權益,必須將敏感數據存儲在國內的伺服器中。而且該法律明確規定:所有與寬泛定義的國家安全問題有關的中國公民或地區數據都是敏感數據,而且雲服務的運營方必須為本地企業。

訪問速度上升

先前國內用戶訪問icloud時捉急的速度讓人心累,而此次,我親測,訪問icloud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時服務會更加的穩定,這對於依賴蘋果icloud服務的用戶,尤其對於mac用戶十分友好。

溫度適宜,電價便宜

對於為什麼建設在貴州,我覺得和貴州獨天得厚的天氣有關,資料庫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理想的溫度可以有效的減少資料庫的電力供應,貴陽天氣涼爽,周邊年平均氣溫 15.1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同時貴州地區水電資源豐富,所以可以提供穩定的電力來源。

在 iCloud 服務轉由國內運營之際,聊聊蘋果數據中心落地貴州的前因後果。

近日,有媒體報道,蘋果國內首個數據中心即將正式啟用,並將從今年 2 月 28 日起,由蘋果合作夥伴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中國內地的 iCloud 服務,而在此之前,包括富士康、中國移動、聯通、電信、思科、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都集中在貴州設立數據中心。

蘋果為什麼突然要在國內建立數據中心?對消費者而言又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企業青睞在貴州設立數據中心?

2016 年 11 月,中國公布了於 2017 年 6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網路安全法》,對在中國境內經營的國外公司做出了新規定,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 社會 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必須將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存儲在國內的伺服器中,而且要求雲服務的運營方必須為本地企業。

而這便是蘋果投入 10 億美金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並獨家授權雲上貴州運營內地的 iCloud 服務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包括微軟、IBM 和亞馬遜等不少美國 科技 集團,都已經通過本地合作夥伴在中國地區提供雲基礎設施服務。

而這也令人想起了近來比較熱的 360 從美股退市並回歸 A 股的故事,周鴻禕表示,曾不斷有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找他談話,希望 360 能夠回歸中國。當時,政府認為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360 是一個安全公司,上百家企業單位使用著 360 的軟體,而 360 也為包括政府部門、外交單位以及國防科研院等政府機構,甚至為敏感單位提供安全防護的軟體和解決方案,服務對象數量龐大。但 360 卻是一個外資企業,雖然是由中國人掌控。

當然,遇見類似問題的還有華為在美國的業務,華為之所以在美國業務受阻,本質上也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

據《金融時報》報道,對於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執法部門提出的合法數據獲取需求,蘋果都已經同意了。但《金融時報》也指出,據美國法律規定,如果外國政府想獲取儲存在美國伺服器上的該國公民數據,走完流程時間或將長達數年。而將國內用戶數據遷到貴州數據中心,則會讓法律程序走得更快更方便。 蘋果強調,他們會並僅會響應符合法律程序的數據要求,而受到密鑰保護的設備,蘋果無法進行解鎖。

因此,蘋果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並獨家授權貴州省級別政府督辦的雲上貴州運營,便是為了滿足政府對國家安全方面的需求。按照某些媒體的報道,獨家授權給雲上貴州運營內地的 iCloud 服務之後,蘋果的數據便再也不只是蘋果一家外資企業了,甚至雲上貴州將反而能更加方便地接觸到這些數據。

當然,除了國防安全方面的好處以外, 蘋果自己也多次稱在內地建設數據中心將改善中國用戶使用 iCloud 的體驗。

此前蘋果一直利用海外(主要是美國)的數據中心為國內 iCloud 用戶提供服務,眾所周知,中國的出口帶寬很窄,本地用戶訪問 iCloud 文件時會時常遭遇到超時、進度緩慢等問題。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後,服務會更穩定,對 iPhone 、iPad、Mac 用戶來說,這將是件喜訊。

蘋果在國內建立數據中心,這其實並不難理解,但真正讓人看不懂的,就是蘋果為什麼選在經濟相對落後的貴陽?貴州,GDP 並不像東南沿海省市那麼耀眼,也不像東北三省那麼滿是槽點,這曾是一個在中國經濟、 科技 版圖上中庸到幾乎令所有人都會遺忘的中西部大省,然而,高大上的雲計算與大數據為什麼沒有跟經濟、 科技 方面更加發達北上廣深搭上親,反而跟貴州這個落後地區成了親家?

天時,適宜的氣象條件:

據了解,溫度控制問題一直是數據中心面臨的一個挑戰,而其中冷卻設備仍然是其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數據中心的最佳冷卻不僅能夠延長 IT 硬體的使用壽命,提高了電力使用效率(PUE),並降低了伺服器故障的風險,而且還可以降低數據中心運營成本。據估計,數據中心最大特點是高耗能,電力成本占整個支出成本的 50%-70%,而其中製冷過程消耗的電能又占數據中心所有功耗的 40%!

因此,根據 2017 年早些時候的報道,Facebook 公司計劃在北極圈內創建一個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這個區域具有理想的溫度和濕度來保持伺服器的冷卻。同時,微軟公司一直在試驗可能既經濟又環保的水下數據中心。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數據中心就一定要建在北極或水下。

據了解,數據中心對於氣候來說,不允許酷熱和潮濕條件重合,因此意味著濕球溫度不應超過 23 攝氏度。而貴陽市氣候涼爽,周邊年平均氣溫 15.1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這樣的溫度差很容易形成溫度差,形成自然風來為數據中心降溫。因此,以 2014 年 6 月底建成的處於埡口之間的富士康綠色隧道數據中心舉例,其四季風速為每秒 2 至 3 米,全年採用自然冷卻,每年可節約 900 萬度電。

另外,數據中心內的精密設備對於環境的要求較高,灰塵等都不利於設備的保護和長期使用。而貴州森林覆蓋率 49%,空氣清新,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設立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標準的上限,是數據中心運營的佳地。

地利,安全穩定,距離適中:

數據中心一個重要要素就是要安全,首先,貴州不在主要地震帶上,破壞性地震風險極低。其次,貴州也少有洪水。而且還無台風、颶風、龍卷風、暴雪等威脅。

另外,貴州省水資源豐富,貴州水電裝機量排在全國第四位,而且電力水火並濟,電力充沛,能源富足,貴州也一直號稱南方電網的電池,是「西電東送」的起源。對於像數據中心這種電力消耗比較大的業務,放在電力資源豐富的貴州,容易獲得更為低廉的電價。

人和,政策支持,人力互補:

當然,符合上述條件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中國最大的比特幣礦場所在地的四川等。但為什麼偏偏是貴州、是貴陽搶到了包括蘋果等企業?

其實,關鍵或許還是政府的支持。據中國網報道,2013 年被稱為中國「大數據元年」,當年起,幾乎所有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都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大數據產業,次年 3 月,貴州便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貴州省大數據產業推介會」,而當時大部分城市都處於觀望狀態。

而貴州地方政府也敢為人先,貴州省政府專門做出規定,除有特殊需求外,貴州省所有省級政務部門將不再自建機房,為政府各部門之間數據的流通創造了條件。貴州也由此建成了全國第一家省級政務雲平台「雲上貴州」。逐漸地,貴州成功從昔日工業時代的跟隨者,悄然變成大數據時代的同行者,甚至領跑者。

另外,在人才方面,相對北上廣深來說,貴州在尖端人才上雖然沒什麼優勢,但數據中心的建設、運營和維護人才還是有的,而且數據中心本身也並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需員工其實並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數據中心基本上只是機房而已,需要的運營員工並不是太多,因此,包括貴陽本地的很多人都認為大數據跟他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關系,並不會帶來太多的就業。但貨車幫方面認為,這應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先引進這些可能不需要太多人的大數據產業,再在此基礎上做更多的產業擴展,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據了解,蘋果選擇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必然會帶動更多企業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現在的問題就是何時從量變到質變了。

據Data Center Knowledge網站北京時間7月12日報道,蘋果公司今天宣布,將在貴州省建立在中國的第一個數據中心。 歷史 上,貴州是中國最貧窮的省份之一。但是現在,貴州已經逐步發展成了中國大數據中心。

在中國,發達工業城市一片繁華。但是與此同時,崎嶇、落後的地區則相當貧窮。

大數據中心

作為最偏遠、 歷史 上最貧窮的中國西南部省份之一,貴州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很有希望成為中國向大數據領域推進的中心。10年前還像郊區的地方現在已經成為了新的市區,建成了摩天大樓、會展中心和數據中心等配套設施。

高鐵、大橋、隧道以及增加的國際航班把貴州與國內外城市連接在一起,幫助其擺脫了隔離,擁抱世界。

按照GDP衡量,貴州在中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25位。貴州已經連續三年舉辦為期四天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2017年大數據博覽會在5月底結束,參展公司簽署了價值24億美元的合同。

許多 科技 巨頭不遠萬里來參加博覽會,包括蘋果、Facebook、微軟公司、谷歌公司、亞馬遜公司、英特爾公司、IBM以及戴爾公司。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和倫理學教授傑瑞·卡普蘭(Jerry Kaplan)、創業公司創業者周嵐(Adelyn Zhou)、矽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 Space創始人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offman)、谷歌開發者關系地區負責人丹·菲爾德(Dan Feld)等矽谷精英也參加了今年的博覽會。

氣候適宜

貴州的常年平均氣溫保持在59華氏度(約合15攝氏度),非常適合數據中心的運營。在吸引公司前來投資方面,政府也做出了出色的工作,推出了試點工程,並為水電的使用提供優惠。

除了代工iPhone、Kindle以及PlayStation 游戲 機等設備外,富士康也生產伺服器。富士康在貴州建立了一個綠色隧道數據中心,裡面有6000台伺服器,距離貴陽市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和許多內地公司一樣,富士康也希望藉助雲計算、網路化機器以及人工智慧的應用,讓其製造過程更為高效。所有這些都需要存儲和分析海量數據。

其實主要有這些原因:

1、 大數據需要大型數據中心承載,大型數據中心需要建在氣候涼爽、能源充沛、地質穩定的地方,貴州正是天然之選。工信部評估報告顯示,貴州是中國南方最適合建設大型綠色數據中心的地區。

2、 早在2015年數博會期間,蘋果公司副總裁麗莎·傑克遜當天在貴陽考察時即表態,蘋果公司將進一步密切與貴州的溝通交流,與貴州省和富士康 科技 集團一道,共同推動蘋果公司亞太數據中心落戶貴州。

3、 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背景。其由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履行出資人職責,貴州省國有企業監事會進行監管。政府支持。各類人才雲集,已經擁有數十個控股和參股公司,業務涉及大數據產業和大數據金融等多個領域。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得益於貴州當地政府的重視,過去幾年來,以貴陽國際大數據博覽會(簡稱「數博會」)為代表,貴州已吸引了三大運營商,它們都選址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建設數據中心,總投資規模高達 150 億人民幣。蘋果的合作夥伴、代工巨頭富士康也在此建設了一個擁有 6000 台伺服器的綠色隧道數據中心。

除了貴州以外,蘋果日前還宣布將投資 9.21 億美元在丹麥境內建設一個新的數據中心,位置在丹麥和德國的邊境地區,這是蘋果在丹麥建設的第二個數據中心,第一個仍在建設中,預計年底將可以投入使用。之所以選址丹麥是因為數據中心集合了大量的伺服器,運行起來產生的熱量驚人,建在北歐較為寒冷的地區,一方面可以降低電力消耗,另一方面還可以為當地居民供暖,可謂是雙贏之舉了。

貴州在大家的映象中是比較窮的省份,不但經濟落後,除了茅台也少有知名的企業,可大家不了解的是貴州的發展速度,近幾年的貴州的經濟增長一直排名全國前三,是 旅遊 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世界的橋梁之都,高速公路里程全國第四,綜合密度全國第一。

貴州的自然條件優越,自然災害少,很少有地震,數據機房的安全得到保證,空氣清新,污染少,滿足了機房對空氣潔凈的要求,本來貴州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再加之貴州有豐富的清潔能源,電費較為便宜,能大大降低運行成本,還有就是政府對大數據企業在土地稅收等的優惠扶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最適合建大數據中心,貴州大數據是首個國家大數據中心。

除了蘋果把數據中心放在貴州,富士康、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以及三大運營商都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還是那句廣告語說得好: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

蘋果資料庫建立貴州:1因為全球最大的 也就是那個大鍋在貴州,也就是說貴州已成為信息網、2 不僅是蘋果公司,還有華為、騰訊、富士康、阿里巴巴等等,貴州將成為網路系統集成地!3不是你們那些無知說什麼貴州窮,地便宜什麼的,你去貴州就知道了,現貴州縣縣通高速,在過幾年縣縣通城際 、未來的貴州將成為全國人民所期待之處。其實消費一點不便宜,貴陽打 10元起步!

其實不止是蘋果,華為和騰訊等大企業也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而貴州更是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矽谷」。那麼為什麼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等 科技 巨頭都選擇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呢?

首先就是節省電費這個先天優勢。要知道,數據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能耗」。電力成本是整個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來自於伺服器等設備的供電,另一半來自於機器設備散熱的「空調費」。

而從氣溫和能源來說,貴州是公認的中國南方最適合建立數據中心的地方。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 到16 ,即便最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23.7 ,是伺服器等設備運行最合適的溫度。

而根據華為的說法「大數據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塊錢1度電,貴陽只需要4毛。我們不需要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其次就是政策優勢所導致的「彎道超車」。2013年是中國「大數據元年」,大數據的到來,貴州和北上廣的等一線發達地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貴州專門頒布了一系列政策,用於支持貴州大數據的發展。2014年開始,貴州鼓勵獎政府部分的數據遷移到雲端,即「雲上貴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機房,這個在全國范圍內都是超前的。

總之,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準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兩大法寶。

不僅僅是蘋果,現在華為,騰訊,京東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把數據中心建在了貴州,所以我們要分析一下貴州有哪些優勢。

一是貴州的氣候宜人,夏季平均氣溫在22—25攝氏度,相比於其他各省,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溫帶來的能耗。 二是貴州電力資源豐富,電價低。貴州是西電東送的主力,水利發電量居全國第四,豐富的電力資源給數據中心帶來了低成本的電價。 三是貴州交通便利。貴州省是我國西部首先縣縣通高速的省份,高速公路總里程7600公里,總里程全國第四,公路網密度居全國第一。其次是貴州高速鐵路發達,現有成貴高鐵、渝貴高鐵、滬昆高鐵、貴廣高鐵等,高鐵里程截止2019年1340公里,居全國15位,未來2021年貴州將完成市市通高鐵目標。 四是貴州地理位置優越。貴州處於地震帶之外,地殼穩定,據統計貴州境內沒出現過6級以上地震,所以安全性是值得肯定的。 五是貴州政府政策扶持。大數據中心的建立,對於貴州來說經濟發展可以搭上信息 科技 的快速通道,所以政府在企業發展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主要是企業服務綠色通道,人才培養,金融服務,企業上市等等,將大數據作為貴州的發展戰略。

最近這些年,貴州作為大數據中心的確很火熱的,不止是蘋果,連華為、騰訊,還有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的數據中心,都建設在貴州的,其實,原因都各自有各自的考慮,但分析起來,無外乎主要就是下面的幾點吧:

1、自然條件上,貴州深處內陸,地質結構比較穩定, 很少有地震、洪澇等地質災害 ,數據存儲方面,很安全妥當,而且 夏季氣溫比較低 ,特別是省會,更是夏天的度假勝地,有「爽爽的貴陽」的說法,這樣一來,可以為很多儲存數據的機房, 節省不小的散熱成本, 要知道,在貴州很多普通人家,夏天很多人連空調都沒裝的,因為真的很涼爽。

2、 社會 經濟方面,貴州,特別是大數據比較集中的區域,也就是現在的貴安新區, 現在是一個才起步的國家級新區,規格高 ,現在整體來說, 地塊以及各方面的成本,還沒有那麼高 ,對於一些 科技 巨頭來說,如果能夠在早期布局,有一定的成本優勢,因為大數據中心佔地面積大, 科技 巨頭又和房企不一樣,房企佔了地可以賣房子,但是 科技 巨頭用作數據中心,回款模式就不同於房地產開發商。


3、 zc方面的扶持和引導 吧,對於貴州搞大數據,是「有道理」的,雖然貴州整體來說, 科技 和人才這些軟實力方面,和沿海發達城市和地區有不小的差距,但是 硬體先上 ,後期只要薪酬報酬給得高,不愁吸引不來人才,所謂的「築巢引鳳」就是這個道理。

4、可能是因為貴州屬於後發崛起的地區吧,和沿海那些地方的「精明」不一樣,這些年,接觸下來的貴州人,不管男的女的, 大部分都相對比較朴實、淳樸,很有道德觀念, 所以,有時候 對於金錢的誘惑,他們還是有一定的「抵抗力」的 ,並不純粹全部是「唯利是圖」的那種, 有的為人處世還比較傳統,循規蹈矩的那種 ,所以數據中心放在貴州,還是比較放心的,至少能夠少一些「為了利益出賣數據」的擔憂。


總的來說,存在即合理,蘋果公司不是一般的公司,他們對於數據存儲地和運營商的選擇,都是很專業的人才和工程師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定有他們的道理,而且, 每個企業、每個人和個體,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斷者 ,全中國那麼多地方,他們選擇了貴州,那肯定是有他們自己的利弊考量的,所以,我們作為貴州本地人,當然是非常歡迎這些 科技 巨頭來黔布局的,不僅能帶動經濟,還能增加就業機會。

蘋果把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根據網路安全法規定,蘋果只能將國內蘋果用戶的數據存儲在中國,由於針對國內用戶比如Icloud的隱私以及安全性,維護蘋果用戶的隱私與安全,蘋果只能在國內選擇某地作為數據中心。

2、貴州作為全國最大的數據服務中心,世界五百強企業包括中國移動、聯通、電信、騰訊以及阿里巴巴等都將伺服器坐落在貴州,貴州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常年溫度適宜在15-20攝氏度左右,緩解了了伺服器高速運轉發熱的現象,節約了伺服器維護的一部分成本;同時貴州省本地對伺服器建設有很多利好,無論是地價還是電費對於伺服器的建設都有很大的優惠,因此不少大型公司都將伺服器選址坐落在貴州省。

據不完全統計,貴州所擁有的大數據企業,自從2013年開始,從最初的不到1000家增長到目前的8000家左右並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其中不乏許多世界五百強企業。整個貴州省大數據產業規模實現超過1100億元的收入,其中在2017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為37.2%,位列中國第一。

貴州省獨特的地理氣候、國家賦予的准確的定位加上當地良好的引導以及政策的優惠,使得不少企業都在貴州省開始建設數據中心,而蘋果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這是其他省份所不具備的優勢!

9. 大數據掌握在哪裡

暫時不能確定。
我們仍處在大數據時代的初始階段,誰來掌控大數據或者誰來使用,在何種條件下又受到何種規范,大數據未來的儲存和流動方式等,都還處於未知的狀態,我們無法給出准確的答案。沒有哪個機構或者哪個人會擁有大數據的最終控制權,這取決於具體情況,即什麼類型的數據、用於何種目的。
①絕大部分數據都是由公司進行管理的。比如個人的郵件系統,無論個人使用哪一家公司的郵件系統,提供商都可以看到這些郵件。但是這些公司的員工必須遵守職業道德,而且有嚴格的調閱規章制度,法律中對私自查看或泄露別人網路隱私的行為也會進行嚴厲打擊。
②公共數據可以由政府進行管理,但必須嚴格遵守法律。

10. 中國大數據在哪個省

大數據伺服器在貴州山裡

閱讀全文

與國家大數據在哪裡儲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退出輕快司機程序 瀏覽:382
產品流光怎麼拍 瀏覽:244
網站上上傳的信息如何排序 瀏覽:312
學生登記表頁面設置數據是多少 瀏覽:928
企業代理開戶的銀行卡怎麼激活 瀏覽:829
長治有什麼古玩市場 瀏覽:720
如何代理小黃車 瀏覽:127
冷門產品視頻怎麼拍攝 瀏覽:117
技術學院軟體哪個好 瀏覽:246
離婚調解包括什麼程序 瀏覽:344
目標點是輸哪個數據 瀏覽:747
小程序訪問許可權在哪裡 瀏覽:823
如何微信小游戲遷移到微信小程序 瀏覽:648
消毒隔離技術包括哪些 瀏覽:931
交易貓未發貨怎麼收貨 瀏覽:115
恆昌惠誠信息咨詢怎麼樣 瀏覽:435
期權交易中如何修煉心性 瀏覽:554
信管家是哪個交易所 瀏覽:925
電腦如何看內存條信息 瀏覽:259
如何刪去手機中的系統數據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