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據傳輸:串列傳輸和並行傳輸
串列傳輸:數據流以串列方式在一條信道上傳輸,由於計算機內部都採用並行通信,因此,數據在發送之前,要將計算機中的字元進行並/串變換,在接收端再通過串/並變換,還原成計算機的字元結構,才能實現串列通信。串列通信的優點是收、發雙方只需要一條傳輸信道,易於實現,成本低,但速度比較低。
並行傳輸:數據以成組的方式在多個並行信道上同時進行傳輸。並行通信的優點是速度快,但發端與收端之間有若干條線路,導致費用高,僅適合於近距離和高速率的通信。
㈡ 什麼是串列通信目前的串列通信晶元主要有哪些
所謂串列通信是指外設和計算機間使用一根數據信號線一位一位地傳輸數據,每一位數據都占據一個固定的時間長度。「串列」是指外設與介面電路之間的信息傳送方式,CPU與介面之間仍按並行方式工作。串列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由於干擾可能引起信息的出錯。如何發現傳輸中的錯誤,叫檢錯;發現錯誤後,如何消除錯誤,叫糾錯。
(1)
串列數據傳輸方式
1)
全雙工方式通訊雙方能同時進行發送和接收操作
2)
半雙工方式只有1根數據線傳送數據信號,要求通訊雙方的發送和接收由電子開關切換。由於只有一條信道,所以數據不能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送。
3)
單工方式只允許數據按照一個固定的方向傳送。
(2)
串列通信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同步通信和非同步通信
非同步通信:一個字元一個字元地傳輸,每個字元一位一位地傳輸,傳輸一個字元時,以起始位開始,然後傳輸字元本身的各位,接著傳輸校驗位,最後以停止位結束該字元的傳輸。一次傳輸的起始位、字元各位、校驗位、停止位構成一組完整的信息,稱為幀(Frame-)。幀與幀之間可有任意個空閑位。起始位之後是數據的最低位。
晶元有8051系列8251,及8052等.
㈢ 什麼叫串列通信和並行通信
串列通信是指 使用一條數據線,將數據一位一位地依次傳輸,每一位數據占據一個固定的時間長度.其只需要少數幾條線就可以在系統間交換信息,特別使用於計算機與計算機、計算機與外設之間的遠距離通信.
終端與其他設備(例如其他終端、計算機和外部設備)通過數據傳輸進行通信.數據傳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
在計算機和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通常是靠電纜或信道上的電流或電壓變化實現的.如果一組數據的各數據位在多條線上同時被傳輸,這種傳輸方式稱為並行通信.
並行通信時數據的各個位同時傳送,可以字或位元組為單位並行進行.並行通信速度快,但用的通信線多、成本高,故不宜進行遠距離通信.計算機或PLC各種內部匯流排就是以並行方式傳送數據的.另外,在PLC底板上,各種模塊之間通過底板匯流排交換數據也以並行方式進行.
㈣ 串列傳輸是什麼
串列傳輸:數據在一個信道上按位的次序傳輸的方式;
㈤ 什麼是並行傳輸、串列傳輸、非同步傳輸
姓名:張文浩
學號:16140210093
【嵌牛導讀】在 串列傳輸 中,使用一根數據線傳輸數據,一次傳輸1個比特,多個比特需要一個接一個依次傳輸。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串列傳輸 與 並行傳輸 的區別,從而了解他們倆各自的特點
【嵌牛鼻子】 串列傳輸 非同步傳輸 同步傳輸 等時傳輸 。
【嵌牛提問】如何正確理解並行傳輸、串列傳輸、非同步傳輸的概念?
【嵌牛正文】
傳輸可以分為 串列傳輸 和 並行傳輸。
串列傳輸 可分為 非同步傳輸、同步傳輸 和 等時傳輸 。
下圖2是 並行傳輸 的示意圖:
在 並行傳輸 中,使用多根並行的數據線一次同時傳輸多個比特。
例如在圖2中,共有8根數據線,一次同時傳輸8個比特,每個比特佔用一根數據線。
下圖3是 串列傳輸 的示意圖:
在 串列傳輸 中,使用一根數據線傳輸數據,一次傳輸1個比特,多個比特需要一個接一個依次傳輸。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串列傳輸 與 並行傳輸 的發展歷史,從而了解他們倆各自的優缺點,以及發展趨勢。
最早的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和晶體管計算機),其各個介面,例如輸入介面、輸出介面和存儲器介面等,一般採用串列介面,以 串列傳輸 的方式傳輸數據。
㈥ 什麼是串列傳送
並行數據傳輸: 是在傳輸中有多個數據位同時在設備之間進行的傳輸.一個編了碼的字元通常是由若干位二進制數表示,如用ASCII碼編碼的符號是由8位二進制數表示的,則並行傳輸ASCII編碼符號就需要8個傳輸信道,使表示一個符號的所有數據位能同時沿著各自的信道並排的傳輸.
串列數據傳輸:是在傳輸中只有1個數據位在設備之間進行的傳輸.對任何一個由若干位二進製表示的字元,串列傳輸都是用一個傳輸信道,按位有序的對字元進行傳輸.
區別:
串列傳輸的速度比並行傳輸的速度要慢得多,但費用低.並行傳輸適用距離短,而串列傳輸適用遠距離傳輸.
㈦ 串列數據是什麼意思
串列數據
串列數據是一位一位順序傳送得數據,只用很少幾根通信線,串列傳送的速度低,但傳送的距離可以很長,因此串列適用於長距離而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
外設除了掃描儀和列印機,基本上都是串列的,不用那麼寬的排線,也節省了介面空間。
(7)什麼叫串列數據傳輸擴展閱讀:
形象的說,把通道比作道路,能並排開幾輛車的就可以說是「並行」,只能一輛一輛開的就屬於「串列」了,很明顯,並行的速度要比串列的快得多。在計算機之間、計算機內部各部分之間,通信可以以串列和並行的方式進行。串列就是只有一跟數據線,每個時鍾脈沖下只能發送一位的數據,並行有多個數據線(幾跟就是幾位),在每個時鍾脈沖下可以發送多個數據位(幾位的並行口就發送幾位),理論上並行是比串列快。
㈧ 解釋什麼是串列通訊,與並行通訊有什麼區別。乙太網、USB、紅外線分別屬於何者
串列通訊 一條信息的各位數據被逐位按順序傳送的通訊方式稱為串列通訊。串列通訊的特點是:數據位傳送,傳按位順序進行,最少只需一根傳輸線即可完成,成本低但傳送速度慢。串列通訊的距離可以從幾米到幾千米。 根據信息的傳送方向,串列通訊可以進一步分為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三種。並行通訊介面 簡稱並行口,是電腦與其它設備傳送信息的一種標准介面,這種介面將8位數據位同時並行傳送,並行口數據傳送速度較串列口快,但傳送距離較短。
乙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區域網規范,是當今現有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准。USB ,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通串線,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是應用在PC領域的介面技術。USB介面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
㈨ 什麼是串列傳輸、並行傳輸、同步傳輸、非同步傳輸
並行數據傳輸:
是在傳輸中有多個數據位同時在設備之間進行的傳輸。並行傳輸是在傳輸中有多個數據位同時在設備之間進行的傳輸.同步傳輸是以同步的時鍾節拍來發送數據信號的。在非同步傳輸中,被傳輸的單位是字元。
㈩ 串列傳輸,串列傳輸是什麼意思
數據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為並行通信與串列通信。 串列通信:是指利用一條傳輸線將資料一位位地順序傳送。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利用簡單的線纜就可實現通信,降低成本,適用於遠距離通信,但傳輸速度慢的應用場合。 串列介面標准:指的是計算機或終端(資料終端設備DTE)的串列介面電路與數據機MODEM等(數據通信設備DCE)之間的連接標准。主要的串列介面標準是RS-232。 RS-232C是一種標准介面,D型插座,採用25芯引腳或9芯引腳的連接器,如下所示: RS-232C標准規定介面有25根聯機。只有以下9個信號經常使用.。引腳和功能分別如下: RS-232C標准採用EIA電平,規定: 「1」的邏輯電平在-3V~-15v之間。 「0」的邏輯電平在+3V~+15V之間。 由於EIA電平與TTL電平完全不同,必須進行相應的電平轉換,MCl488完成TTL電平到EIA電平的轉換,MCl489完成EIA電平到ITL電平的轉換。MAX232可以同時完成TTL-EIA和EIA-TTL的電平轉換。 微型計算機之間的串列通信就是按照RS-232C標准設計的介面電路實現的。如果使用一根電話線進行通信,那麼計算機和MODEM之間的聯機就是根據RS-232C標准連接的。其連接原理及通信原理如下所示:相關晶元:電平轉換晶元: MC1488實現TTLEIA轉換、MC1489實現EIATTL轉換、MAX232同時實現TTLEIA轉換和EIATTL轉換。 串列介面晶元:Intel 8251A 8251A晶元是INTEL公司生產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是與INTEL系列CPU兼容的可編程的串列通訊介面。雖然8251A功能較強,但它需要外部時鍾電路。因此採用8251A作為介面電路時需要比較復雜的外圍電路。而目前流行的單片機如MCS51系列,CPU內部就集成了串列介面部件及定時器/計數器,幾乎不需要外圍輔助電路,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性能價格比很高,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數字化儀器儀表電路中不再採用8251A而是使用單片機作為串列通信介面了。 支持串列通信的晶元 現在多數的微控制器都集成了串列收發器(UART),例如Samsung的S3C2410內部具有3個獨立的UART控制器,每個控制器都可以工作在Interrupt(中斷)模式或DMA(直接內存訪問)模式,也就是說UART控制器可以CPU與UART控制器傳送資料的時候產生中斷或DMA請求。其工作原理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