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磁碟中的數據存儲在哪裡

磁碟中的數據存儲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1-22 00:08:22

㈠ 硬碟是如何存儲數據的

碟片是硬碟中承載數據存儲的介制,硬碟是由多個碟片疊加在一起,互相之間由墊圈隔開。硬碟碟片是以堅固耐用的材料為盤基,其上在附著磁性物質,表面被加工的相當平滑。因為碟片在硬碟內部高速旋轉(有5400轉、7200轉、10000轉,甚至15000轉),因此製作碟片的材料硬度和耐磨性要求很高,所以一般採用合金材料,多數為鋁合金。硬碟碟片是隨著硬碟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的,早期的硬碟碟片都是使用塑料材料作為盤基,然後再在塑料盤基上塗上磁性材料就構成了硬碟的碟片。後來隨著硬碟轉速和容量的提高又出現的金屬盤基的碟片,金屬材料的盤基具有更高的記錄密度、更強的硬度,在安全性上也要強於塑料盤基。目前市場中主流的硬碟都是採用鋁材料的金屬盤基。而IBM等廠商還推出過以石英玻璃為盤基的「玻璃碟片」,但初期的玻璃碟片在發熱等技術方面處理的並不得當,導致部分產品使用中極易出現故障。但玻璃碟片是一種比鋁更為堅固耐用的碟片材質,碟片高速運轉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而且玻璃碟片表面更為平滑,技術上還是領先於金屬碟片的。由於碟片上的記錄密度巨大,而且碟片工作時的高速旋轉,為保證其工作的穩定,數據保存的長久,硬片都是密封在硬碟內部。萬萬不可自行拆卸硬碟,在普通環境下空氣中的灰塵,都會對硬碟造成永久傷害,更不能用器械或手指碰觸碟片。

㈡ 硬碟參數保存在哪個存儲器中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
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
硬碟的作用就是對數據存儲和讀取,比如運行游戲程序的時候就是對磁碟里的數據頻繁的讀取,數據的讀取又跟硬碟的轉速有關。
所以硬碟在電腦的中起內存儲器作用運行的。
1、只讀存儲器(ROM)
ROM表示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在製造ROM的時候,信息(數據或程序)就被存入並永久保存。
這些信息只能讀出,一般不能寫入,即使機器掉電,這些數據也不會丟失。
ROM一般用於存放計算機的基本程序和數據,如BIOS ROM。
其物理外形一般是雙列直插式(DIP)的集成塊。
2、隨機存儲器(RAM)
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表示既可以從中讀取數據,也可以寫入數據。
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於其中的數據就會丟失。
通常購買或升級的內存條就是用作電腦的內存,內存條(SIMM)就是將RAM集成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板,它插在計算機中的內存插槽上,以減少RAM集成塊佔用的空間。
3、內存一般採用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
只不過因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儲器。
硬碟應當是計算機的「外存」。
內存應當是計算機內部(在主板上)的一些存儲器,用來保存CPU運算的中間數據和計算結果。
這些數據有時被保存在硬碟上。
硬碟是一種主要的電腦存儲媒介,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
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不過,現在可移動硬碟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

㈢ 硬碟中的數據記錄在哪兒

機械硬碟的話在碟片上,固態硬碟在存儲晶元里!

㈣ 移動硬碟里的數據主要存在那裡

數據確實都存在那個碟片上面的,理論上來說,只要你的碟片沒有被污染,劃傷等損害,是可以把數據讀回來的。但是現實中的普通的數據恢復最多隻能做到你的PCB有問題可以恢復,其他的需要拆開盤體的都只有少部分公司能做,甚至有些在國內是做不了的。

㈤ 硬碟的數據存放在哪裡

硬碟裡面一般有數片像光碟一樣的磁片,數據就保存在磁片上

㈥ 硬碟是如何存儲數據的

硬碟數據存儲原理

硬碟是一種採用磁介質的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存儲在密封於潔凈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這些碟片一般是在以鋁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塗上磁性介質所形成,在磁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個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數據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在每一面上都相應地有一個讀寫磁頭(head),所以不同磁頭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軌就構成了所謂的柱面(cylinder)。傳統的硬碟讀寫都是以柱面、磁頭、扇區為定址方式的(CHS定址)。硬碟在上電後保持高速旋轉(5400轉/min以上),位於磁頭臂上的磁頭懸浮在磁碟表面,可以通過步進電機在不同柱面之間移動,對不同的柱面進行讀寫。所以在上電期間如果硬碟受到劇烈振盪,磁碟表面就容易被劃傷,磁頭也容易損壞,這都將給盤上存儲的數據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硬碟的第一個扇區(0道0頭1扇區)被保留為主引導扇區。在主引導區內主要有兩項內容:主引導記錄和硬碟分區表。主引導記錄是一段程序代碼,其作用主要是對硬碟上安裝的操作系統進行引導;硬碟分區表則存儲了硬碟的分區信息。計算機啟動時將讀取該扇區的數據,並對其合法性進行判斷(扇區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否為0x55AA或0xAA55 ),如合法則跳轉執行該扇區的第一條指令。所以硬碟的主引導區常常成為病毒攻擊的對象,從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壞。可引導標志:0x80為可引導分區類型標志;0表示未知;1為FAT12;4為FAT16;5為擴展分區等等。

硬碟信息與硬碟數據恢復

在計算機的CMOS中也存儲了硬碟的信息,主要有硬碟類型、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每道扇區數、定址方式等內容,對硬碟參數加以說明,以便計算機正確訪問硬碟。當CMOS因故掉電或發生錯誤時,硬碟設置可能會丟失或錯誤,硬碟訪問也就無法正確進行。這種情況我們就必須重新設置硬碟參數,如果事先已記下硬碟參數或者有某些防病毒軟體事先備份的CMOS信息,只需手工恢復即可;否則也可使用BIOS設置(setup)中的「自動檢測硬碟類型」(HD type auto detection)的功能,一般也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硬碟故障大體上可以分為軟故障和硬故障兩大類,具體有硬碟操作系統被損壞、硬碟主引導區被破壞、 FAT表表被破壞、CMOS硬碟參數不正確、硬碟控制器與硬碟驅動器未能正常連接、硬碟驅動器或硬碟控制器硬體故障、主板故障等情況。比如:
開機自檢過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或類似信息,則可以判斷為硬碟驅動器或硬碟控制器(提示「Hard drive controller failure」)硬體故障。
開機自檢過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not present」或類似信息,則可能是CMOS硬碟參數設置錯誤或硬碟控制器與硬碟驅動器連接不正確。
開機自檢過程中,屏幕提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Non OS」 、「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等類似信息,則可能是硬碟主引導區分區表被破壞、操作系統未正確安裝或者CMOS硬碟參數設置錯誤等。
開機用軟盤啟動後無法進入C盤,可能是分區表被破壞,硬碟數據恢復是可以的。

㈦ 電腦硬碟的數據是存在磁碟還是存在主板上的求解說下謝謝。

硬碟儲存數據的原理和盒式磁帶類似,只不過盒式磁帶上存儲是模擬格式的音樂,而硬碟上存儲的是數字格式的數據,所以是存儲在硬碟的磁碟中的,並非是在主板上的,主板是提供電路之類的,不作任何存儲用,

㈧ 硬碟是怎麼來存儲數據的

硬碟儲存數據的原理和盒式磁帶類似,只不過盒式磁帶上存儲是模擬格式的音樂,而硬碟上存儲的是數字格式的數據。寫入時,磁頭線圈上加電,在周圍產生磁場,磁化其下的磁性材料;電流的方向不同,所以磁場的方向也不同,可以表示 0 和 1 的區別。

讀取時,磁頭線圈切割磁場線產生感應電流,磁性材料的磁場方向不同,所以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也不同。


光碟和硬碟儲存原理不一樣,直接比較其儲存密度和介質的體積之間的關系沒有意義,例如硬碟和光碟都可以在更高的工藝水平和技術下大幅提高自己的儲存密度。



簡單說來,光儲是靠光線傳播的差異來儲存信息,包括反射光的強度,相位變化等,磁儲是靠磁體中磁疇(小磁針)的指向來記錄信息的。

㈨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存儲在哪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存儲在硬碟上。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1TB=1024G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9)磁碟中的數據存儲在哪裡擴展閱讀:

轉速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

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㈩ 扇區、磁碟塊、頁。磁碟是如何存儲數據的:磁碟的物理結構

扇區,sector

硬碟的讀寫以扇區為基本單位。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稱之為扇區。硬碟的物理讀寫以扇區為基本單位。通常情況下每個扇區的大小是 512 位元組。linux 下可以使用 fdisk -l 了解扇區大小:

$ sudo /sbin/fdisk -l

Disk /dev/sda: 20 Gi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7d9f5643

其中 Sector size,就是扇區大小,本例中為 512 bytes。

注意,扇區是磁碟物理層面的概念,操作系統是不直接與扇區交互的,而是與多個連續扇區組成的磁碟塊交互。由於扇區是物理層面的概念,所以無法在系統中進行大小的更改。

磁碟塊,IO Block

文件系統讀寫數據的最小單位,也叫磁碟簇。扇區是磁碟最小的物理存儲單元,操作系統將相鄰的扇區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塊,對塊進行管理。每個磁碟塊可以包括  2、4、8、16、32 或 64 個扇區。磁碟塊是操作系統所使用的邏輯概念,而非磁碟的物理概念。磁碟塊的大小可以通過命令 stat /boot 來查看:

$ sudo stat /boot

  File: /boot

  Size: 4096        Blocks: 8          IO Block: 4096   directory

Device: 801h/2049d  Inode: 655361      Links: 3

Access: (0755/drwxr-xr-x)  Uid: (    0/    root)   Gid: (    0/    root)

Access: 2019-07-06 20:19:45.487160301 +0800

Modify: 2019-07-06 20:19:44.835160301 +0800

Change: 2019-07-06 20:19:44.835160301 +0800

Birth: -

其中 IO Block 就是磁碟塊大小,本例中是 4096 Bytes,一般也是 4K。

為了更好地管理磁碟空間和更高效地從硬碟讀取數據,操作系統規定一個磁碟塊中只能放置一個文件,因此文件所佔用的空間,只能是磁碟塊的整數倍,那就意味著會出現文件的實際大小,會小於其所佔用的磁碟空間的情況。

test2.txt是一個只包含一個字母的文本文檔。它的理論大小是一個位元組,但是由於系統的磁碟塊大小是4KB(文件的最小存儲大小單位),所以test2.txt占據的磁碟實際空間是4KB

操作系統不能對磁碟扇區直接定址操寫,主要原因是扇區數量龐大,因此才將多個連續扇區組合一起操作。磁碟塊的大小是可以通過blockdev命令更改的。

頁,page

內存的最小存儲單位。頁的大小通常為磁碟塊大小的 2^n 倍,可以通過命令 getconf PAGE_SIZE 來獲取頁的大小:

$sudo getconf PAGE_SIZE

4096

本例中為 4096 Bytes,與磁碟塊大小一致。

總結兩個邏輯單位:

頁,內存操作的基本單位

磁碟塊,磁碟操作的基本單位

命令索引

扇區大小,fdisk -l

磁碟塊大小,stat /boot

內存頁大小,getconf PAGE_SIZE

硬碟是如何存儲數據的:硬碟的物理結構

提示: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這2種。這里只講解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存儲另當別論。

要想知道硬碟是如何存儲數據的,就先明白硬碟的物理結構。

1、名稱機械硬碟,由於信息載體為磁性物質,故又稱磁碟。 2、硬碟主要結構在硬碟盒裡面其實是由許許多多的圓形碟片、機械手臂、磁頭與主軸馬達所組成的。 3、工作情形實際的數據都是寫在具有磁性物質的碟片上,而讀寫主要是通過在機械手臂上的磁頭(head)來達成。實際運行時, 主軸馬達讓碟片轉動,然後機械手臂可伸展讓磁頭在碟片上頭進行讀寫的動作。

4、各主要部件說明(1)碟片和主馬達主馬達就是一個小電機,作用是讓碟片轉動起來。通常數據寫入當然就是以圓圈轉圈的方式讀寫啰!

對於機械硬碟,最重要的結構是這些兩面塗有磁性材料的碟片,在工作時會以每分鍾7200轉的速度旋轉。碟片的作用是記錄數據,在碟片上有序的排列了很多的小顆粒材料,它們都是磁性物質,可以被永久磁化和改變磁極,這兩個磁極就分別表示了計算機二進制中的0和1。由於碟片是轉動後讀寫數據的,所以,當初設計就是在類似碟片同心圓上面切出一個一個的小區塊,這些小區塊整合成一個圓形,讓機器手臂上的磁頭去存取。這個小區塊就是磁碟的最小物理儲存單位,稱之為扇區 (sector),那同一個同心圓的扇區組合成的圓就是所謂的磁軌(track)。 扇區容量:原本硬碟的扇區都是設計成 512Byte(即0.5KB) 的容量,但因為近期以來硬碟的容量越來越大,為了減少數據量的拆解,所以新的大容量硬碟已經有 4KByte(即4KB)的扇區設計! 由於單一碟片的容量有限,因此有的硬碟內部會有兩個以上的碟片喔!由於磁碟裡面可能會有多個碟片,因此在所有碟片上面的同一個磁軌可以組合成所謂的柱面 (cylinder)。 數據存儲在碟片上的一個個扇區中。

1)1個扇區(磁軌)可存儲512Bytes的數據量;

2)一個平面中同一半徑下的多個扇區共同組成了1個磁軌;

3)一個碟片有2個盤面,每個盤面都對應一個磁頭,負責讀寫數據;

4)一個硬碟可以有多個碟片;

5)同一半徑下的多個磁軌共同組成了1個柱面。

(2)磁頭和機械手臂機械手臂的作用是控制來回磁頭移動。磁頭的作用是在碟片上讀寫數據。磁頭通過改變碟片上小顆粒磁性物質的磁極方向來完成寫入數據的功能,通過感知碟片上磁性物質的磁極方向來完成讀取數據的功能。

5、扇區中是如何表示01數據的?

硬碟是在硬質碟片(一般是鋁合金,以前 IBM 也嘗試過使用玻璃)上塗敷薄薄的一層鐵磁性材料。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 意排列的小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 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信息。寫入時,磁頭線圈上加電,在周圍產生磁場,磁化其下的磁性材料;電流的方向不同,所以磁場的方向也不同,可以表示 0 和 1 的區別。讀取時,磁頭線圈切割磁場線產生感應電流,磁性材料的磁場方向不同,所以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也不同。

================================優美的分割線===================================

延伸:固態硬碟的存儲原理(微觀)

接下來來講固態硬碟,相比較於機械硬碟裡面的各種機械結構,固態硬碟就沒有太多的機械機構;它主要是靠FLASH晶元來作為儲存數據的介質;由主控晶元來承擔數據的中轉,還有調配數據儲存在快閃記憶體晶元上面

FLASH晶元儲存數據的方式也不是太難理解,就是FLASH晶元裡面分出了很多儲存單元,這些儲存單元裡面有電子的位置;當一顆電子的位置裡面沒有存放電子,它就是0;如果存放了電子,它就是1 參考:

https://zhuanlan.hu.com/p/117375905 https://www.cnblogs.com/andy9468/p/11091115.html

閱讀全文

與磁碟中的數據存儲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解決後台程序載入問題 瀏覽:934
飲料產品提供不了三證如何處理 瀏覽:422
工銀股混a基金如何交易 瀏覽:598
佛系操作期貨市場怎麼樣 瀏覽:659
沒有技術種桃怎麼辦 瀏覽:715
中國塑料管市場都在哪裡 瀏覽:826
手機上怎麼看速騰車輛信息 瀏覽:607
收到產品押金怎麼做分錄 瀏覽:1000
桂陽的人才信息網在哪裡 瀏覽:225
物聯網有什麼用啊關鍵技術有哪些 瀏覽:294
資料庫中的表名指什麼 瀏覽:720
其他產品成本如何計算 瀏覽:331
tipo是什麼產品 瀏覽:870
紅米手機恢復出廠後怎麼還原數據 瀏覽:97
轉賬收款的程序都有什麼 瀏覽:600
炒股交易操作多少次才會成熟 瀏覽:202
國盛期貨要下載哪個app交易 瀏覽:426
金數據如何在填完後顯示信息 瀏覽:143
司法技術室是什麼意思 瀏覽:719
創業板上市找什麼公司代理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