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柵格金字塔
柵格數據源包括數字高程模型(DEM)和遙感影像數據2 部分。遙感影像數據原始數據為ETM+、SPOT4、SPOT5,全省范圍是利用ETM多光譜和SPOT4全色光融合而成,示範區影像則是利用SPOT5影像自融合而成,遙感影像通過配准、鑲嵌、拉伸、融合、投影、格式轉換等操作(李長江等,2004),最終形成GeoTIFF格式的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是利用ArcInfo軟體的桌面版或工作站版生成的,建立數字高程模型的數據源為等高線、高程點、水系、交通、標准圖框等文件,但將全區的數據一起處理生成DEM的數據量太大,在統一投影坐標系(高斯-克呂格投影,投影中央經線為120.5 °)的前提下,先將所處理的圖幅與周圍8幅圖的等高線、高程點及水系、交通圖層進行接邊處理,最終生成1:10萬標准圖幅的DEM。
數字高程模型和遙感影像數據採用層次細節LOD(Level of Detail,LOD)模型進行分塊、分層、融合,針對於不同精度地形和影像柵格數據,利用其相互「疊覆」關系來處理,並真正實現海量柵格數據無縫接邊處理,且數據的交接處能自動提取覆蓋層(不同精度的DEM)數據,極大地提高了海量數據存取質量和速度。具體的柵格金字塔建塔流程如圖4-5所示。
(1)矢量數據的整理
用來構建DEM的矢量數據包括高程點、等高線、水系、交通4個圖層,為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完整性,要進行包括格式、投影、高程屬性、圖幅接邊等幾個方面的質量檢查,以使其在數據范圍、精度方面滿足構建三角網(TIN)的要求。
數據整理時,首先要檢查矢量數據的數據格式是否均為Arc/Info格式,投影是否統一(高斯-克呂格投影平面坐標,中央經線為120.5°,坐標單位為m),通過構建粗略的DEM在三維場景進行檢查修正其高程值是否正確,在此基礎上,將所要生成DEM的圖幅與周邊8幅分層進行接邊檢查,確保跨圖幅圖元的一致性。
(2)擴邊裁剪
為防止標准圖幅外緣因無高程信息生成三角網與鄰幅的三角網出現「裂縫」,要將某圖幅內的數據與該圖幅標准圖框擴邊1/3范圍內的數據一起處理。擴邊處理時,先把某幅的標准圖框擴邊1/3並作為裁剪框,在該幅與相鄰8幅圖的高程點、等高線、水系、交通4個圖層分別用裁剪框進行拓撲裁剪,形成的4個圖層的數據作為構TIN的數據源,以保證整個區域內TIN的完整性。
圖4-5 柵格金字塔建設流程圖
(3)一次構TIN
三角網(TIN)是基於三角形對數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的一種方法,它是按一定的規則將離散點連接成覆蓋整個區域且互不重疊、結構最佳的三角形,每個三角形代表了地表上一塊等傾斜的平面。可利用ARCSCENE的3D分析工具Createtin命令進行一次構TIN,其中將高程點作為MASS,等高線作為HARDLINE,並分別選擇相應的高程屬性欄位。
第一次構TIN的同時,要檢查並消除隱藏的高程差,不僅對同一條等高線上采樣間距過大的高程點列進行內插加密處理,避免出現三角形跨越等高線,而且對山頭或凹地無高程點的閉合等高線,狹長而坡緩的谷底等處,內插特徵點或特徵線,避免出現不合理的「平三角形」。
(4)二次構TIN
利用Modify TIN命令進行二次構TIN,先打開上一步建好的TIN,並添加交通、線狀水系、面狀水系3個圖層,交通、線狀水系作為 HARDLINE,面狀水系作為 HARD REPLACE。
(5)生成DEM
DEM格網是基於正方形格網對DEM表面建模的一種方法,它是利用一系列在X、Y方向上都按等間隔排列的地形點的高程值Z表示地形。可採用Tintolattice命令將TIN轉為DEM格網,生成過程中對DEM格網間距進行設置,以確保DEM精度。
(6)裁剪DEM
上述的DEM是在擴邊基礎上生成的,因此必須以標准圖框內框為裁剪框進行拓撲裁剪,在Workstation版的Arc/Info下,可使用Latticeclip命令進行DEM裁剪形成標准分幅的DEM。
(7)遙感影像數據的整理。
遙感影像數據主要用於地形表面的紋理,增強真實感。不同精度的衛星遙感影像TM、ETM+、SPOT4、SPOT5等均需要進行必要配准校正,通過控制點配准到矢量數據的坐標繫上,以保證遙感影像與地形數據的空間位置一致性。
(8)圖像融合
TM與ETM+、SPOT4全色光與TM的圖像融合的方法可採用常規的方法,對於示範區的SPOT5高精度遙感影像,首先要對10m解析度的多光譜波段1(Red)、2(Green)、3(Blue)進行RGB波段彩色合成,合成時採用2(Green)作為藍波段,(1+2+3)/3作為綠波段,1(Red)為紅波段。再在ERDAS軟體中將合成後的圖像與SPOT5全色光進行自融合,其中低解析度為前述的多光譜紅、綠、藍波合成圖像,高辨率圖像為經校正的SPOT5的2.5m解析度全色波段。融合方法可採用乘積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等,使影像更加接近真彩色。
(9)生成金字塔文件
利用自行開發的Build3 d1.0建塔工具,將不同精度DEM格網和不同精度的遙感影像數據加入。一般將精度低的DEM放在最底層(圖版Ⅳ-1),精度高的DEM放在上層,再添加遙感影像或農業地質專題圖數據,並根據數據的精度設置相應每層的網格間距、單塊行列數、壓縮方式及金字塔層數,即可形成PRD格式的金字塔數據文件。
② ps怎麼畫金字塔使一面亮一面暗有立體感
鋼筆工具繪制路徑,一面一面的畫,並且一面就是一個圖層,不要畫在一個圖層裡面,畫好路徑之後 Ctrl+回車 轉變成選區,拉一下漸變就可以了。
③ wps表格如何做人口金字塔圖表
WPS表格沒有辦法製作,需要用WPS文字來製作。
步驟一:插入形狀;繪制前,在WPS的哪個功能點開始。
在菜單欄【插入】→【形狀】中,就是要使用到的功能了。
在【形狀】中選擇等腰三角形,然後在WPS中繪制出來,調整大小即可。
④ 高手快來幫我把這張圖PS成埃及金字塔(ps高手進!!)
圖呢?
⑤ PS中如何讓有顏色的建築變成那種高樓大廈的感覺
利用ps中的透視變形工具,將建築呈梯形拉高、形如金字塔狀,必要時復制圖層向上添加樓層,因為如果只是簡單向上拉伸,比例失調會看起來很別扭的。建議找高樓大廈的建築對照操作。
⑥ 請問photoshop中存儲圖象金字塔是什麼意思
存TIFF的時候,如若設計稿中包含點陣圖,則勾選「包含半調網屏」;如若設計稿中包含矢量圖,則勾選「包含矢量數據」(我暈,究竟是不是呀!我亂猜的)。壓縮時選「無」即可。因為不是所有軟體和輸出設備都支持LZW壓縮方式;至於「存儲圖象金字塔」就不用選了,因為這是一種解析度等比遞減的模型構建方式,犧牲解析度換圖象大小。
⑦ 如何用PS把圖片部分圖像製作成放射狀效果
在PS中,把圖片部分圖像製作成放射狀效果需要用到濾鏡里的風格化凸出效果。風格化凸出效果使到整張圖片呈放射狀後,再利用圖層蒙版使到圖片只顯示出背景層,最後用畫筆工具通過擦除動作把需要顯示出放射狀效果的部位顯示出來。接下來,我把操作步驟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下。
PS CS6
啟動PS軟體,進入到軟體的操作界面;隨後,在網上找到一張人物圖片,並把人物圖片截圖保存在電腦桌面上。滑鼠點住圖片文件直接拖入到軟體界面中,自動生成背景層。
滑鼠點住圖片背景層,往圖層面板底部拖,拖到「創建新圖層」按鈕這里來,那麼就把圖片背景層復制了一層,圖層名稱自動顯示為「背景副本」。
背景副本圖層在選中狀態下,滑鼠移動到界面上方的菜單欄中,點擊「濾鏡」,彈出的列表再點「風格化」,接著再點「凸出」。
點「凸出」後,即時彈出一個設置小面板。首先,在類型這一項中,選擇「金字塔」;在大小這里,設置數值為4;在深度這里,設置數值為40;再點選「隨機」;最後點擊確定。
點擊確定後,再看界面中的圖片,現在整張圖片里的圖像都呈放射狀效果。接下來,需要把這種效果進行一些修改,把人物的臉部以及頸部給露出來,其餘部分圖像保留放射狀效果。請繼續往下看其它操作。
背景副本圖層同樣要在選中狀態。滑鼠移至圖層面板底部這里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圖層蒙版就作用在背景副本圖層中。
緊接著,按下鍵盤的CRL+I,執行反選命令;看圖層蒙版這里,本來是白色的,現在變成了黑色。而界面上的圖片本來已顯示為放射狀效果的,現在看不見了,只看到了背景層的圖像。
這時,我們就需要用到畫筆工具了,按B鍵,調出畫筆工具,而在操作前,要先檢查下界面左下角這里的前景色塊與背景色塊,是不是白到黑。也就是前景色為白,背景色為黑才是正確的。
調出畫筆工具後,在畫筆屬性欄中,設置畫筆的大小,以及畫筆筆尖形狀。設置好後,滑鼠再移到圖片這里來,在需要顯示出放射狀效果的部位慢慢地仔細地塗抹。
在塗抹過程中如果塗抹多了圖像,那麼,可以按下X鍵,把前景色與背景色互換,滑鼠再在抹多的部位再擦一下,就可以還原圖像。那麼,到這里,部分圖像製作成放射狀效果的操作完成。
人物圖片來源於網路
⑧ 如何用ps將圖中的金字塔裁剪出來,詳細點的
這個比較交易的
用鋼筆工具;或用其它選擇工具;
把金字塔摳成選區,然後,反選,把金字塔外圍的刪除。
⑨ 用PS將圖中的金字塔裁剪出來
⑩ Echarts模擬實現3D金字塔
在我們公司全鏈路產品設計中,UI設計師以2.5D的形式設計了金字塔形狀的分布圖。如下圖:
我們目前可視化圖表有使用Echarts、antv\G2,之相近的是漏斗圖,3D效果也未支持金字塔。在搜索後發現highChart的金字塔符合度達90%,奈何需要授權。
只能自己折騰了,實現的具體要求有:
1、保持角度不變(30deg/150deg);
2、支持顏色設置;
3、圖例支持交互;
4、支持最小顯示;
5、支持tooltips。
有了解Echarts都知道Echarts支持自定義圖形,我決定採用這中方式實現設計效果。根據上面的要求,決定分幾個步驟實現:
1、定義顏色:支持3D效果分別需要配置兩面漸變顏色,圖例顏色使用每個數組的第一個顏色;
2、預設數據:為了控制大小的同時避免數量級相差太大,需要把數值轉換成百分比(最大100,最小5)用以坐標計算,同時保留原數值用於tooltips展示;ps:處理後包括(原數值:num、原始百分比:percent,支持最小值用於坐標計算的百分比:value),pyramid3dData為實際數據[{name,value}];
3、計算坐標:
a、從金字塔頂點的圖形是個三角形,其餘都是等邊梯形,考慮到3D效果頂部三角形的底邊中間點必然向下延伸一段距離?,具體距離應為(頂部y-底右y+(底右x-居中x)*tan(60度)),當梯形時保持平行頂部也需要向下凹陷同樣一段距離;
b、從三角形的頂點開始計算,坐標點的順序從頂點開始計算,順時針開始,梯形的起點(left-top)是上一個圖形的終點(bottom-left);
c、計算出轉換後坐標點的位置:
4、定義渲染金字塔各層的函數
5、設置並執行
大功告成!
效果基本已經實現,後續有時間再做優化封裝。發現有什麼需要改進的歡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