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中醫古籍資料庫包括哪些

中醫古籍資料庫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3 08:47:18

A. 常用的中文文獻檢索資料庫有哪些

1、中國知網:

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

憑借優質的內容資源、領先的技術和專業的服務,中國知網在業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在2007年,中國知網旗下的《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年鑒網路出版總庫》獲提名獎。

2、萬方:

萬方資料庫是由萬方數據公司開發的,涵蓋期刊、會議紀要、論文、學術成果、學術會議論文的大型網路資料庫;也是和中國知網齊名的中國專業的學術資料庫。

其開發公司——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以信息服務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是在互聯網領域,集信息資源產品、信息增值服務和信息處理方案為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商。

3、中國年鑒網路出版總庫

中國年鑒網路出版總庫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連續更新的動態年鑒資源全文資料庫。內容覆蓋基本國情、地理歷史、政治軍事外交、法律、經濟、科學技術、教育、文化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生活、人物、統計資料、文件標准與法律法規等各個領域。

4、中國引文資料庫

該庫收錄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志社出版的所有源資料庫產品的參考文獻,涉及期刊類型、學位論文類型、會議論文類型、圖書類型、專利類型、標准類型、報紙類型等超千萬次被引文獻。

該庫通過揭示各種類型文獻之間的相互引證關系,不僅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新的交流模式,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科學管理及評價工具。

5、維普資料庫系統

維普資訊網建成於2000年,現已成為全球著名的中文信息服務網站,是Google Scholar最大的中文內容合作網站,中國最大的數字期刊資料庫,目前擁有2000餘家集團用戶,網站注冊用戶數超過200餘萬。

網站內容服務包括9000餘種/2000萬篇中文期刊全文;30餘個國家/11300餘種/800餘萬條外文期刊文獻;400多種重要中文報紙信息,學科覆蓋理、工、農、醫、文、史、哲、法各個領域,並提供網上每日更新。




B. 國家圖書館古籍有多少個資料庫

22個資料庫。
中國圖書館古籍22個資料庫發布數字資源,其中,中華古籍資源庫發布國家圖書館善本古籍699部、雲南省圖書館藏珍貴古籍139部、芷蘭齋藏稿鈔校本古籍8部、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17部,碑帖菁華發布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清碑刻拓片數字資源2595種,黑龍江省圖書館古籍資料庫發布古籍影像資源32部100冊。
古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C. 中文資料庫有哪些

五個常用的中文資料庫:

1、中國知網(CNKI),是中國學術期刊 (光碟版) 電子雜志社、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創辦的網路出版平台,是全球最大的知識門戶網站。

2、超星電子圖書資料庫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在線圖書館,圖書涵蓋各學科領域,為高校、科研機構的教學和工作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同學們學習娛樂的好助手。

北大法寶網站網頁

4、北大法寶是我國最早、最專業的法律資料庫,1985年創立於北京大學,目前涵蓋中國法律法規、司法案例、法學期刊、英文譯本、專題參考五大部分內容,數據總量100萬余篇。

5、北大法意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實證法務研究所研發和維護的法律資料庫網站,旨在提供專業、系統的法律信息服務。目前已經構築起全球最大的中文法律資料庫。其中,案例資料庫收錄的案件總數量超過25萬,法規資料庫收錄的法規文件總數量近40萬部。

D. 中醫的著名典籍有哪些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2、《難經》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系。
《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3、《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
/iknow-pic.cdn.bcebos.com/730e0cf3d7ca7bcb168debb4b3096b63f724a8b2"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30e0cf3d7ca7bcb168debb4b3096b63f724a8b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wxbohuan.com/pic_730e0cf3d7ca7bcb168debb4b3096b63f724a8b2"/>
4、《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
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在李時珍出版《本草綱目》之前,該書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權威的醫書。
5、《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原名《金匱要略方論》。「金匱」是存放古代帝王聖訓和實錄的地方,意指本書內容之珍貴。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載疾病60餘種,收方劑262首。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飲食禁忌等內容。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
參考資料:/ke..com/item/黃帝內經/97915"target="_blank"title="網路-黃帝內經">網路-黃帝內經
參考資料:/ke..com/item/難經/1525135?fromtitle=《難經》&fromid=2209301"target="_blank"title="網路-難經">網路-難經
參考資料:/ke..com/item/金匱要略/3011294?fromtitle=《金匱要略》&fromid=9954091"target="_blank"title="網路-金匱要略">網路-金匱要略
參考資料:/ke..com/item/神農本草經/302460?fromtitle=《神農本草經》&fromid=3456179"target="_blank"title="網路-神農本草經">網路-神農本草經
參考資料:/ke..com/item/傷寒雜病論/1125995?fromtitle=《傷寒雜病論》&fromid=794625"target="_blank"title="網路-傷寒雜病論">網路-傷寒雜病論

E. 古代中葯典籍有哪些

以下是中醫中葯典籍,有些是醫有些是葯,有些是醫、葯合集。《金匱要略》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脈經》王叔和《輔行訣臟腑用葯法要》陶弘景《千金方》孫思邈《褚氏遺書》褚澄《方劑導覽》劉完素《濟陰綱目》武之望《景岳全書》張景岳《古方八陣》張景岳《本草綱目》李時珍《瀕湖脈學》李時珍《闡要編》傷寒三論閔慶芝《證治心傳》袁班輯《針灸大成》楊繼洲《脈訣闡微》陳士鐸《四診心法要訣》吳謙《眼科心法》吳謙《雜病心法》吳謙《正骨心法》吳謙《婦科心法要訣》吳謙《血證論》唐容川《醫林改錯》王清任《醫學妙諦》何其偉《傅青主女科》傅山《醫略十三篇》蔣寶素《醫源》石芾南《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類症治裁》林佩琴《痧脹玉衡》郭志邃《溫熱論》葉桂、顧景文《醫學三字經》陳修園《醫燈續焰》潘楫《黃帝八十一難經》佚名《黃帝內經》佚名《神農本草經》佚名《醫脈摘要》佚名《針邪密要》佚名《針灸歌賦》佚名《鬼門十三針》佚名《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葯歌》佚名

F. 中國中醫葯資料庫的其它類

中國中醫葯新聞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有關中醫葯的報刊新聞信息
資料庫類型:文獻型
收錄范圍:收錄了1989年以來的有關中醫葯報刊新聞信息6萬余條。
著錄項目:題名、作者、出處、日期、關鍵詞、內容、欄目分類、地區、管理。
檢索途徑:可從題名、作者、出處、日期、關鍵詞、欄目分類等途徑查詢。
海外古籍書目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國外的中醫葯古籍的相關信息
資料庫類型:文獻型
收錄范圍:收錄了從戰國至清代的海外中醫古籍的相關內容,共2萬余條。
著錄項目:聯目號、類號、著作年、藏書號、正書名、修飾語、別名、卷、冊、國別朝代、著者姓名、著作方式、版本項、善精孤有無、原叢書名、原叢書類號、子目編號、叢書子目、館代號。
檢索途徑:可通過聯目號、類號、著作年、藏書號、正書名、館代號、國別朝代、著者姓名、著作方式進行查詢。

G. 中醫古籍都有哪些啊

中醫古籍還是非常多的,不過很多中醫古籍都在國外圖片館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圖書館館藏了很多中醫古籍,很多珍稀罕見的中醫古籍 也都在裡面

另外曾經在 醫書網 下載到一些的中醫古籍類書籍資料,也都是整理國外一些館藏的中醫古籍資料,都是純古籍掃描版的中醫書籍,非常罕見的,你可以看

內景備覽(上下卷)

內科秘錄(9卷)

內經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義(1-5卷)

千金方葯注(1-4卷)

千金方衍義(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書(40卷)

本草經百種錄(上中下卷)

歌傷寒雜病論俗辨(上中下卷)

經穴匯解(1-8卷)

經穴纂要(1-5卷)

經絡歌括(2卷)

經絡腧x學 68講

經驗丹方(四卷)

蔓難錄(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雜話(2卷)

補正輯光傷寒論(上下卷)

金匱二劉合注(上下卷)

金匱玉函經(1-20卷)

金匱玉函要略論注(6卷)

金匱要略 54講

金匱要略國字解(1-6卷)

金匱要略心典(3卷)

金匱要略述義(1-4卷)

金匱論注(1-8卷)

金鏡內台方義(3卷)

難經小解(1-6卷)

難經抄(一二三卷)

難經本義抄(1-6卷)

難經本義(上下卷)

難經疏證(上下卷)

難經經釋(一二卷)

難經鐵鑒(5卷)

雷公炮製(1-8卷)

風寒熱病方緯篇(1-7卷)

麻疹三書(一二卷)

黃帝內經相關書籍整理(124冊)

黃帝內經素問(1-9卷)

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傷寒蘊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傷寒論註解.存7卷(卷1-3缺).漢.張機撰.金.成無己註解.元刊.1冊

元版.子部.張仲景註解傷寒百證歌.新編張仲景註解發微論.張仲景註解傷寒百證歌5卷.新編張仲景註解發微論2卷.宋.許叔微述.元刊.4冊

元版.子部.新刊圖解素問要旨論.8卷.金.劉守真撰.馬宗素重編.元刊.8冊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葯院方.20卷.元御葯院編.元刊.10冊

元版.子部.新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孫允賢編.元刊.11冊

宋版.史部.圖經.嚴州重修圖經.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陳公亮.劉文富校.宋刊.明修.4冊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紀述老蘇先生事實.1卷.撰者未詳.南宋刊.1冊

宋版.子部.傷寒總病論.6卷.附音訓1卷.修治葯法1卷.宋.龐安時撰.南宋刊.抄補.4冊

宋版.子部.史載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冊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燾撰.南宋刊.42冊

宋版.子部.太醫張子和先生儒門事親.12卷.金.張從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醫張子和先生儒門事親.零本.金張從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孫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孫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冊

宋版.子部.普濟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許叔微撰.南宋刊.6冊

宋版.子部.重校證活人書.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帶圖本.10冊

宋版.子部.雞峰普濟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孫兆撰.賈兼重校.南宋刊.24冊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詩.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達編.宋寶慶元年廣東漕司刊.3冊

類證普濟本事方.十卷.宋.許叔微撰.清錢氏萃古齋抄本

H. 我館購買的有關古籍的資料庫有哪些

主要有:ACSIEEE/IETEI工程索引Elsevier資料庫SCIE科學引文索引超星電子圖書萬方數據CNKI中國知識資源總庫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的數字資源,歡迎登陸圖書館主頁查詢哦

I. 中國中醫葯資料庫的中葯類

中國中葯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中葯材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是全面介紹中葯信息的參考工具型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錄中葯約8173種,綜合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中葯大辭典》、《中華葯海》、《中國葯材學》、《常用中葯成分與葯理手冊》、《中華本草》等權威工具書及專著,對每味中葯進行了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產地、化學成份、葯理作用、毒理學、葯材基原、資源分布、栽培或養殖、採集加工、炮製方法、葯材鑒別等多方面描述。
著錄項目:葯名、品名、漢語拼音、拉丁名、英文譯名、銷售地區、保護品種、中葯材基原、動植物形態、動植物資源分布、動植物生態環境、葯用動植物的栽培飼養、葯材的採收與儲藏、葯用部位、生葯材鑒定、中葯化學成分、理化性質、中葯化學鑒定、中葯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炮製方法、中葯劑型、中葯制葯工藝、葯物作用與葯理效應、葯代動力學、毒理學、葯物篩選、新葯的臨床評價、實驗動物的品種、方劑組成、葯物劑量、葯物配伍、葯性、歸經、功效、性味分類、主治、用法用量、用葯忌宜、不良反應及治療、選方、臨床運用、各家論述、考證、以及葯物應用鑒別。
檢索途徑:可通過中葯的品名、漢語拼音名、英譯名、拉丁名、功效、主治、產地、葯理作用、化學成份、葯材基原、毒理學、用法用量、服用禁忌等途徑進行檢索。
中國中葯葯對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中葯材臨床配伍葯對使用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中葯葯對又稱對葯,是臨床上常用的、相對固定的兩味或多味中葯的配伍形式,也是中葯特有的特殊配伍方法。本資料庫收錄中醫臨床常用葯對917對,主要編寫參考資料為《中醫臨床常用葯對手冊》(王立群,學苑出版社)、《中葯葯對190種》(沈敏南,上海中醫葯大學出版社)、《中葯葯對大全》(胥慶華,中國中醫葯出版社)、《施今墨對葯》(呂景山,人民軍醫出版社)。對每一葯對,分別介紹葯對名稱、性味、歸經、功效、主治、作用分類、配伍機制、用法用量、臨床應用、葯對出處、各家論述、注意事項。
著錄項目:葯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作用分類、配伍機制、用法用量、臨床應用、葯對出處、各家論述、注意事項。
檢索途徑:可從葯對名稱、性味、歸經、功效、主治、作用分類、葯對出處等欄位進行查詢。
中國中葯化學成分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中葯化學成分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中國中葯化學成分資料庫為全面介紹中葯化學成分的工具型資料庫,共收錄相關的中葯化學成分14032種,該資料庫的編制參考了《植物活性成分辭典》(共三冊,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主編:陳蕙芳,副主編:馬永華,卞學瑋。2001年1月第一版)、《植物葯有效成分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與《中葯有效成分葯理與應用》,對每一種化學成分的品名、化學名、理化性質、化學結構、臨床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著錄項目:品名、化學名稱、英文名稱、異名、理化性質、分子式、化學結構式、立體結構圖、來源、葯理作用、功效、臨床應用、毒性、不良反應、化學成分分類、用途分類、化學號等欄位。
檢索途徑:可從品名、化學名稱、英文名稱、異名、理化性質、化學成分分類、用途分類、分子量、來源等欄位進行查詢。
中國藏葯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藏葯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中國藏葯資料庫為全面介紹藏葯材的參考工具型資料庫,共收錄包括植物、動物、礦物葯材在內的1200餘種藏葯。該資料庫的編制參考了藏醫葯名著《月王葯診》、《四部醫典》、《祖先口述》、《(四部醫典)藍琉璃》、《晶珠本草》等,並綜合了近年藏葯研究的成果。對每一藏葯的介紹涉及其各種命名、基原、形態、資源、性味、用法、考證、臨床應用、葯理學研究等多個方面。
著錄項目:葯名、品名、漢語拼音、拉丁名、英文譯名、銷售地區、保護品種、中葯材基原、動植物形態、動植物資源分布、動植物生態環境、葯用動植物的栽培飼養、葯材的採收與儲藏、葯用部位、生葯材鑒定、中葯化學成分、理化性質、中葯化學鑒定、中葯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炮製方法、中葯劑型、中葯制葯工藝、葯物作用與葯理效應、葯代動力學、毒理學、葯物篩選、新葯的臨床評價、實驗動物的品種、方劑組成、葯物劑量、葯物配伍、葯性、歸經、功效、性味分類、主治、用法用量、用葯忌宜、不良反應及治療、選方、臨床運用、各家論述、考證、以及葯物應用鑒別。
檢索途徑:可通過 葯名、品名(藏名)、漢語拼音、拉丁名、英文譯名、葯用部位、炮製方法、中葯劑型、葯物配伍、葯性、歸經、功效、主治 等途徑進行查詢。
蒙葯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蒙葯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蒙葯資料庫為全面介紹蒙葯的參考工具型資料庫,共收錄了蒙葯421種。該資料庫的研製參考了《中華本草》蒙葯卷。
著錄項目:葯名、漢語拼音、蒙葯名、別名、考證、中葯材基原、動物礦物植物形態、栽培與養殖、採收加工、葯材鑒別、化學成分、葯理作用、炮製方法、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附方、制劑、葯物分類、參考文獻、蒙葯名出處、參考。
檢索途徑:可從漢語拼音、蒙葯名、別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途徑進行查詢。
維吾爾葯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維吾爾族葯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維吾爾族葯資料庫為全面介紹維葯的參考工具型資料庫,共收錄維葯423種。該資料庫的研製參考了《中華本草》:維吾爾葯卷。
著錄項目:葯名、漢語拼音、、維葯名、別名、考證、中葯材基原、動物礦物植物形態、栽培與養殖、採收加工、葯材鑒別、化學成分、葯理作用、炮製方法、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代用葯、附方、制劑、參考文獻、維葯名出處、參考。
檢索途徑:可從葯名、漢語拼音、、維葯名、別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途徑進行查詢。
苗葯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苗族葯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苗族葯資料庫為全面介紹苗葯的參考工具型資料庫,共收錄苗葯391種。該資料庫的研製參考了《中華本草》苗葯卷。
著錄項目:葯名、漢語拼音、苗葯名、苗葯拼音、別名、考證、中葯材基原、動物礦物植物形態、栽培與養殖、採收加工、葯材鑒別、化學成分、葯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附方、制劑、臨床研究、維葯名出處、參考文獻、參考。
檢索途徑:可從葯名、漢語拼音、苗葯名、別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途徑進行查詢。
傣葯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傣族葯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為全面介紹民族醫葯傣葯的工具型資料庫,本資料庫研製過程中參考了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輯《中華本草傣葯卷》,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1995年1月1日實施。本資料庫共有記錄400條,欄位分別為葯名、漢語拼音、傣葯名、別名、中葯材基原、採收加工、葯材鑒別、化學成分、葯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附方、葯物分類、參考文獻、傣葯名與別名出處、參考。
著錄項目:葯名、漢語拼音、傣葯名、別名、中葯材基原、動物礦物植物形態、採收加工、葯材鑒別、化學成分、葯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附方、葯物分類、傣葯名與別名出處、參考文獻、參考。
檢索途徑:可從葯名、漢語拼音、傣葯名、別名、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途徑查詢。
瑤葯資料庫
資料庫主題:瑤族葯
資料庫類型:事實型
收錄范圍:瑤葯資料庫為全面介紹瑤葯的參考工具型資料庫,共收錄瑤葯967種。該資料庫的研製參考了《中國瑤葯學》《中華本草》《中葯大辭典》《中草葯學》等。
著錄項目:名稱(瑤語譯名)、瑤文、別名、來源、形態特徵、生態分布、採集加工、性味、功效、傳統應用、用法用量、方例、化學成分、葯理、化學成分參考文獻、葯理參考文獻、附註等。
檢索途徑:名稱(瑤語譯名)、瑤文、別名、性味、功效、化學成分等途徑進行查詢。

J. 中醫古籍有哪些

黃帝內經,傷寒論,針灸甲乙經等等。

閱讀全文

與中醫古籍資料庫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大飛機技術不好 瀏覽:435
交易員考什麼課程 瀏覽:866
aac上架多少交易所 瀏覽:473
哪裡有馬崗鵝批發市場 瀏覽:722
撤案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99
會澤縣小學信息技術多少分進面 瀏覽:631
實現數據壓縮與什麼層密切相關 瀏覽:504
怎麼成為網點代理人 瀏覽:441
掃碼查答案的程序有什麼 瀏覽:792
個人信息泄露被判刑的有哪些 瀏覽:179
義烏狗市場狗多少一隻 瀏覽:650
如何解除移動數據限流的方法 瀏覽:174
郴州市活禽交易市場什麼時候休市 瀏覽:456
四川空間信息產業發展怎麼樣 瀏覽:284
宏基筆記本怎麼樣關閉程序 瀏覽:523
邯鄲有哪些鐵板市場 瀏覽:850
問道如何查詢賬號信息 瀏覽:323
工商銀行交易4204是什麼意思 瀏覽:454
食品產品標准號怎麼解讀 瀏覽:537
我愛我家鏈家為什麼退出北京市場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