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米公司的創始人雷軍持有小米公司多少的股份
關於小米的股權結構方面,招股書中也做了詳細披露。其中,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持股31.41%,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持股13.33%,聯合創始人、品牌戰略官黎萬強持股3.24%,這三位大佬拿走了小米將近50%的股份,小米成功上市後,大佬們無疑將成為最大的人生贏家。
眾所周知,小米是由雷軍等8個聯合創始人共同創立的,而除了雷軍、黎萬強、林斌之外,還有周光平、黃江吉、劉德、洪峰和王川,不過遺憾的是,周光平和黃江吉在小米上市前夕出局。
但在具體股權分割上,黃江吉持3.2375%、洪鋒持3.2207%、許達來持2.9312%、劉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王川持1.1149%、晨興集團持股17.1931%,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30%。
此外,招股書顯示,小米正建議尋求同股不同權的架構,公司股本將分為A類股份和B類股份,其中,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B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也就是說,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31.41%的股權卻能享受比例超過50%的表決權,是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❷ 得DS者得天下小米集團的三季報
在小米上市的時候,星空君研究著小米的招股書,就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小米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
為什麼削尖了腦袋往互聯網堆里扎?
因為估值。
互聯網公司的估值通常比較高,如果僅僅把小米當做一家手機公司,那雷總和持有股權激勵員工的股價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過,星空君不認為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至少不是一家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更不是手機公司。
小米本質上是一家物聯網公司,可惜的是,目前市場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重復小米的模式,所以小米的估值只能向互聯網公司硬靠。
11月24日,小米發布2020年三季報。
在小愛同學播放的《七里香》的音樂聲中,星空君打開了這份財報。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722億元,同比增長34.5%。經調整凈利潤達到人民幣41億元,同比增長18.9%。
幾個亮點:
1、史上最佳三季報
除了第三季度單季史上最佳(營收722億)外,公司1-9月份累計營收超過1754億,也是史上最佳。徹底擺脫了疫情影響,增速最高的業務,來自海外。
2、核心業務還是手機
即便如此,星空君還是不用手機公司來衡量小米。原因很簡單,小米的非手機領域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甚至遠遠強於手機。
3、海外業務增加的原因
2020年第三季度,境外業務持續強勢增長,境外市場收入創單季度 歷史 新高,同比增長52.1%,達到人民幣398億元。根據Canalys的數據,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在歐洲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連續第二個季度市佔率進入前三名,同時首次在西歐市場市佔率達到前三名。
歐洲市場是華為的傳統地盤,小米的激增,大概率和華為的逐步退出有關。
國內華為市佔率逐步提升,海外讓給小米以及OPPO、VIVO們,也是一種比較有意思的分工協作。
4、IoT業務里的水分
小米是最早布局IoT的選手之一,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家用IoT網路,三季報顯示,接入小米IoT平台的設備高達2.89億。
星空君一直對小米IoT業務的分類頗有微詞,因為小米財報中,把電視業務放到了IoT。
這其實是兩碼事,作為銷量最大的電視機廠家,小米憑借電視機銷售額,成功的攪渾了IoT業務的真實營收和利潤。
對這部分業務分析的時候,只能抓瞎。
另外,小米電視一直自稱全國第一,用的是奧維雲網的數據。奧維雲網什麼來頭呢?
當然,用天眼查強行查二者的關系有構陷之嫌,也可以說這家公司和雷總沒太大關系。
星空君想表達的是,第三方數據提供方往往不會那麼簡單,很多數據是可以注水的。
反過來說,小米電視機確實賣得不錯,靠的是性價比。
5、名不副實的互聯網業務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搞得如何呢?
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58億元,同比增長8.7%。
無論是絕對額還是增速,小米的互聯網服務都比較低。
小米的互聯網業務主要包括:會員付費、廣告、 游戲 、金融(天星數科)。
會員、廣告可以理解,小米 游戲 是什麼?
其實小米手機內置的應用市場里,那些 游戲 付費後,都和小米分成。
天星數科呢?
產業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服務和金融 科技 服務。天星數科利用自身在大數據和AI方面的技術優勢,為更多的公司及個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並助力金融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
財報中說的比較含蓄,星空君以前在大學校園里跑步的時候,經常看到小米校園貸… …不過,隨著P2P金融監管加碼,小貸業務都開始轉型。這也是小米金融更名天星數科的主要原因吧!
6、工業互聯網黑 科技
2020年8月,小米正式介紹了位於北京的智能工廠。目前小米的智能工廠自研製造裝備,並已設計完成了自動化的高端手機生產線,成功實現了超高端小米10 至尊紀念版透明版的量產。
三季報中提到,小米智能工廠的目標是年產百萬台超高端手機的黑燈工廠,看到這里,星空君倒吸一口涼氣。
希望正在上學的年輕人耗子尾汁,以後不好好學習,可能連生產線上的工人都當不了。
7、小米的估值?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資超過300家公司,總賬面價值人民幣395億,同比增長37.5%。
投資的總價值(公允價值)為人民幣506億。2020年第三季度,凈收益7.2億。
比如九號機器人在科創板上市,比如小米投資了大量的小米產業鏈企業… …
這些投資,是小米的未來,這些投資給小米帶來的市值也很難評估。
小米史上最佳三季報發布後,股價竟然是跌的。
為什麼?
因為投資者發現,繞來繞去,還是一家手機公司。
事實上,小米是一家非常復雜的公司,估值無法簡單的類比互聯網公司或是手機公司。
❸ 如何看待小米的CDR招股書
相信大家都知道小米已經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今天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小米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招股申請書,這也可能會成為今年全球范圍內最大規模的IPO。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投資者通過購買CDR,就能分享小米這個互聯網巨頭不斷成長帶來的價值成長。本次CDR也公布了小米2018年Q1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44.12億元和16.99億元。不過真正讓小米成為CDR第一股的還有這五點:
估值750億美元這五點成就小米成為CDR第一股在歐洲和印度市場,小米主要靠賣均價不超過900元人民幣的入門機型,雷總提出的硬體綜合利潤不超過5%。如果僅僅依靠賣硬體賺錢,海外市場能為小米貢獻的實際上利潤並不多。事實上,小米模式和亞馬遜模式很接近,未來互聯網收入是其主要來源在全世界。
❹ 小米港股上市獲得多少資金
至少募資100億美元,主要投向哪裡?
據招股書介紹,小米還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費級IoT平台,連接了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不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2017年按連接數量計算,小米的消費級IoT硬體全球市場份額為1.7%,身後是蘋果0.9%,亞馬遜0.9%,三星0.7%和谷歌0.6%。
小米在風險提示部分表示,「倘我們不能按預期擴大收入來源,則可能繼續高度依賴智能手機銷售賺取大部分收入。智能手機銷量減少或價格下跌、用戶喜好轉變或智能手機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可能重大不利影響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
招股說明書稱,小米無法保證日後能賺取利潤,預計日後成本及開支金額會增加,原因是第一業務、用戶群及分銷網路持續擴張;第二,持續投資技術基礎設施及網路;第三,持續擴大用戶群使得銷售及推廣開支增加;及推出其他新產品及服務可能產生前期成本,改變現有收入及成本結構,押後實現盈利的時間。若小米不能維持或提高經營利潤率,日後可能持續虧損。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有凈負債人民幣1272億元及累積虧損人民幣1290億元,主要是由於小米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於合並資產負債表指定為負債,而公允價值增加於合並損益表確認為公允價值虧損。
小米計劃將30%的IPO募集資金用於研發及開發智能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人工智慧音響等核心產品;30%用於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鏈;30%用於全球擴展;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有消息稱小米IPO集資至少100億美元(785億港元),成為今年集資額最大新股,也是2010年友邦保險以來最大型新股。
雷軍希望引導市場將公司定位為互聯網公司,而非只做智能手機等硬體的企業。換句話說,估值參考對象並非蘋果公司,而是亞馬遜,或至少更貼近亞馬遜多一點若。以小米1000億美元市值目標,去年75.8億元人幣估計盈利計算,其歷史市盈率約為83倍。目前蘋果公司估值為17倍,亞馬遜估值則高達249倍。
❺ 小米招股書出爐都說了什麼
6月11日報道,此次小米CDR招股書新增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收入344.12億元,凈虧損70.27億元(主要因為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超100億),而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16.99億元。一季度海外市場銷售額為124.7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比重為36.24%,比重再次增加。
小米公布CDR招股書:一季度收入344億凈利17億
6月4日,路透社報道小米IPO計劃通過CDR形式在內地發售30億美元,佔IPO募資總額30%,其餘部分在香港發售。
6月6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同時發布的還有創新型企業上市的細則文件。證監會表示從6月7日起,符合條件的創新企業就可以向證監會遞送CDR發行申報材料。與此同時也傳出小米最快於6月7日就發行CDR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有望成為首家CDR試點企業。
6月7日小米已經向證監會提交了《公開發行存托憑證並上市》,同日小米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
6月11日凌晨,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招股申請書,小米成為首家CDR試點企業。
❻ 小米雷軍占股多少
據招股書披露,在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0%,為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在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具體數據上,雷軍持有31.4124%的股份、林斌持有13.3286%、黎萬強持3.2375%、黃江吉持3.2375%、洪鋒持3.2207%、許達來持2.9312%、劉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王川持1.1149%、晨興集團持股17.1931%,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30%。雷軍和林斌持有股份為A類股,每份可以投10票,而其他人持有的為B類股,每份可以投1票。對於保留事項,均按一股一票計算。
2018年小米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被認為將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招股書顯示,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兼聯席牽頭經辦人。
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67.5%;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222.7%。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其中2017年海外市場收入同比暴漲了250%,充分驗證了小米模式在全球市場具有普適性。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小米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平均時間約4.5小時,MIUI月活用戶超過了1.9億,用戶規模、活躍度、使用時長等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互聯網公司水平。
互聯網服務已成為小米盈利的重要來源,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分別為32.4億元、65.4億元、98.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74.7%。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毛利分別為20.8億元、42.1億元、59.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69.3%。
拓展資料:
1、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
2、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
❼ 哪裡有小米招股書下載
小米公司5月3日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關於小米招股書的種種謎團,以及目前國產手機的運營現狀,都可以從小米招股書中找到答案,因為小米招股書是全面了解一家公司以及一個行業最客觀的資料。通過小米招股書,站在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整理了關於小米招股書透露的八大關鍵信息點:
信息1:小米公司上市主體是誰?公司架構如何?
小米招股書披露,小米公司主體是小米集團,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以不同投票權控制。
❽ 小米公開招股發售股份數是多少股
2018年6月25日,小米發布招股書,正式啟動公開發售。招股書顯示,小米香港IPO全球發售股份數目21.8億股,每股22港元,股票代碼1810。
小米基石投資者共有七家。
其中,中投中財(CICFH)認購1.91億美元、美國高通(Qualcomm)認購1億美元、中國移動認購1億美元、CDB PE(國開基金)認購6700萬美元、保利集團認購3150萬美元、招商局認購3000萬美元、順豐速運認購3000萬美元。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證實,李嘉誠通過其基金會斥資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認購小米股份。
彭博社也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也同意認購小米股份。
彭博社同時指出,從當地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大跌的情況來看,投資者對小米公司61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的需求並沒有熱情。
從輝立證券和耀才證券這兩家香港本地券商的數據來看,申請小米IPO的散戶投資者迄今取得的保證金貸款不足30億港元(3.82億美元)。
不過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新經濟新股不會再出現首日抽升兩至三成,有券商_展息高逾3厘,換言之小米掛牌後股價要升10%才可以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