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土地數據是指什麼東西

土地數據是指什麼東西

發布時間:2023-01-11 14:13:35

㈠ 土地信息系統中,按照其特徵,土地數據可分為哪些類型,並簡述其關系

簡述當前的空間數據類型有哪些,並進行簡要描述和比較分析。
答:空間數據按照其特徵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 空間特徵數據,記錄的是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等幾何特徵,以及與相鄰物體的
拓撲關系。這是地理信息系統區別於其他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志。
2、 專題屬性特徵數據,描述地理實體所具有的各種性質,如地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
降雨量、土地酸鹼類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氣污染程度等。專題屬性特徵通常以數字、符號、文本和圖像等形式來表示。
3、 時間特徵數據,時間屬性是指地理實體的時間變化或數據採集的時間等,空間數據總是
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採集的到或計算產生的。
按照空間數據的組織方法可以分為:
1、矢量數據結構,在矢量模型中,現實世界的要素位置和范圍可以採用點、線或面表達,與它們在地圖上表示相似,每一個實體的位置是用他們在坐標參考系統中的空間坐標定義。 2、柵格數據結構,在柵格模型中,空間被規則的劃分為柵格,地理實體的位置和狀態使用它們占據的柵格的行、列來定義的,每個柵格的大小代表了定義的空間解析度。
兩者的比較分析:
矢量結構的優點:1數據結構緊湊、冗餘度低2有利於網路和檢索分析3圖形顯示質量好精度高。缺點:1數據結構復雜2多邊形疊加分析及鄰域搜索比較困難。 柵格結構的優點:1數據結構簡單2便於空間分析和地表模擬3現勢性較強4易於與遙感結合及信息共享。缺點:1數據量大2投影轉換比較復雜。

㈡ 土地利用數據有哪些

土地利用數據啊,地理國情監測雲平台製作的有全國范圍內的,現在有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5年九期土地利用數據,可參考http://www.dsac.cn/DataProct/Index/200804。以下是一張全國的土地利用數據圖。


㈢ 什麼是土地統計,土地統計有什麼特點

土地統計是指利用數據和圖件等形式對土地的數量、分布、權屬、利用狀況及其動態變化進行系統的調查、整理、分析和預測。

其特點是統計數據不僅反映在文字和數字上,同時一定要在相應的圖紙上得到證實,表示其空間位置,做到圖數相符。它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土地統計分土地數量統計和土地質量統計,又分為原始統計和年度統計。運用土地統計方法,經常了解並掌握土地在其利用過程中所發生的數量與質量變化以及存在問題,是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

㈣ 現代我國的土地資源的數據是什麼

一、土地資源

根據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全國耕地12208.27萬公頃(18.31億畝);園地1154.90萬公頃(1.73億畝);林地23574.11萬公頃(35.36億畝);牧草地26214.38萬公頃(39.32億畝);其他農用地2553.09萬公頃(3.83億畝);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601.51萬公頃(3.90億畝);交通運輸用地230.85萬公頃(0.35億畝);水利設施用地359.87萬公頃(0.54億畝);其餘為未利用地。與2004年相比,耕地面積減少0.30%,園地面積增加2.31%,林地面積增加0.30%,牧草地面積減少0.21%,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面積增加1.11%,交通運輸用地面積增加3.37%,水利設施用地面積增加0.26%。 2005年全國耕地凈減少36.16萬公頃(542.4萬畝)。其中,建設佔用耕地13.87萬公頃(208.1萬畝),另外,查出往年已經建設但未變更上報的建設佔用耕地面積7.34萬公頃(110.1萬畝);災毀耕地5.35萬公頃(80.2萬畝);生態退耕39.04萬公頃(585.5萬畝);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1.23萬公頃(18.5萬畝),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30.67萬公頃(460.0萬畝)。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面積為建設佔用耕地的144.56%。

全年新增建設用地43.2萬公頃。其中,新增獨立工礦(包括各類開發區、園區)建設用地15.11萬公頃,新增城鎮建設用地9.82萬公頃,新增村莊建設用地6.66萬公頃,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10.76萬公頃。

切實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明確各省(區、市)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責。會同農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建設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六部委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農田保護有關工作的意見》。下發《關於開展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工作的通知》,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全面提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水平。下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通知》和《2005年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指南》。全年共備案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1326個,項目建設總規模129.12萬公頃,其中,位於糧食主產區項目個數和建設規模分別佔47%和53%。下發《關於開展補充耕地數量質量按等級折算基礎工作的通知》,採用更加嚴格措施改進耕地佔補平衡工作。

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開展全國存量用地調查,查明到2004年底,全國城鎮規劃范圍內共有閑置土地7.20萬公頃(107.93萬畝),空閑土地5.48萬公頃(82.24萬畝),批而未供土地13.56萬公頃(203.44萬畝),三類土地總量為26.24萬公頃(393.61萬畝),占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的7.8%。切實執行建設用地「六個不報批」和「八個必須」要求,核減建設用地4631.9公頃。總結和大力推廣100個節約集約用地典型,制訂促進節約集約用地新政策。從嚴控制土地供應總量,嚴格審核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24個。

土地管理為經濟建設服務。全年審批建設用地34.68萬公頃,其中國務院批准用地14.93萬公頃,省級批准用地19.75萬公頃;工礦倉儲、住宅等分批次建設用地16.00萬公頃,交通運輸、水利設施等單獨選址建設用地18.68萬公頃。

土地管理基礎業務建設明顯加強。《土地利用分類》國家標准已正式報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制定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方案。18個省(區、市)開展土地更新調查,1526個縣(市)建立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城市市區地籍調查完成82.24%。國有土地使用證發證率達76.38%,集體土地所有權發證率達33.19%,集體土地使用證發證率達70.69%。25個省(區、市)開展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工作,13個通過驗收。

完善土地市場體系和制度。繼續擴大土地有償使用覆蓋面。繼續完善國有土地出讓制度。全國共出讓土地面積16.32萬公頃,出讓價款5505.15億元。其中,招拍掛出讓面積和出讓價款分別為5.72萬公頃和3920.09億元,分別占出讓總面積和總價款的35.06%和71.21%。加強土地儲備制度建設。加強土地市場監測和地價管理。根據1000多個縣(市、區)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結果,土地供應來源結構56%屬於存量用地,44%屬於新增用地;用途結構43.33%屬於工礦倉儲用地,30.56%屬於房地產開發用地,26.11%屬於其他用地;房地產開發用地中,商業服務業用房佔29.2%,普通商品住宅佔48.7%,經濟適用房佔9.3%,高檔公寓佔0.2%,其他住房佔12.6%。系統提出房地產市場土地供應政策。

㈤ 土地矢量數據是什麼

土地矢量數據是在直角坐標中,用x、y坐標表示地圖圖形或地理實體的位置和形狀的數據。矢量數據一般通過記錄坐標的方式來盡可能地將地理實體的空間位置表現得准確無誤。

矢量數據的組織形式較為復雜,以弧段為基本邏輯單元,而每一弧段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交結點所限制,並為兩個相鄰多邊形屬性所描述。在計算機中,使用矢量數據具有存儲量小,數據項之間拓撲關系可從點坐標鏈中提取某些特徵而獲得的優點。主要缺點是數據編輯、更新和處理軟體較復雜。


特點

1、用離散的線或點來描述地理現象及特徵

點用來描述地圖上的各種標志點,如監控點、居民點;線包括直線和曲線,曲線又包括一般曲線和封閉曲線,分別用來表示河流、道路及行政邊界等,此外,還包括一些特殊曲線,如等高線;面用來描述一塊連續的區域,如湖泊、林地、居民地等。

2、用拓撲關系來描述矢量數據之間的關系

在矢量數據系統中,常用幾何信息描述空間幾何位置,用拓撲信息來描述空間的相連、相鄰及包含等關系,從而清楚地表達空間地物之間結構。

3、面向目標的操作

對矢量數據的操作,更多地面向目標,從而使精度高、數據冗餘度小、運算量少,如對區域面積的計算和道路長度的量算,分別用計算區域多邊形面積及道路長度而獲得。

這樣直接根據目標幾何形狀用坐標值計算的方法,使計算精度大大提高。另外,由於矢量數據是以點坐標為基礎來記錄數據,不僅便於對圖形放大、縮小,而且還便於將數據從一個投影系統轉換到另一個投影系統。

4、數據結構復雜且難以同遙感數據結合

矢量數據系統不僅難以同DEM模型數據相結合,而且也難以同遙感數據相結合,從而限制了矢量數據系統的功能和效率。在目前基於矢量數據結構的地理信息系統中,為了解決同遙感結合的問題,往往是將矢量數據轉換成柵格數據,再進行分析,然後,根據需要再轉換回去。這是矢量數據結構在地理信息應用中的最大不足。

5、難以處理位置關系(如求交、包含等)

在矢量數據結構中,給出的是地物取樣點坐標,判斷地物的空間位置關系時,往往需要進行大量求交運算。例如,當已知某一土壤類型圖和某一積溫圖,要疊置獲取新分類圖時,需進行多邊形求交運算,組成新多邊形,建立新的拓撲關系。因此,矢量數據結構解決這類問題是相當復雜的。

㈥ 有沒有知道全國土地利用數據哪裡有啊

地理國情監測雲平台就有啊,能查看全國范圍的http://www.dsac.cn/DataProct/Index/200804


不知道你要哪一年的

㈦ 什麼是土地利用資料庫、土地利用資料庫的特點和應用領域

土地利用數據是反映土地利用系統及土地利用要素的狀態、特徵、動態變化、分布特點,以及人類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治理改造、管理保護和土地利用規劃等數據資料。
特點方便對土地數量,土地權屬和基本農田等數據進行管理,滿足日常變更等業務需要。
 應用傳統的土地年度變更調查模式由於時間緊、任務重、變更調查人手不足、技術水平有限,使得變更調查不徹底,變更數據准確度不高,無法做到「圖紙、數據、實地」三者一致。隨著土地利用資料庫的建立,新的數據基礎和變更技術手段日益成熟,採用3S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土地利用數據變更和圖件更新已成為今後的發展趨勢。利用土地利用資料庫進行土地年度變更調查的工作。

㈧ 國土二上數據是什麼

耕地。2007年7月1日起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正式啟動,並以2009年12月31日為標准時點匯總二次調查數據,其中國土二上數據是耕地,林業站數據是林地。

閱讀全文

與土地數據是指什麼東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聯程序有什麼用 瀏覽:19
為什麼建材專業市場拆遷 瀏覽:458
碳交易權哪裡開戶 瀏覽:604
專業技術軍官怎麼改革 瀏覽:968
代理公司執照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986
艾特九九產品怎麼樣 瀏覽:230
酒店專屬產品怎麼做 瀏覽:614
基恩士怎麼建立新程序 瀏覽:10
奧比島怎麼修改程序 瀏覽:51
無中介交易怎麼避免賣家二次抵押 瀏覽:758
nfc技術怎麼激活 瀏覽:913
為什麼大飛機技術不好 瀏覽:435
交易員考什麼課程 瀏覽:866
aac上架多少交易所 瀏覽:473
哪裡有馬崗鵝批發市場 瀏覽:723
撤案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501
會澤縣小學信息技術多少分進面 瀏覽:632
實現數據壓縮與什麼層密切相關 瀏覽:506
怎麼成為網點代理人 瀏覽:442
掃碼查答案的程序有什麼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