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太空中如何修理出了故障的航天器
如同飛機、汽車等會發生故障一樣,航天器同樣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然而,遠在地球上空400~500千米處飛行的「患病」航天器能不能修理呢?回答是肯定的,派太空梭去修。
太空梭本身就是繞地飛行的航天器,它所處的高度和速度跟那些出了問題在軌道上游盪的航天器幾乎相同,加上它又具有能改變自己繞地軌道的軌道機動輔助發動機、控制飛行姿勢的反作用控制發動機、抓取衛星的遙控機械手等精良設備,所以它就有可能飛到那些發生故障的航天器身旁去進行修理。
1992年5月14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將一顆2年前發射的因火箭發動機故障未進入預定軌道的「國際通信衛星6號F3」救了回來。給它安裝了一個新火箭發動機,直接彈射入太空,使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這顆價值1.57億美元的衛星終於得以重新「就業」。
1993年12月,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對哈勃望遠鏡進行了修理。哈勃望遠鏡升空以後,科學家發現它發回的圖像模糊,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原來它的主鏡磨壞了一點。以後又發現它的太陽能電池板出了問題,計算機的數據存儲器也相繼失靈。
於是,「奮進號」的機械臂把「哈勃」抓進了太空梭,航天員為它更換了零件,並安裝了一個新型的行星照相機等。這些修理工作進行了7天,修復後的哈勃望遠鏡比修復前解析度大大提高,可見到暗10~15倍的天體。
❷ 航天測控網的簡介
航天測控網是「航天測量控制與數據採集網」的簡稱,由航天測控中心和分布在全國或全球的若干個航天測控站組成,其任務是對航天器進行跟蹤測量,控制航天器的運行並保證它功能正常。
中國航天測控網從1967年開始建設,已建成包括北京、西安、酒泉測控中心、多個地面測量站及海上測量船隊在內的、功能完善的測控系統,先後完成了我國多種衛星和10次「神舟」無人飛船的測控任務,還為多顆商用衛星提供了測控支持。
我國航天測控網立足本國國情,通過優化測控站、船的布局,確保航天器在上升段、變軌段、返回制動段、分離段等關鍵飛行段落的測控支持,規模適當、布局合理。
航天測控網:aerospace tracking,telemetry and command network對運載火箭和航天器進行跟蹤、測量和控制的專用網路系統。一般由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和若干測控站(含測量船、測量飛機、跟蹤與數據中繼衛星)及測控通信系統組成。航天測控網具有對運載火箭和航天器進行跟蹤測量、遙測、遙控、數傳等功能。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跟蹤測量航天器,確定其運行軌道;接收、處理航天器的遙測數據(含平台和有效載荷遙測、圖像信息等),監視其工作狀況;依據航天器的工作狀態和任務,控制航天器的姿態、運行軌道;接收和分發有效載荷數據;實時提供航天器的遙測信息、運行軌道和姿態等數據,接收故障模擬數據,並形成故障處理對策;與載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員進行通信聯絡。航天測控網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測量精度、測控覆蓋率、天地數據傳輸速率、多任務支持能力等。
❸ 人類衛星和航天器有無故發生故障發生故障如何處理
航天領域衛星和航天器科技含量高,並不是憑借經驗和技巧就能保證發射和運行一帆風順的。人類衛星和航天器依然有無故發生故障的可能,當衛星和航天器發生故障後需要協同地面進行修復,畢竟衛星和航天器上都攜帶有備用設備,就是為了解決故障發生後的後續修復。
現階段我國在衛星和航天器發射安全及可靠方面已進入到較高的階段,就算衛星和航天器在離地面上百公里甚至上萬公里處發生故障,其地面控制站工作人員還能夠通過相應措施,准確把故障排除以全面提升發射運行成功率。
❹ 航天器在運行中出了故障怎什維修
這個是機密的東西,怎麼可能隨便告訴你。
❺ 如何排除航天器的故障
在探索宇宙的載人航天飛行中,盡管航天專家們事先盡了最大努力來預測和防止航天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也仍舊難免會出現意外事故。那麼,宇航員是怎樣應對這種局面的呢?
航天器發生一些小故障時,上面的自動化救生系統會在電子計算機的指令下,更換有關程序,自動採取應急措施。
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問題,就需要宇航員親自動手了。宇航員在上天之前都接受過嚴格訓練,精通多門學科,判明故障原因後,他們可以啟動應急備用設備,搶修故障,化險為夷。此外,地面救生系統是宇航員的堅強後盾。一旦太空中出現緊急狀態時,地面立即組成專家小組幫助宇航員尋找故障根源並設法排除。地面模擬設備可以復現航天器上的種種狀況,以慢動作再現航天器上產生故障的經過。專家們經過會診後,制定出搶險的最佳方案,然後通過電視遙控,指揮宇航員排除各類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