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TPLINK路由器數據包MTU怎麼設置合理
MTU設置得當可以加快網速,測試網速可以使用殺毒軟體附帶的寬頻測速功能。
MTU的設置應根據網路情況決定,下面是各種網路環境建議使用的MTU值。
(1)1500—乙太網信息包最大值,也是默認值,是沒有PPPoE和VPN 的網路連接的典型設置。是大部分路由器、網路適配器和交換機的默認設置。
(2)1492—PPPoE的最佳值。
(3)1472—使用ping的最大值(大於此值的信息包會先被分解)。
(4)1468—DHCP的最佳值。
(5)1430—VPN 和 PPTP的最佳值。
(6)576—撥號連接到ISP的標准值。
延伸:
1.MTU值查詢方法:
打開命令提示符,右鍵「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在出現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ping -l 1430 -f .com」然後回車。
如果出現需要拆分數據包但是設置 DF。或是Packer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的提示,那就說明數據包大小超過了網路限定的MTU大小,需要減小探測包大小再次嘗試;如果沒有提示,但是「時間」後面用的毫秒比較大可以增減探測包,時間越小網速越快。
比如探測到的數據包大小是1430,那麼加上28位元組,最終MTU=1458位元組。
2.MTU的設置方法:
(1).「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中輸入「netsh interface ipv4 show subinterfaces」並回車來查看當前的MTU值。
(2).接下來輸入「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需修改的連接名" mtu=得出的合理值 store=persistent」並回車即可。
例如:
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wlan" mtu=1458 store=persistent
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乙太網" mtu=1458 store=persistent
⑵ wifi數據包位元組怎麼設置
1、首先wifi數據包位元組設置需要打開IE瀏覽器輸入192.168.1.1,進入路由器的設置界面,單擊左側的設置向導,單擊下一步。
2、其次選擇(讓路由器自動選擇上網方式),輸入你運營商獲得上網賬號、上網口令。
3、最後頁面彈出無線頻段選擇界面之後,選擇5GHZ,頁面彈出設置無線密碼,設置完成即可。
⑶ 怎麼設置路由器數據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怎麼設置路由器數據一
路由器重置後的IP一般是192.168.1.1或0.1:
再用有線或無線連接到該網路:
再從瀏覽器登陸該路由器後台,重置後的用戶名和密碼都默認是admin,或密碼空:
然後就先設置外網參數了。打開「網路參數」、「WAN口設置」。這里選擇為「PPPOE」,輸入上網賬號和密碼,再「保存」設置,稍等點擊「連接」:
再點擊「無線參數」、「基本設置」,設置WIFI名稱等參數:
如果你需要更改路由器後台管理IP。可打開「網路參數」、「LAN口設置」,設置IP即可,如192.168.0.2:
設置完成後重啟路由器
怎麼設置路由器數據二
第一步:設備連接
D-Link路由上一共有5個網線介面,4個是LAN介面,用來連接電腦的,4個LAN介面的任意一個都可以。還有一個WAN/Internet介面,用來連接modem或者小區寬頻的介面。
PS:注意一定要把連接電腦的那根網線插在LAN介面上面,否則無法打開192.168.0.1登陸頁面,很多用戶在這一步出錯。
第二步:IP地址設置
必須要把電腦的ip地址配置在192.168.0.2-192.168.0.254這個范圍內的一個地址,否則無法正常配置192.168.0.1路由器。不同的電腦系統在操作上略有不同,下面將分別介紹XP、Win 7和Win 8系統下ip地址的設置方法。
第三步:Windows XP電腦ip地址設置
步驟1、滑鼠右擊「網上鄰居」–>選擇「屬性」打開「本地連接」。
步驟2、滑鼠右擊「本地連接」–>選擇「屬性」。
步驟3、點擊「Internet協議(TCP/IP)」–>點擊「屬性」。
步驟4、選擇「自動獲得ip地址」和「自動獲得DNS伺服器地址」–>點擊「確定」。
第三步:Windows 7電腦ip地址設置
步驟1、右擊桌面或者開始程序中的「網路」–>選擇「屬性」–>點擊「更改適配器設置」打開「本地連接」。
步驟2、點擊「更改適配器設置」。
步驟3、滑鼠右擊「本地連接」–>選擇「屬性」。
步驟4、選擇「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點擊「屬性」。
步驟5、選擇「自動獲得ip地址」和「自動獲得DNS伺服器地址」–>點擊「確定」。
第三步:Windows 8電腦ip地址設置
步驟1、同時安裝鍵盤上面的`Windows(鍵盤左下角ctrl和alt中間那個鍵)+R兩個按鍵,打開運行程序界面,–>輸入「ncpa.cpl」–>點擊「確定」,打開「乙太網」配置界面。
步驟2、滑鼠右擊「乙太網」–>選擇「屬性」—>選擇「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點擊「屬性」(或者雙擊「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
步驟3、勾選」自動獲得ip地址」和「自動獲得DNS伺服器地址」選項–>點擊」確定」。
第四步:上網帳號及其它參數設置
步驟1、在瀏覽器里棉輸入192.168.0.1,然後按下回車鍵,打開192.168.0.1的登陸頁面。
步驟2、輸入默認的管理帳號:admin,密碼:admin(或者是空密碼)。
步驟3、點擊左側的「設置向導」。
步驟4、點擊「下一步」進行步驟1的設置 。
步驟5、先輸入一次「舊密碼」—>「新密碼」—>「確認新密碼」—>「下一步」。
步驟6、「選擇時區」,一般選擇北京時間—>「下一步」。
步驟7、選擇「pppoe」—>「下一步」。
步驟8、輸入寬頻運營商提供給你的上網帳號和密碼,然後點擊「下一步」。
步驟9、設置無線Wi-Fi:填寫「無線網路ID」(也就是wi-fi的名稱)—>「WEP安全方式」建議選擇WPA或者WPA2—>填寫「密碼」(wi-fi連接的驗證密碼)—>點擊「下一步」。
步驟10、點擊「重新激活」是剛才的設置生效。
啟動過程
路由器里也有軟體在運行,典型的例如H3C公司的Comware和思科公司的IOS,可以等同的認為它就是路由器的操作系統,像PC上使用的Windows系統一樣。路由器的操作系統完成路由表的生成和維護。
同樣的,作為路由器來講,也有一個類似於我們PC系統中BIOS一樣作用的部分,叫做MiniIOS。MiniIOS可以使我們在路由器的FLASH中不存在IOS時,先引導起來,進入恢復模式,來使用TFTP或X-MODEM等方式去給FLASH中導入IOS文件。所以,路由器的啟動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路由器在加電後首先會進行POST。Power On Self Test (上電自檢,對硬體進行檢測的過程)。
POST完成後,首先讀取ROM里的BootStrap程序進行初步引導。
初步引導完成後,嘗試定位並讀取完整的IOS鏡像文件。在這里,路由器將會首先在FLASH中查找IOS文件,如果找到了IOS文件的話,那麼讀取IOS文件,引導路由器。
如果在FLASH中沒有找到IOS文件的話,那麼路由器將會進入BOOT模式,在BOOT模式下可以使用TFTP上的IOS文件。或者使用TFTP/X-MODEM來給路由器的FLASH中傳一個IOS文件(一般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灌IOS)。傳輸完畢後重新啟動路由器,路由器就可以正常啟動到CLI模式。
當路由器初始化完成IOS文件後,就會開始在NVRAM中查找STARTUP-CONFIG文件,STARTUP-CONFIG叫做啟動配置文件。該文件里保存了我們對路由器所做的所有的配置和修改。當路由器找到了這個文件後,路由器就會載入該文件里的所有配置,並且根據配置來學習、生成、維護路由表,並將所有的配置載入到RAM(路由器的內存)里後,進入用戶模式,最終完成啟動過程。
如果在NVRAM里沒有STARTUP-CONFIG文件,則路由器會進入詢問配置模式,也就是俗稱的問答配置模式,在該模式下所有關於路由器的配置都可以以問答的形式進行配置。不過一般情況下我們基本上是不用這樣的模式的。我們一般都會進入CLI[1](Comman Line Interface)命令行模式後對路由器進行配置。
工作原理示例
(1)工作站A將工作站B的地址12.0.0.5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包的形式發送給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包後,先從包頭中取出地址12.0.0.5,並根據路徑表計算出發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徑:R1->R2->R5->B;並將數據包發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復路由器1的工作,並將數據包轉發給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樣取出目的地址,發現12.0.0.5就在該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上,於是將該數據包直接交給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包,一次通信過程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