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胎心監護圖怎麼看從哪些數據能了解胎兒的健康情況
在懷孕期間,為了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孕媽會接受一些大大小小的孕期檢查。而檢查後,結果都顯示在產檢單上。
面對產檢單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圖像和專業詞語,很多孕媽都不太清楚這裡面的含義。但其實,這些產檢單的一些數據,可以很好地告訴孕媽胎兒的發育情況。
在孕期,胎心監護是孕媽必須要做的一項檢查,甚至在孕32-34周,每次產檢都會有這項檢查。
B. 孕期做的胎監單上的這些數值,你都讀懂了嗎
做胎監,是每個孕媽都經歷過的事。尤其是到了孕晚期,胎心監測會更加頻繁。不少孕媽都有疑問:胎心監測有必要如此頻繁嗎?胎心監測的數據由概述和看懂呢?
胎心監測有必要嗎
當然,在孕媽每次醫院檢查胎監都正常,且自身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也不要掉以輕心。雖然每周都會去醫院進行胎監,但這也只能保障監測的時間段胎兒的健康狀況。
所以,孕媽們還需要在家數胎動,或者有條件的孕媽可以給家裡准備一台家用的胎心監測儀。這樣可以每天隨時隨地的進行胎心監測,也可以讓孕媽時時關注寶寶的動態,掌握寶寶在子宮內活動的規律。最大程度的保證胎兒健康,也可以讓孕媽更放心。
其實,胎心監測是在孕期檢查中及其常見的一種檢測方式,孕媽們在檢測時也不要有太重的心理壓力。在做胎監時,如果剛好遇到胎兒沒有胎動,站起來活動一下,吃點甜食都會有所幫助。
有時檢測沒有順利通過可能識胎寶寶睡著了,醫生會根據孕媽前期的情況選擇重新檢測或者吸氧,孕媽們只需要配合醫生,保持情緒平和就好。
C. 胎心監測圖怎麼看
胎心監護是懷孕晚期重要的產檢項目,孕婦在做胎心監護時,可以很直觀的從胎心監護圖上看到胎心率的變化,以確保胎兒的狀態良好,下面提供了一張胎心監護圖,准媽媽們可以作為參考。 胎心監護圖上會有兩條曲線,一條記錄的是胎心率的變化,另外一條記錄的是宮縮情況,正常情況下胎心率都會保持在120~160次/分鍾,胎兒活動的時要比休息的時胎心率加快(每分鍾至少快15下),並且持續至少15秒,這種正常的情況被成為「胎心監護反應型」,這是每一位孕媽媽都希望得到的結果。 如果胎兒活動時胎心率沒有加快,或者在胎心監護期間根本就沒胎動,這表示胎兒的狀況可能有異常(如缺氧或胎盤有問題等),這種情況被稱為「無反應型」,孕婦需要過1個小時後再做一次胎心監護,或者去做其他進一步的檢查。 胎心監護評分標准(胎心監護的作用) 孕婦產檢做胎心監護時,會有一套專門的評分標准,總分為10分,8分以上算正常,低於8分就要做進一步的觀察和診斷了,下面針對胎心監護評分標准做一下詳細的介紹,影響胎心監護評分的4項數據,分別如下: (胎心率基線(bpm) 小於100 -->0分 100~119 -->1分 120~160 -->2分 160~180 -->1分 大於180 -->0分 胎心率變異幅度(bpm) 小於5 -->0分 5~10 -->1分 大於10 -->2分 胎心率增速(bpm) 小於5 -->0分 5~10 -->1分 大於10 -->2分 胎心率減速 重復晚期減速 -->0分 重復變異減速 -->0分 變異減速 -->1分 無減速 -->4分 早期減速 -->4分 以上4項所得的評分相加,即可得到胎心監護總評分,並按下面的指標進行對照:小於或者等於4 為陽性,5~7 為可疑,8~10 為陰性,胎心監護評分大於等於8才是正常的,最好在9以上。
D. 孕期各個階段胎心率
孕期各個階段胎心率
孕期各個階段胎心率,一般來說,准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都會定期做檢查。這個時候,可以從檢查當中看到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隨著月份的增加,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有所不同,下面看看孕期各個階段胎心率。
胎心率是指胎兒在宮腔以內心跳的節律,在孕期並不是固定數值,而是大體在一個范圍以內波動。懷孕各個階段胎心率是有一定要求的,如下:
第一、在懷孕早期,胎心率往往略微增快,一般會在120-180次/分之間。這種輕微的增快是正常反應,由於女性身體對懷孕產生反應,造成女性本身心率增快,進而引起胎兒心率增快。
第二、在懷孕中晚期,由於母體已經對懷孕產生一定的耐受,所以母體的心率會出現輕度下降,恢復到正常范圍以內,胎兒的心率也會恢復在正常范圍以內。孕中晚期胎兒正常的心率,應該在110-160次/分之間。
小寶寶在准媽媽的肚子中生長發育時,一個身心健康的寶寶胎心率一般是每分110至160次中間,寶媽媽們開展胎心監測的情況下,發覺小寶寶的胎兒心率低於110次或是是超過160次,持續時間超出10分鍾,這就需要造成孕媽媽們的留意,這很有可能是寶寶胎心出現了出現異常。
胎心監測儀器假如充足的好,那麼在胎心監測儀器上還會繼續顯示信息出胎兒心跳圖,孕媽媽就可以依據胎兒心跳圖來觀察小寶寶是不是身心健康,假如胎兒心跳圖顯示信息出現異常。
通常都意味著著小寶寶在腹部中出現了宮內缺氧的狀況,因此才造成胎兒心率異常,胎兒心率出現異常的越比較嚴重,小寶寶氧氣不足的情況也就越比較嚴重。一旦發覺這類狀況,就需要寶媽媽到醫院門診開展查驗。
在准媽媽全部懷孕的過程中,休重都是慢慢升高,也就是胎中的小寶寶在持續的成才,在第13周的情況下,孕媽媽就可以依據胎寶寶的胎兒雙頂徑、胎兒腹圍和股骨長來測算出胎寶寶的休重,假如孕媽媽們將孕檢時大夫告之的寶寶體重和體長結果對比,就可以察覺的小寶寶是不是一切正常。
胎心率多少正常
一般妊娠15周前,不用超聲多普勒胎心儀進行自我監護。對於孕15~28周的孕婦,每天測3次,每次1分鍾是安全的。對於孕28周以後的孕婦,胎兒分化完全,可以加長監護的時間和次數。
對於孕35周以後的高危孕婦(例如:合並妊高征、甲亢等的孕婦),應住院用胎心監護儀持續監護胎心,如有必要,可長時間(超過l小時)持續監護。
胎兒胎心率是預測胎兒安危的手段,因此每個孕婦都有必要作好胎兒胎心率記錄。此時孕婦一定要知道胎兒胎心率正常值范圍:
1、正常胎心率為120~160次/分鍾
2、在懷孕20周前胎心率平均為162次/分鍾
3、在懷孕懷孕21~30周平均為147次/分
4、在懷孕31~40孕周平均為139次/分鍾
通常在胎兒背上方的孕婦腹壁聽到的胎心音最響亮,由於胎頭位置不同,最響心音部位也不一樣。孕婦自己學會計數每分鍾胎心率是有好處的,若胎心率小於120次/分鍾或大於160次/分鍾,即表示胎心率異常,需進一步復查監護。
胎心率應該怎麼測
聽胎心音時,孕婦取仰卧位,頭部稍墊高露出腹部,雙腿伸直。檢查者站在孕婦的`右側,把聽診器放在孕婦臍下正中稍偏左或右仔細的來回慢慢移動,可聽到如鍾表「滴答」聲音,速度較快,每分鍾120—160次為胎兒心音。你可以在18—20周以後每天聽取2到3次,直到分娩。
另外,也可以注意觀察醫生聽胎心的位置,回家後自己重復聽一次,以確定胎心位置。由於胎兒在腹中可以隨時移動,胎心的位置也可能變化。其具體的位置如下:
1、胎兒小於5個月時,聽胎心位置通常在臍下,腹中線的兩側。
2、胎兒6~8個月時,隨著胎兒的長大,胎心的位置也會上移。由於胎動通常是胎兒手腳在動,所以右側感到胎動頻繁時,胎心一般在左側;左側感到胎動頻繁時,胎心一般在右側。頭位和臀位也可以影響胎心的位置。頭位時胎心在臍下,臀位時胎心在臍上。
3、妊娠晚期,胎位基本固定。觀察醫生聽胎心的位置即可。由於臀位容易引起胎膜早破等並發症,所以應加強監護。通常情況下,如果是臀位,醫生會告知你,並讓你注意監護。如果發現在原先的位置忽然昕不到胎心,但可以感到胎動時,說明胎兒體位發生了變化。如果胎動也不明顯,應立即就醫,進行檢查。
測胎心率要注意的事項
1、孕婦在家進行家庭監護要平躺,可以參照孕婦在醫院檢查時的方法,將胎心儀探頭放在醫生檢查時聽到胎心的位置附近尋找胎心。
2、孕婦在家以坐姿、半卧位進行家庭監護,參照孕婦在醫院檢查,將胎心儀探頭放在醫生檢查時聽到胎心的稍下位置附近尋找胎心。
3、胎心音如鍾表的「滴答」聲,速度較快。正常胎心跳動為每分鍾120-160次,聽上去應當是規則的、無間隙的。如正好在胎動時,胎心會略增快。如每分鍾胎心跳動超過160次,或少於120次,或心跳不規則,時快時慢,跳跳停停,中間有間隙等均屬不正常。
4、不要把母體腹部動脈血管搏動聲音當做胎心音,如不好區別時,可在聽胎心音的同時用手摸母體的脈搏,聽到的聲音與脈搏一致則為母體血管搏動音。
5、使用時請檢查開關是否打開、音量是否合適、插頭是否插好、耦合劑或水或者油是否塗抹在探頭上、電池是否需要更換等,以免使用時出現障礙。
提醒孕婦媽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輕松的心情,避免大喜大悲、情緒波動。飲食合理、清淡,少喝濃茶咖啡、少吃辣椒咖喱等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睡眠。使用胎心儀,監護寶寶胎心健康成長。
E. 不同懷孕周數胎心監護多少為正常
懷孕34周和35周胎心監護一般多少為正常 胎心監護是評估和了解胎兒在宮內發育情況的一種重要方式之一。通過胎心監護,我們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並且記錄胎兒寶寶心率跳動的變化過程,通過胎心監護的曲線,我們可以判斷胎兒寶寶在宮內是否缺氧?那麼,懷孕34周和35周做胎心監護,一般要多少才正常呢?
不管是孕34周還是孕35周,胎心監護的評分如果是8-10份,都說明胎兒的發育情況比較良好,也十分健康和安全;如果胎心監護的評分為5-7份,則有可能是孕媽媽的情緒比較緊張,或者胎兒處於睡眠期等,都會有所影響,因此,孕媽媽可以再稍微休息半個小時左右,緩解、放鬆下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檢測;如果胎心監測的評分小於4分,則很大可能是胎兒已經缺氧,必須要及時採取供氧、吸氧甚至終止妊娠,提前分娩等方式,以確保孕媽媽和胎兒的安全。
胎心監護的時間通常為20分/次,正常值為120-160次/分。通過監測,如果有異常,甚至需要延長監護時間,特別是對於胎心監護高危的孕媽媽,必要時最好選擇住院,以保證隨時監護及作出相對應的應對措施。如果是因為個人心情緊張、發燒、甲亢等情況下進行監測才出現胎心不穩,或者因為胎動或宮縮導致偶爾胎心出現過快或者過慢,那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是長時間胎心不穩,那就需要引起重視了,以免胎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受到影響。
出現胎心異常時,媽媽們首先要冷靜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一般情況下,生理性的異常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療,也會恢復到正常,如果是因為孕媽媽服用葯物或者自身疾病所導致,那需要詢問下醫生的意見。如果是因為胎兒缺氧、繞頸等原因導致胎心不穩,那也可以及時採取吸氧等方式,同時增加胎心監護的次數,基本上也是可以緩解且能恢復的。
37周和38周胎心監護多少正常
當進入孕期第37周時,孕媽媽幾乎每周都要進行產檢,胎心監護更是每次都必不可少的產檢項目之一了。通過胎心監護,可以清楚地知道胎兒的健康狀況,有無生命危險等。胎心監護多少分算比較好的呢?37周和38周胎心監護多少才算正常呢?
正常情況下,胎兒的心率在120次/分-160次/范圍內,孕37周後,胎兒逐漸成熟,胎心率有時候可能會低於120次/分,但是這種概率比較低。如果在監測胎心時,連續超過10分鍾胎心率都是小於120次/分或者大於160次/分,就說明胎兒寶寶的心率異常,需要進行復測或治療,引起重視。
有些孕媽媽十分漠視胎心監護,認為胎心監護可有可無,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思想觀念,尤其對於以下孕媽媽,胎心監護顯得更為重要:
1、高血壓或者有糖尿病病史且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孕媽媽;
2、通過產檢,發現胎兒寶寶發育偏小或孕媽媽羊水偏多/偏少;
3、胎兒寶寶的胎動次數明顯比平時少,且持續是胎動較少的現象;
4、孕媽媽曾經動過糾正胎位手術,如胎兒外倒轉手術;或者在孕晚期曾做過羊水穿刺手術;
5、已經過了預產期的孕媽媽,更要頻繁監測胎心,隨時了解胎兒寶寶的發育情況;
6、有過孕晚期滑胎、流產等經歷的孕媽媽;
定時監護胎心,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讓胎兒寶寶更加順利出生。
既然胎心監護那麼重要,那多少分才算正常呢?胎心監護的總分基本為10分,如果在孕37周或38周時,測出胎心的分數為10分,則說明胎兒寶寶在這一周內的生長發育情況、宮內環境等一切都十分良好,胎兒沒有任何的缺氧特徵。如果胎心監護的評分低於7份,則說明胎兒可能出現宮內缺氧,建議復測確定是否是宮內缺氧。如果在寶寶胎動時,監測到胎心率明顯下降,胎寶寶靜止時,胎心又恢復正常,那則很大可能是胎兒臍帶繞頸了。
29周、32周、33周胎心監護多少正常
懷孕過程中孕婦要做胎心監護,通過胎心監護了解胎兒情況,避免胎兒宮內缺氧等危險。通過胎心監護得到數據,再對比正常數據,推測胎兒是否有危險。因此,孕婦需要掌握胎心監測正常值,29周、32周、33周胎心監護多少正常?
胎心監護時每分鍾胎心率在110-160次之間,只要在這個標准里,屬於正常范圍。要是胎心率不在這個數值范圍里,低於110次或是高於160次,存在宮內缺氧危險。29周、32周、33周階段做胎心監護,胎心率平均值每分鍾約為139次。
孕婦胎心監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家,自購胎心儀等監護,另一種則是去醫院做產檢時,採取專業的設備來檢測胎心。在家的胎心監護每天都需要做,每次時間大約在20-30分鍾,監測過程中孕婦心態要放平和,別那麼緊張。選擇幽靜的環境中進行胎心監護,才能減少干擾。
孕婦自己做胎心監護時,發現胎心監護過快或過慢,可以先觀察下,第二天再繼續做胎心監護,如果存在同樣問題,就要去醫院,利用專業的醫療設備進行胎心監護,及時幫助胎兒避開宮內缺氧等危險。
F. 胎心監護結果怎麼看
胎心監護圖上一般會有兩條曲線,一條記錄的是胎心率的變化,一條記錄的是宮縮情況。 如果在胎心監護的20分鍾內,寶寶的胎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速度基線,在120~160次/分鍾,,並且你的寶寶至少有兩次在活動時胎心率加快,比休息時的胎心率每分鍾至少快15下,每次持續至少15秒,那麼胎心監護結果就是正常的,或者叫「胎心監護反應型」。結果正常意味著你的寶寶目前多半狀況良好。在寶寶出生前,醫生可能會讓你每周都做一次胎心監護。 如果寶寶活動時胎心率沒有加快,或者40分鍾內一次也沒有動,那麼結果就是「無反應型」。胎心監護無反應型不表示情況就一定不正常,只意味著此次監測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你可能需要在1小時後再做一次,或者做別的檢查,比如胎兒生物物理評估或宮縮應激試驗。 但是,胎心監護無反應型可能表示胎兒宮內缺氧,或者胎盤有問題。如果醫生認為你的寶寶在子宮里狀況不太好,可能會建議你引產或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