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1949-2007年中國沙漠化的數據!具體點的!
2007年的數據不可能有,現在有的,公開的,最權威的就是2005年的數據,因為全國沙漠化監測是第四年才進行一次。下次到2008年了!
根據國家林業局組織的2003-2005年第三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全國沙漠化土地總面積為17396.63萬公頃。其中流動沙丘(地):4115.99萬公頃,半固定沙丘(地):1787.76萬公頃,固定沙地:2746.53萬公頃戈壁:6622.61萬公頃,風蝕劣地(殘丘):648.3萬公頃,露沙地:1011.02萬公頃,非生物工程治沙地:0.96萬公頃。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只講的是沙漠化土地,而不是荒漠化土地。
詳細情況請參考《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動態研究》,這里有各個典型區的詳細情況!
⑵ 閑翻報紙,見到這樣的幾個數據:中國年每年有600萬公頃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荒廢;全球每年平均
保護環境我們的天職
地球母親供給我們充足的氧氣、水分和食品,她是一個關心兒女、愛護兒女的好母親.然而,你看工廠里的廢氣和污水隨意排放,一片片森林遭到亂砍亂伐,城市裡的垃圾散發著臭氣……
如果有一天,地球母親問道:「孩子,我給了你藍天、碧水、茂密的森林和肥沃的原野,你是如何生活的?我讓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水裡的魚蝦與你為伴,你是怎樣與他們為鄰的?」
我想,除了嘆息和沉默,我們還能說什麼?我們能告訴她天已不再蔚藍,水已不再清澈,森林和原野已不復存在嗎?我們能告訴她由於亂捕亂殺,我們已經孑孑自立嗎?
現在,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政府也早已提出了明確的治理目標.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將落在我們新一代的肩上.同學們,當看到未關的水龍頭在滴水時,你是不是能夠隨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你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你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
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了你強烈的環保意識,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再來看看我們的校園,我們的校園真的很美,無愧於「全國綠色學校」這一稱號.你看,校園里五彩繽紛,百花爭艷,誘人的花香在校園中肆意彌漫,一排排樹木也都積極向上生長,一片欣欣向榮.你聽,歡快的小鳥正在枝頭高唱贊曲熱情謳歌,我們的校園,它的樂園;每一處的音律都充滿著新的希望,那既是往事留下的一點一滴的精彩,也是勇往直前的號角聲.
然而,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校園,也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每天早晨起床後,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校園里一次性餐具、方便麵盒隨處可見,少數同學廢紙亂扔亂丟.盡管垃圾箱近在眼前,我們卻偏偏吝惜自己的腳步.同學們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氣質、有修養的人,但這些習慣卻阻斷了我們邁向高尚情操的步伐.我們都是一中學子,我們都應該熱愛我們的校園.那麼就讓我們攜起手來,把環保當作自己的天職,共同建造一個環境優美的和諧校園吧!
我相信: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為校園,也為大家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保護環境,我們的天職!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環境,捍衛校園,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
朋友們,我們還在猶豫什麼?Let』s go from now on!
⑶ 土地沙漠化的相關數據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
1996年6月17日第二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發表公報指出: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荒漠化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生態環境問題,而且演變為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它給人類帶來貧困和社會不穩定。
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盡管各國人民都在進行著同荒漠化的抗爭,但荒漠化卻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到二十世紀末,全球將損失約1/3的耕地。在人類當今諸多的環境問題中,荒漠化是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⑷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定義是什麼
按照1994年10月在巴黎簽署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中的定義,「荒漠化系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現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四大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其他三個是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環境污染。
研究顯示,世界農業土地,有近百分之四十嚴重退化,原因包括受侵蝕和營養枯竭,從而使人對農田在未來能否提供足夠的食物感到懷疑。
在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近日發表的報告中,稱數據顯示土壤退化已令世界百分之十六的農田產量大大降低。
研究者利用衛星照片、地圖和其他數據,作出了迄今對世界各地農田最全面的描述。在此基礎上,再綜合專家的評估後,該研究顯示中美洲農田近百分之七十五嚴重退化,非洲(大部分是牧場)則為百分之二十,亞洲百分之十一。
世界每年生產約十八億公噸的穀物,但是由於人口增長,未來兩年年需要再增加百分之四十的穀物。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說,未來數十年,世界穀物生產仍可以有顯著增長。不過,土壤退化正在削弱很多農業地區的長期生產能力,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⑸ 求近百年全中國土地沙漠化的面積的數據
我國約有一半國土處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帶,受少雨多風和人為破壞植被的影響,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呈不斷擴展態勢。20世紀50 年代到70年代末期,我國平均每年增加沙漠化土地1500平方公里;進入80年代,平均每年增加達2460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土地面積。目前,最嚴重的沙漠化發生在東起吉林省白城、西至寧夏鹽池的農牧交錯地區,東西長5500公里。該區域於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有65%的土地已淪為沙漠化土地,面積達19655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擴大1965平方公里。著名的鄂爾多斯草原,由於長期掠奪性經營和粗放耕作,造成嚴重水土流失,致使沙化面積由50年代初的1000萬畝擴展到80年代初的6000萬畝,占該草原面積的50%以上。
⑹ 美國土地沙漠化的面積的數據
以色列的荒漠化面積占其國土總面積的75%
我國2%
⑺ 關於中國土地荒漠化的數據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土地分布較廣的國家,已經荒漠化的土地面積17.6萬平方公里,另有潛在荒漠化危險的土地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據中科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的資料,我國50~70年代,土地荒漠化速度為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從70~80年代,其速度已為每年增加2100平方公里;目前則擴展至每年增加2460平方公里。速度之快令人震驚。目前,我國約有6000萬畝農田處在荒漠化威脅之中。雖然有些局部地區的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的遏制或改善,從總體上看,我國土地荒漠化仍在加速擴展和蔓延。若將其與沙漠和戈壁合計,則有153.3萬平方公里,幾乎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6%。
中國在第十一個五年(2006-2010)計劃中,預計將投入1750億美元來處理工業污染。因為報告中有大量未能考慮的因素,也許到時候要花的錢會更多。
近年來,許多國家逐漸意識到土地荒漠化的嚴重後果。不少國家將防治土地荒漠化、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根據國情制定並實施了防治荒漠化的具體計劃,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球荒漠化現象依然很嚴重,荒漠化治理還需各國堅持不懈的努力。據聯合國公布的數字,不當的人類活動以及氣候變化導致佔全球41%的乾旱地區土地不斷退化,全球荒漠面積逐漸擴大。目前,全球有110多個國家、共10億多人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脅,其中1.35億人面臨流離失所的危險。全球每年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420億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世界每年有10萬人因為室內空氣污染而死於哮喘病,而其中35%為兒童。在美國兒童中,65%不同程度地患有哮喘病。中國兒童哮喘患病率為2%~5%。2006年8月29日農民日報報道,中國每年因室內空氣污染導致超額死亡(比歷年平均死亡人數多出的死亡人數)人數達11萬人,超額門診、急診病人達65萬人,有相當比重是農民,這導致健康危害的經濟損失高達107億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世界80%的疾病是由於飲水被污染造成或加劇的;50%的兒童死亡是由於飲水被污染造成或加劇的;每年有2500萬兒童死於飲用被污染的水引發的疾病;每年因水污染引發的霍亂、痢疾等傳染病的人數超過500萬。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包括:癌症、氟中毒、腹瀉、鉛中毒、砷中毒、鎘中毒、汞中毒等。
大概就能找到這些資料了。
⑻ 在哪能看到UNEP關於世界土地沙漠化的數據
荒漠化是一個世界性的生態環境問題。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統計,全球已經受到和預計會受到荒漠化影響的地區佔全球土地面積的35%。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非洲佔55%,北美和中美佔19%,南美佔10%,亞洲佔34%,澳大利亞佔75%,歐洲佔2%。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乾旱地區和半乾旱地區占土地面積的95%,在半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的28%。世界平均每年約有5~7萬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以熱帶稀樹草原和溫帶半乾旱草原地區發展最為迅速。半個世紀以來,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擴大了65萬平方公里,薩赫勒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荒漠化地區。
⑼ 求2010年全中國土地沙漠化的面積的數據
2010年中國北方沙漠化土地達37.59萬km2,其中輕度沙漠化土地佔33.80%,中度沙漠化土地佔22.84%,重度沙漠化土地佔22.16%,嚴重沙漠化土地面積佔21.21%。1975—1990年期間,沙漠化土地凈增面積33
838.32km2,增加速率為2
255.89km2.a-1;沙漠化程度加重面積41
662.48km2,減輕8
383.20km2,凈加重面積33
279.28km2。綜合兩者變化,沙漠化凈發展速率為4
474.51km2.a-1。1990—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積凈增速率為3
441.49km2.a-1,凈發展速率為5
370.06km2.a-1。2000—2005年,沙漠化土地面積凈減少速率為1
635.28km2.a-1,凈逆轉速率為1
0071.02km2.a-1。2005—2010年,凈減少1
114.35km2.a-1,凈逆轉7
552.21km2.a-1。空間上沙漠化發展和逆轉發生的區域主要在半乾旱地區的農牧交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