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數據傳輸最快多少

數據傳輸最快多少

發布時間:2023-01-05 06:36:51

㈠ 最快的網路傳輸速度是多少

wifi建立的區域網內,最高傳輸速度要看路由器和網卡遵循什麼協議通訊,是由路由器和網卡共同決定的,並且是由速率最低的設備決定傳輸速度。現在常見的幾種網路協議分別是:802.11bIEEE802.11b是無線區域網的一個標准。其載波的頻率為2.4GHz,傳送速度為11Mbit/s。IEEE802.11b是所有無線區域網標准中最著名,也是普及最廣的標准。在2.4-GHz-ISM頻段共有14個頻寬為22MHz的頻道可供使用。802.11gIEEE802.11b的後繼標準是IEEE802.11g,其傳送速度為54Mbit/s。其載波的頻率為2.4GHz(跟802.11b相同),原始傳送速度為54Mbit/s,凈傳輸速度約為4.7Mbit/s。802.11g的設備與802.11b兼容。802.11nIEEE802.11n,2004年1月IEEE宣布組成一個新的單位來發展新的802.11標准。資料傳輸速度估計將達475Mbps(需要在物理層產生更高速度的傳輸率),此項新標准應該要比802.11b快45倍,而比802.11g快8倍左右。802.11n也將會比之前的無線網路傳送到更遠的距離。802.11ac主流廠商(Qualcomm,Broadcom,Intel等)正在開發的協議版本,它使用5GHz頻段(也可以說是6GHz頻段),採用:更寬的基帶(最高擴展到160Mhz)、的MIMO、高密度的調制解調(256QAM)。理論上,11ac可以為多個站點服務提供1Gbit的帶寬,或是為單一連接提供500Mbit的傳輸帶寬。當路由器和兩個電腦之間,所有的設備都遵守同一個協議的時候,傳輸速度會達到最高,如果兩個高速設備和一個低速設備,那傳輸速度會按照最低速度的那個標准傳輸。

㈡ 目前最快網速是多少

1.寬頻網路
根據測速網大數據統計,三大運營商2020年第三季度寬頻下載網速較第二季度有一定下降。中國電信從125.78Mbps下降到114.59Mbps,下降率為8.8%,中國移動從108.59Mbps下降到100.29Mbps,下降率為7.6%,中國聯通從108.98Mbps下降到99.75Mbps,下降率為8.5%。從整體形勢來看,中國電信依然位列第一,中國移動以0.54Mbps微弱的優勢超過中國聯通位列第二,中國聯通暫居第三。
在平均上傳網速方面,中國電信從53.66Mbps下降到37.61Mbps,下降率為29.91%,中國移動從48.35Mbps下降到47.46Mbps,中國聯通從43.95Mbps下降到35.92Mbps,下降率為18.27%。相較於第二季度疫情之後的迅速回溫,三大運營商第三季度在寬頻網速方面有一定的回落。寬頻網路上傳網速,中國移動超過中國電信位列第一,中國電信位列第二,中國聯通依然位列第三。

2. 4G網路
與寬頻網路相比,三大運營商4G網路變化趨勢更為明顯,相較於第二季度均有下降。中國移動從第二季度的55.42Mbps下降到28.17Mbps,排名依舊位居第一;中國電信在4G下載網速方面,從46.55Mbps下降到26.34Mbps,位居第二;中國聯通從第二季度的38.82Mbps下降到23.84Mbps,位列第三。

在平均上傳網速方面,中國電信從18.89Mbps下降到14.96Mbps,較第二季度下降20.80%,中國移動從第二季度的15.85Mbps下降到11.32Mbps,中國聯通從16.44Mbps下降到13.79Mbps。從整體形勢來看,中國電信位列第一,中國聯通暫居第二,中國移動位列第三。

3. 5G網路
第三季度三大運營商5G網路平均下載網速從整體來看,明顯超過寬頻網速及4G網速,中國移動超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位居第一,中國電信排名第二,中國聯通略低於中國電信,排名第三。具體來看,中國電信5G下載平均網速為181.87Mbps,較第二季度下降155.06Mbps;中國移動5G平均下載網速非常突出,為274.99Mbps,較上季度下降158.04Mbps;中國聯通5G平均下載速度為168.54Mbps,比第二季度下降129.02Mbps。

與5G下載網速相比,三大運營商平均上傳網速相對差距較小,其中第三季度中國移動5G上傳網速依舊位居第一,平均上傳網速為43.08Mbps;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次之,中國聯通平均上傳網速34.84Mbps,較第二季度下降7.98Mbps,位居第二;中國電信平均上傳網速低於中國聯通0.27Mbps位居第三,較第二季度下降13.94Mbps。

二、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各省網速統計
1.中國電信寬頻網路
從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各省平均下載網速數據不難看出,中國電信在平均下載網速方面優勢較為明顯,全國80%以上的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網速高於100Mbps,其中甘肅、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四川省優勢最為明顯。
在平均上傳數據中,天津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網速較好,全國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8個是北方或西北城市。

2.中國電信4G網路
相比於中國電信的寬頻網速數據,4G網速整體趨勢較為穩定。除了重慶到西藏,西藏到內蒙古自治區的網速遞交幅度較為明顯外,其餘省份都是依次遞減,且幅度小於2Mbps。

相比於全國各省的4G下載網速來看,4G上傳網速整體更加均衡,大數據顯示, 相比於第二季度來看,第三季度全國南、北方城市和大、中、小城市的分布更為均勻,其中福建省4G網路狀態較為突出,在平均下載網速中位列第一位,在平均上傳網速中位列第四位。
3.中國電信5G網路
相比於寬頻和4G網路下載數據,中國電信5G網路平均下載網速整體差異較大,其中,江西省和青海省位於第一梯隊,平均下載網速都在400Mbps以上,遠超其他地區,其他地區排名呈依次遞減趨勢。
中國電信各省平均上傳速度相對分布比較均勻,排名前5的的地區中,有4個都是西部城市,其中3個西南地區,1個西北地區。

4.中國移動寬頻網路
中國移動在全國各省的寬頻平均下載網速方面呈現「階梯狀」分布,排名第一的天津市和排名第二的四川省,為第一階梯;排名第三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到排名第七的江蘇省,為第二階梯;排名第八的貴州省到倒數第三的遼寧省為第三階梯,第三階梯整體比較均勻;重慶市和新疆位於最後兩位,平均下載網速方面低於70Mbps。

而全國各省寬頻上傳網速的均衡性明顯弱於寬頻下載,排名第一的西藏自治區的寬頻上傳網速為100.36Mbps,比排名第十的內蒙古自治區高出了一倍的網速。 縱向來看,排名前8位的省份,分別是西藏自治區、天津市、江西省、四川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山西省、江蘇省、河南省、吉林省和北京市,覆蓋了全國東西南北大、中、小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
5.中國移動4G網路
中國移動全國各省平均下載網速呈現出「小階梯狀」分布。排名第一的黑龍江省優勢明顯,下載網速為40.5 Mbps,為第一階梯;排名第二的青海省到貴州省,下載網速穩定在22.78Mbps至34.36Mbps之間,為第二階梯;內蒙古自治區排名最後,為第三階梯,與其他各地區有較為明顯的斷層。

在平均上傳方面,黑龍江省的表現最為突出,平均上傳網速為16.17Mbps,除排名最後的兩個省份外,其他省份數據波動性相對較小,數字穩定在10.32Mbps至13.71Mbps之間,排名最後的為湖南省及內蒙古自治區,平均上傳網速低於10Mbps。
6.中國移動5G網路
中國移動在5G下載網速,呈現明顯階梯性,青海省為第一梯隊,5G平均下載網速速度遙遙領先;雲南省、貴州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為第二梯隊,僅次於青海省;排名第四的北京市到排名倒數第三的福建省為第三梯隊,呈依次遞減趨勢,且相鄰排名地區平均下載網速差距不超過30Mbps;吉林省和西藏自治區排名最後,其中西藏自治區平均下載網速尤其低,排名最後一位。
相較於中國移動5G下載網速數據,5G上傳網速數據分布相對較均勻,除了西藏自治區平均下載網速只有10Mbps左右,其他地區均分布在30-65Mbps之間。
7.中國聯通寬頻網路
中國聯通第三季度寬頻網路數據整體性差異較大,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市較排名第二的內蒙古自治區高出28.05Mbps,較最後一名新疆自治區高63.28Mbps。從整體數字上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市均為北方城市,排名後十的城市中,8個是南方城市。
在各省平均上傳網速排名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斷層,排名第一的甘肅省和排名第二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最為突出,甘肅省比寧夏回族自治區高出了28.05Mbps,寧夏回族自治區比排名第三的青海省高出9.11Mbps;排名第四和排名倒數第三的重慶平均上傳網速相對穩定,差距都在3Mbps以內;排名最後的為遼寧省和廣東省。
8.中國聯通4G網路
中國聯通全國各省4G網路平均下載網速也呈「階梯式」分布,青海省和甘肅省為第一梯隊,平均下載網速分別為42.4Mbps和41.55Mbps,排名第三的雲南和排名第二十四的天津市為第二梯隊,平均下載網速分布在26.49Mbps到36.82Mbps之間,且排名相鄰的地區差距在2Mbps以內;上海市和陝西省為第三梯隊;遼寧省、山東省和四川省為第四梯隊;排名最後的是廣東省和江蘇省。

中國聯通全國各省4G網路平均上傳網速相較於下載網速來看,分布相對均勻,整體網速比較穩定,排名第一的為青海省,排名最後的為江蘇省,相鄰排名省份之間的差距較小,都在2Mbps以內。

9.中國聯通5G網路
中國聯通在5G網路整體布局上,也呈明顯的階梯性,排名第一的青海省和第二的甘肅省為第一梯隊,平均下載網速在300Mbps以上,排名第三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到排名第五的貴州省為第二梯隊,排名第六的浙江省和倒數第二的上海市為第三梯隊。
相較於中國聯通在5G下載網速上的分布,中國聯通在5G上傳網速上的分布差異性較大,甘肅省以平均上傳網速107.85Mbps的優勢遙遙領先,超出排名第二的青海省47.91Mbps,其他地區平均上傳網速分布較均勻。
三、市場佔有率統計
1.全國運營商寬頻市場佔有率
三大運營商作為寬頻市場的主流,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與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市場佔有率減少了0.88%,小運營商市場份額有所回升。中國電信佔有超過一半的寬頻市場,達到51.23%,但是,比二季度減少了2.36%;中國移動市場佔有率為23.2%,比二季度提高了近1%;中國聯通市場佔有率為20.31%,比二季度提高了1.12%。
2.全國運營商4G市場佔有率
2020年第三季度三大運營商4G市場的份額與第二季度相比各有不同,中國電信較第二季度擴大3.04%,中國移動縮小2.23%,中國聯通縮小0.4%,中國電信連續兩個季度保持穩步增長。
3.全國運營商5G市場佔有率
三大運營商5G幾乎覆蓋全部市場;其中,第三季度中國移動5G市場佔有率45.49%,較第二季度下降7.17%,排名依舊第一;中國電信5G市場佔有率30.76%,比第二季度提升3.82%,排名第二;中國聯通5G市場佔有率23.23%,較第二季度下降3.17%,排名第三;除三大主流運營商外,其他運營商市場佔有率僅佔0.5%。
四、三大運營商用戶滿意度調查
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寬頻網路市場用戶滿意度調查中(滿分5分),與第二季度相比有明顯變化,中國電信較第二季度下降了0.47分,中國移動下降了0.12分,中國聯通下降最為明顯,從4.39分下降到2.38分,整體來看,中國電信用戶滿意度排名第一,中國移動次之、中國聯通排名最後。

在4G網路方面,三大運營商的用戶滿意度變化都不大,從數據上來看,中國電信從3.42分增長到了3.44分,中國移動第二季度為3.36分,第三季度略有下降,為3.34分,中國聯通從3.27分增長到了3.31分。中國電信以微弱的優勢位列第一名,中國移動位列第二,中國聯通排名第三。

在5G網路方面,2020年第三季度三大運營商的用戶滿意度有所下降,其中,中國電信從4.42分下降到4.14分;中國移動從4.35分下降到3.93分,中國聯通從4.14分下降到3.81分。從整體形式來看,中國電信依舊穩居第一,中國移動位列第二,中國聯通暫居第三。

㈢ 愛因斯坦說任何數據的傳輸速率不可能超過光速,那麼數據傳輸速率最快是多少

超光速(faster-than-light,FTL或稱superluminality)會成為一個討論題目,源自於相對論中對於局域物體不可超過真空中光速c的推論限制,光速成為許多場合下速率的上限值。在此之前的牛頓力學並未對超光速的速度作出限制。而在相對論中,運動速度和物體的其它性質,如質量甚至它所在參考系的時間流逝等,密切相關,速度低於(真空中)光速的物體如果要加速達到光速,其質量會增長到無窮大因而需要無窮大的能量,而且它所感受到的時間流逝甚至會停止(如果超過光速則會出現「時間倒流」),所以理論上來說達到或超過光速是不可能的(至於光子,那是因為它們永遠處於光速,而不是從低於光速增加到光速)。但也因此使得物理學家(以及普通大眾)對於一些「看似」超光速的物理現象特別感興趣。超光速存在嗎?2000年7月,由於英國《自然》(Nature,2000,406:277)雜志發表了一篇關於「超光速」實驗的論文,引起了人們對超光速倒底是否存在的討論。其實對在介質中使光脈沖的群速度超過真空中光速c,科學家們早有研究,而Nature中報道的這個實驗就是實現了這種想法。但是這並非是人們想像的那種所謂違反因果律(或者相對論)的超光速,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看一看由華人科學家王力軍所做的這個實驗。光脈沖是由不同頻率、振幅、相位的光波組成的波包,光脈沖的每個成分的速度稱為相速度,波包峰的速度稱為群速度。在真空中二者是相同的,但是在介質中如我們所知道的存在如下的群速度與介質。與超光速實驗具有相同轟動效應的是另一種「超光速」現象quantumteleportation即量子超空間傳輸(或量子隱形傳態),這個奇妙的現象因其與量子信息傳遞及量子計算機的實現有密切聯系而引起人們的關注。所謂超空間,就是量子態的傳輸不是在我們通常的空間進行,因此就不會受光速極限的制約,瞬時地使量子態從甲地傳輸到乙地(實際上是甲地粒子的量子態信息被提取瞬時地在乙地粒子上再現),這種量子信息的傳遞是不需要時間的,是真正意義的超光速(也可理解為超距作用)。在量子超空間傳輸的過程中,遵循量子不可克隆定律,通過量子糾纏態使甲乙粒子發生關聯,量子態的確定通過量子測量來進行,因此當甲粒子的量子態被探測後甲乙兩粒子瞬時塌縮到各自的本徵態,這時乙粒子的態就包含了甲粒子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傳遞是「超光速」的。但是,如果一位觀測者想要馬上知道傳送的信息是什麼,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此時粒子乙仍處於量子疊加態,對它的測量不能得到完全的信息,我們必須知道對甲粒子採取了什麼測量,所以不得不通過現實的信息傳送方式(如電話,網路等)告訴乙地的測量者甲粒子此時的狀態。最終,我們獲得信息的速度還是不能超過光速!量子超空間傳輸的實驗已在1997年實現了(見Nature,390,575.1997)。以上兩個超光速的方案目前還只處於理論探討和實驗階段,離實用還有很遠的距離,而且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到物理學的本質,實驗現象及其解釋都在爭論之中。[編輯本段]相對論問答——超光速人們所感興趣的超光速,一般是指超光速傳遞能量或者信息。根據狹義相對論,這種意義下的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訊一般是不可能的。目前關於超光速的爭論,大多數情況是某些東西的速度的確可以超過光速,但是不能用它們傳遞能量或者信息。但現有的理論並未完全排除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的可能性。首先討論第一種情況: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1.切倫科夫效應媒質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小。粒子在媒質中的傳播速度可能超過媒質中的光速。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輻射,稱為切侖科夫效應。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是指超過真空中的光速。2.第三觀察者如果A相對於C以0.6c的速度向東運動,B相對於C以0.6c的速度向西運動。對於C來說,A和B之間的距離以1.2c的速度增大。這種「速度」--兩個運動物體之間相對於第三觀察者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但是兩個物體相對於彼此的運動速度並沒有超過光速。在這個例子中,在A的坐標系中B的速度是0.88c。在B的坐標系中A的速度也是0.88c。3.影子和光斑在燈下晃動你的手,你會發現影子的速度比手的速度要快。影子與手晃動的速度之比等於它們到燈的距離之比。如果你朝月球晃動手電筒,你很容易就能讓落在月球上的光斑的移動速度超過光速。遺憾的是,不能以這種方式超光速地傳遞信息。影子和與手晃動的速度之比確實等於它們到燈的距離之比,但影子的最快速度不會超過光速.光斑也是如此.假設有一個仰角為60度的斜坡,一個物體以0.6C的速度水平運動,那麼理論上在斜坡上的投影的速度是1.2C,實際上影子最大速度為C.現象表現為影子不會出現在該物體垂直投射的方位,而是會滯後.4.剛體敲一根棍子的一頭,振動會不會立刻傳到另一頭?這豈不是提供了一種超光速通訊方式?很遺憾,理想的剛體是不存在的,振動在棍子中的傳播是以聲速進行的,而聲速歸根結底是電磁作用的結果,因此不可能超過光速。(一個有趣的問題是,豎直地拎著一根棍子的上端,突然鬆手,是棍子的上端先開始下落還是棍子的下端先開始下落?答案是上端。)5.相速度光在媒質中的相速度在某些頻段可以超過真空中的光速。相速度是指連續的(假定信號已傳播了足夠長的時間,達到了穩定狀態)的正弦波在媒質中傳播一段距離後的相位滯後所對應的「傳播速度」。很顯然,單純的正弦波是無法傳遞信息的。要傳遞信息,需要把變化較慢的波包調制在正弦波上,這種波包的傳播速度叫做群速度,群速度是小於光速的。(譯者註:索末菲和布里淵關於脈沖在媒質中的傳播的研究證明了有起始時間的信號[在某時刻之前為零的信號]在媒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6.超光速星系朝我們運動的星系的視速度有可能超過光速。這是一種假象,因為沒有修正從星繫到我們的時間的減少。舉一個例子:假如我們測量一個目前離我們10光年的星系,它的運動速度為2/3c。現在測量,測出的距離卻是30光年,因為它當時發出的光到時,星系恰到達10光年處;3年後,星繫到了8光年處,那末視距離為8光年的3倍,即24光年。結果,3年中,視距離減小了6光年……7.相對論火箭地球上的人看到火箭以0.8c的速度遠離,火箭上的時鍾相對於地球上的人變慢,是地球時鍾的0.6倍。如果用火箭移動的距離除以火箭上的時間,將得到一個「速度」是4/3c。因此,火箭上的人是以「相當於」超光速的速度運動。對於火箭上的人來說,時間沒有變慢,但是星系之間的距離縮小到原來的0.6倍,因此他們也感到是以相當於4/3c的速度運動。這里問題在於這種用一個坐標系的距離除以另一個坐標系中的時間所得到的數不是真正的速度。8.萬有引力傳播的速度有人認為萬有引力的傳播速度超過光速。實際上萬有引力以光速傳播。9.EPR悖論1935年Einstein,Podolski和Rosen發表了一個思想實驗試圖表明量子力學的不完全性。他們認為在測量兩個分離的處於entangledstate的粒子時有明顯的超距作用。Ebhard證明了不可能利用這種效應傳遞任何信息,因此超光速通信不存在。但是關於EPR悖論仍有爭議。10.虛粒子在量子場論中力是通過虛粒子來傳遞的。由於海森堡不確定性這些虛粒子可以以超光速傳播,但是虛粒子只是數學符號,超光速旅行或通信仍不存在。11.量子隧道量子隧道是粒子逃出高於其自身能量的勢壘的效應,在經典物理中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計算一下粒子穿過隧道的時間,會發現粒子的速度超過光速。Ref:T.E.Hartman,J.Appl.Phys.33,3427(1962)一群物理學家做了利用量子隧道效應進行超光速通信的實驗:他們聲稱以4.7c的速度穿過11.4cm寬的勢壘傳輸了莫扎特的第40交響曲。當然,這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由於海森堡不確定性,不可能利用這種量子效應超光速地傳遞信息。如果這種效應是真的,就有可能在一個高速運動的坐標系中利用類似裝置把信息傳遞到過去。Ref:W.HeitmannandG.Nimtz,PhysLettA196,154(1994);A.EndersandG.Nimtz,PhysRevE48,632(1993)TerenceTao認為上述實驗不具備說服力。信號以光速通過11.4cm的距離用不了0.4納秒,但是通過簡單的外插就可以預測長達1000納秒的聲信號。因此需要在更遠距離上或者對高頻隨機信號作超光速通信的實驗。12卡西米(Casimir)效應當兩塊不帶電荷的導體板距離非常接近時,它們之間會有非常微弱但仍可測量的力,這就是卡西米效應。卡西米效應是由真空能(vacuumenergy)引起的。Scharnhorst的計算表明,在兩塊金屬板之間橫向運動的光子的速度必須略大於光速(對於一納米的間隙,這個速度比光速大10-24)。在特定的宇宙學條件下(比如在宇宙弦(cosmicstring)的附近[假如它們存在的話]),這種效應會顯著得多。但進一步的理論研究表明不可能利用這種效應進行超光速通信。13.宇宙膨脹哈勃定理說:距離為D的星系以HD的速度分離。H是與星系無關的常數,稱為哈勃常數。距離足夠遠的星系可能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彼此分離,但這是相對於第三觀察者的分離速度。14.月亮以超光速的速度繞著我旋轉!當月亮在地平線上的時候,假定我們以每秒半周的速度轉圈兒,因為月亮離我們385,000公里,月亮相對於我們的旋轉速度是每秒121萬公里,大約是光速的四倍多!這聽起來相當荒謬,因為實際上是我們自己在旋轉,卻說是月亮繞這我們轉。但是根據廣義相對論,包括旋轉坐標系在內的任何坐標系都是可用的,這難道不是月亮以超光速在運動嗎?問題在於,在廣義相對論中,不同地點的速度是不可以直接比較的。月亮的速度只能與其局部慣性系中的其他物體相比較。實際上,速度的概念在廣義相對論中沒多大用處,定義什麼是「超光速」在廣義相對論中很困難。在廣義相對論中,甚至「光速不變」都需要解釋。愛因斯坦自己在《相對論:狹義與廣義理論》第76頁說「光速不變」並不是始終正確的。當時間和距離沒有絕對的定義的時候,如何確定速度並不是那麼清楚的。盡管如此,現代物理學認為廣義相對論中光速仍然是不變的。當距離和時間單位通過光速聯系起來的時候,光速不變作為一條不言自明的公理而得到定義。在前面所說的例子中,月亮的速度仍然小於光速,因為在任何時刻,它都位於從它當前位置發出的未來光錐之內。15.明確超光速的定義第一部份列舉的各種似是而非的「超光速」例子表明了定義「超光速」的困難。象影子和光斑的「超光速」不是真正意義的超光速,那麼,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呢?在相對論中「世界線」是一個重要概念,我們可以藉助「世界線」來給「超光速」下一個明確定義。什麼是「世界線」?我們知道,一切物體都是由粒子構成的,如果我們能夠描述粒子在任何時刻的位置,我們就描述了物體的全部「歷史」。想像一個由空間的三維加上時間的一維共同構成的四維空間。由於一個粒子在任何時刻只能處於一個特定的位置,它的全部「歷史」在這個四維空間中是一條連續的曲線,這就是「世界線」。一個物體的世界線是構成它的所有粒子的世界線的集合。不光粒子的歷史可以構成世界線,一些人為定義的「東西」的歷史也可以構成世界線,比如說影子和光斑。影子可以用其邊界上的點來定義。這些點並不是真正的粒子,但它們的位置可以移動,因此它們的「歷史」也構成世界線。四維時空中的一個點表示的是一個「事件」,即三個空間坐標加上一個時間坐標。任何兩個「事件」之間可以定義時空距離,它是兩個事件之間的空間距離的平方減去其時間間隔與光速的乘積的平方再開根號。狹義相對論證明了這種時空距離與坐標系無關,因此是有物理意義的。時空距離可分三類:類時距離:空間間隔小於時間間隔與光速的乘積類光距離:空間間隔等於時間間隔與光速的乘積類空距離:空間間隔大於時間間隔與光速的乘積下面我們需要引入「局部」的概念。一條光滑曲線,「局部」地看,非常類似一條直線。類似的,四維時空在局部是平直的,世界線在局部是類似直線的,也就是說,可以用勻速運動來描述,這個速度就是粒子的瞬時速度。光子的世界線上,局部地看,相鄰事件之間的距離都是類光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光子的世界線說成是類光的。任何以低於光速的速度運動的粒子的世界線,局部的看,相鄰事件之間的距離都是類時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這種世界線說成是類時的。而以超光速運動的粒子或人為定義的「點」,它的世界線是類空的。這里說世界線是類空的,是指局部地看,相鄰事件的時空距離是類空的。因為有可能存在彎曲的時空,有可能存在這樣的世界線:局部地看,相鄰事件的距離都是類時的,粒子並沒有超光速運動;但是存在相距很遠的兩個事件,其時空距離是類空的。這種情況算不算超光速呢?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說明既可以定義局部的「超光速」,也可以定義全局的「超光速」。即使局部的超光速不可能,也不排除全局超光速的可能性。全局超光速也是值得討論的。總而言之,「超光速」可以通過類空的世界線來定義,這種定義的好處是排除了兩個物體之間相對於第三觀察者以「超光速」運動的情況。下面來考慮一下什麼是我們想超光速傳送的「東西」,主要目的是排除「影子」和「光斑」之類沒用的東西。粒子、能量、電荷、自旋、信息是我們想傳送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傳送的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這個問題比較好,對於一個粒子,我們觀察它的世界線,如果世界線是連續的,而且沒有其他粒子從這個粒子分離出來,我們就大體可以認為這個粒子還是原來那個粒子。顯然,傳送整個物體從技術上來講要比傳送信息困難得多。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毫無困難地以光速傳遞信息。從本質上講,我們只是做到了把信息放到光子的時間序列上去和從光子的時間序列中重新得到人可讀的信息,而光子的速度自然就是光速。類似地,假如快子(tachyons,理論上預言的超光速粒子)真的存在的話,我們只需要發現一種能夠控制其產生和發射方向的技術,就可以實現超光速通信。極其可能的是,傳送不同的粒子所需要的代價是極其不同的,更經濟的法是採用復制技術。假如我們能夠得到關於一個物體的全部信息,並且我們掌握了從這些信息復制原物體的技術,那麼超光速通信與超光速旅行是等價的。科幻小說早就有這個想法了,稱之為遠距離傳真(teleport)。簡單的說,就是象傳真一樣把人在那邊復制一份,然後把這邊的原件銷毀,就相當於把人傳過去了。當然問題是象人這種有意識的復雜物體能否復制。16.無限大的能量E=mc^2/sqrt(1-v^2/c^2)上述公式是靜止質量為m的粒子以速度v運動時所具有的能量。很顯然,速度越高能量越大。因此要使粒子加速必須要對它做功,做的功等於粒子能量的增加。注意當v趨近於c時,能量趨於無窮大,因此以通常加速的方式使粒子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超光速了。但是這並沒有排除以其他方式使粒子超光速的可能性。粒子可以衰變成其他粒子,包括以光速運動的光子(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因此雖以光速運動,其能量也可以是有限值,上述公式對光子無效)。衰變過程的細節無法用經典物理學來描述,因此我們無法否定通過衰變產生超光速粒子的可能性(?)。另一種可能性是速度始終高於光速的粒子。既然有始終以光速運動的光子,有始終以低於光速的速度運動的粒子,為什麼不會有始終以高於光速的速度運動的粒子呢?問題是,如果在上述公式中v>c,要麼能量是虛數,要麼質量是虛數。假如存在這樣的粒子,虛數的能量與質量有沒有物理意義呢?應該如何解釋它們的意義?能否推出可觀測的預言?只要找到這種粒子存在的證據,找到檢測這種粒子的方法,找到使這種粒子的運動發生偏轉的方法,就能實現超光速通信。17.量子場論到目前為止,除引力外的所有物理現象都符合粒子物理的標准模型。標准模型是一個相對論量子場論,它可以描述包括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在內的三種基本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已觀測到的粒子。根據這個理論,任何對應於兩個在有類空距離的事件處所作物理觀測的運算元是對易的(-)。原則上講,這意味著任何作用不可能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傳播。但是,沒有人能證明標准模型是自洽的(self-consistent)。很有可能它實際上確實不是自洽的。無論如何,它不能保證將來不會發現它無法描述的粒子或相互作用。也沒有人把它推廣到包括廣義相對論和引力。很多研究量子引力的人懷疑關於因果性和局域性的如此簡單的表述能否作這樣的推廣。總而言之,在將來更完善的理論中,無法保證光速仍然是速度的上限。18.祖父悖論(因果性)反對超光速的最好證據恐怕莫過於祖父悖論了。根據狹義相對論,在一個參考系中超光速運動的粒子在另一坐標系中有可能回到過去。因此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信也意味著回到過去或者向過去傳送信息。如果時間旅行是可能的,你就可以回到過去殺死你自己的祖父。這是對超光速強有力的反駁。但是它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即我們可能作有限的超光速旅行但不能回到過去。另一種可能是當我們作超光速旅行時,因果性以某種一致的方式遭到破壞。總而言之,時間旅行和超光速旅行不完全相同但有聯系。如果我們能回到過去,我們大體上也能實現超光速旅行。第三部份:未定論的超光速的可能性19.快子(tachyon)快子是理論上預言的粒子。它具有超過光速的局部速度(瞬時速度)。它的質量是虛數,但能量和動量是實數。有人認為這種粒子無法檢測(譯註:那這種預言有什麼意義:-)),但實際未必如此。影子和光斑的例子就說明超過光速的東西也是可以觀測到的。目前尚無快子存在的實驗證據,絕大多數人懷疑它們的存在。有人聲稱在測Tritium貝塔衰變放出的中微子質量的實驗中有證據表明這些中微子是快子。這很讓人懷疑,但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快子理論的問題,一是違反因果性,二是快子的存在使真空不穩定。後者可以在理論上避免,但那樣就無法實現我們想要得超光速通信了。實際上,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快子是場論的病態行為的表現,而公眾對於快子的興趣多是因為它們在科幻作品中出現得次數很多。20.蟲洞關於全局超光速旅行的一個著名建議是利用蟲洞。蟲洞是彎曲時空中連接兩個地點的捷徑,從A地穿過蟲洞到達B地所需要的時間比光線從A地沿正常路徑傳播到B地所需要的時間還要短。蟲洞是經典廣義相對論的推論,但創造一個蟲洞需要改變時空的拓撲結構。這在量子引力論中是可能的。開一個蟲洞需要負能量區域,Misner和Thorn建議在大尺度上利用Casimir效應產生負能量區域。Visser建議使用宇宙弦。這些建議都近乎不切實際的瞎想。具有負能量的怪異物質可能根本就無法以他們所要求的形式存在。Thorn發現如果能創造出蟲洞,就能利用它在時空中構造閉合的類時世界線,從而實現時間旅行。有人認為對量子力學的多重性(multiverse)解釋可以用來消除因果性悖論,即,如果你回到過去,歷史就會以與原來不同的方式發生。Hawking認為蟲洞是不穩定的,因而是無用的。但蟲洞對於思想實驗仍是一個富有成果的區域,可以用來澄清在已知的和建議的物理定律之下,什麼是可能的,什麼是不可能的。21.曲相推進(warpdrive)曲相推進是指以特定的方式讓時空彎曲,從而使物體超光速運動。MiguelAlcubierre因為提出了一種能實現曲相推進的時空幾何結構而知名。時空的彎曲使得物體能以超光速旅行而同時保持在一條類時世界線上。跟蟲洞一樣,曲相推進也需要具有負能量密度的怪異物質。即使這種物質存在,也不清楚具體應如何布置這些物質來實現曲相推進。對時光倒流的理解所謂「時光倒流」就是光的多普勒效應。並不是「時間」倒流,而是世界的感覺「倒流」。與聲音可以類比,都是波粒二象性。多普勒效應根本上是由於波的傳播速度是絕對的,只與介質有關,與聲源和接受物體運動狀況無關。換句話說,波的傳播應以介質作為參考系。突破光速屏障時會有「光障」(類似「聲障」)現象可與超音速飛行類比,並不是不可能。光速不變的條件是這樣的:介質穩定。因為在任何穩定的介質中,任何波的速度都不變,與參照系無關。當聲波的介質相對於測量者靜止時,無論聲源速度如何變化,聲速不變(只改變音頻),這是著名的多普勒實驗,其它所有機械波都有類似現象。舉例來說,運動的火車頭發出的聲音,相對地面還是聲速(聲速不變),不是火車速度加聲速,而相對火車速度是聲速減火車速度(加利略變換);而在超音速飛機內部從機尾向機頭發出聲音,相對飛機,還是聲速(聲速不變),而相對地面,是飛機速度加聲速(伽利略變換)。因此速度是相對的,相對論變換與伽利略變換並存,而不是排斥。如果一個鍾,以0.5倍聲速從原點遠去,我們會聽到什麼現象呢?一秒鍾時,它距離原點0.5聲秒距離報1秒,但這個事件我們在原點聽見,需要再過0.5秒,於是我們發現,在本地鍾1.5秒時,遠處的鍾報1秒,本地鍾3秒時,遠離的鍾報2秒,也就是我們在忽略測量時間時,誤以為遠去的鍾慢了。而且速度越快,鍾慢得越厲害。假設有一把尺長1聲秒,而我們的測量地面上有一無限長尺子固定不動,運動尺頭尾各有一個探測裝置,在探測到與地面某一尺刻度重合時,用聲音報出該刻度,我們在地面尺原點接收聲音。尺勻速運動逐漸遠離,當尺尾報0聲秒時,尺頭已經距離我們1聲秒,而這個距離,要1秒後我們才能收到;當尺尾到1聲秒距離時,尺頭到2聲秒,還是要在我們收到尺尾報1聲秒後1秒,我們才能收到尺頭報2聲秒,於是我們會直觀的認為,尺尾先到刻度,尺頭後到達它本應立刻到達的刻度,感覺好象遠離的尺,縮短了。而且運動速度越快,感覺短的越厲害。如果超過聲速,我們將追上以前發出的聲音,聲波將倒序進如我們的耳朵,就好象時間在倒退。我們先聽到2點的鍾聲,後聽到1點的鍾聲。這個現象是感覺或計算「時光倒流」的本質原因。光也有類似現象。鍾慢、尺縮、超光速時間倒流現象,都可以用聲音試驗做出結果,這只能證明愛因斯坦的結論有問題,他忽略了測量速度的問題,把現象當成了物理本質。照本文方法解釋相對論,雙生子悖論、子回到未生時殺父悖論都不存在。所以,即使存在超光速現象,但時光倒流而回到過去的的現象也不會發生。

㈣ 目前最快的網路傳輸速度是多少

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研究人員打破世界互聯網的傳輸速度,得知這一消息的人無不驚奇不已。間隔10978公里的實驗室、價值100萬的設備、高達10億位元組每秒的傳輸速度,一串驚人的數字令世人跌破眼鏡。新Macintosh強力筆記本電腦已經配置了吉比特乙太網的連接方式。為什麼人們會關注這樣有點差強人意的進展?其奧妙是,不是速度上的突破,而是通信要更加敏捷而不是更快。究竟誰會在意世界最快的網速?斯坦福大學附屬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日說,他們已經發現了一種在互聯網上高速傳輸數據的方法,這種方法比目前通常用的寬頻連接還要快3500倍,打破世界互聯網的傳輸速度紀錄。這項互聯網傳輸速度的技術突破使傳輸速度達到極其快的程度,以致無法用於今天的電腦,但是它為科學家開創了在全球共享和傳輸大規模資料庫的方式。在最近的一次試驗中,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加州理工學院、荷蘭NIKHES研究所和阿姆斯特丹大學等機構組成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光纖線路,在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內,超越了10978公里的距離傳輸了相當於四個小時的DVD電影。在這次試驗時,67億未壓縮數據以每秒10億位元組的速率從加州的森尼韋爾經過芝加哥,發向荷蘭阿姆斯特丹,傳輸共用時58秒。間隔6800英里的實驗室、價值100萬的設備、高達10億位元組每秒的傳輸速度,一串驚人的數字令世人跌破眼鏡。新Macintosh強力筆記本電腦已經配置了吉比特乙太網的連接方式。實際上,速度的問題是錯綜復雜的。為什麼人們會對此驚奇不已呢?其奧妙是,它不是速度上的突破。它解決了網路中的一個棘手難題。通信的目標是更加敏捷而不是更快。在短短的58秒內,就傳送了整整67億位元組的數據,這是研究人員創造的歷史奇跡。日本關西電力公司(KansaiElectric)日前基於光纖電力線開發出全球最快的寬頻技術,該項技術可以讓網民在0.5秒內傳送一部長達2個小時的電影。據法新社報道,該項寬頻技術的速度可達到1TB/秒,相當於在0.5秒內傳送一部長達2個小時的電影。

㈤ 無線網路傳輸速度常見的最快是多少

目前使用的Wlan(無線區域網)中最常用的標準是802.11n,較新的標準是802.11ac。
主流802.11n使用2條數據流可以達到300Mbps,部分使用3條數據流可以達到450Mbps。
802.11ac可以工作在2.6GHz和5.0GHz頻段上,數據傳輸通道擴充至40MHz或者80MHz,甚至有可能達到160MHz。再加上大約10%的實際頻率調制效率提升,傳輸速度可超過1Gbps。目前市售產品基本都可以超過1Gbps。

㈥ rs232 傳輸速度最快能達到多少

rs232標準是最大支持20kbps,傳輸距離為15m以內。如果使用Windows API控制電腦上的RS232,最高256000bps。

實際應用中與傳輸線/傳輸介質有復很大關系。一般RS232的常用傳輸距離在1米左右,而且RS232是單線傳輸,信號容易受到干擾,傳輸距離長之後更加無法控制。

如果是PCB板上兩個晶元之間通過RS232通訊,則有可能達到1Mbps甚至更高的通訊速度。取決於晶元本身的協議控制。

(6)數據傳輸最快多少擴展閱讀

RS-232標准介面(又稱EIA RS-232)是常用的串列通信介面標准之一,它是由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聯合貝爾系統公司、數據機廠家及計算機終端生產廠家於1970年共同制定,其全名是「數據終端設備( DTE)和數據通信設備(DCE)之間串列二進制數據交換介面技術標准」。

有以下這些特點:

1、信號線少

2、靈活的波特率選擇

3、採用負邏輯傳送

4、傳送距離較遠

5、兩種物理介面

RS-232規定的速率為:50、75、100、150、300
600、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波特

㈦ usb3.0 傳輸速度最快是多少

USB3.0的最大傳輸帶寬高達5.0Gbps(500MB/s)。

請注意5Gb/s的帶寬並不是5Gb/s除以8得到的640MB/s而是採用與SATA相同的10 Bit傳輸模式(在USB2.0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對糾錯碼),因此其全速只有500MB/s。

不過,大家要注意這是理論傳輸值,如果幾台設備共用一個USB通道,主控制晶元會對每台設備可支配的帶寬進行分配、控制。

如在USB1.1中,所有設備只能共享1.5MB/s的帶寬。如果單一的設備佔用USB介面所有帶寬的話,就會給其他設備的使用帶來困難。

(7)數據傳輸最快多少擴展閱讀:

USB3.0的標准規范:

1、傳輸速率

這款新的超高速介面的實際傳輸速率大約是3.2Gbps(即320MB/S)。理論上的最高速率是5.0Gbps(即500MB/S)。

2、數據傳輸

USB3.0 引入全雙工數據傳輸。5根線路中2根用來發送數據,另2根用來接收數據,還有1根是地線。也就是說,USB 3.0可以同步全速地進行讀寫操作。以前的USB版本並不支持全雙工數據傳輸。

3、電源

USB 3.0標准要求USB3.0介面供電能力為1A,而USB 2.0為0.5A。

4、電源管理

USB 3.0 並沒有採用設備輪詢,而是採用中斷驅動協議。因此,在有中斷請求數據傳輸之前,待機設備並不耗電。簡而言之,USB 3.0支持待機、休眠和暫停等狀態。

5、物理外觀

上述的規范也會體現在USB 3.0的物理外觀上。但USB 3.0的線纜會更「厚」,這是因為USB 3.0的數據線比2.0的多了4根內部線。不過,這個插口是USB 3.0的缺陷。它包含了額外的連接設備。

6、支持系統

Windows 10、Window8.1、Window8、Windows Vista、Windows 7 SP1和Linux(以及基於Linux的安卓)都支持USB 3.0。蘋果最新發布的蘋果Mac book air和Mac book pro也支持。對於XP系統,USB 3.0可以使用,但只有USB2.0的速率。

㈧ 5G時代網路傳輸速度能達到多少

5G理論傳輸速率為8秒1GB,比4G快數百倍。

所謂5g網路所指的就是在移動通信網路發展中的第五代網路,與之前的四代移動網路相比較而言,5g網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表現出更加強化的功能,並且理論上其傳輸速度每秒鍾能夠達到數十GB,這種速度是4G移動網路的幾百倍。對於5g網路而言,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表現出更加明顯的優勢及更加強大的功能。

(8)數據傳輸最快多少擴展閱讀:

優勢

1、5G網路通信技術傳輸速度快。

5G網路通信技術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網路通信技術」1。相比於現在被普遍應用的4G網路通信技術來講,5G網路通信技術在傳輸速度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傳輸速度上的提高在實際應用中十分具有優勢,傳輸速度的提高是一個高度的體現,是一個進步的體現。

5G網路通信技術應用在文件的傳輸過程中,傳輸速度的提高會大大縮短傳輸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對於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5G網路通信技術應用在當今的社會發展中會大大提高社會進步發展的速度,有助於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

2、5G網路通信技術傳輸的穩定性。

5G網路通信技術不僅做到了在傳輸速度上的提高,在傳輸的穩定性上也有突出的進步。5G網路通信技術應用在不同的場景中都能進行很穩定的傳輸,能夠適應多種復雜的場景。所以5G網路通信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非常實用。

傳輸穩定性的提高使工作的難度降低,工作人員在使用5G網路通信技術進行工作時,由於5G網路通信技術的傳輸能力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因此不會因為工作環境的場景復雜而造成傳輸時間過長或者傳輸不穩定的情況,會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3、5G網路通信技術的高頻傳輸技術。

高頻傳輸技術是5G網路通信技術的核心技術,高頻傳輸技術正在被多個國家同時進行研究。目前,低頻傳輸的資源越來越緊張,而5G網路通信技術的運行使用需要更大的頻率帶寬,低頻傳輸技術已經滿足不了5G網路通信技術的工作需求,所以要更加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去開發。

高頻傳輸技術在5G網路通信技術的應用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數據傳輸最快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子按揭期間怎麼變更信息 瀏覽:807
如何寫社保方面的信息 瀏覽:108
普通工是什麼技術等級 瀏覽:464
大梅子祛斑膏如何代理 瀏覽:245
代售和代理有什麼不同 瀏覽:434
原生之罪四個程序員為什麼被殺 瀏覽:146
如何隱藏篩選的數據 瀏覽:200
石龍崗寵物市場在哪裡 瀏覽:198
松崗廚房凈水器代理商怎麼選 瀏覽:770
信息機房地面採用什麼裝修材料 瀏覽:97
有哪些玩家自由交易的手游 瀏覽:442
obd上的匯流排數據有哪些 瀏覽:103
如何解綁微信上的實名信息 瀏覽:896
30萬怎麼交易 瀏覽:803
沒入伙的房子怎麼交易 瀏覽:225
為什麼程序員連網不需要問密碼 瀏覽:530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的小學教育怎麼樣 瀏覽:279
分析商業數據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9
華為實體店的3a數據線多少錢 瀏覽:575
小米如何區分數據線是否是快充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