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站後台系統修改提交提示禁止數據修改D盾攔截怎麼弄 求高手幫忙
這個沒什麼特殊的方法
1.
是聯系伺服器管理員,證明你所提交的並非惡意內容,然後他們會酌情為你添加白名單。d盾就不會攔截。
2.
是你自己修改所提交的內容,達到沒有惡意的特徵,不讓d盾識別和攔截。。。
3.
沒有3。
❷ fiddler怎麼攔截修改數據
1,打開fiddler抓包工具,在左下底部,輸入bpu+你要攔截的網址域名,比如,我要攔截打開網路時發送的數據包,那麼我輸入:bpu .com或者bpu www..com都可以,然後回車,這個時候就會攔截網路相關網址的數據包了,如下圖:
2,攔截了以後,你打開網路相關的網址時,可以看到是紅色的,數據包實際上沒有發送出去的,如圖:
3,點開,然後你就可以修改相關的數據:
4,修改了數據以後,點擊下面的「run to completion」就可以發送出去數據包了:
至此,你就完成了攔截數據包,修改數據包,並發送數據包的全過程,如果要取消掉相應的攔截,可以在左下角之前輸入命令的地方,輸入:bpu,回車,這樣就取消掉了所有的攔截設置,數據就會自動發送出去:
❸ 運營APP如何防止被人修改APP用戶數據
產品建立資料庫,同時保護好資料庫許可權密碼,如果有人想要訪問查看,給她開通相應許可權賬號,同時數據被篡改,可以通過日誌找回相應數據
❹ 保障介面安全的5種常見方式
一般有五種方式:
1、Token授權認證,防止未授權用戶獲取數據;
2、時間戳超時機制;
3、URL簽名,防止請求參數被篡改;
4、防重放,防止介面被第二次請求,防採集;
5、採用HTTPS通信協議,防止數據明文傳輸;
所有的安全措施都用上的話有時候難免太過復雜,在實際項目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作出取捨,比如可以只使用簽名機制就可以保證信息不會被篡改,或者定向提供服務的時候只用Token機制就可以了,如何取捨,全看項目實際情況和對介面安全性的要求。
HTTP協議是無狀態的,一次請求結束,連接斷開,下次伺服器再收到請求,它就不知道這個請求是哪個用戶發過來的,但是對我們有許可權訪問限制的模塊而言,它是需要有狀態管理的,以便服務端能夠准確的知道HTTP請求是哪個用戶發起的,從而判斷他是否有許可權繼續這個請求。
Token的設計方案是用戶在客戶端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後,伺服器會給客戶端返回一個Token,並將Token以鍵值對的形式存放在緩存(一般是Redis)中,後續客戶端對需要授權模塊的所有操作都要帶上這個Token,伺服器端接收到請求後進行Token驗證,如果Token存在,說明是授權的請求。
Token生成的設計要求:
1、應用內一定要唯一,否則會出現授權混亂,A用戶看到了B用戶的數據;
2、每次生成的Token一定要不一樣,防止被記錄,授權永久有效;
3、一般Token對應的是Redis的key,value存放的是這個用戶相關緩存信息,比如:用戶的id;
4、要設置Token的過期時間,過期後需要客戶端重新登錄,獲取新的Token,如果Token有效期設置較短,會反復需要用戶登錄,體驗比較差,我們一般採用Token過期後,客戶端靜默登錄的方式,當客戶端收到Token過期後,客戶端用本地保存的用戶名和密碼在後台靜默登錄來獲取新的Token,還有一種是單獨出一個刷新Token的介面,但是一定要注意刷新機制和安全問題;
根據上面的設計方案要求,我們很容易得到Token=md5(用戶ID+登錄的時間戳+伺服器端秘鑰)這種方式來獲得Token,因為用戶ID是應用內唯一的,登錄的時間戳保證每次登錄的時候都不一樣,伺服器端秘鑰是配置在伺服器端參與加密的字元串(即:鹽),目的是提高Token加密的破解難度,注意一定不要泄漏;
客戶端每次請求介面都帶上當前時間的時間戳timestamp,服務端接收到timestamp後跟當前時間進行比對,如果時間差大於一定時間(比如:1分鍾),則認為該請求失效。時間戳超時機制是防禦DOS攻擊的有效手段。
寫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對接的同學肯定對URL簽名不陌生,我們只需要將原本發送給server端的明文參數做一下簽名,然後在server端用相同的演算法再做一次簽名,對比兩次簽名就可以確保對應明文的參數有沒有被中間人篡改過。
簽名演算法:
1、首先對通信的參數按key進行字母排序放入數組中(一般請求的介面地址也要參與排序和簽名,那麼需要額外添加url= http://url/getInfo 這個參數);
2、對排序完的數組鍵值對用&進行連接,形成用於加密的參數字元串;
3、在加密的參數字元串前面或者後面加上私鑰,然後用md5進行加密,得到sign,然後隨著請求介面一起傳給伺服器。
注意: 對於客戶端的私鑰一定要妥善處理好,不能被非法者拿到,如果針對於H5的項目,H5保存私鑰是個問題,目前沒有更好的方法,也是一致困擾我的問題,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留言一起探討。
客戶端第一次訪問時,將簽名sign存放到伺服器的Redis中,超時時間設定為跟時間戳的超時時間一致,二者時間一致可以保證無論在timestamp限定時間內還是外 URL都只能訪問一次,如果被非法者截獲,使用同一個URL再次訪問,如果發現緩存伺服器中已經存在了本次簽名,則拒絕服務。如果在緩存中的簽名失效的情況下,有人使用同一個URL再次訪問,則會被時間戳超時機制攔截,這就是為什麼要求sign的超時時間要設定為跟時間戳的超時時間一致。拒絕重復調用機制確保URL被別人截獲了也無法使用(如抓取數據)。
方案流程:
1、客戶端通過用戶名密碼登錄伺服器並獲取Token;
2、客戶端生成時間戳timestamp,並將timestamp作為其中一個參數;
3、客戶端將所有的參數,包括Token和timestamp按照自己的簽名演算法進行排序加密得到簽名sign
4、將token、timestamp和sign作為請求時必須攜帶的參數加在每個請求的URL後邊
5、服務端對token、timestamp和sign進行驗證,只有在token有效、timestamp未超時、緩存伺服器中不存在sign三種情況同時滿足,本次請求才有效;
眾所周知HTTP協議是以明文方式發送內容,不提供任何方式的數據加密,如果攻擊者截取了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傳輸報文,就可以直接讀懂其中的信息,因此HTTP協議不適合傳輸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信用卡號、密碼等。
為了解決HTTP協議的這一缺陷,需要使用另一種協議:安全套接字層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S,為了數據傳輸的安全,HTTPS在HTTP的基礎上加入了SSL協議,SSL依靠證書來驗證伺服器的身份,並為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通信加密。
HTTPS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如下圖所示為中間人劫持攻擊,中間人可以獲取到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所有的通信內容。
中間人截取客戶端發送給伺服器的請求,然後偽裝成客戶端與伺服器進行通信;將伺服器返回給客戶端的內容發送給客戶端,偽裝成伺服器與客戶端進行通信。 通過這樣的手段,便可以獲取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通信的所有內容。 使用中間人攻擊手段,必須要讓客戶端信任中間人的證書,如果客戶端不信任,則這種攻擊手段也無法發揮作用。
針對安全性要求一般的app,可採用通過校驗域名,證書有效性、證書關鍵信息及證書鏈的方式。
以上說的更多是設計階段的思路,如果API已經在運行的話,我們則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如API網關工具來保護我們的API,這里推薦的是Eolinker,對於上述的5個方面,都有對應的功能做到保護API,可以自己部署開源版本試用一下: www.eolinker.com
❺ 利用fiddler攔截介面請求並篡改數據
1、以網路為例;輸入bpu命令+攔截介面的網址或域名
填上bpu https://www..com,按enter鍵
2、2.瀏覽器中訪問登錄的網址 https://www..com/ ,查詢武漢的相關信息,可在fiddler中看見如下內容
3、把武漢的值改成深圳,然後點擊Run to Completion
4.查看返回結果
❻ 如何防止ajax請求的參數被攔截修改
jquery ajax是個很常用介面,而在請求時候,可能存在響應401的情況(身份認證過期或未登錄),比較容易出現在混合應用上,如何進行身份認證,重發失敗請求,還是值得注意的。
ajax請求有兩種方式
1. 回調
最常寫的方式,成功失敗處理以回調方式傳入。
$.ajax({ ajax參數... success : xxxxxx error: xxxxxx });
2. Deferred方式
Deferred模式我在《js非同步編程》有說明, ajax調用本身返回就是一個Deferred對象,成功失敗回調不以參數傳入。
$.ajax({ ajax參數... }).then(function(res){ //成功處理片段 },function(err){ //失敗處理片段 });
既然有這兩種方式,那應對處理401的方式也是有兩種。
401處理的兩種方式
1. 回調
這種方式的處理比較簡單,在失敗回調裡面判斷401,如果是則進行身份認證,成功重發請求。
function getXXXX(type, url, data, success, error){ $.ajax({ ajax參數... success : xxxxxx error : function(xhr,textStatus,errorThrown){ if (xhr.status == 401) { 刷新身份認證方法(function(){ getXXXX(type, url, data, success, error); }); } else{ // 調用外部的error error && error(xhr,textStatus,errorThrown); } } }); }
2. Deferred方式
這種方式目前我找到的處理方式需要修改jquery源碼。
//全局設置一個方法 $.ajaxSetup({ authError : function(callback){ 刷新身份認證方法( function(){ callback && callback(); }); } }); //jquery2.1.4版本源碼,大概是8261行 // Success/Error if ( isSuccess ) { deferred.resolveWith( callbackContext, [ success, statusText, jqXHR ] ); } else { if(( jqXHR.status == 401 || jqXHR .status == 403) && callbackContext.authError){ callbackContext.authError(function (){ state = 0; jqXHR.setRequestHeader( "Authorization", XXXXXX); jqXHR.readyState = 1; try { state = 1; transport.send( requestHeaders, done ); } catch ( e ) { // Propagate exception as error if not done if ( state < 2 ) { done( -1, e ); // Simply rethrow otherwise } else { throw e; } } }); return; } else { deferred.rejectWith( callbackContext, [ jqXHR, statusText, error ] ); } }
這里說下為什麼不能像第一種方式那樣進行請求。
有兩個原因:
1. then這種鏈式寫法,導致這請求的回調不是在參數里,而是在jQuery.Callbacks一個optionsCache全局變數里,我們無法在ajax error里拿到回調函數進行重發。
2. 寫在then里的回調觸發一次就會被銷毀,當觸發了error時,回調執行後就銷毀。
最後的處理方式就是在要觸發error之前,攔截401的錯誤,重新進行身份認證,然後重置狀態,重發請求。
以上這篇當jquery ajax遇上401請求的解決方法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❼ 如何攔截本地UDP數據包並修改
1,用wpe這個軟體監控指定的進程,根據數據包的特徵進行攔截,並進行修改。
2,開發lsp組件,進行攔截。
3,開發驅動程序,進行攔截。
❽ 通過Fiddler肆意修改介面返回數據進行測試
通過Fiddler我們可以有好幾種方法修改返回結果:
第一種:在Fiddler底部的黑色命令行顯示區域通過bpu url的形式按回車之後進行攔截,通過手機app訪問指定介面,攔截到後可以選擇response文件後通過攔截;
第二種:在AutoRespnder里Add Rule,然後在Rule Editor里設置response的內容;
第三種:在Rules設置中選擇Automatic Breakpoints中的After Responses進行攔截。
第一種不能自定義創建response,只能通過選擇文件的形式來指定response。第三種對所有請求進行攔截,太粗太泛。所以實際測試攔截請求中,最靈活、功能最強的是第二種。
以下是第二種攔截方法抓改發包的全過程:
1. 抓包,找到要攔截的請求,然後在AutoResponder中Add Rule:
2. 在Rule Editor中的第二欄選擇「Create New Response...」:
3. 點擊Save,會彈出一個窗口,在彈窗中選擇Raw欄,將抓包抓到的請求對應的Raw欄內容復制粘貼進去,然後將其中想要修改的部分進行修改,然後點擊「Save」進行保存:
之後就可以對請求進行自動攔截並修改返回體了。
4. 如果想要頻繁修改替換返回體中某些內容,可以在AutoResponder里相應待攔截請求上點擊右鍵,「Edit Response」編輯返回體:
如果還想再方便一點,可以在AutoResponder里相應待攔截請求上點擊右鍵,「Generate File」將response body保存到本地txt文件,然後打開txt文件修改保存即可生效。
但是注意,如果通過文件的方式保存response內容,可能會出現編碼問題導致的客戶端處理出錯。最建議的方式,不會出錯的方式,還是通過「Create New Response...」的方法:
參考文獻:https://www.cnblogs.com/LanTianYou/p/7207694.html
❾ 客戶端開發中的後端數據攔截與修改
Mobile App/SDK開發中會經常調用後端REST介面進行CRUD操作,但RESTful API 可能定義好但尚未開發完成,或有實現缺陷,這就要求client能mock介面數據或直接修改API返回數據,以保證APP UI或Mobile SDK API能按設計工作。
為實現該目的且最好平台(Android & iOS)無關,將探討基於mitmproxy的抓包和數據攔截。
不同客戶端需要配置相應CA證書已進行數據的加解密,否則無法與服務端建立安全的連接。例如
會報如下錯誤
不預置和信任證書的情況下可使用 --insecure 模式或 --cacert 指定證書路徑來解決。
或
最快的方式是在客戶端瀏覽器地址欄中訪問 mitm.it ,然後根據向導安裝和配置證書。若該地址不能正常訪問,如顯示為 「If you can see this, traffic is not passing through mitmproxy.「 ,此時需要手動配置證書,否則HTTPS網頁或Apps的請求不能正常加解密。
測試
結果
https://discourse.mitmproxy.org/t/self-created-ca-client-certificates/605/4
https://docs.mitmproxy.org/stable/concepts-certificates/
參考資料
❿ 如何有效禁用電腦usb介面,防止別人拷貝文件
1、使用快捷鍵win鍵+r,鍵入regedit.exe,然後單擊「確定」以打開注冊表編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