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是根據什麼
根據手機號信號位置來定位使用者位置信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全國16億手機用戶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基於電信大數據,由三大運營商統一提供介面,僅須填寫手機號、驗證碼並確認本人授權,無須填寫身份證號、家庭住址,不收集其他個人信息,操作上更為簡便和安全,充分保護用戶隱私。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自動化,有嚴格的安全隱私保障機制,查詢結果實時可得、方便快捷。「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數據可以全國通用,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全面覆蓋,還可以查詢到本人國內手機號的國際行程。這些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將會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學精準的技術支撐。行程卡提供的位置查詢服務數據來源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確保通信連續、實現覆蓋無盲區,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務質量,行政區劃交界處的兩地基站信號可能會交叉覆蓋,造成結果的偏差。如果用戶居住在靠近城市邊界的位置,或者長途自駕、乘坐火車等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② 通行大數據行程卡是根據什麼判斷去過哪些地方的
行程卡是根據手機與附近基站信號通信定位的。
1、基站定位
大家在使用手機的時候,無論是上網、發簡訊、還是刷視頻,都需要通過基站發出的信號進行信息交換。而每個基站的具體信息、編號、位置和對應的運營商都標注得清清楚楚的。
行程碼上的信號會隨著你的移動進行更新,運營商會收集用戶手機和附近基站聯系的數據信息,然後上傳到行通碼系統當中。我們點擊通訊行程卡查詢系統,同意並授權查詢本人在疫情14天內到訪的信息,然後就會出現本人14天內的行程和曾經經過的地方。
2、無線網定位
當手機開啟無線網後,就自動搜索周邊無線網,一旦手機接入無線網,大數據就會根據無線網路由器的全球唯一MAC地址,瞬間完成信息採集,然後上傳到行程碼系統當中,就能對手機使用者進行精準定位。
3、GPS和北斗定位
國產手機基本上都是兼容GPS和北斗的雙模晶元,手機內置GPS會不斷搜索太空軌道中的衛星,一旦接入,衛星系統就能根據信號相位差,搜索到用戶的具體位置,誤差一般在15米左右。一般手機都是支持多種衛星定位系統的,比如GPS、北斗、GLONASS、Galileo等,但是蘋果手機不支持北斗衛星系統。
行程卡記錄位置出錯
行程卡也不是每到一個地方都記錄,比如有人乘坐高鐵經過數個城市,但是行程碼並不會記錄所有的城市。這是因為行程碼會以你在當地駐留時間達四個小時作為判斷條件,小於四個小時的系統會自動判斷你只是路過。
不過也有很多朋友反映過自己明明沒有去過這個城市,卻被記錄了,或者去過一個地方行程碼卻沒有發生變化。這樣的差錯有時可能無關緊要,但是一旦經過的城市是風險區,那就是「飛來橫禍」得不償失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某些的基站數量太多,覆蓋范圍很容易就延伸到其他城市去了。這樣你去了城市旁邊的小城市,也可能只記錄你在大城市的軌跡。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去了城市的交界處,盡管你沒去往那個城市,但是因為距離太近,也會記錄成你的軌跡。
③ 行程卡是根據什麼定位的是手機卡還是微信
手機卡。
與健康碼基於公民填報信息實現運轉的機制不同,行程卡獲取有效數據的手段,則是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城市基站實現定位,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移動、電信、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咱們手機的信令數據,實現用戶真實14天行程軌跡查詢及顯示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移動、電信、聯通俗稱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我們所使用的手機通訊業務幾乎完全基於這三家公司的服務,而他們所建的基站也可說覆蓋全國,因此原則上來講,只要你使用手機,插上了手機卡,你手機所發送的信號就會被附近的基站接收,並對你准確定位,因此只要你的手機有信號,行程卡就能獲取你的准確位置信息,並且進行24小時持續更新。
介紹:
行程碼是由工信部指導,中國信通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的行程查詢服務。它可以免費為用戶提供本人過往14天內到訪過的國家和地區停留滿4小時的國內城市證明。
這段對行程碼的介紹非常詳細,首先它是由國家工信部和三大通信運營商聯合推出的,所以在中國,只要你的手機使用的是移動、電信或聯通的手機卡,手機發出的信號就會被對應的通信公司檢測到。
④ 通信行程卡是什麼
通信行程卡,即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全國16億手機用戶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
2021年1月8日20時30分起,行程卡將不再對包含中高風險區域的地市名稱標記為紅色,變更為在城市名稱後括弧備注包含中高風險區域,備注僅作為出行提示,不關聯健康狀況。
(4)通行大數據行程卡根據什麼定位擴展閱讀: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以用戶在當地是否停留過4個小時等作為主要判斷標准。對於這次北京市僅將風險區劃定到一棟具體建築物,但為何「北京市」的字樣卻變紅,其並不清楚具體原因,也尚不了解上級單位更進一步的相關要求。
在2020年這次疫情中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實現了動態監控個人行程的目的。但在現實中,風險地區的劃分越來越精細,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標准仍普遍是地級市等行政單位,其劃定范圍相對較大,監控方式也已略顯落後,未來則仍有進一步改進與細化的空間。
⑤ 通行大數據行程卡是根據什麼判斷去過哪些地方的
行程卡是根據手機與附近基站信號通信定位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高度自動化傳輸。
行程碼通過分析用戶手機的信令數據,然後獲取用戶手機所連接的基站的位置,所以你去過哪些城市,手機只要在開機狀態下都會連接附近的基站,運營商通過分析基站數據就能查詢出你的行程軌跡,然後將數據上傳至行程碼系統中。
⑥ 行程大數據是根據什麼定位的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是通過手機號信號位置來定位使用者位置信息的。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手機與基站之間的通信定位,因為手機隨機移動到任何地方,只要能和基站通信,就能進行數據交互,移動通信網路下的站點劃分為很多位置區,每個位置區從幾平方公里到幾十平方公里不等(話務量高的地方位置區會小一些,話務量低的地方位置區可以大一些)。
行程碼注意事項
為精準把握分區分級防控要求,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有序恢復,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將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居民健康碼」「個人行程碼」。
轄區的高鐵南站、汽車站、企事業單位、賓館、酒店、網約房、民宿、出租屋、網吧、娛樂場所等人員流動和聚集區域要全面倡導使用「兩碼」,對所有進入人員逐一查驗「兩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