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足球場的各種數據
1、足球場地比賽場地必須是長方形,長度90—120米,寬度45—90米,球門高2.44米 ,寬7.32米,足球用皮革或其他適料製成,圓周不長於70厘米不短於60厘米。
2、罰球區:從距每個球門柱內側16.5米(18碼)處,畫兩條垂直於球門線的線。這些線伸向比賽場地內16.5(18碼)米,與一條平行於球門線的線相連接。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范圍是罰球區。
3、罰球點:在每個罰球區內距球門柱之間等距離的中點11米(12碼)處設置一個罰球點。在罰球區外,以距每個罰球點9.15米(10碼)為半徑畫一段弧,稱為弧頂。
4、球門:兩根柱子之間的距離是7.32米(8碼),從橫梁的下沿至地面的距離是2.44米(8英尺)。兩根球門柱和橫梁具有不超過12厘米(5英寸)的相同的寬度和厚度,球門柱和橫梁必須是白色的。
5、角球弧:在比賽場地內,以距每個角旗桿1米(1碼)為半徑畫一個四分之一圓。便於左右腳不同的球員來主罰。
(1)跑足球場一般手錶看哪些數據擴展閱讀:
足球禁區:
1、球門區:
(1)球門球時,由守方隊員在球門區內任意一點將球放定後踢出。守門員可以用手觸球。
(2)裁判員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地點墜球,若發生在球門區內被暫停,在此情況下,應在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在比賽停止時距球最近的位置墜球。
(3)若要在球門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應當在離犯規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2、罰球區:
(1)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可以用手觸球。
(2)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犯符合國際足聯足球比賽規則第十二章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時,都應判罰球點球。
(3)踢球門球或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時:對方應退出罰球區。必須把球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才能恢復。
(4)罰球點球時,除主罰隊員與對方守門員外,其他隊員均須在罰球區及罰球弧外的場內、罰球點的後面;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比賽即為恢復,此時隊員方可進入罰球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足球場地
Ⅱ 馬拉松跑渣如何選購運動手錶馬拉松跑渣選購運動手錶的方法
1、專業的運動手錶:即擁有豐富的數據。
(1)基礎數據。基礎數據包括里程、軌跡、心率、步頻,配速、平均配速和跑步功率。當然這些數據不僅僅是手錶呈現出來的,有很多也是需要額外添加感測器才能獲得。
(2)生理數據。生理數據是根據基礎數據通過演算法得出的。如果手錶的基礎數據獲取不準確,那麼這個生理數據肯定也不會准確。生理數據包括最大攝氧量、卡路里、訓練效果(有氧和無氧)、訓練狀態、壓力等等。
(3)跑姿數據。跑姿數據一般是通過跑步豆一個感測器獲取的,步頻、步幅、垂直振幅、觸底時間、垂直步幅比、左右平衡、跑步功率等一些數據。別小看這些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分析跑姿可以大大的減少傷病。
2、擁有運動功能的智能手錶:外觀好看,功能強大科技感更強。
(1)外觀好看。智能手錶因為對專業的運動數據要求不高,可以犧牲很多空間無須安裝感測器,這樣就可以設計出更好看的外觀。
(2)功能強大。附加了更多的功能,如NFC、豐富的表盤等等一系列高科技的功能。
(3)科技感強。擁有觸摸屏,擁有外置聲音、音樂等等。
Ⅲ 跑表只看配速心率太局限!教你如何全面分析利用跑表數據
對於跑者而言,基本上人手一塊跑表,跑表提供了跑步時的心率、配速、距離等數據,可以讓跑步更科學更安全,且省去了跑步攜帶笨重手機的麻煩。
遺憾的是,跑表作為跑者支出最大的跑步耐用消費品之一, 跑者對其使用仍然存在諸多痛點,具備體現為:
1、跑者對於功能越來越強大的跑表利用率比較低,絕大多數跑者僅僅使用了跑表的基本跑步監測功能,而對於更多實用功能因為不會設置而無法充分利用;
2、跑者對於越來越豐富的跑表數據理解不充分不到位,更談不上用數據指導訓練;
如何提升跑表功能利用率,通過更深入地操作讓跑步使用體驗更好更方便一些呢?
國產跑表品牌高馳無疑是近兩年發展最受矚目的佼佼者,其產品特性鮮明,跑者尤其是成熟跑者對其口碑良好,其旋鈕式操作也大大簡化傳統跑表復雜的多按鈕式操作。
我們以高馳賣得最好的Pace2以及APEX pro為例,告訴跑者顯著提升跑表使用效率的幾個小妙招。
讓運動顯示
更直觀的操作方法
跑者有沒有發現在運動時,配速、心率、距離這幾個重要信息並不在同一頁上面,而是分別顯示在不同頁面上,你不得不旋轉按鈕才能看到不同信息,這就帶來一個不大不小的尷尬,看到了心率就看不到配速,看到了配速就看不到距離。
能不能把配速、心率、距離三個最重要的跑步參數在手錶屏幕同一頁上顯示呢?
當然可以!
你可以在高馳APP中設備-運動界面上自由進行設置,可以一屏只顯示一個參數,也可以設置一屏顯示多達六個參數。
設置運動時顯示界面
用節拍器功能
強化步頻訓練
步頻是衡量大眾跑姿最簡單最實用的指標,步頻與速度有一定關聯,速度相對慢時步頻也慢一些,反之速度快時步頻也快一些。
從正確跑姿角度而言,即便速度慢,步頻也不能太慢,速度越快也不是說步頻就越快越好。
對於大眾跑者來說,步頻保持在170-180步/分,是公認的良好步頻,而良好步頻又是衡量跑姿最為簡單直觀的參數。
用節拍器來提醒和訓練自己保持合理步頻是很多初中級跑者跑步時的一個重要做法,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推薦和鼓勵的。
高馳手錶提供了節拍器功能,你長按右下方的按鈕就能看到節拍器,但問題是如何在跑步時啟動節拍器呢?
同樣的道理,你正常在跑表上啟動跑步後,長按右下方的按鈕並且設置適合自己的步頻,跑表就會發出滴滴的步頻聲,聲音還蠻響亮的,完全聽得很清楚。
設置好安靜心率、最大心率、心率區間
至關重要
正確地設置心率區間對於跑者把握好訓練強度、科學訓練可以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設置不正確或者只是採用默認設定區間,往往導致跑者誤解訓練。
在設置心率區間時,首先需要設置安靜心率和最大心率,所謂安靜心率是指跑者在安靜、沒有疲勞的清醒狀態下所測到的最低心率,又稱為靜息心率。
但安靜心率絕非人體一天中的最低心率,熟睡時心率還會進一步降低,且晨脈也比安靜心率更低。
而最大心率則是指跑者在進行個人極限強度運動時,所能達到的最高心率。
如果安靜心率和最大心率設置不正確,會帶來什麼問題?
舉例來說
如果一名40歲跑者最大心率是200,而設定按照最大心率180,當跑步時心率為160時,會使得心率落在不同強度區間,當最大心率設置為180時,按照儲備心率區間,心率160處於有氧動力區,而最大心率設置為200時,心率160則處於有氧耐力區。
這也解釋了一些跑者雖然跑步時心率比較高,但自己感覺並不是那麼累, 其背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與個體最大心率存在差異有關。
如果其個體體質因素使得其最大心率較高,那麼跑步時心率即便達到160,其仍然處於有氧耐力區間,自然也就是正常現象,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安靜心率和最大心率設置不同導致跑步時心率落在不同區間
有跑者可能會問,既然手錶可以自動偵測心率,那麼何不以手錶實際測到的最低心率和最高心率自動標定為安靜心率和最大心率呢?
這涉及到跑表廠家的考慮,由於心率有時存在測不準的情況,這在冬季尤其明顯,所以跑表可能錯誤地測量了你的心率,你實際心率只有170,而跑表可能顯示200,如果以手錶測到的最高心率作為最大心率,可能就會誤導跑者。
同樣的道理,熟睡時的心率低於安靜心率,如果跑者帶著手錶睡眠,就有可能將熟睡心率作為安靜心率,這同樣背離了安靜心率的定義。
高馳手錶提供了最大心率百分比、儲備心率百分比、乳酸閾心率百分比三個心率區間,尤其是乳酸閾心率區間的設定還是具有很大的創新性。
我們不建議跑者修改儲備心率百分比、乳酸閾心率百分比的區間設定,但建議跑者修改最大心率百分比的區間設定。
因為最大心率百分比默認是按照每10個百分點設置的,比如最大心率50-60%為熱身區間、61-70%為燃脂區間、71-80%為有氧期間、81-90%為乳酸閾區間、大於90%為無氧區間,如果按照這個區間設定,乳酸閾區間就太寬了,而乳酸閾區間相對窄一些更合理,因為既然是閾值,那麼就意味著其區間較窄,心率高一點就進入無氧區間,心率低一點則進入混氧區間。
我們建議跑者可以參考丹尼爾斯訓練法的最大心率區間來修改高馳APP中的最大心率百分比區間,這樣更合理。
丹尼爾斯訓練法最大心率百分比區間
看懂豐富的跑表數據
真正實現科學訓練
高馳手錶為跑者提供了強大的指標體系,其中16個關鍵指標涵蓋了能力、訓練、負荷、效果等多個維度,告訴了跑者你的水平如何?你該如何訓練?訓練給你帶來了什麼?
如果你完全能理解這些指標,你的訓練將會變得非常「有數」。
高馳Evolab跑步指標體系
高馳手錶提供的豐富數據可以幫助跑者真正實現科學訓練
科學訓練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來自於基於數據科學指導下的精準訓練,通過高馳訓練管理平台,跑者還可以看到比APP更為詳盡的數據,這就充分滿足了一些數據控跑者的需求,你甚至還可以通過該平台設計訓練計劃,計劃可以自動同步到你的APP和手機中。
如果你真的物盡其用,跑表完全可以成為你的智能跑步教練。
Ⅳ 佩戴運動手錶跑步的你,不要再只盯著配速這個數據了
很多小夥伴佩戴運動手錶更多是用於解放手機,在跑步過程中實時看看自己的跑步距離、時間或者配速。每一項指標都傳達著不同的跑步狀態,解讀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跑步能力、跑得更 健康 。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詳細說說。
配速指的是跑1公里所花費的時間,相信它是多數跑者最關心的數據指標,配速是反映我們跑步能力最直觀的體現,尤其參加馬拉松比賽,它是決定比賽勝負的唯一指標。
跑者水平的不同決定了配速的快慢,以10公里為例,用時大於60分鍾,為入門水平,45到60分鍾之間,為中級水平,小於45分鍾,則為高級水平,進入40分鍾內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神了。配速的提升需要足夠的跑量和核心力量訓練作基礎。
心率是指安靜狀態下每分鍾心跳的次數,也叫靜息心率,一般為60 100次/分,當然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的不同,會有個體上的差異。
跑步時心率一般在120以上,視跑步強度而定,因此心率是我們跑步強度的重要衡量指標,心率越高,說明跑步強度越大。配速只能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的跑步能力,心率的控制則能綜合展現我們的跑步能力和效果,同樣配速下,心率越低,說明跑步效果越好,跑步能力越強,例如同樣的5分半配速,大眾跑者跑得氣喘吁吁,心率飆升,而專業跑者能夠做到氣息平穩,心率控製得很出色。
而不同心率區間分為有氧跑和無氧跑,在這之間又有混氧區間和乳酸閾值,控制在不同心率區間下的跑步鍛煉,可以達到不同的訓練效果。有氧跑,心率較低,不容易疲勞,可以促進脂肪消耗,提升跑步耐力,是減脂最有效的心率區間,因此有氧跑也稱為 健康 跑。
隨著配速的加快,心率也隨著上升,一般到達最大心率的80%以上,就進入無氧跑區間,這時候,雖然我們跑得更快,但是也更容易疲勞,強度過大容易增加受傷的風險,如果不是刻意追求成績的話,盡量控制無氧跑的佔比。
隨著跑步強度和時間的推進,身體會開始產生乳酸,它是 血液中氧氣在體內新陳代謝的產物,乳酸會阻斷身體內肌肉和血液里的供氧能力,在含氧量不足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疲勞。乳酸閾心率介於有氧和無氧區間,不同水平的跑者,乳酸閾心率值不同,在這個值以下就是有氧區間,跑起來會比較輕松,當你的乳酸閾值心率提高了,乳酸閾值配速也隨之提高,那麼恭喜你,你的跑步能力正在增強。
關於心率區間,市面上的運動手錶都可以進行測算,一般在跑步之前在手錶里設置好即可,手錶會根據你跑步的狀態去實時更新你的跑步心率,想要跑得 健康 ,就盡量把心率控制在有氧區間內,想要提升跑步成績,除了打好有氧耐力基礎,還要配合間歇跑、節奏跑等乳酸閾值和無氧區間的更大強度訓練來增強跑步能力。所以,想要更科學、 健康 跑步,就不要只盯著你的配速了,它是你跑步能力的最終體現,在這過程中,藉助心率控制可以有效提升跑步水平。
步頻指的是我們跑步過程中一分鍾內腳觸地的次數,而步幅指的是我們兩腳觸地之間的距離,之所以要放在一起講,是這兩個指標猶如我們左右腳,休戚相關。正常情況下,步頻越快,步幅越小 , 步頻 步幅構成了我們的配速。所以,想要提高配速,可以通過提高步頻或者加大步幅。
科學的跑步方式是降低步幅,提高步頻。對於步頻,跑步界有一個公認的180黃金步頻,即180次/分鍾,步頻更高,意味著更短的落地時間和更頻繁的落地次數,有助於我們跑步重心的穩定。而且跑步時,雙腳的每一次著地,腳踝承受的負荷是體重的好幾倍,步幅過大,膝蓋、腳踝承受的負擔更重,容易帶來跑步受傷的風險。
最大攝氧量(VO₂max),是指在最大強度運動下,身體各組織器官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 , 它是反映人體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體現了一個跑者的耐力水平, 耐力運動是依賴於氧氣的供應,相同條件下,人體能攝入和使用的氧氣越多,就能燃燒更多的糖或脂肪來為跑步提供能量 。
關於最大攝氧量指標,男女之間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一般男性在20歲達到峰值,並可以維持到30歲左右,女性則是在15歲左右達到峰值,正常可維持到25歲,後隨著年齡遞增而遞減,而 男子的數值正常情況較女生更高。
跑步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通過跑步可以顯著提升最大攝氧水平。當然,像騎行、 滑雪和游泳等耐力性運動項目對這個指標的提升更為顯著。
多數人正常情況下,最大攝氧量在40~50之間,一般超過50,說明你的耐力水平相對優秀了,而高水平的專業跑步運動員,可以達到70以上。最大攝氧量指標同樣是運動手錶必備的數據,它會根據你每次跑步狀態和能力提升實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