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sql注入攻擊方法有哪些
1.沒有正確過濾轉義字元 在用戶的輸入沒有為轉義字元過濾時,就會發生這種形式的注入式攻擊,它會被傳遞給一個SQL語句。這樣就會導致應用程序的終端用戶對資料庫上的語句實施操縱。比方說,下面的這行代碼就會演示這種漏洞: statement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 userName "';" 這種代碼的設計目的是將一個特定的用戶從其用戶表中取出,但是,如果用戶名被一個惡意的用戶用一種特定的方式偽造,這個語句所執行的操作可能就不僅僅是代碼的作者所期望的那樣了。例如,將用戶名變數(即username)設置為: a' or 't'='t,此時原始語句發生了變化: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 'a' OR 't'='t'; 如果這種代碼被用於一個認證過程,那麼這個例子就能夠強迫選擇一個合法的用戶名,因為賦值't'='t永遠是正確的。 在一些SQL伺服器上,如在SQLServer中,任何一個SQL命令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被注入,包括執行多個語句。下面語句中的username的值將會導致刪除「users」表,又可以從「data」表中選擇所有的數據(實際上就是透露了每一個用戶的信息)。 a';DROP TABLE users; SELECT * FROM data WHERE name LIKE'% 這就將最終的SQL語句變成下面這個樣子: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 'a';DROP TABLE users;SELECT * FROM DATA WHERE name LIKE '%'; 其它的SQL執行不會將執行同樣查詢中的多個命令作為一項安全措施。這會防止攻擊者注入完全獨立的查詢,不過卻不會阻止攻擊者修改查詢。
2.Incorrecttype handling 如果一個用戶提供的欄位並非一個強類型,或者沒有實施類型強制,就會發生這種形式的攻擊。當在一個SQL語句中使用一個數字欄位時,如果程序員沒有檢查用戶輸入的合法性(是否為數字型)就會發生這種攻擊。例如: statement := "SELECT * FROM data WHERE id = " a_variable ";" 從這個語句可以看出,作者希望a_variable是一個與「id」欄位有關的數字。不過,如果終端用戶選擇一個字元串,就繞過了對轉義字元的需要。例如,將a_variable設置為:1;DROP TABLEusers,它會將「users」表從資料庫中刪除,SQL語句變成:SELECT * FROM DATA WHERE id = 1;DROP TABLE users;
3.資料庫伺服器中的漏洞 有時,資料庫伺服器軟體中也存在著漏洞,如MYSQL伺服器中mysql_real_escape_string()函數漏洞。這種漏洞允許一個攻擊者根據錯誤的統一字元編碼執行一次成功的SQL注入式攻擊。
4.盲目SQL注入式攻擊 當一個Web應用程序易於遭受攻擊而其結果對攻擊者卻不見時,就會發生所謂的盲目SQL注入式攻擊。有漏洞的網頁可能並不會顯示數據,而是根據 注入到合法語句中的邏輯語句的結果顯示不同的內容。這種攻擊相當耗時,因為必須為每一個獲得的位元組而精心構造一個新的語句。但是一旦漏洞的位置和目標信息的位置被確立以後,一種稱為Absinthe的工具就可以使這種攻擊自動化。
5.條件響應 注意,有一種SQL注入迫使資料庫在一個普通的應用程序屏幕上計算一個邏輯語句的值: SELECT booktitle FROM booklist WHERE bookId = 'OOk14cd'AND 1=1 這會導致一個標準的面面,而語句 SELECT booktitle FROM booklist WHERE bookId = 'OOk14cd'AND 1=2在頁面易於受到SQL注入式攻擊時,它有可能給出一個不同的結果。如此這般的一次注入將會證明盲目的SQL注入是可能的,它會使攻擊者根據另外一個 表中的某欄位內容設計可以評判真偽的語句。
6.條件性差錯 如果WHERE語句為真,這種類型的盲目SQL注入會迫使資料庫評判一個引起錯誤的語句,從而導致一個SQL錯誤。例如: SELECT 1/0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Ralph'。顯然,如果用戶Ralph存在的話,被零除將導致錯誤。
7.時間延誤 時間延誤是一種盲目的SQL注入,根據所注入的邏輯,它可以導致SQL引擎執行一個長隊列或者是一個時間延誤語句。攻擊者可以衡量頁面載入的時間,從而決定所注入的語句是否為真。 以上僅是對SQL攻擊的粗略分類。但從技術上講,如今的SQL注入攻擊者們在如何找出有漏洞的網站方面更加聰明,也更加全面了。出現了一些新型的SQL攻擊手段。黑客們可以使用各種工具來加速漏洞的利用過程。我們不妨看看theAsprox Trojan這種木馬,它主要通過一個發布郵件的僵屍網路來傳播,其整個工作過程可以這樣描述:首先,通過受到控制的主機發送的垃圾郵件將此木馬安裝到電腦上,然後,受到此木馬感染的電腦會下載一段二進制代碼,在其啟動時,它會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用微軟的 ASP技術建立表單的、有漏洞的網站。搜索的結果就成為SQL注入攻擊的靶子清單。接著,這個木馬會向這些站點發動SQL注入式攻擊,使有些網站受到控制、破壞。訪問這些受到控制和破壞的網站的用戶將會受到欺騙,從另外一個站點下載一段惡意的JavaScript代碼。最後,這段代碼將用戶指引到第三個站點,這里有更多的惡意軟體,如竊取口令的木馬。 以前,經常有人警告或建議Web應用程序的程序員們對其代碼進行測試並打補丁,雖然SQL注入漏洞被發現和利用的機率並不太高。但近來攻擊者們越來越多地發現並惡意地利用這些漏洞。因此,在部署其軟體之前,開發人員應當更加主動地測試其代碼,並在新的漏洞出現後立即對代碼打補丁。
如果你是一個開發者,那麼你需要:
1.使用參數化的過濾性語句 要防禦SQL注入,用戶的輸入就絕對不能直接被嵌入到SQL語句中。恰恰相反,用戶的輸入必須進行過濾,或者使用參數化的語句。參數化的語句使用參數而不是將用戶輸入嵌入到語句中。在多數情況中,SQL語句就得以修正。然後,用戶輸入就被限於一個參數。下面是一個使用Java和JDBC API例子: PreparedStatement prep =con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PASSWORD=?"); prep.setString(1, pwd); 總體上講,有兩種方法可以保證應用程序不易受到SQL注入的攻擊,一是使用代碼復查,二是強迫使用參數化語句的。強迫使用參數化的語句意味著嵌入用戶輸入的SQL語句在運行時將被拒絕。不過,目前支持這種特性的並不多。如H2 資料庫引擎就支持。
2.還要避免使用解釋程序,因為這正是黑客們藉以執行非法命令的手段。
3.防範SQL注入,還要避免出現一些詳細的錯誤消息,因為黑客們可以利用這些消息。要使用一種標準的輸入確認機制來驗證所有的輸入數據的長度、類型、語句、企業規則等。
4.使用專業的漏洞掃描工具。但防禦SQL注入攻擊也是不夠的。攻擊者們目前正在自動搜索攻擊目標並實施攻擊。其技術甚至可以輕易地被應用於其它的Web架構中的漏洞。企業應當投資於一些專業的漏洞掃描工具,如大名鼎鼎的Acunetix的Web漏洞掃描程序等。一個完善的漏洞掃描程序不同於網 絡掃描程序,它專門查找網站上的SQL注入式漏洞。最新的漏洞掃描程序可以查找最新發現的漏洞。
5.最後一點,企業要在Web應用程序開發過程的所有階段實施代碼的安全檢查。首先,要在部署Web應用之前實施安全測試,這種措施的意義比以前更大、更深遠。企業還應當在部署之後用漏洞掃描工具和站點監視工具對網站進行測試。
② 漏洞信息及攻擊工具獲取的途徑包括什麼
漏洞信息及攻擊工具獲取的途徑包括:漏洞掃描、漏洞庫、QQ群、論壇等交互應用。
系統漏洞是應用軟體或操作系統軟體在邏輯設計上的缺陷或錯誤,被不法者利用,通過網路植入木馬、病毒等方式來攻擊或控制整個電腦,竊取電腦中的重要資料和信息,甚至破壞系統。
在不同種類的軟、硬體設備,同種設備的不同版本之間,由不同設備構成的不同系統之間,以及同種系統在不同的設置條件下,都會存在各自不同的安全漏洞問題。
(2)資料庫漏洞攻擊途徑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運營者應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安全風險;在發生危害網路安全的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Web業務的迅速發展吸引了黑客們的強烈關注,接踵而至的就是Web安全威脅的凸顯。黑客利用網站操作系統的漏洞和Web服務程序的SQL注入漏洞等得到Web伺服器的控制許可權。
輕則篡改網頁內容,重則竊取重要內部數據,更為嚴重的則是在網頁中植入惡意代碼,使得網站訪問者受到侵害。這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應用層的安全問題,Web應用安全的關注度也逐漸升溫。
③ 當今社會,網民信息泄露有哪幾種可能的途徑
網民信息泄露主要包括:人為倒賣信息、個人電腦感染病毒(遭受釣魚攻擊)、網站漏洞和手機漏洞四大途徑。
一、人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和機構員工主動倒賣信息。
二、個人電腦感染了病毒木馬等惡意軟體(遭受釣魚攻擊),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三、攻擊者利用網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資料庫。
四、通過手機泄漏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1、手機中了木馬;
2、WIFI被破解後劫持通訊;
3、手機雲服務賬號被盜(弱密碼或撞庫或服務商漏洞等各種方式);
4、擁有隱私許可權的APP廠商伺服器被黑客拖庫;
5、偽基站、詐騙簡訊等導致重要的賬號密碼泄露;
6、使用了惡意充電寶等黑客攻擊設備等
④ 常見的網站遭攻擊方式有哪些
第一種:網頁篡改
攻擊描述:針對網站程序漏洞,植入木馬(webshell、跨站腳本攻擊),篡改網頁,添加黑鏈或者嵌入非本站信息,甚至是創建大量目錄網頁,以博彩攻擊織夢CMS最常見。
危害說明:網站信息被篡改,本站訪客不信任,搜索引擎(網路為例)和安全平台(安全聯盟為例)檢測到你的網站被掛馬,會在搜索結果提示安全風險,搜索引擎和瀏覽器都會攔截訪問。
第二種:流量攻擊
攻擊描述:CC攻擊:藉助代理伺服器模擬多個用戶不停的對網站進行訪問請求,DDOS攻擊:控制多台電腦向網站發送訪問請求,以CC攻擊最為普遍,採用大量數據包淹沒一個或多個路由器、伺服器和防火牆。
危害說明:CC攻擊會使伺服器CPU達到峰值100%,網站癱瘓無法正常打開,IIS停止服務,出現503狀態無法自動恢復;網路蜘蛛無法抓取網站,清空索引及排名,流量下滑。
第三種:資料庫攻擊
攻擊描述:SQL注入:通過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單提交或輸入域名或頁面請求的查詢字元串,最終達到欺騙伺服器執行惡意的SQL命令。
危害說明:資料庫入侵,用戶信息泄露,數據表被篡改,植入後門,資料庫被篡改比網頁文件被篡改危害大得多,因為網頁都是通過資料庫生成的。
第四種:惡意掃描
攻擊描述:黑客為了攻擊網站通過工具自動掃描漏洞。
危害說明:發現漏洞,進而攻擊。
第五種:域名攻擊
域名被盜:域名所有權被轉移,域名注冊商被轉移;
DNS域名劫持:偽造DNS伺服器,指引用戶指向錯誤的一個域名地址,
域名泛解析:域名被泛解析很多二級域名網站指向黑客網站,中國政府域名和較大流量個人站很受博彩歡迎。
危害說明:失去域名控制權,域名會被綁定解析到黑客網站,被泛解析權重會分散,引起搜索引擎、安全平台不信任從而降權標黑。
解決方案:
使用360網站檢測、360主機衛士、360網站監控,安裝伺服器安全狗(未專業慎裝,網站會變慢)、網站安全狗、金山毒霸企業版,還可以使用資料庫防火牆,最好的防護方案是用CNAME替換網站的接入,域名解析成防護系統,就可以達到防護作用。市場上搜索防禦DDOS杭州超級科技,有一系列防護效果好的防護體系。
⑤ 黑客常用的攻擊手段有哪些
5種常見的黑客攻擊手段:
第一、釣魚郵件
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的攻擊方式,或許我們每個人的郵箱中都躺著幾個釣魚郵件,釣魚郵件中存在惡意鏈接,常見的就是模仿正規網站,比如qq盜號,就是模仿qq登錄的網站,一旦輸入了賬號密碼,就會被盜取信息,如果是銀行卡支付的界面就更危險了,一旦輸入了取款密碼,資金就會被盜用,所以在陌生的網站千萬不要輸入賬號密碼。
第二、DDoS攻擊
這是一種流量攻擊,叫作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通過發動多個肉雞一起訪問網站,讓CPU無法處理請求,最終導致網站無法打開,嚴重會導致伺服器宕機,雙十一的淘寶就是最大的DDoS攻擊,導致網站打不開,付款失敗,DDoS攻擊也是一樣,同時讓多個用戶一起訪問網站,導致網站崩潰,只不過雙十一是正規的,而DDoS攻擊是違法的行為。
第三、系統漏洞
每個系統都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如果是存在緊急漏洞或者是高危漏洞,就很容易被利用,通過漏洞能夠實現多種攻擊,比如盜取資料庫信息、植入木馬、篡改頁面等,所以有漏洞一定要及時修復。
第四、木馬後門
黑客通過在網站系統中植入木馬後門能夠輕易地再次對木馬實現利用,就相當於在你家門上弄了一個備用鑰匙,想要進出就非常輕鬆了。
第五、網站篡改
這是一種常見的攻擊,很多時候我們瀏覽網站的時候發現網站變成了違法網站,但是域名還是之前的,其實這時候網站已經被篡改了,常見的就是企業網站、政府網站等,被篡改以後不僅影響形象,同時也會造成業務停滯。
⑥ 常見的漏洞類型有哪些
SQL 注入攻擊( SQL Injection ),簡稱注入攻擊、SQL 注入,被廣泛用於非法獲取網站控制權, 是發生在應用程序的資料庫層上的安全漏洞。在設計程序,忽略了對輸入字元串中夾帶的SQL 指令的檢查,被資料庫誤認為是正常的SQL 指令而運行,從而使資料庫受到攻擊,可能導致數據被竊取、更改、刪除,以及進一步導致網站被嵌入惡意代碼、被植入後門程序等危害。
通常情況下, SQL 注入的位置包括:
(1)表單提交,主要是POST 請求,也包括GET 請求;
(2)URL 參數提交,主要為GET 請求參數;
(3)Cookie 參數提交;
(4)HTTP 請求頭部的一些可修改的值,比如Referer 、User_Agent 等;
(5)一些邊緣的輸入點,比如.mp3 文件的一些文件信息等。
SQL 注入的危害不僅體現在資料庫層面上, 還有可能危及承載資料庫的操作系統;如果SQL 注入被用來掛馬,還可能用來傳播惡意軟體等,這些危害包括但不局限於:
(1)資料庫信息泄漏:資料庫中存放的用戶的隱私信息的泄露。作為數據的存儲中心,資料庫里往往保存著各類的隱私信息, SQL 注入攻擊能導致這些隱私信息透明於攻擊者。
(2)網頁篡改:通過操作資料庫對特定網頁進行篡改。
(3)網站被掛馬,傳播惡意軟體:修改資料庫一些欄位的值,嵌入網馬鏈接,進行掛馬攻擊。
(4)資料庫被惡意操作:資料庫伺服器被攻擊,資料庫的系統管理員帳戶被篡改。
(5)伺服器被遠程式控制制,被安裝後門。經由資料庫伺服器提供的操作系統支持,讓黑客得以修改或控制操作系統。
(6)破壞硬碟數據,癱瘓全系統。
解決SQL 注入問題的關鍵是對所有可能來自用戶輸入的數據進行嚴格的檢查、對資料庫配置使用最小許可權原則。通常使用的方案有:
(1 )所有的查詢語句都使用資料庫提供的參數化查詢介面,參數化的語句使用參數而不是將用戶輸入變數嵌入到SQL 語句中。當前幾乎所有的資料庫系統都提供了參數化SQL 語句執行介面,使用此介面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SQL 注入攻擊。
(2 )對進入資料庫的特殊字元( '"<>&*; 等)進行轉義處理,或編碼轉換。
(3 )確認每種數據的類型,比如數字型的數據就必須是數字,資料庫中的存儲欄位必須對應為int 型。
(4)數據長度應該嚴格規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比較長的SQL 注入語句無法正確執行。
(5)網站每個數據層的編碼統一,建議全部使用UTF-8 編碼,上下層編碼不一致有可能導致一些過濾模型被繞過。
(6)嚴格限制網站用戶的資料庫的操作許可權,給此用戶提供僅僅能夠滿足其工作的許可權,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注入攻擊對資料庫的危害。
(7)避免網站顯示SQL 錯誤信息,比如類型錯誤、欄位不匹配等,防止攻擊者利用這些錯誤信息進行一些判斷。
(8)在網站發布之前建議使用一些專業的SQL 注入檢測工具進行檢測,及時修補這些SQL 注入漏洞。
跨站腳本攻擊( Cross-site scripting ,通常簡稱為XSS)發生在客戶端,可被用於進行竊取隱私、釣魚欺騙、竊取密碼、傳播惡意代碼等攻擊。XSS 攻擊使用到的技術主要為HTML 和Javascript ,也包括VBScript和ActionScript 等。XSS 攻擊對WEB 伺服器雖無直接危害,但是它藉助網站進行傳播,使網站的使用用戶受到攻擊,導致網站用戶帳號被竊取,從而對網站也產生了較嚴重的危害。
XSS 類型包括:
(1)非持久型跨站: 即反射型跨站腳本漏洞, 是目前最普遍的跨站類型。跨站代碼一般存在於鏈接中,請求這樣的鏈接時,跨站代碼經過服務端反射回來,這類跨站的代碼不存儲到服務端(比如資料庫中)。上面章節所舉的例子就是這類情況。
(2)持久型跨站:這是危害最直接的跨站類型,跨站代碼存儲於服務端(比如資料庫中)。常見情況是某用戶在論壇發貼,如果論壇沒有過濾用戶輸入的Javascript 代碼數據,就會導致其他瀏覽此貼的用戶的瀏覽器會執行發貼人所嵌入的Javascript 代碼。
(3)DOM 跨站(DOM XSS ):是一種發生在客戶端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 文檔對象模型)中的跨站漏洞,很大原因是因為客戶端腳本處理邏輯導致的安全問題。
XSS 的危害包括:
(1)釣魚欺騙:最典型的就是利用目標網站的反射型跨站腳本漏洞將目標網站重定向到釣魚網站,或者注入釣魚JavaScript 以監控目標網站的表單輸入,甚至發起基於DHTML 更高級的釣魚攻擊方式。
(2 )網站掛馬:跨站時利用IFrame 嵌入隱藏的惡意網站或者將被攻擊者定向到惡意網站上,或者彈出惡意網站窗口等方式都可以進行掛馬攻擊。
(3)身份盜用: Cookie 是用戶對於特定網站的身份驗證標志, XSS 可以盜取到用戶的Cookie ,從而利用該Cookie 盜取用戶對該網站的操作許可權。如果一個網站管理員用戶Cookie 被竊取,將會對網站引發巨大的危害。
(4)盜取網站用戶信息:當能夠竊取到用戶Cookie 從而獲取到用戶身份使,攻擊者可以獲取到用戶對網站的操作許可權,從而查看用戶隱私信息。
(5)垃圾信息發送:比如在SNS 社區中,利用XSS 漏洞借用被攻擊者的身份發送大量的垃圾信息給特定的目標群。
(6)劫持用戶Web 行為:一些高級的XSS 攻擊甚至可以劫持用戶的Web 行為,監視用戶的瀏覽歷史,發送與接收的數據等等。
(7)XSS 蠕蟲:XSS 蠕蟲可以用來打廣告、刷流量、掛馬、惡作劇、破壞網上數據、實施DDoS 攻擊等。
常用的防止XSS 技術包括:
(1)與SQL 注入防護的建議一樣,假定所有輸入都是可疑的,必須對所有輸入中的script 、iframe 等字樣進行嚴格的檢查。這里的輸入不僅僅是用戶可以直接交互的輸入介面,也包括HTTP 請求中的Cookie 中的變數, HTTP 請求頭部中的變數等。
(2 )不僅要驗證數據的類型,還要驗證其格式、長度、范圍和內容。
(3)不要僅僅在客戶端做數據的驗證與過濾,關鍵的過濾步驟在服務端進行。
( 4)對輸出的數據也要檢查, 資料庫里的值有可能會在一個大網站的多處都有輸出,即使在輸入做了編碼等操作,在各處的輸出點時也要進行安全檢查。
(5)在發布應用程序之前測試所有已知的威脅。
弱口令(weak password) 沒有嚴格和准確的定義,通常認為容易被別人(他們有可能對你很了解)猜測到或被破解工具破解的口令均為弱口令。設置密碼通常遵循以下原則:
(1)不使用空口令或系統預設的口令,這些口令眾所周之,為典型的弱口令。
(2)口令長度不小於8 個字元。
(3)口令不應該為連續的某個字元(例如: AAAAAAAA )或重復某些字元的組合(例如: tzf.tzf. )。
(4)口令應該為以下四類字元的組合,大寫字母(A-Z) 、小寫字母(a-z) 、數字(0-9) 和特殊字元。每類字元至少包含一個。如果某類字元只包含一個,那麼該字元不應為首字元或尾字元。
(5)口令中不應包含本人、父母、子女和配偶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紀念日期、登錄名、E-mail 地址等等與本人有關的信息,以及字典中的單詞。
(6)口令不應該為用數字或符號代替某些字母的單詞。
(7)口令應該易記且可以快速輸入,防止他人從你身後很容易看到你的輸入。
(8)至少90 天內更換一次口令,防止未被發現的入侵者繼續使用該口令。
HTTP/1.1 (RFC2616 )規范定義了HTTP TRACE 方法,主要是用於客戶端通過向Web 伺服器提交TRACE 請求來進行測試或獲得診斷信息。當Web 伺服器啟用TRACE 時,提交的請求頭會在伺服器響應的內容(Body )中完整的返回,其中HTTP 頭很可能包括Session Token 、Cookies 或其它認證信息。攻擊者可以利用此漏洞來欺騙合法用戶並得到他們的私人信息。該漏洞往往與其它方式配合來進行有效攻擊,由於HTTP TRACE 請求可以通過客戶瀏覽器腳本發起(如XMLHttpRequest ),並可以通過DOM 介面來訪問,因此很容易被攻擊者利用。防禦HTTP 報頭追蹤漏洞的方法通常禁用HTTP TRACE 方法。
Apache Struts 是一款建立Java web 應用程序的開放源代碼架構。Apache Struts 存在一個輸入過濾錯誤,如果遇到轉換錯誤可被利用注入和執行任意Java 代碼。網站存在遠程代碼執行漏洞的大部分原因是由於網站採用了Apache Struts Xwork 作為網站應用框架,由於該軟體存在遠程代碼執高危漏洞,導致網站面臨安全風險。CNVD 處置過諸多此類漏洞,例如:「 GPS 車載衛星定位系統」網站存在遠程命令執行漏洞(CNVD-2012-13934) ;Aspcms 留言本遠程代碼執行漏洞( CNVD-2012-11590 )等。
修復此類漏洞,只需到Apache 官網升級Apache Struts 到最新版本
框架注入攻擊是針對Internet Explorer 5 、Internet Explorer 6 、與Internet Explorer 7 攻擊的一種。這種攻擊導致Internet Explorer 不檢查結果框架的目的網站,因而允許任意代碼像Javascript 或者VBScript 跨框架存取。這種攻擊也發生在代碼透過多框架注入,肇因於腳本並不確認來自多框架的輸入。這種其他形式的框架注入會影響所有的不確認不受信任輸入的各廠商瀏覽器和腳本。如果應用程序不要求不同的框架互相通信,就可以通過完全刪除框架名稱、使用匿名框架防止框架注入。但是,因為應用程序通常都要求框架之間相互通信,因此這種方法並不可行。因此,通常使用命名框架,但在每個會話中使用不同的框架,並且使用無法預測的名稱。一種可行的方法是在每個基本的框架名稱後附加用戶的會話令牌,如main_display 。
文件上傳漏洞通常由於網頁代碼中的文件上傳路徑變數過濾不嚴造成的,如果文件上傳功能實現代碼沒有嚴格限制用戶上傳的文件後綴以及文件類型,攻擊者可通過Web 訪問的目錄上傳任意文件,包括網站後門文件( webshell ),進而遠程式控制制網站伺服器。因此,在開發網站及應用程序過程中,需嚴格限制和校驗上傳的文件,禁止上傳惡意代碼的文件。同時限制相關目錄的執行許可權,防範webshell 攻擊。
由於測試腳本對提交的參數數據缺少充分過濾,遠程攻擊者可以利用洞以WEB 進程許可權在系統上查看任意文件內容。防禦此類漏洞通常需嚴格過濾提交的數據,有效檢測攻擊。
IP 地址是網路用戶的重要標示,是攻擊者進行攻擊前需要了解的。獲取的方法較多,攻擊者也會因不同的網路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如:在區域網內使用Ping 指令, Ping 對方在網路中的名稱而獲得IP;在Internet 上使用IP 版的QQ直接顯示。最有效的辦法是截獲並分析對方的網路數據包。攻擊者可以找到並直接通過軟體解析截獲後的數據包的IP 包頭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了解具體的IP。針對最有效的「數據包分析方法」而言,就可以安裝能夠自動去掉發送數據包包頭IP 信息的一些軟體。不過使用這些軟體有些缺點, 譬如:耗費資源嚴重,降低計算機性能;訪問一些論壇或者網站時會受影響;不適合網吧用戶使用等等。現在的個人用戶採用最普及隱藏IP 的方法應該是使用代理,由於使用代理伺服器後,「轉址服務」會對發送出去的數據包有所修改,致使「數據包分析」的方法失效。一些容易泄漏用戶IP 的網路軟體(QQ 、MSN 、IE 等)都支持使用代理方式連接Internet ,特別是QQ 使用「 ezProxy 」等代理軟體連接後, IP 版的QQ 都無法顯示該IP 地址。雖然代理可以有效地隱藏用戶IP,但攻擊者亦可以繞過代理, 查找到對方的真實IP 地址,用戶在何種情況下使用何種方法隱藏IP,也要因情況而論。
由於Web 配置不安全, 登陸請求把諸如用戶名和密碼等敏感欄位未加密進行傳輸, 攻擊者可以竊聽網路以劫獲這些敏感信息。建議進行例如SSH 等的加密後再傳輸。
SQL 注入、XSS、目錄遍歷、弱口令等均可導致敏感信息泄露,攻擊者可以通過漏洞獲得敏感信息。針對不同成因,防禦方式不同。
⑦ 漏洞信息及攻擊工具獲取的途徑包括
漏洞信息及攻擊工具獲取的途徑包括:漏洞掃描、漏洞庫、QQ群、論壇等交互應用。
TCP/IP協議的缺陷:TCP/IP協議現在已經廣為應用、但是它設計時卻是在入侵者猖狂肆虐的今天之很早以前設計出來的。因此,存在許多不足造成安全漏洞在所難免,例如smurf攻擊、ICMPUnreachable數據包斷開、IP地址欺騙以及SYNflood。
最大的問題在於IP協議是非常容易「輕信」的,就是說入侵者可以隨意地偽造及修改IP數據包而不被發現。現在Ipsec協議已經開發出來以克服這個不足,但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7)資料庫漏洞攻擊途徑有哪些擴展閱讀:
漏洞的存在,很容易導致黑客的侵入及病毒的駐留,會導致數據丟失和篡改、隱私泄露乃至金錢上的損失,如:網站因漏洞被入侵,網站用戶數據將會泄露、網站功能可能遭到破壞而中止乃至伺服器本身被入侵者控制。
目前數碼產品發展,漏洞從過去以電腦為載體延伸至數碼平台,如手機二維碼漏洞,安卓應用程序漏洞等等。
⑧ 楚雄java培訓學校告訴你最常見的資料庫安全漏洞
無論如何,數據泄露總是破壞性的;但更糟的是,要怎麼向受影響的用戶、投資人和證監會交代呢?一家公司上千萬用戶的個人數據,總不會自己長腳跑到黑市上躺著被賣吧?於是,在各種監管機構找上門來問一些很難堪的問題之前,北大青鳥http://www.kmbdqn.cn/帶大家還是來看看這幾個最常見的資料庫安全漏洞吧。
資料庫安全重要性上升
只要存儲了任何人士的任意個人數據,無論是用戶還是公司員工,資料庫安全都是重中之重。然而,隨著黑市對數據需求的上升,成功數據泄露利潤的上漲,資料庫安全解決方案也就變得比以往更為重要了。尤其是考慮到2016年堪稱創紀錄的數據泄露年的情況下。
身份盜竊資源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6年的數據泄露事件比上一年增長了40%,高達1,093起。商業領域是重災區,緊隨其後的是醫療保健行業。政府和教育機構也是常見目標。
常見資料庫漏洞
1.部署問題
這就是資料庫安全版的博爾特一蹬出起跑器就被鞋帶絆倒。資料庫經過廣泛測試以確保能勝任應該做的所有工作,但有幾家公司肯花時間保證資料庫不幹點兒什麼不應該乾的事兒呢?
解決辦法: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十分明顯:部署前做更多的測試,找出可被攻擊者利用的非預期操作。
2.離線伺服器數據泄露
公司資料庫可能會託管在不接入互聯網的伺服器上,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基於互聯網的威脅完全免疫。無論有沒有互聯網連接,資料庫都有可供黑客切入的網路介面。
解決辦法:首先,將資料庫伺服器當成聯網伺服器一樣看待,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護。其次,用SSL或TSL加密通信平台加密其上數據。
3.錯誤配置的資料庫
有太多太多的資料庫都是被老舊未補的漏洞或默認賬戶配置參數出賣的。個中原因可能是管理員手頭工作太多忙不過來,或者因為業務關鍵系統實在承受不住停機檢查資料庫的損失。無論原因為何,結果就是這么令人唏噓。
解決辦法:在整個公司中樹立起資料庫安全是首要任務的氛圍,讓資料庫管理員有底氣去花時間恰當配置和修復資料庫。
4.SQL注入
SQL注入不僅僅是最常見的資料庫漏洞,還是開放網頁應用安全計劃(OWASP)應用安全威脅列表上的頭號威脅。該漏洞可使攻擊者將SQL查詢注入到資料庫中,達成讀取敏感數據、修改數據、執行管理操作乃至向操作系統發出指令等目的。
解決辦法:開發過程中,對輸入變數進行SQL注入測試。開發完成後,用防火牆保護好面向Web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