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醫保的三個目錄指的是哪三個目錄
醫保的三大目錄分別是指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分別對應葯品、診療項目和使用醫療服務設施的報銷范圍,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是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參保人員葯品費用的政策依據及標准。醫保葯品目錄中的葯品還分為「甲類」和「乙類」,甲類葯品是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好,同類葯品中價格低的葯品,全額納入報銷范圍,按規定比例報銷。乙類葯品是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好,同類葯品中比甲類葯品價格高的葯品,按比例(各地不同)扣除一定的個人自付費用,再將餘下費用再納入報銷范圍,按規定比例報銷。
二、診療項目目錄
診療項目目錄是指符合以下條件的各種醫療技術勞務項目和採用儀器、設備與醫用材料進行診斷、治療的項目,要求為臨床診療必需、安全有效、費用適宜的診療項目;由物價、衛生部門制定了收費標準的診療項目;由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定點醫療服務范圍內的診療項目。
三、醫療服務設施目錄
醫療服務設施目錄是指由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參保人員在接受診斷、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的生活服務設施,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費及門(急)診留觀床位。醫保卡可以取出來。但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以下三種情形可以取出:
1、醫保卡使用終止,如參保人死亡,親屬可憑死亡證明等辦理支取手續;
2、參保人移民的可以辦理支取手續;
3、異地轉移的,可把醫保賬戶余額轉移至新賬戶。
醫保卡錢每月幾號打入
繳費報銷的報銷時間為繳費後的2-3天就能到賬。統一醫保繳納個人部分到賬時間:每個月的月末。醫療保險公司會根據繳費工資、年齡等的一定比率撥付到個人賬戶里的,每年撥付12次。社會醫療保險卡,簡稱醫療保險卡或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醫保卡由當地指定代理銀行承辦,是銀行多功能借計卡的一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② 醫保三大目錄指的是什麼
醫保保三大目錄是指基本醫療保險葯品、診療項目、服務設施標准目錄。
醫保基金有限,不可能覆蓋所有的醫療需求,為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用葯需求,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支出,規范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診療等方面的管理,保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健康運行,醫療保障部門規定了基本醫療保險對葯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的報銷范圍,俗稱「三個目錄」。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法律法規,在勞動者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
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范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
醫保具有「低水平,廣覆蓋」的特點,繳費以低水平的絕大多數單位和個人能承受的費用為准,廣泛覆蓋城鎮所有單位和職工,不同性質單位的職工都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權利。參保人員完成繳費年限後可以終身享受。其次基本醫療保險具有「雙方負擔,統賬結合」的特點;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為原則。
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原則上實行地市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所有企業、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履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義務。目前,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6%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2%。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分別承擔不同的醫療費用支付責任。統籌基金主要用於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門診治療的費用,統籌基金設有起付標准、最高支付限額;個人賬戶主要用於支付一般門診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③ 什麼是基本醫療保險「三大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的「三大目錄」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標准。
基本醫療保險葯品是指在國家基本葯物的基礎上選擇治療必需、價格便宜、治療效果好的葯品,而將一些非基本醫療必需、價格較高、治療效果一般的葯品排除在外。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用葯品目錄來確定。
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是指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應選擇檢查、治療效果好的常規方法,而對高精尖價格貴的設備的使用進行適當控制和約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來確定。
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是指在提供住院等醫療服務過程中,應選擇必需適量的醫療服務設施和環境作為醫療保險的給付范圍。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標准來確定。
基本醫療保險「三大目錄」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技術進步而調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什麼是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
據了解,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即《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
1、《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范圍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進行管理。
納入《葯品目錄》的葯品,應是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場能夠保證的葯品,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現行版)收載的葯品;
(2)符合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標準的葯品;
(3)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正式進口的葯品。
以下葯品不能納入基本醫保用葯范圍:
(1)主要起營養滋補作用的葯品;
(2)部分可以入葯的動物及動物臟器,干(水)果類;
(3)用中葯材和中葯飲片泡製的各類酒制劑;
(4)各類葯品中的果味制劑、口服泡騰劑;
(5)血液製品、蛋白類製品(特殊適應症與急救、搶救除外);
(6)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葯品。
《葯品目錄》分「甲類目錄」和「乙類目錄」。
「甲類目錄」的葯品是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好,同類葯品中價格低的葯品,「甲類目錄」由國家統一制定,各地不得調整。
「乙類目錄」的葯品是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好,同類葯品中比「甲類目錄」葯品價格略高的葯品,「乙類目錄」由國家制定,各統籌地區可適當進行調整,增加和減少的品種數之和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乙類目錄」葯品總數的15%。
《葯品目錄》原則上每兩年調整一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葯品目錄》也進行相應調整。
2、《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是指由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參保人員在接受診斷、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所必須的生活服務設施,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費或門(急)診留觀床位費。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務項目和服務設施費用,主要包括:
(1)就(轉)診交通費、急救車費;
(2)空調費、電視費、電話費、嬰兒保溫箱費、食品保溫箱費;
(3)陪護費、護工費、洗理費、門診煎葯費;
(4)膳食費;
(5)文娛活動費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務費用。
3、《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應符合以下條件:
(1)臨床診療必須、安全有效、費用適宜;
(2)由物價部門制定了收費標准;
(3)由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定點醫療服務范圍內。
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范圍》確定。
屬於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診療項目目錄以內的,先由參保人員按規定比例自付後,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
⑤ 三大目錄指的是什麼
基本醫療保險的「三大目錄」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三大目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而變化調整提高的。
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是指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參保人員葯品費用和強化醫療保險醫療服務管理的政策依據及標准。
診療項目目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臨床診療,檢查,由價格部門制定了收費標準的診療項目,由此規范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來確定。
醫療服務設施標准:在提供住院等醫療服務過程中,應選擇必需適量的醫療服務設施和環境作為醫療保險的給付范圍。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標准來確定。為規范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准,各省市還制定了相應的辦法,確保參保人員基本醫療需求。
為保障參保職工的基本醫療用葯需求,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支出,規范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診療等方面的管理,保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健康運行,國家、省制定了《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項目范圍》,簡稱「三個目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⑥ 醫保三目是什麼
醫保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用耗材)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
三個目錄范圍內的費用才可以報銷,不在目錄范圍內的費用是不能報銷的。其中《葯品目錄》分甲、乙兩類,甲類費用全部納入報銷范圍,乙類費用扣除先行自付比例後納入報銷范圍。
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對參保人發生的屬於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進行補償的計算起點,在該起點以下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
(6)理賠基礎數據的三大目錄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根據經濟能力和家庭情況計劃保費開支,不能因為投保而影響正常生活。對於保障的額度,不能盲目認為越多越好,除要參考家庭的實際支付能力外,還要衡量保障病種的實際醫療費用。
搞清險種的責任范圍很重要,只有責任范圍內保險事故的發生,保險公司才會履行賠付義務。否則非但沒有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還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理賠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