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虧損應該怎麼彌補
企業虧損是指利潤表中凈利潤的負值。
凈利潤的公式為: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可用於彌補企業虧損的如下幾種方式:
(1)企業本年實現的凈利潤可用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經批准可用於彌補虧損。按照《公司法》有關規定,公司制企業應按照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下同)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以及任意盈餘公積。
企業彌補虧損最長不能超過5年。尚未彌補的虧損不能結轉到下一年度彌補。
1、按照會計制度核算規定,企業虧損可以用「盈餘公積」、「資本公積」來彌補虧損。
2、如果股東拿錢彌補虧損,處理方式為:
(1)收到彌補虧損錢時
借:現金
貸:資本公積
(2)根據股東會決議,用資本公積彌補虧損時
借:資本公積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08年虧損20萬元,應納所得稅=0
09年虧損10萬元,應納所得稅=0
10年彌補虧損08年虧損5萬元,08年仍然15萬元,10年應納所得稅=0
11年虧損5萬元,11年應納所得稅=0
12年虧損10萬元,12年應納所得稅=0
13年盈利10萬元,先彌補08年10萬元,08年剩餘5萬元不得再彌補虧損,只能用盈餘公積或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彌補。
14年盈利20萬元,先彌補09年10萬元,再11年5萬元,再彌補12年5萬元,12年剩餘5萬元沒有彌補。14年應納所得稅=0
15年盈利20萬元,先彌補12年尚未彌補5萬元,應納企業所得稅=15*25%=3.75萬元
16年應納企業所得稅=30*25%=7,5萬元
17年應納企業所得稅=40*25%=10萬元。
資本公積不可以用於彌補企業虧損。
資本公積金不可以用於彌補虧損的原因:
1、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模糊了資本和收益的界限。為了給股東和投資者提供真實的財務會計信息,需要從會計上嚴格劃分資本和收益的界限,收益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結果,可以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之後分配給股東;而資本公積金屬於來自於企業收益之外的資源,其中大部分是股東的投資,具有資本的屬性,與企業經營取得的收益無關。
目前,企業的資本公積金的主要來源為股本溢價,屬於股東實繳資本超過股票面值的部分,由於法定注冊資本制度的規定而無法以資本的名義出現。因此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勢必模糊資本與收益的界限,其結果是無法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業績。
2、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不利於資本保全和維護債權人利益。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等於將資本公積金轉為收益或利潤,從而等於用股東投入的股本溢價部分進行利潤分配.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的性質,與股東投入資本彌補虧損的性質相同,因此其結果是將投資者的出資返換給投資者,等於變相抽逃資本或分配資本。既違反了《公司法》規定的資本保全原則,同時也弱化了公司資本對債權人的擔保功能,從而侵犯債權人的利益。
3、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損害了公司和股東的共同利益。根據我國現行稅法規定,企業的虧損可以在連續五年內用以後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根據這一規定,一個盈利的公司可因其以前年度的未彌補虧損而少交甚至不交當年度的所得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企業賬面上未彌補的虧損,對一個成功實現當年贏利的企業而言,意味著可以獲得一筆可以減少納稅的間接收益。而以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將會使企業失去以稅前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權利及相應的稅收節省收益,損害了公司及其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
4、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不利於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近年來,為什麼會有如此眾多的公司熱衷於以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呢?這是因為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最重要的目的是達到有關部門規定「再融資」的條件,實現「再融資」或「圈錢」的目的。
根據《公司法》規定,累計虧損未經全額彌補之前,上市公司不得實施利潤分配。依據中國證監會於2004年底發布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最近3年未進行現金利潤分配的,不得再融資;將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與再融資掛鉤,現金分紅作為再融資的條件之一,這對累計虧損額巨大的公司來說,能不能用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十分關鍵。
因為公司賬面有累計未彌補的虧損,就意味著無法現金分紅,無法分紅就意味著無法再融資。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的直接結果是,使得效率低下的上市公司獲得了融資機會,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樓主具體點 企業虧損有很多方面 具體是哪裡虧損
是人力資源不足導致 還是成本控制不好導致 或者產品質量不符合導致
今天下午7點就要坐車去到廣西南寧為 *** 專場的《六贏領導力》服務了
有什麼需要直接用語音工具聯系 資料有
不可以彌補,但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福利費有餘額,應先用完,才可從成本中列支,所以隱性減少了支出,減少了當年虧損或者增加了當年利潤
先說企業,分析虧損原因,重新調查市場,聽取客戶意見,了解他們想要什麼,審視自己的經營策略和公司服務質量,必須找出虧損原因,再對症下葯,進行改進和調整,生活上,一方面,調整心態,不要輕易生氣,更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另一方面,找出原因,調整應對方式,
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因此,免稅期間發生的虧損,也可以用虧損年度後5年的應稅所得額予以彌補,但必須注意的是,這里可被彌補的虧損,必須是經稅務機關認定的、所得稅意義上的「虧損額」,而非會計報表上的虧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