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怎麼查看自己電腦cpu的地址匯流排,數據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的寬度
下載cpu-z或者魯大師,可以檢測。
⑵ 怎麼知道CPU匯流排
匯流排頻率是主板的,不是CPU的
匯流排是將計算機微處理器與內存晶元以及與之通信的設備連接起來的硬體通道。前端匯流排將CPU連接到主內存和通向磁碟驅動器、數據機以及網卡這類系統部件的外設匯流排。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1333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量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6400Mbit/s=800MByte/s(1Byte=8bit)。
主板支持的前端匯流排是由晶元組決定的,一般都帶有足夠的向下兼容性。如865PE主板支持800MHz前端匯流排,那安裝的CPU的前端匯流排可以是800MHz,也可以是533MHz,但這樣就無法發揮出主板的全部功效。
⑶ CPU地址匯流排怎麼查詢
查詢CPU地址匯流排的類型,可以使用everest這個軟體。
⑷ 在CPU晶元上能否找到地址匯流排和數據匯流排引腳,為什麼
CPU分三種匯流排,分別是AD(地址匯流排) BD(數據匯流排) CD(控制匯流排)
這些匯流排大半連接在北橋上(MCH),還有幾個接在了南橋(ICH)
匯流排我們是看不到的。
CPU的引腳只是把CPU內部的匯流排接出來,便於和CPU座連接。
⑸ 主板前端匯流排和CPU前端匯流排怎麼查看
可以用軟體測試
比如EVEREST
主板前端匯流排就是它支持的前端匯流排,
當然是有很多種,一般按最大支持到什麼程度為參考,比如支持1066FSB的
向下自然支持800FSB
表示此類前端匯流排的CPU可以在這
塊板子上用
CPU的前端匯流排=外頻 X 4
內存頻率和外頻的提高是同步的,這個可以設置非同步,分頻或鎖定
⑹ 新買的電腦,從哪裡可以看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呢
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控制匯流排。他們好像一封信件的內容、地址和信件的狀態,比如一封信到你家門口,郵遞員會大喊一聲:「信來了」。
在計算機內部數據在數據匯流排上傳遞的,每條傳輸線我們稱之為1位,各個傳輸線按序排列,他們之間是並行關系,地址匯流排也是一樣的,數據匯流排決定每次傳輸數據的大小,地址匯流排決定了cpu所能訪問的最大內存空間的大小,控制匯流排反映了數據的狀態和傳輸方式,它是地址匯流排的擴展和補充。所以你反映的情況很對的,書中有錯誤。
⑺ 如何在電腦查看CPU的前端匯流排不要運用其它軟體,要在電腦本身查!
windows下:
1.滑鼠移動到我的電腦>右鍵>屬性(查看CPU的型號和內存大小)
2.進入我的電腦>硬碟圖標(C;,D:,等等..)>點右鍵查看...
3.右鍵我的電腦>屬性>硬體>設備管理器>可以查看相應的
設備。
開機時候:開機時候可以看到所有硬體的信息。近BIOS把主板LOGO畫
關閉,出現硬體信息的時候點
PAUSE
BREAK
可以暫停畫面,就可以看到
你的硬體所有的信息了。
bios下:開機時候點DEL,進入BIOS,具體內容可以參考主板說明書。
這些都可以不開機箱就可以看到了。
多操作,就很容易了
!
⑻ 主板與CPU的前端匯流排要在哪裡看,誰知道
1、如果你看準了你的主板支持 800MHZ的前端匯流排~那就可以用533、800的CPU。
2、CPU外觀上當然看不出來它的前端匯流排多少~你去淘寶上看寶貝詳情撒~裡面有告訴你那個CPU前端匯流排多少(一般來說名稱後綴是B的是533MHZ的CPU,如奔四2.66B;後綴是C和E的CPU是800MHZ的CPU,如奔四3.0C) 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如果你不超頻的話~就是只有那種!
3、我猜測你的CPU是inter 478針的吧?478針的CPU最大支持800MHZ的前端匯流排,所以你也別想超過800了,呵呵。
4、我個人建議你去淘寶買一款奔四2.66B(二級緩存512K),或者奔四2.8E(二級緩存1M),或是奔四3.0C(二級緩存512K)應該要比你現有的CPU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