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半年財政收支數據釋放哪些信號

半年財政收支數據釋放哪些信號

發布時間:2022-12-29 09:16:52

㈠ 標題 2020年財政政策有何變化為什麼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大力提質增效,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有保有壓,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有關特別國債,文章提出通過抗疫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多種渠道,增加政府投資,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
這也就意味著抗疫特別國債用來做政府投資,而非此前呼聲較高的發現金。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告訴記者,從劉昆的文章中可以看出,2020年財政目標還是保民生和守底線,就算沒有疫情的情況下,應對經濟下行也是財政政策的目標之一。其次,應對疫情和穩定經濟發展相互交織,讓財政政策環境變得更加復雜,而且經濟增長的動力,在當前一個時期內,是擴大內需。所以財政政策手段的相互配合,既要兼顧疫情防控,又要促進經濟發展。
財政困難
劉昆指出今年一季度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預計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將低於上年。
4月20日,財政部公布的第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顯示,1至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157億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4827億元,同比下降12.3%。全國稅收收入39029億元,同比下降16.4%;非稅收入6955億元,同比增長0.1%。
一位地方財政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所有的支出都在削減,並將各個部門的財力集中在一起,看哪一個支出方向著急,有問題了,就支出一些。現在所有的財力都在保證「三保」。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那麼2020年財政收入增長的數據會有哪些變化?
東部一位地方財政預算人士表示:「5月收的是4月的稅,而從數據上看收入還不行,上個月的工資到現在還沒發,1-4月收入下降了30%多,支出同比下降近20%,雖然預計6月會好轉一些,但2020年的收入同比2019年的收入肯定會下降。」
「收入的下降,其一受疫情影響,其二則是減稅降費,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土地賣得少了,以前省里不找市裡要錢,現在省里也找市裡要錢了,整體來看,省市縣財政都遇到了困難。」上述東部財政預算人士告訴記者。
此次財政遇到困難,中央的收入也在下降,4月20日,財政部召開2020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中,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表示,全國財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稅基減少,以及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採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10個百分點;二是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增值稅翹尾減收效果持續釋放,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5個百分點;三是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繳納入庫的稅收收入同比減少。
在劉昆的文章中也提到,中央財政統籌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結轉資金、壓減本級支出騰出的財力等渠道,切實加大對地方的財力支持力度,有力保障基層運轉。積極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方式,確保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達民生領域。
積極框架
如何讓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
劉昆的文章中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通過適當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等,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劉昆也用「加減乘除」來闡述了更加積極有為的含義,特別是在加法方面,劉昆提出,一是增加赤字規模,明確釋放積極信號,緩解財政收支矛盾,穩定並提振市場信心。二是落實減稅降費,對沖企業經營困難。三是擴大政府投資,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通過抗疫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多種渠道,增加政府投資,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四是加大轉移支付,對沖基層「六保」資金需求。進一步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在分配時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傾斜,落實庫款資金提前調度制度及階段性提高財政資金留用比例等政策以增加地方留用的現金流。五是加強預算平衡,對沖疫情減收影響。全面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資產,增加調入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有效對沖疫情帶來的減收影響。
武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窮志認為,強調赤字政策效果在於預期,赤字率並不一定有專家建議的那麼高。刺激政策主要是針對企業,減稅降費,投資拉動。消費刺激政策是次要的。看到了地方財政困難,強調對地方的支援和轉移支付。
在更加細化方面,劉昆提出了六點,分別是保市場主體,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沖擊較大的產業紓困和發展。把保居民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支持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支持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7.930, 0.13, 1.67%)供應,確保糧食安全。做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財力保障,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對地方財力的支持力度,兜牢兜實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三保」底線,確保基層正常運轉。

㈡ 財政部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財政部最近剛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財政政策的執行情況,從內容上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持續改善民生是整個報告的重點,值得關注的信息和政策主要有以下幾點:

面對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的生活生產確實得到了巨大的便利,但隨之而來的安全也成了許多人忽視的關鍵,所以此次報告中也提到了要落實經濟安全問題,嚴防經濟風險,從每個人到每個單位到每個地區都要做好財政風險的防控,這一點國家也會下發具體的安全措施,建設全面的安全監測平台用以保障。

㈢ 阿里巴巴2021財年全年財報,這份數據中釋放出了哪些信號

在這一份數據當中,第1個信號就是虧損。阿里巴巴在2021年的這個財報當中出現了這個虧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罰款180多億元,導致了出現了虧損。如果沒有這個罰款,那麼它的盈利已經達到了200多億元,相對而言,增長率接近了20%。反壟斷調查的罰款肯定會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教訓,這個罰款讓他們付出了比較慘重的代價,我也希望相應的企業不要再玩壟斷,壟斷對這個市場的危害確實非常的大,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會導致這個市場難以進行良性發展,必須嚴查嚴辦。

有增長自然就會有下跌,在這個娛樂行業,阿里巴巴是處於虧損的一個狀態。該公司做的領域非常多,特別是在這個娛樂,娛樂這一塊他收購了優酷也投資了一些相應的新劇新作品,但得到的收益並不是特別良好,出現了這個虧損的情形。在主流領域得到了更好的突破,但在這個收購領域,娛樂領域,阿里娛樂,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一個營業增長點,這一點確實需要進行相應的改良。對於該集團來說,他們只要把重心領域特別是零售領域做好了,那麼自然不會導致出現多大的虧損,對於零售行業他們也做了相應的補貼,我們也拿到了不少的優惠,我也希望這樣的優惠能夠有更多。

㈣ 用17個數字了解2022年中國KPI,從這些數據中釋放出了哪些信號

用17個數字來了解2022年中國的KPI,在這些數字當中釋放了在未來一年國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民生,促就業。每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畢竟這個涉及到在接下來一年時間當中我們的工作,生活以及收入情況。而且與此同時,這份工作報告也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和對新的一年的展望。對於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具有非常積極的指導意義。

第三,對於農業的穩定要求。

要保持我們的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同時要新建1億畝的高標准農田,實現我國農田的機械化。同時要對很多不利地區進行改造,讓這些區域能夠逐漸的成為良田。這主要是考慮到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以及在上一年因為洪澇災害影響我國華中,華北區受影響比較嚴重。

㈤ 7月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釋放哪些信號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釋放信號:

3、總體GDP目標的實現。因為全球疫情的蔓延,產業鏈的供應明顯是下降的趨勢。而且受烏克蘭和俄羅斯沖突的影響,世界經濟有下行的風險。國際糧食和能源的供應相對是比較緊張的。主體經濟是處於通貨膨脹的狀態,比去年的歷史水平要高。為了應付這種狀態,收緊了貨幣政策。不確定因素使得價格的上升還是有一定的空間。從目前二季度的增長趨勢來看,我國的經濟還是處於恢復穩定的時期。市場的需求制約作用明顯是擴大了,盡管面臨著困難和挑戰,但國家的經濟還是比較看好的,經濟的回升還是在合理的范圍內。

㈥ 財政部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釋放了哪些信號

根據我國財政部200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的報告,大家可以看出,在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時,在我國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我國的疫情反彈得到有效控制,國民經濟穩定回升,保障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根據情況報告,大家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的發展穩中向好,未來可期。

通過報告,報告大家還可以看出,國家致力於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大力改進增值稅留抵退稅的制度,提高稅務的減免幅度,擴大使用范圍。國家還要保持適當的制度強度,優化財政的支出結構,保障重點項目的建設。除了城市的發展,還要支持基層做好“三保”工作,推動財力的下沉,還要推動黨政機關進行節約型建設。

㈦ 首個地方上半年財報公布,北京財政收入同比降2.5%

7月9日,北京市財政局披露了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是目前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份中首個披露半年報的地方,其他地方也將於近期相繼披露上半年財報。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170.9億元,同比下降2.5%,罕見出現負增長,創近年新低。

北京市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最大的原因是受大規模減稅降費影響,與減稅政策相關稅種減稅效果明顯。

從主要稅種看,北京市上半年第一大稅種增值稅完成988.2億元,增長6.1%,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5.2個百分點,這主要是新的增值稅降率政策在5月份進入首個納稅期,減稅效果開始逐漸顯現。

北京市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完成上半年完成810.8億元,下降1.4%,這主要是受保險企業、 科技 企業、小微企業等增加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等減稅政策效應影響。

上半年,北京市個人所得稅完成286.5億元,下降33.6%,延續了今年以來的下降態勢,這主要是個稅政策減稅效應持續顯現。

事實上,北京市財政局對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早有預期。

北京市財政局局長吳素芳年初在做今年預算報告時表示,受外部環境、政策環境影響,北京市財政收支形勢較為嚴峻,財政收支「緊平衡」的特徵更加凸顯。

北京市財政收入上半年負增長,除了減稅降費因素外,在持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下,房地產業相關財政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前5個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滑4.4%,而半年數據這一降幅有所縮窄。根據年初預算報告,北京市預計今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增長4%。

盡管財政收入負增長,但積極財政政策下,財政支出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速。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923.7億元,增長7.0%,這一增速明顯高於收入增速。

北京市財政支出保持一定的強調,離不開地方政府債券加速發行。

今年6月底,北京已經完成了1107億元新增債券發行,這筆資金重點用於疏解非首都功能、新機場、副中心建設、「三城一區」建設等重大項目。

民生保障和基礎設施相關支出保持較高增速。比如上半年北京 社會 保障與就業支出555.1億元,增長12.7%;衛生 健康 支出292億元,增長11.6%;節能環保支出173.2億元,同比增長31.6%;城鄉社區支出633.8億元,增長11.7%。

閱讀全文

與半年財政收支數據釋放哪些信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龍岩商標交易有哪些 瀏覽:846
國內旅遊可以劃分為哪些市場 瀏覽:680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需要什麼 瀏覽:23
深技術是什麼學校 瀏覽:278
電廠煙氣有哪些脫氧技術 瀏覽:129
mac系統如何強行關閉運行的程序 瀏覽:758
代理文員工作有哪些 瀏覽:711
微信小程序字轉語音怎麼操作 瀏覽:882
從池州站怎麼去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瀏覽:890
文昌海鮮市場有什麼 瀏覽:48
哪些人不能進行證券交易 瀏覽:191
機頂盒怎麼加程序 瀏覽:181
市場調研分哪些 瀏覽:622
房產中介收房子應該走什麼程序 瀏覽:208
c程序循環語句是什麼 瀏覽:177
海信電視哪個市場好 瀏覽:442
成熟的男人和程序員應該選哪個 瀏覽:587
信息量是怎麼算 瀏覽:778
大數據什麼是績效考核 瀏覽:622
旅遊優惠信息哪裡看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