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抽血如何看數據

抽血如何看數據

發布時間:2022-12-27 18:46:41

Ⅰ 怎麼看驗血報告

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血液有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所以,血常規檢查主要的是解讀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
紅細胞系統:紅細胞計數大於正常值,多見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原地區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如果低於正常值,多見於貧血、出血。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的臨床意義和紅細胞計數的意義大致相同。
白細胞系統:白細胞計數大於正常值時,常見於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以及嚴重的敗血症、葯物或者是放射線所致,以及某些血液病等。小於正常值還可以見於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化學毒素等引起的骨髓抑制。
血小板系統:血小板大於正常值,見於原發性的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的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感染、炎症、缺鐵性貧血等。血小板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葯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Ⅱ 驗血報告單怎麼看

血常規檢查是反映血液狀況的一項常見檢查,通過觀察數值的分布,可以判斷出病人存在的一些情況。比如紅細胞的檢測值在低於參考范圍的情況下時,可能代表著這個病人存在貧血的情況,如果血小板的檢測值低於參考范圍的,則代表著這個病人的凝血功能不太好,還有一些白細胞的數值,可以判斷出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是否存在炎症等情況,每一項數據都代表不同的意義,具體還要根據病人身體出現的一些病症來做參考,以便醫生對症治療。出了報告單後,還是交給醫生來看比較好。

Ⅲ 抽血化驗單怎麼看

通常在健康體檢時也包括血常規化驗檢查,可見其重要性。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成分的數量會發生變化,血常規檢查簡便、快速、易行,能夠幫助醫生迅速了解病人的血液基本變化,為進一步判斷疾病提供有用線索。但對於平常人來說,化驗單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就像天書一般,很難讀懂。下面簡明扼要地介紹血常規化驗單中的主要項目和意義,當您再面對它時,可以一目瞭然,做到心中有數。 血常規化驗包括很多項目,但主要有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血小板計數等3項。看血常規化驗單,重點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 血紅蛋白(Hb):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參與氧氣運輸的一種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為(120~160) g/L,女性為(110~150) g/L。 血紅蛋白低於正常水平稱之為貧血,可見於多種疾病: 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 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③各種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紅細胞丟失過多如嚴重外傷失血、潰瘍病出血、月經過多、痔瘡或肛裂出血。 ④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各種溶血性貧血。 ⑤惡性腫瘤細胞侵犯骨髓,如各種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轉移癌等。 血紅蛋白增高常見於: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嘔吐、腹瀉等嚴重脫水,嚴重燒傷,大量長期吸煙,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某些腎臟疾病,高山地區的居民等。 如發現血紅蛋白結果異常,應注意查看是否同時伴有白細胞數、血小板及網織紅細胞數目異常,必要時應做骨髓穿刺檢查,因為這些數據對於進一步明確貧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時應聽從血液科醫師的指導,不可自作主張亂服葯,以免延誤診治。 二、 白細胞計數(WBC)及分類 血液中的白細胞俗稱「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化驗單中白細胞計數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分類是指計算上述各類白細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狀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變化。醫生會根據白細胞的數量及百分比的變化來判斷病因。正常成人WBC總數為(4.0~10)×109/L;分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Gran)佔50%~70%,淋巴細胞(Lym)佔20%~40%,單核細胞(Mono)佔3%~8%,嗜酸性粒細胞0.5%~05%,嗜鹼性粒細胞0~1%。 白細胞減少常見於: 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 ②某些細菌、原蟲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瘧疾、黑熱病,以及嚴重感染如粟粒性結核、嚴重敗血症等。 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缺乏症、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等。 ④某些葯物及化學試劑及放射線影響,如磺胺葯、氯黴素、抗腫瘤葯、化妝品、不合格裝修材料等。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 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大葉性肺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丹毒、急性闌尾炎、白喉等。 ②明顯的白細胞升高應警惕白血病的可能。 ③某些腫瘤可致白細胞升高。 ④外傷或組織壞死,如大面積燒傷等。 淋巴細胞增多常見於結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中性粒細胞減少時,淋巴細胞比例會相對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常見於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剝脫性皮炎、腸道寄生蟲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應提醒注意,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是動態變化的,有些生理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過性波動,如餐後、劇烈運動等,另外也可能出現儀器測量誤差。因此發現白細胞計數異常時不必過於驚慌,至少要復查一次,盡早到血液科就診。 三、 血小板計數(PLT) PLT的正常值范圍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參與機體的止血與凝血。血小板數量過高血液會處於高凝狀態,容易發生血栓,過低則容易發生出血如鼻衄、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或瘀斑等。 血小板升高常見於血液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某些感染、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脾切除後、運動後等也可有血小板增高。 血小板減少常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脾功能亢進,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某些葯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 血常規檢查是臨床上很常用的檢驗方法,報告單中的項目比較多,所以在看報告單時,不可孤立地看某一項,必須把各項化驗結果綜合分析,醫生也會根據你的臨床症狀以及體格檢查的情況做進一步的診療處理。

Ⅳ 血液檢查懷孕數據怎麼看

大家對於體檢肯定是較為熟悉,對於一個人來說肯定是要經歷很多種的身體檢查,其中就包括血檢。孕檢也是這種檢查的一個重要組成,也是女性特有的檢查,所以檢查的報告單一定要學會看。下面我帶大家去關注一下這個問題,血液檢查懷孕數據怎麼看?

血液檢查懷孕數據怎麼看?

hCG檢查是通過測量女性血液中的hCG值來判斷女性是否懷孕的一種方法。檢查內容主要為通過hCG數值來判斷是否懷孕以及是否正常懷孕。其在同房後8—10天既可以確診是否早孕。該檢查一般當天即可出結果的,如果是上午抽血,下午就可知道結果了。

怎樣才是正常受孕?

女性受孕後,從第9-11天起即可測出血中β-hCG大幅升高,以後每兩天β-hCG的量可升高2倍。比如今天是234,如果後天測出來是450左右就就可認為是正常宮內早孕。

hCG值多少是宮外孕?

對於子宮外孕,由於輸卵管肌層菲薄,血供不良,hCG分泌量很低。每天升值較少。48小時上升不到50%(但有一部分人最初的hCG上升正常)。比如今天是10,後天是15,再2天才17,這樣的hCG值就不正常。如果用hCG難以確認,還可用血孕酮來做輔助性診斷。宮外孕患者的血孕酮水平低,這是醫學上公認的,故可將孕酮數值作為早期診斷依據之一。孕酮的臨界值為63nmol/L。

血檢hcg報告單怎麼看

1、為了檢測懷孕的准確性,一般醫生建議做血HCG早孕檢查。通過血液「定量」檢查HCG值比普通的用早早孕試紙「定性」檢測尿液能夠更靈敏、更准確地對是否妊娠做出反應,其准確率在99%以上。此外對於多胎妊娠、宮外孕、胚胎不正常發育遲緩、葡萄胎、某些內分泌疾病或腫瘤等,hCG怎麼檢查將血液HCG值結合臨床情況及其它檢查結果,通過綜合分析往往可以得出正確判斷。

2、血HCG早孕檢查(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婦產科醫生們所熟悉和最常使用的「妊娠試驗」激素。它是由α和β二聚體的糖蛋白組成。女性懷孕後,血液和尿液中都會含有HCG。早孕試紙的檢測正確率還是會存在不少誤差的。女性在家裡做懷孕自我測試,是在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進行的,一般檢測結果只能達到75%的精確率。如果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測,能夠確保早孕試紙正確的使用,檢測准確率最會更高。

3、雖然許多種早孕試紙上都表明女性在錯過正常經期1天之後便可做懷孕自測,但實際上不是所有懷孕女性排放HCG激素的速度時間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會建議只用更准確的血HCG檢測,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婦產科醫生們所熟悉和最常使用的「妊娠試驗」激素。

4、當出現了懷孕的症狀後,一定要到醫院做血HCG檢查、B超檢查以及尿液檢測等相應的檢查,確認是否真的是懷孕了,hCG值多少是宮外孕,如果真的懷孕了,確定是宮內孕還是宮外孕,然後再做相應的處理。千萬不要擅自做主,只憑借一些症狀就判定是懷孕了。女性受孕後,從受精日第9-11天起即可測出血中β-HCG升高,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維持妊娠。在大約孕8周以後,HCG逐漸下降,直到大約20周達到相對穩定。

Ⅳ 驗血查男孩女孩的化驗單怎麼看

血常規報告單看男女的方法
傳言說,如果第一次產檢(懷孕三個月左右)的血常規報告單上的中性粒細胞數目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都高於參考值則一定為男孩,如果只有一個高於參考范圍,則有可能是男孩,若兩個數值都在參考范圍內,則是女孩。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如果報告單上的中性顆粒和血紅蛋白都超了,超的越多男寶幾率就越大。
上述三項參考數值,每個醫院大致都一樣,就算不一樣,報告單後面都有標注。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的參考值:45-70%或50-70%。
中性粒細胞數目參考值:2.00-7.00x10的9次方/L。
血紅蛋白參考值:115-150g/l。

2
血常規報告單看男女准嗎
血常規報告單看男女是不準的,沒有科學依據。因為血常規是根據媽媽的血液質量等來檢驗的,跟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沒有關系。
另外,血常規中的中性粒細胞在人體免疫系統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都高,則是單純的細菌感染,有炎症。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病毒感染;如果白細胞計數和淋巴細胞百分比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低那就是既有病毒感染又有細菌感染。所以,跟准媽媽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沒有任何關系。
雖說男女的一些血常規指標有些不同,但是這不是判定胎兒男女的決定因素,所以單憑血常規化驗是不能判定胎兒性別的。

3
B超看男女的方法
民間流傳的除了上面的血常規報告單看男女的方法是不科學的外,還有一種不科學的胎兒性別鑒定方法,就是B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1、孕囊大小看男女
傳言說,孕囊大小的長和寬的相差在一倍以上,那麼男寶寶可能性大。長和寬相等,或者相差不大的話,很可能是個女寶寶。
但其實這個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用B超測量孕囊大小,主要是用來估算孕齡,根據數據的變化,能及時察覺胎兒發育中的缺陷。
2、孕囊形狀看男女
傳言說,孕囊的形狀像茄子,或者是呈長條狀的,則懷上男寶寶的可能性大;而如果孕囊是橢圓形或圓形的,那麼很可能就是個女寶寶了。
專家告訴我們這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孕囊的形狀是由其張力和含羊水量決定的,孕期會自行改變形狀。另外,著床的位置不同,和B超探頭的方向和角度不同,孕囊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
3、雙頂徑股骨長看男女
據說,男孩是頭大短腿的,女孩是長腿小頭的。所以可以用雙頂徑減去股骨長,得出的數據大於21mm的話就是兒子,反之就是女兒。
雖然胎兒的性別和雙頂徑股骨長有一定的聯系,但不能單純地靠雙頂徑股骨長判斷胎兒性別,因為,雙頂徑和股骨長只是胎兒發育的一個指標,是不能看出胎兒的性別,但可以利用雙頂徑查以計算出胎兒的體重。

Ⅵ 血常規怎麼看,抽血前有注意事項嗎

血常規怎麼看,抽血前有注意事項嗎?

不管是兒科,還是普通的體檢,我們經常都會被醫生建議去查血常規,體檢血常規是常態,兒科一般是稍微嚴重一些的疾病才查看的,不是所有醫院血常規都是當天出報告,有些是次日出報告,那我們看到化驗單的時候,已經離開醫院了,再次回醫院不太方便,那我們對於血常規應該怎麼看呢?

血常規查哪些?

缺乏營養,缺鐵性貧血,存有感柒,血液疾病這些的狀況,在血常規里邊都可以看出去,血常規的花費是20-60元這一區段,由於地域差別和檢測機器設備這些不同樣,價錢也比較有一定的力度,針對絕大部分人來講,也是可以進行的范疇內,有一些地域很有可能還會繼續比這一區段略微貴一些,或是劃算一些的狀況,大家都不清除。

血常規僅僅基本的查驗,數據信息每日都是會略微有一些出入,通常轉變也不會由於早晨測,或是夜裡測有大的出入,血常規也不用空著肚子去開展查驗,吃飽查驗也是可以的,大夥兒不必擔心餓肚子,吃飽沒事兒,是碰到必須空著肚子檢查的項目,醫師會提早通告,血糖這些這種,才算是必須空著肚子開展檢查的項目,大夥兒針對血常規,釋放壓力心心對待就可以了

血常規檢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8點之後更是應該禁食,假如12點還在吃夜宵,到抽血時,就不能保證空腹。體檢當天早上,建議只喝白開水。

(3)將准備采血的部分清洗干凈,這些部位通常上耳垂、中指或無名指的指尖,等到采血的部位乾燥後再進行采血。在寒冷的日子裡,可將局部搓熱後再采血。

(4)體檢當天最好穿袖子寬松的衣服,方便靜脈抽血時捋袖子;衣服要干凈,以防針孔感染。

(5)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收縮,增加采血困難。

閱讀全文

與抽血如何看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莆田移動數據包月多少錢 瀏覽:973
u盤里有驅動程序是干什麼的 瀏覽:350
大數據什麼時候用的 瀏覽:520
如何運行戴爾診斷程序 瀏覽:195
渤海證券的交易密碼多少位 瀏覽:820
傳媒技術哪個學校好 瀏覽:557
產品溢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18
什麼方法躲過大數據 瀏覽:53
react的props有哪些數據 瀏覽:827
蘋果快充數據線有什麼區別 瀏覽:501
紅棗加工有哪些技術 瀏覽:87
小程序怎麼加流量 瀏覽:570
怎麼提取程序代碼 瀏覽:26
甘南咖啡技術培訓哪裡找 瀏覽:306
大學生做代理有什麼現象 瀏覽:699
微信哪裡看房產信息 瀏覽:217
質量技術監督局操作證如何查詢 瀏覽:872
怎麼往產品中加水 瀏覽:74
瀏覽器中怎麼沒有華為應用市場 瀏覽:31
為什麼改裝輪轂沒有原廠數據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