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利潤表的生產成本數據怎麼來的

利潤表的生產成本數據怎麼來的

發布時間:2022-12-27 10:04:35

Ⅰ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報表數據那裡來的啊稅報表數據從哪裡來的

可以說都是據科目余額表填列的。所有使用到的科目的期初,本期借貸方發生額及本期余額,有時也需要查明細賬。

Ⅱ 成本報表的數據主要來源於

生產現場。成本報表所有的數據均來源於生產現場,首先深入基層生產單位,了解生產工藝,根據生產工藝設計合理准確明了的成本報表。成本報表成本報表是用以反映企業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構成及其升降變動情況,以考核各項費用與生產成本計劃執行結果的會計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報表資金耗費和產品成本及其升降變動情況,用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結果。

Ⅲ 編制利潤表的數據怎麼來的,麻煩說詳細一點

1.本表反映小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實現利潤(虧損)的實際情況。
2.本表「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一致,應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人本表。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
3.本表各項目的內容及其填列方法:
(1)「主營業務收入」項目,反映小企業主要經營業務所取得的收入總額。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2)「主營業務成本」項目,反映小企業主要經營業務發生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3)「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小企業主要經營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4)「其他業務利潤」項目,反映小企業除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取得的收入,減去所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支出後的凈額。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5)「營業費用」項目,反映小企業在銷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業在購入商品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商品流通企業如不單獨設置「管理費用」科目,發生的管理費用也在本項目中反映。本項目應根據「營業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6)「管理費用」項目,反映小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7)「財務費用」項目,反映小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8)「投資收益」項目,反映小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投資損失,以「一」號填列。
(9)「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小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支出。這兩個項目應分別根據「營業外收入」科目和「營業外支出」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0)「利潤總額」項目,反映小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如為虧損總額,以「一」號填列。
(11)「所得稅」項目,反映小企業當期發生的所得稅費用。本項目應根據「所得稅」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2)「凈利潤」項目,反映小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如為凈虧損,以「一」號填列。
(13)補充資料中「當期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反映小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制定並經批準的當年度利潤分配方案中分配給投資者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Ⅳ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數字如何取得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數據在總帳上都可以找到的,只是部分數據要再進行計算.
先說資產負債表:
1.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
2.存貨=原材料+庫存商品+發出商品+低值易耗品+生產成本等
3.應付帳款在借方應填入預付帳款科目,預付帳款如果在貸方應合並到應付帳款.
4.應收帳款在貸方應填入預收帳款科目,預收帳款如果在借方應合並到應收帳款.
5.待攤費用在貸方應合並到預提費用,如果預提費用在借方應合並到待攤費用.
6.其它基本上按總帳余額填列.
7.期初數就是上年度的期末數,一個會計年度不變的;如果是本年度剛建帳的,期初數為零.
利潤表就簡單多了,把損益類科目的發生額抄上去就可以計算出來了.
時間有限,有什麼問題再補充吧.

Ⅳ 利潤表是怎麼來進行編制的

編制步驟:
1、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總帳及明細賬,並進行賬賬核對、賬實核對及賬證核對。
2、保證所有會計業務均入賬的前提下,編制試算平衡表,檢察會計賬戶的正確性,為編制會計報表作準備。
3、依據試算平衡表損益類賬戶的發生額,結合有關明細賬戶的發生額,計算並填列利潤表的各項目。
4、檢驗利潤表的完整性及正確性,包括表頭部分的填制是否齊全、各項目的填列是否正確、各種利潤的計算是否正確。
5、有關人員簽字蓋章。
利潤表編制原理
利潤表編制的原理是"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平衡公式和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
在生產經營中企業不斷地發生各種費用支出,同時取得各種收入,收入減去費用,剩餘的部分就是企業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的對比情況就是企業的經營成果。如果企業經營不當,發生的生產經營費用超過取得的收入,企業就發生了虧損;反之企業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潤。會計部門應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並將核算結果編製成報表,這就形成了利潤表。
利潤編制的方法
計算利潤時,企業應以收入為起點,計算出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其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的形成的計算步驟為:
(1)以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凈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中:
主營業務凈收入=主營業務收入-銷售退回-銷售折讓、折扣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主營業務直接有關,先從主營業務凈收入中直接扣除,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2)從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中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計算出企業的營業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後,得出的營業利潤近似凈利的概念。公式中,將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作為營業利潤的扣減項目,意味著不僅主營業務應負擔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其他業務也應負擔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
(3)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上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凈額,計算出當期利潤總額,目的是考核企業的綜合獲利能力。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補貼收入
其中,
投資凈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外收支凈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所得稅,計算出當期凈利潤額,目的是考核企業最終獲利能力。
多步式利潤表的優點在於,便於對企業利潤形成的渠道進行分析,明了盈利的主要因素,或虧損的主要原因,使管理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有利於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比較;還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

Ⅵ 利潤表裡面的.生產成本怎麼算出來的

利潤表裡面應該沒有生產成本,只有主營業務成本,生產成本如果體現為在產品時,在資產負債表中以存貨的形式體現,如果月末結轉到產成品中,就成為產成品的構成部分,也是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中。

Ⅶ 企業月末結轉出來的主營業務成本數據時哪裡來的

企業月末結轉出來的主營業務成本數據時哪裡來的?

是不是由發出原材料結轉成生產成本,然後生產成本結轉成庫存商品,然後這個庫存商品的數就是我們月末結轉出來的主營業務成本呢?——是的。你說的順序非常正確。

但是金額卻是在逐步增加的。就是庫存商品轉主營業務成本的時候單價不變。
主營業務成本,是已銷售商品的存貨價值。
庫存商品A銷售了1000元,相應的存貨成本600元,取得主營業務收入1000,月末結轉成本,主營業務成本600

工業企業 月末結轉時主營業務成本怎麼計算?

這個太抽象了,不知道怎麼回答,建議給個具體點兒的例子

我們公司請的會計她月末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我看不懂,不知道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數字怎麼得來的。8月銷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確認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應結轉的的成本。本賬戶的借方登記本期銷售各種商品、提供勞務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貸方登記期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應無余額

會計月末結帳主營業務成本的多少從哪來的?

是工業還是商業,如果是商業,比較簡單,直接算賣出商品的進貨價格吧,如果是工業,就比較麻煩,一言兩句很難說清楚,簡單說,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庫存、製造費用等轉換出來的

速達3000軟體中進銷存月末結賬中主營業務成本從哪來的?

如果進銷存結合使用,軟體默認設置月末主營業務成本應該是你所有正常銷售貨品的成本的總合

主營業務成本的數據從何而來?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

通俗地講主營業務成本的數據 主要是從你們當月賬面上消耗的原料、電費、水費以及工資或者其他輔料而來,每月月底時你可以多跟老會計學習一下,也可以翻看一下以前月份的憑證,看看是怎樣結轉的。

祝好~~~

「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在月末時應無余額()。

對,都結轉至「本年利潤」的貸方

請問朋友們主營業務成本是怎樣結轉得來的?

對於一般製造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最主要部分,「主營業務成本」核算內容十分繁雜,又由於各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不盡相同,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生產經營特點設計不同的成本核算流程,因此,對它的審計確認相對其他項目更加復雜。筆者在審計中,經常發現一些企業人為擴大「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利用虛增「主營業務成本」以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那麼,採用何種有效的審計方法才能對「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審計確認呢?t一般小型製造企業的成本結轉流程為「各項要素費用→生產成本→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我認為,在了解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成本結轉流程的基礎上,根據成本的結轉流程,對各環節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進行確認,再審計確認各環節之間的結轉的正確性,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對「主營業務成本」中稅前扣除金額進行審計確認。
以下根據製造業企業產品成本結轉流程,對一些企業利用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偷稅的常用形式及相應的審計方法進行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一、「各項生產要素費用→生產成本」環節
一般製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的成本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以下就三個成本項目分別進行分析:
??一??「直接材料」項目,即「原材料→生產成本」環節
1、第一種形式:有的企業在沒有實際發生購貨業務的情況下,虛購原材料,增加原材料,然後作為生產領用轉入「生產成本」,導致虛增「生產成本→直接材料」金額,從而達到虛增產成品成本,虛增主營業務成本,以達到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目的。
主要審計方法:
??1??根據「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和對應的增值稅稅率,倒算出相應的金額,再根據企業的具體核算情況,估算出企業未取得可用於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票據的原材料購入金額。
??2??取得企業原材料「收發存」的台賬記錄、入庫單、驗收合格單、生產車間領料單、原材料盤點表等原材料購入和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它們的記錄是否一致,再審核賬簿記錄是否與以上原始憑證相一致。如果不一致,應查明原因。
?? 3??檢查購入原材料時相對應的負債,對於長期未付的應付款項,應查明為何未付的原因,可以檢查購貨合同等原始證據,必要時與負債方聯系,以確認該項負債是否真實存在。
2、第二種形式:生產領用原材料時,虛增原材料領用數量,導致虛增「生產成本」金額。
主要審計方法:
?? 1??獲取企業原材料「收發存」的台賬記錄、生產車間領料單、原材料盤點表、生產記錄等原材料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它們的記錄是否一致,再審核賬簿記錄是否與以上原始憑證相一致。
?? 2??根據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進行分析,如果該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與同行業的差別很大,即需分析其原因。
?? 二??「直接人工」項目,即「工資、福利費→生產成本」環節
有的企業發放生產工人工資不按規定通過「應付工資」會計科目,而是直接作以下分錄:借:生產成本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這樣「應付工資」科目貸方發生額就變小,造成一種計提較少工資的假象。有的企業虛增生產工人人數,以達到多提工資,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目的。
主要審計方法:
1、在審計中應將「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會計科目中列支的「工資」與「應付工資」中的計提數進行核對,檢查是否有不通過「應付工資」科目直接發放工資。
2、對於虛增生產工人人數,主要檢查簽訂勞動合同人數、考勤表及工資發放單,三者人數是否一致。
?? 三??「製造費用」項目,即「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環節
因為「製造費用」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有的企業虛增其發生額,如多計提折舊、多計提或攤銷修理費用等等,以便虛增產成品成本。
主要審計方法:對「製造費用」的項目進行逐個審計確認,一方面審計確認費用發生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對企業所得稅扣除辦法中限制扣除和不允許扣除項目的發生額進行確認。
二、「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環節
有的企業故意少轉完工產品數量,一方面可以使產成品單位成本增加,可以多結轉產品銷售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庫存商品賬面數量,使未開發票銷售而不入賬的這一部分產成品成本順利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主要的審計方法:
1、採用分析性測試方法:橫向與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產品單位成本相比;縱向與該企業以前年度成本相比;對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進行分析。
2、對於長期掛賬的已收款項,應查明對方付款的原因,是否為未入賬的已銷貨物的貨款?t可以檢查銷貨合同等原始證據,必要時可以進行與對方聯系,以確認該款項的性質。
三、「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環節
故意多轉產成品銷售數量或提高單位成本,以達到多轉主營業務成本的目的。主要審計方法是採用分析性測試方法分析,橫向與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銷售成本率相比;縱向與該企業以前年度銷售成本率相比。以銷售成本率明顯偏高的作為重點審計對象,審計確認銷售數量和單位成本。
總之,對「主營業務成本」的審計應根據成本的結轉流程,採用較多的分析性測試的審計程序以發現異常部分,對異常部分實行有的放矢的審計,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請問,月末哪些科目要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裡面

主營業務成本與主營業務收入是要相匹配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最終都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商業流通企業是否把水電費,工資也計入主營業務成本?月末怎麼結轉?

商品流通企業上述費用一般直接計入管理或銷售費用中不通過主營業成本科目核算。

閱讀全文

與利潤表的生產成本數據怎麼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信電視哪個市場好 瀏覽:442
成熟的男人和程序員應該選哪個 瀏覽:587
信息量是怎麼算 瀏覽:778
大數據什麼是績效考核 瀏覽:622
旅遊優惠信息哪裡看 瀏覽:600
高速倒車多久會收到信息 瀏覽:401
杭州聯通信息中心電話是多少 瀏覽:356
電力系統單機信息上傳是怎麼工作 瀏覽:68
東鳳最大的市場是哪個 瀏覽:97
杭州地鐵技術管理人員待遇怎麼樣 瀏覽:176
工廠合資技術分多少 瀏覽:986
羅馬交易所的幣是哪裡來的 瀏覽:343
為什麼交易貓發貨了沒反應 瀏覽:768
哪些渠道可以獲取到新店信息 瀏覽:280
系統技術升級中請稍後登錄什麼意思 瀏覽:334
產權轉讓怎麼交易 瀏覽:754
如何看懂產品的分析 瀏覽:958
如何把手薄數據做成表格 瀏覽:934
數據分析設計需要什麼軟體 瀏覽:80
小程序中wps編輯完成後如何保存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