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研究生論文的數據來源報告怎麼寫
一、 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人近視?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近視,與年齡有關系嗎?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並調查詢問同學,了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近視可能會引發的並發症。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近視的主要原因: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2 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 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 不合理飲食;
9 在車廂里看書
10 遺傳因素
11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2)在這里我想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
1看書時作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三)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3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4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煉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
㈡ 研究生論文中引用的數據如何標注文中提到一些調查數據、分析數據,專家要求寫明來源,怎樣標注。
論文一般都具備六要素,但有的論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讀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響表達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記敘的人稱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來敘述的是第一人稱,如《小桔燈》《孔乙己》等。採用第一人稱來寫,便於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
㈢ 百度出來的數據來源怎麼寫
其實論文的數據來源就是論文的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數據來源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1、數據來源格式要求: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2、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
所列數據來源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所列舉的數據來源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一篇文章的數據來源部分包括注釋和數據來源兩部分,注釋是有作者自己的解釋在其中;數據來源僅需列出參考書或論文的名稱、作者、出版社或發表的期刊、著作時間或期刊期數等。
注釋用圓圈1、2來標注,放腳注;參考文獻用[1][2]標注,放章節附註。
㈣ 畢業論文中訪談法怎麼寫
行為事件訪談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簡稱BEI),是一種開放式的行為回顧式探索技術,是揭示勝任特徵的主要工具。這是一種結合John C. Flanagan的關鍵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與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訪談方式,主要的過程是請受訪者回憶過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關鍵事例,其中包括:
(1)情境的描述;
(2)有哪些人參與;
(3)實際採取了哪些行為;
(4)個人有何感覺;
(5)結果如何,亦即受試者必須回憶並陳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㈤ 文獻數據來源怎麼寫
如果是論文要寫《文章名》,作者,發表刊物,發表時間
如果是數據要寫數據名、作者,發表刊物,發表時間
如果是從網上下的要寫數據名,作者,下載網址
比如電磁數據c,sge大學semble實驗室,數據下載官網
㈥ 論文數據來源怎麼註明
論文數據來源置於圖名稱的下方, 黑體,小五號。 如果數據來源於網站, 須寫明網址; 如果數據來源於期刊等論文按參考文獻的格式寫明。 如果圖是自創無須數據來源。
1、如果採用的數據是表格的形式,可以在表格的下方加上:資料來源於......
2、如果採用的數據是以文字的形式插入內容中,如[1]、[2],在最後的參考文獻中標注來源。
3、也有的數據是以文字的形式插入內容中,如[1]、[2],然後在每頁的下方插入腳注,表明數據的來源。
論文數據來源標注的格式:作者,作品的名稱,出版社,出版年份,引用頁碼,甚至可以將段落都標上去,盡量把引用的數據來源說明清楚。
(6)採用專家訪談法的數據來源怎麼寫擴展閱讀:
論文寫作注意事項:
1、論文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㈦ 寫論文時數據來源怎麼寫
寫論文的時候是要寫數據來源的,你的數據是怎麼來的你就怎麼寫,你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就把那本書的名字寫下來。
㈧ 調查數據來源怎麼寫
通過調查。數據來源,指的是所得到的數據的來源,按現行會計制度,對於賒銷商品代墊的運雜費,數據來源可以寫是通過調查得來的,觀察得來的,或者是實驗得來的。
㈨ 論文的資料來源怎麼寫
一、數據來源格式要求: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二、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所列數據來源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所列舉的數據來源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參考文獻格式
(1)文後參考文獻不編序號,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參考的先後順序排列。
(2)文後參考文獻不注頁碼。
(3)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及次序與注釋基本相同。
1)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也反映出該論文的起點和深度。
2)著錄參考文獻能方便地把論文作者的成果與前人的成果區別開來。
3)著錄參考文獻能起索引作用。
4)著錄參考文獻有利於節省論文篇幅。
5)著錄參考文獻有助於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文摘計量學研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論文
㈩ 數據來源單位怎麼填寫
詳細寫明即可
系統外的數據來源主要包括:業務資料,如與業務經營活動有關的各種單據、記錄;經營活動中的各種統計報表;各種財務、會計核算和分析資料。
二手數據相對於一手數據具有搜集方便、數據採集快、採集成本低等優點。 且這些搜集到的數據資料作用也非常廣泛,除了分析要研究的問題之外,這些資料還可以提供研究問題的背景,幫助研究者更好地定義問題,檢驗和回答某些假設和疑問,尋找研究問題的思路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