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pp growing的數據是怎麼來的
我只能說目前所有類似的第三方的廣告監測工具的數據都是通過爬蟲來的,而不是自己的造的,至於怎麼爬蟲,我也不知道,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和方法去獲取數據源頭。
我接觸過bigbigads這個裡面的一個運營,現補充一下,bigbigads也是一個剛出來的廣告監測工具,主要是針對國內,詳細的了解自己網路去看一下就知道了。他當時說的是技術通過模擬不同的終端採集數據,然後把數據解析出來,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整合就是我們看到的很多不同廣告類型的分類。
反正如果不懂技術的話很難搞清楚其中的原理,深究的話建議學下python語言吧。
⑵ 對Flex的理解
首先明確一點是, flex 是 flex-grow、flex-shrink、flex-basis的縮寫 。故其取值可以考慮以下情況:
flex 的默認值是以上三個屬性值的組合。假設以上三個屬性同樣取默認值,則 flex 的默認值是 0 1 auto。同理,如下是等同的:
當 flex 取值為 none,則計算值為 0 0 auto,如下是等同的:
當 flex 取值為 auto,則計算值為 1 1 auto,如下是等同的:
當 flex 取值為一個非負數字,則該數字為 flex-grow 值,flex-shrink 取 1,flex-basis 取 0%,如下是等同的:
當 flex 取值為一個長度或百分比,則視為 flex-basis 值,flex-grow 取 1,flex-shrink 取 1,有如下等同情況(注意 0% 是一個百分比而不是一個非負數字):
當 flex 取值為兩個非負數字,則分別視為 flex-grow 和 flex-shrink 的值,flex-basis 取 0%,如下是等同的:
當 flex 取值為一個非負數字和一個長度或百分比,則分別視為 flex-grow 和 flex-basis 的值,flex-shrink 取 1,如下是等同的:
flex-basis 規定的是子元素的基準值。所以是否溢出的計算與此屬性息息相關。flex-basis 規定的范圍取決於 box-sizing。這里主要討論以下 flex-basis 的取值情況:
auto:首先檢索該子元素的主尺寸,如果主尺寸不為 auto,則使用值採取主尺寸之值;如果也是 auto,則使用值為 content。
content:指根據該子元素的內容自動布局。有的用戶代理沒有實現取 content 值,等效的替代方案是 flex-basis 和主尺寸都取 auto。
百分比:根據其包含塊(即伸縮父容器)的主尺寸計算。如果包含塊的主尺寸未定義(即父容器的主尺寸取決於子元素),則計算結果和設為 auto 一樣。
舉一個不同的值之間的區別:
主軸上父容器總尺寸為 600px
子元素的總基準值是:0% + auto + 200px = 300px,其中
伸縮放大系數之和為: 2 + 2 + 1 = 5
剩餘空間分配如下:
而 item-2 基準值取 auto 的時候,根據規則基準值使用值是主尺寸值即 100px,故這 100px 不會納入剩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