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暫估入庫的根據從何而來啊
暫估入庫的根據會計實質大於形式原則
發票只是貨物交易得表現形式,貨物得所有權轉移才是實質
當貨物已到而發票未收到時就要進行估價入庫
② 暫估入庫核算的步驟
下面假設採用實際成本法核算1、暫估入庫(基於暫估外購入庫單)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暫估)
月底,確認暫估金額(基於暫估外購入庫單)
借:在途物資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2、次月收到發票,先沖回(基於暫估外購入庫單)
借:在途物資(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紅字)
次月收到發票,結算入賬(基於已結算的外購入庫單)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結算)
3、次月收到發票,結算入賬(基於已結算的采購發票)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③ 什麼是暫估入庫啊,在什麼情況下暫估入庫啊
暫估入賬指的是企業購買商品,商品已經驗收入庫,但是企業還沒有收到發票,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暫估入庫只出現在已經驗收入庫的商品,但是月末沒有收到發票的情況下。暫估入庫的會計分錄為: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賬款。成本是不可以暫估的,需要根據實際發生數入賬。
(3)暫估入庫數據怎麼來擴展閱讀:
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必須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因此,首先應當按照上述規定暫估入賬,然後,與其他正常入庫入賬的庫存商品一樣,一並計算庫存商品發出(包括說的銷售出庫)成本。編制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發票後的處理:
次月初,沖回暫估入庫成本,以紅字編制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取得發票後,編制正式入帳分錄: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公司 等
④ 暫估成本的金額怎麼來的
《財政部關於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財會[2016]22 號)
第二條第(二)項第 4 目規定,一般納 稅人購進的貨物等已到達並驗收入庫,但尚未收到增值稅扣 稅憑證並未付款的,應在月末按貨物清單或相關合同協議上 的價格暫估入賬,不需要將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暫估入賬。 因此,你單位根據合同金額暫估入賬時,入賬金額不包 含增值稅進項稅額。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 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1 年第 34 號)
第六條規定,企業當年度 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 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 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因此,你單位在預繳季度企業所得稅時,可以按照賬面 金額核算成本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但在匯算清繳時應 取得供貨方開具的增值稅發票,否則需要做納稅調整
⑤ 用友T3暫估入庫操作流程(具體軟體中的操作流程)
提供暫估核算方式有三種:月初回沖;單到回沖;單到補差。
月初回沖處理流程:
1.月末核算系統結賬前,需要對采購中所有暫估采購入庫單進行暫估成本錄入,系統會自動將所錄入的單價回填至各張采購入庫單中。
2.在核算中對進行錄入暫估成本的入庫單進行單據記賬。
3.核算月末結賬
4.下月初,在核算系統中會自動生成與此處對應的紅字回沖單。
5.當下月收到采購發票時,在采購中進行采購結算。
6.核算中執行結算成本處理,自動生成相應的藍字回沖單。
位置:點擊錄入,雙擊單價,輸入暫估單價,點擊保存。退回採購中瀏覽采購入庫單;自動反添出單價,對采購入庫單執行了暫估錄入成本完畢以後,執行單據記賬:點擊正常單據記賬、全選、點擊記賬、退出。
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再追問哦,記得採納加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