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股最近為何一直下跌是宏觀經濟面臨崩潰了嗎
我國的股市比較復雜,不過股市都是在炒「預期」;
一、前一段的走牛因為國家的四萬億的及政府其它措施的共同拉動。
二、最近的下調則是國家壓制產能過盛;打壓樓市;通過超級大盤股的發行及增發吸收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紙幣以防止嚴重通貨膨脹引起的中級調整;
三、宏觀經濟遲早會面臨崩潰的,現在還為時尚早。沒有人能夠准確預測出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同樣經濟崩盤的時間不要隨便預測,但是中國經濟崩盤是可以預期的!由不懂經濟與腐敗伴隨的獨彩領導管理經濟崩盤是必然的!
四、建議關注資源類股票,當在日線上出現兩三個不段抬高的低點時再殺入!
五、不知道您做股票有多久了,如果您沒有決心長期做,且把它做為一個重要投資選項的情況下不要盲目進入!做自己最喜歡最熟悉的事業是最好的!!!
『貳』 國盛宏觀:三季度GDP增速為何低於預期
事件: 2020年三季度GDP同比4.9%(前值3.2%,預期5.2%),前三季度累計增長0.7%(上半年-1.6%);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6.9%(前值5.6%);1-9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0.8%(前值-0.3%),其中:房地產投資同比5.6%(前值4.6%),基建投資2.4%(前值2.0),製造業投資同比-6.5%(前值-8.1%);9月社零同比3.3%(前值0.5%)。
核心觀點: 四季度GDP增速大概率繼續回升,密切跟蹤地產、消費、就業和「十四五」規劃。
1 、三季度經濟繼續回升,為何 GDP 增速略低於預期? Q3實際GDP當季增速4.9%,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2%。一方面,三季度經濟繼續回升,主支撐有三:1)出口持續超預期;2)地產維持高景氣;3)服務業加速修復。另一方面,三季度GDP增速略低於預期,原因可能也有三:1)服務業實際恢復程度可能略低於預期;2)建築業增幅可能略低於預期;3)統計局GDP核算的生產法和基於需求端的支出法之間存在偏差。隨著疫情影響減退,Q4經濟將保持回升態勢;在基數效應影響下,2021年Q1多數經濟指標的同比增速將出現跳升,Q2開始同比增速將逐漸降低,2021年全年GDP增速將顯著提升。
2 、生產端:工業生產高位上行,服務業修復小幅加速。 三季度工業生產高位上行,需求回暖推動生產端突破前期瓶頸。9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升至6.9%,大幅好於預期,主因應是內外需求強勁,此外工作日同比增多、季末跳升等因素也可能發揮作用。其中製造業、內需相關行業升幅較大, 汽車 、電氣設備製造維持高位。預計Q4生產端將維持高位,2021年也將繼續反彈。
3 、消費端:復甦斜率提升,疫情壓制減輕。 三季度消費端持續修復,9月消費增速高於預期,復甦斜率有所提升。其中 汽車 維持高增,必選消費、石油製品、傢具建材回升較多;餐飲消費延續反彈,疫情壓制明顯減輕。在基數效應和經濟復甦支持下,預計Q4至2021年消費仍將保持回升態勢,但考慮到疫情約束仍存,2021年消費在去除基數效應後可能仍偏弱。
4 、就業端:持續好轉,結構性壓力仍大。 三季度調查失業率維持震盪回落態勢,但大學生等重點群體的結構性就業壓力仍大,9月全國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主要為新畢業大學生)調查失業率比8月下降2.4個點,比去年同期仍高4個點。
5 、投資端:地產景氣出現回落跡象,製造業延續反彈,基建再度低於預期
>房地產銷售高位回落,開發放緩,投資維持高位。三季度地產銷售、投資均較上半年大幅回升。但9月當月地產銷售增速高位回落,開發環節全面放緩,新開工施工均轉跌。地產投資增速維持高位,可能受到土地購置費上行的支撐。考慮到7月份以來地產政策和貨幣環境持續收緊,結合本月地產景氣已出現放緩跡象,預計Q4及2021年地產景氣度可能趨於回落。
>製造業投資延續反彈,有超預期上漲的可能。三季度製造業投資延續修復,但累計跌幅仍大。9月製造業投資當月增速小幅回落至3%,主因上月的低基數恢復正常。其中內需相關的食品加工、 汽車 製造和疫情相關的醫葯、紡服增速提升較多。預計製造業投資將隨經濟復甦延續修復態勢,且在庫存周期趨於回升,出口保持高增、疫情影響減退等支持下,有超預期上漲的可能。
>基建投資再度低於預期,受制於到位資金和地方政府積極性。三季度基建投資當月增速一路下滑,9月基建投資當月同比跌至4.8%,再度低於預期,除了7月南方洪水擾亂節奏,主因可能是棚改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等的分流效應,也應和地方政府積極性相關。隨著經濟繼續回暖,Q4至2021年基建投資發力的必要性可能會下降,新基建將繼續成為主方向。
6 、維持前期觀點,四季度資產價格面臨的宏觀情形是: 經濟復甦向上但斜率受制約(利好盈利修復)+寬松未轉向但流動性邊際收緊(推動利率上行)+通縮但PPI觸底上行(基建地產鏈的周期品價格)+改革提速但更注重資本市場 健康 運行(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受制於就業端結構性壓力仍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仍大等不確定因素,我們認為政策最寬松的時候已過、但並未實質轉向,當前仍是「經濟上、政策穩」,短期可跟蹤10月底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
風險提示: 疫情演化超預期,外部環境惡化超預期,政策力度不及預期。
正文如下:
一 、 三季度GDP繼續回升,為何略低於預期?
前三季度GDP累計增速轉正,Q3當季增速小幅低於市場預期。2020年前三季度GDP實際累計增速0.7%,較上半年的-1.6%回升了2.3個百分點,累計增速轉正反映前期疫情沖擊造成的生產損失已基本得到彌補。三季度GDP實際當季增速4.9%,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2%,較Q2的3.2%反彈1.7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去年同期6%的水平。
三大產業累計增速全部回正,三產修復快於二產。Q3第二產業增加值當季增速從Q2的4.7%回升1.3百分點至6.0%,累計增速反彈至0.9%;第三產業增加值當季增速從Q2的1.9%回升2.4個百分點至4.3%,累計增速反彈至0.4%。Q3第三產業增速升幅最大,主因我國疫情持續受控,居民信心恢復,線下消費、服務消費加速回暖。
三季度GDP增速繼續回升,其主要支撐因素有三:
1)出口持續超預期。Q2以來我國出口連續5個月超預期,增速不斷抬升,其前期主因防疫物資拉動,後期主因歐美迅速解封帶來的外需回暖,以及我國工業生產迅速恢復形成的相對優勢。同時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前期內需較弱等因素,進口增速持續低位徘徊。進出口兩方面造成Q2以來凈出口持續反彈,貿易差額累計增速由Q1的-81.9%回升至9月末的10.8%,已經接近近年來平均水平。在全球經濟復甦、歐美疫情再反彈和低基數的支持下,2021年出口增速大概率進一步走高。(具體請參考前期報告《年底前出口有望保持高位,明年呢?》)
2)地產維持高景氣。疫情發生後我國貨幣政策轉向寬松,多地出台地產支持政策,推動商品房銷售3月後大幅反彈,地產投資也隨之回升,Q3貨幣政策和地產政策雖然均趨於收緊,但地產市場仍然維持較高景氣。從當月增速看,8月地產銷售當月增速創2017年下半年以來新高,地產投資也已超去年水平。從累計增速看,地產銷售和投資的絕對規模也已接近去年水平,疫情造成的沖擊已經基本恢復。
3)服務業加速修復。Q3與上半年的最大不同在於線下消費、服務業開始加速修復,主因我國疫情持續受控,政府防疫措施有序放鬆,居民信心逐步恢復。由此帶來需求端加速追趕供給,供需分化趨於收斂,釋放經濟增長動能。
為何三季度GDP略低於預期?
Q3GDP當季增速略低於此前市場一致預期的5.2%左右,我們認為原因可能有三:
1)服務業實際恢復程度可能略低於預期。首先 , Q3服務業雖然已經開始加速修復,但疫情約束尚未完全解除,較去年水平仍然偏低,餐飲 旅遊 等行業的實際收入恢復水平可能也低於直觀的人流水平。比如十一假期的 旅遊 數據實際上只修復了七、八成,與眾多景區遊客爆滿、堵車的直觀印象尚有差距。其次,受7月份以來房地產政策收緊和9月股市調整的影響,地產和金融行業的修復程度可能也略低於預期。
2)建築業增幅可能略低於預期。受前期南方雨季拖累、棚改債分流等因素影響,Q3基建投資增速持續下行,且低於預期。同時受政策收緊等影響,9月地產施工增速也出現回落,二者可能導致建築業修復程度也偏低。
3)GDP核算的生產法和日常預測的支出法之間存在統計誤差。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季度GDP是以生產法為基礎核算的結果,而市場日常預測所用的消費、投資、進出口等需求端數據對應測算的是支出法GDP,二者之間會存在一定誤差。
總體看,Q3我國宏觀經濟繼續修復,就業壓力較上半年已經得到明顯緩解。往後看,隨著疫情影響減退,Q4經濟將保持回升態勢;在基數效應影響下,2021年Q1多數經濟指標的同比增速將出現跳升,Q2開始同比增速將逐漸降低,2021年全年GDP增速將顯著提升。
二 、 生產端:工業生產高位上行,服務業修復小幅加速
9月工業生產高位上行,增速大幅好於預期,主因應是內外需求強勁,工作日同比增多、季末跳升等因素也可能發揮作用。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1.2%,較上半年回升2.5個百分點;9月當月同比6.9%,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5.8%。9月工業增加值在基數較高(2019年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5.8%)的情況下增速繼續抬升,可能反映了出口高增疊加服務業加速修復帶來的強勁需求,另外可能也與9月工作日天數比去年同期多2天、季末跳升的統計特徵有關。服務業修復小幅加速,9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至5.4%,回升斜率較上月抬升,反映疫情對服務消費的約束進一步減退。
分行業看,多數行業增速提升,製造業、內需相關行業升幅較大, 汽車 、電氣設備製造維持高位。9月製造業回升幅度較大,采礦業溫和修復,公用事業增速下跌。其中食品加工製造、運輸設備、非金屬礦物等行業增速回升較大,可能受到內需回暖帶動;電熱燃水、有色冶煉、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速回落較多。
三 、 消費端:復甦斜率提升,疫情壓制明顯減輕
消費增速高於預期,復甦斜率提升。1-9月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7.2%,較上半年回升4.2個百分點;9月社零當月同比3.3%,較前值回升2.8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的2.3%,復甦斜率明顯提升,反映了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受控和經濟持續復甦,居民消費信心和意願開始加速恢復。
分項看, 汽車 維持高增,必選消費、石油製品、傢具建材回升較多。9月限額以上社零中多數分項增速提升,其中必選消費中的煙酒飲料、服裝、葯品提升較多,反映居民外出、社交活動明顯增加。可選消費中的石油製品、傢具建材增速提升較多。 汽車 消費增速微跌,但已經連續第3個月維持兩位數增長,表現較為強勁,主要受經濟回暖、出行習慣改變、消費信心改善等因素推動。
餐飲消費延續反彈,疫情壓制明顯減輕。9月商品零售當月同比4.1%,餐飲收入同比下跌2.9%,降幅較上月收窄4.1個百分點,修復斜率均有所提升,與服務業生產修復加速相互驗證,顯示疫情對住宿餐飲業等接觸性、聚集性消費的壓制明顯減輕。
往後看,在基數效應和經濟復甦和支持下,Q4至2021年消費預計仍將保持回升態勢,但考慮到疫情約束仍存、前期疫情對居民收入、儲蓄意願的沖擊等因素,預計2021年居民消費在去除基數效應後仍然偏弱。
四、就業端:持續好轉,結構性壓力仍大
9月調查失業率小幅回落。9月城鎮調查失業率5.4%,較8月繼續回落0.2個百分點,延續了3月份以來的震盪回落態勢。9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同比下降18.2%,較前值繼續回升,仍處於深度收縮區間。1-9月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較上年同期少增199萬人,就業規模萎縮程度繼續收窄。
大學生等重點群體的結構性就業壓力仍大。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全國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主要為新畢業大學生)調查失業率比8月下降了2.4個點,比去年同期仍高4個百分點,反映隨著就業季逐漸結束,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有所減輕,但較去年壓力仍大。
五、 投資端:地產景氣出現回落跡象,製造業延續反彈,基建再度低於預期
地產銷售高位回落,開發全面放緩,投資維持高位
地產銷售增速高位回落。1-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1.7%,較上半年大幅回升6.7個百分點。9月當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當月同比分別為7.3%、16.0%,較前值分別大幅回落6.4、11.1個百分點,但仍高於近年來平均水平。1-9月土地購置面積累計同比-2.9%,較前值回落0.5個百分點,而土地購置價款則延續震盪上行。
地產投資增速維持高位,可能受到土地購置費上行的支撐。1-9月地產投資累計同比5.6%,較上半年提升3.7個百分點;9月當月同比增速12.0%,較前值微漲0.2個百分點。開發環節全面放緩,新開工施工均轉跌。1-9月房屋新開工、施工、竣工面積累計同比為-3.4%、3.1%、-11.6%,分別較前值變動0.2、-0.2、-0.8個百分點,其中新開工和施工的當月增速是三季度以來首次轉跌。
7月份以來地產政策持續收緊,地產景氣度可能趨於回落。7月24日,中央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議,標志著本輪房地產政策調控的開啟;8月住建部連續召開兩場會議,收緊地產調控,確立「三道紅線」。疊加貨幣政策回歸中性,長期利率水平趨於上行,房企融資環境收緊。兩方面因素作用下,9月地產銷售和開發環節均出現了明顯放緩,傳統的「金九銀十」並未出現。9月地產投資雖暫時維持高位,可能是受到前期土地購置費用分批計入的支撐,實際建安投資可能也趨於回落。
往後看,考慮到地產政策和貨幣環境的收緊,結合地產銷售和開發環節已經出現放緩跡象,我們預計四季度及2021年地產市場景氣度可能趨於回落。
製造業投資延續反彈,有超預期上漲的可能
製造業投資延續反彈,當月增速回落主因基數恢復正常。1-9月製造業投資同比-6.5%,較上半年提升5.2個百分點,修復斜率仍趨放緩。9月當月製造業投資增速回落2個百分點至3%,主因上月的低基數效應消失。1-9月民間投資同比-1.5%,較前值提升1.3個百分點,9月BCI企業投資前瞻指數較前值微跌,仍處於近年來平均水平。
分行業看,內需相關的食品加工、 汽車 製造和疫情相關的醫葯、紡服等行業投資增速提升較多。其中內需相關與工業增加值相應行業表現類似,主要反映的應是內需加速回暖;而醫葯、紡織業投資增速提升可能與歐美疫情再度爆發有關。
往後看,預計製造業投資將隨經濟復甦而延續修復態勢,且在庫存周期趨於回升,出口保持高增、疫情影響減退等因素的支持下,有超預期上漲的可能。
基建投資再度低於預期,受制於到位資金和地方政府積極性
基建投資增速繼續放緩。1-9月廣義、狹義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分別為2.4%、0.2%,分別繼續較前值回升0.4、0.5個百分點,回升幅度較上月有所收窄;9月廣義、狹義基建投資當月同比分別為4.8%、3.2%,增速較上月小幅回落。
基建增速持續低於預期,主因到位資金減少和地方政府積極性。Q2以來,基建投資當月增速由5月的10.9%一路下滑至9月的4.8%,除了7月南方洪水擾亂節奏,基建增速在8、9月專項債融資大幅回升的環境下繼續下行,反映相應資金並未落實到基建投資項目上,棚改債重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地方政府財政仍較緊張造成的分流效應可能是重要拖累;此外,近年來地方政府的實際積極性一直是基建回升的制約因素。往後看,隨著經濟繼續回暖,Q4至2021年基建投資發力的必要性可能會下降,新基建將繼續成為主方向。
風險提示 疫情演化超預期,外部環境惡化超預期,政策力度不及預期。
『叄』 2013年為什麼黃金白銀跌這么多這幾天跌了150個點了!我們這些在銀行做紙黃金紙白銀的怎麼辦
你好,
我是國際金融注冊分析師陳才華,網路名片步步金鑫。
2013年,黃金白銀下跌的原因解釋。
黃金或遭央行拋售
油價和銅價的下跌或部分歸因於糟糕的經濟數據, 但為何利空的數據沒有像以往般支持貴金屬反彈,為何在美元表現疲軟的情況下黃金卻突然跳水,這一切或許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對黃金多頭而言,過去的一周應該是失望的,高盛,德意志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等多家大型投行先後下調了對今年黃金價格的預期,就連一向看好黃金前景的德意志銀行也將未來12個月金價預期從1856大幅下調至1637美元,再加上塞普勒斯央行可能出售黃金的謠言甚囂塵上,深深刺痛了投資者的信心,在如此悲觀的氛圍之下,投資者可能大舉拋售黃金也就不難以理解,再加上下跌本身可能觸發了技術性賣盤 (這將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 ,上述因素或共同造就了今晚的全面崩盤。更進一步,如果我們將分析視角放到更宏觀的領域,就能更清楚的認識到今晚的下跌只是過去數月慢慢熊市的其中一環。
自年初以來大多數美國宏觀數據都超過預期,美國經濟有望加速復甦已經成為多數投資者的共識,一方面經濟復甦將導致實際利率上升,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將增加,另一方面經濟復甦也意味著美聯儲終將撤出量化寬松,預期到黃金價格完全沒有收益空間的投資者早已開始撤離黃金市場並逐漸轉為看空,年初以來黃金ETF SPDR的持倉量從1350噸下降12.5%至1181噸,黃金非商業期貨空頭合約從5.1萬張大幅增加61.6%至8.24萬張合約就是最好的明證。所以在投資者對黃金失去信心,投資需求大幅下降的過程中,黃金價格出現類似於周五的暴跌也就在情理之中。事實上,當前階段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是,黃金是否還會繼續下跌?由於美國宏觀數據的改善仍在持續,金價擊穿長期盤整區間底部後可能吸引更多空頭進場,所以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偏向於肯定。
由於擔憂央行出售黃金,導致金價下跌。創下了近期單日最高跌幅,接近80個點。單就目前的趨勢而言,依然是處於下跌的。白天早間就來了一個70個點的跌幅。下方重點關注1425--1428這里。上方關注阻力位1450--1465.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近期股市大盤下跌、政策面及宏觀影響因素分析
近期股市大跌的原因:一是國際版即將推出,對股市是沉重打擊,二是宏觀經濟下滑,影響投資者做多情緒,三是16省市乾旱,農副產品價格持續上漲,5月物價指數將創新高,通脹壓力大,管理層將採取加息措施,干擾股市。四是央行重啟貨幣調控措施,又開始發行3年期票據,近期有可能加息。五是國際經濟形勢不佳,歐洲經濟下滑,亞洲經濟動盪不穩,美國經濟也不穩定。
『伍』 全年宏觀經濟數據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一、宏觀經濟走勢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宏觀經濟走勢是影響證券市場大盤走勢的最基本因素。證券市場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宏觀經濟的大環境中發展,同時又服務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說,股市的運行與宏觀的經濟運行應當是一致的,經濟的周期決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變化反映了經濟周期的變動。經濟周期包括衰退、危機、復甦和繁榮四個階段,一般來說,在經濟衰退時期,股價指數會逐漸下跌;到經濟危機時期,股價指數跌至最低點;當經濟復甦開始時,股價指數又會逐步上升;到經濟繁榮時,股價指數則上漲至最高點。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但這並不代表兩個周期是完全同步的。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股市的波動也存在著自身特有的規律,在實際運行中,股市周期反映經濟周期有著獨特的特點,從而造成了股市周期與經濟周期不同步,甚至背離的現象。二、貨幣供應量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一般是呈正相關關系,即貨幣供應量增大使股票價格上漲,反之,貨幣供應量縮小則使股票價格下跌。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一般是呈正相關關系,但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政府一般會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這就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同期,企業經理和投資者不能明確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難預料將來盈利水平,他們無法判斷與物價有關的設備、原材料、工資等成本的上漲情況,從而引起企業利潤的不穩定,對證券市場造成不良影響。三、利率變動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利率變動與股價變動成反相關關系。只要通貨緊縮的趨勢繼續延續,經濟低迷,政府就不會坐視不管,政府要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力度,以此來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些影響的特點:1.經濟因素的變動,會先在證券市場有所體現。2.兩者相輔相成,對經濟的預期會影響對證券市場的預期,反之亦然。3.由於經濟因素造成的證券市場的波動,在短期內難以消除。
『陸』 宏觀經濟指標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宏觀經濟中的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會對證券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實施,擴大政府采購,加大政府投資公路,橋梁等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社會的總需求,從而刺激股市的上漲,反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減少政府采購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股市下跌。
如果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比如,提高利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銀行的存款收益,吸引大量的資金流入銀行,減少社會上的流動貨幣,以及股市的流動資金,這將會導致股市下跌,反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比如,降低利率,這會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增加社會上的流動貨幣,間接的增加股票市場上的流動資金,促使股市上漲。
同時,經濟周期也會對股市產生影響,比如,當經濟處於蕭條時,股市會下跌,處於低迷狀態,而經濟處於繁榮時,股市會上漲,進入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