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萬方,CNKI,EI,讀秀 這四個資料庫的優劣勢
1、EI資料庫: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它收錄論文的題錄、摘要,並以主題詞、分類號進行標引深加工。外文較多。
2、讀秀資料庫:號稱最大的中文書籍資料庫,又開發了其它的庫,如期刊、文檔,報紙等。
3、萬方資料庫的特點:一個字「精」。科技文獻都是精品,萬方的醫葯資料庫,權威性高。外文靠的是文獻傳遞。
4、CNKI資料庫:一個字「全」。收錄量與期刊數是最全的,也是目前發展最好的中文期刊全文資料庫。
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CNKI工程集團經過多年努力,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
萬方資料庫是由萬方數據公司開發的,涵蓋期刊、會議紀要、論文、學術成果、學術會議論文的大型網路資料庫;也是和中國知網齊名的中國專業的學術資料庫。
萬方會議論文:《中國學術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是國內唯一的學術會議文獻全文資料庫,主要收錄1998年以來國家級學會、協會、研究會組織召開的全國性學術會議論文,數據范圍覆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林、醫學等領域,是了解國內學術動態必不可少的幫手。
㈡ 「知網」、「維普」、「萬方」有什麼區別
一、創立時間不同
1、知網是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
2、維普網創建於2000年。
3、萬方資料庫《中國企業、公司及產品資料庫》始建於1988年。
二、定位不同
1、知網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並正式啟動建設《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CNKI網格資源共享平台。
2、維普網是全球著名的中文專業信息服務網站,以及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文獻服務網站。
3、萬方資料庫是由萬方數據公司開發的,涵蓋期刊、會議紀要、論文、學術成果、學術會議論文的大型網路資料庫;
三、內容資源不同
1、中國知網服務內容包括:
(1)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提供CNKI源資料庫、外文類、工業類、農業類、醫葯衛生類、經濟類和教育類多種資料庫;
(2)數字出版平台:提供學科專業數字圖書館和行業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平台由個人數字圖書館、機構數字圖書館、數字化學習平台等。
(3)文獻數據評價:主要統計內容包括:A、中國正式出版的7000 多種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發表的文獻量及其分類統計表;B、各期刊論文的引文量、引文鏈接量及其分類統計表;C、期刊論文作者發文量、被引量及其機構統計表;D、CNKI中心網站訪問量及分IP地址統計表。
(4)知識檢索::文獻搜索、數字搜索、翻譯助手、圖形搜索、專業主題、學術資源、學術統計分析。
2、維普網服務內容包括:
維普網一直致力於對海量的報刊數據進行科學嚴謹的研究、分析,採集、加工等深層次開發和推廣應用。現公司的業務范圍已涉及資料庫出版發行、知識網路傳播、期刊分銷、電子期刊製作發行、網路廣告、文獻資料數字化工程以及基於電子信息資源的多種個性化服務。
3、萬方資料庫服務內容包括:
(1)成果專利:國內的科技成果、專利技術以及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
(2)中外標准:國家技術監督局、建設部情報所提供的中國國家標准、建設標准、建材標准、行業標准、國際標准、國際電工標准、歐洲標准以及美、英、德、法國國家標准和日本工業標准等。
(3)科技文獻:包括會議文獻、專業文獻、綜合文獻和英文文獻,涵蓋面廣,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4)機構:包括我國著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信息機構的信息。
(5)台灣系列:內容為台灣地區的科技、經濟、法規等相關信息。
(6)萬方學位論文:資料庫收錄我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
(2)萬方和中國知網哪個資料庫大擴展閱讀:
知網工程的具體目標:
1、大規模集成整合知識信息資源,整體提高資源的綜合和增值利用價值;
2、建設知識資源互聯網傳播擴散與增值服務平台,為全社會提供資源共享、數字化學習、知識創新信息化條件;
3、建設知識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平台,為社會各方面提供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的信息化手段;
4、為知識資源生產出版部門創造互聯網出版發行的市場環境與商業機制,大力促進文化出版事業、產業的現代化建設與跨越式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國知網
網路-維普網
網路-萬方資料庫
㈢ 中國知網,萬方,維普區別
中國知網,萬方,維普區別在於資料庫、收錄年限、數據處理效率的不同。具體如下:
1、資料庫內容不同:
知網從1994年起,收錄了6000多種期刊,其中有5400多種是全文期刊,約664萬篇全文。以收錄核心期刊和專業期刊為主,共9大系列126個專題。
維普1989年至1999年收錄期刊達7000餘種,2000年以來達到12000餘種,幾乎涵蓋全部國內中文出版物。內容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
萬方1998年以來共收錄期刊2700餘種,約30餘萬篇全文。學科分為基礎科學、人文科學、醫葯衛生、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比例高。內容以科技信息為主,兼顧人文,適合工科或理工科院校。
2、收錄年限不同:
知網:主要為1994年至今,但有3500餘種期刊回溯至創刊年。
維普:收錄期刊的年限為1989年至今。
萬方:收錄期刊的年限1998年。
3、數據處理效率不同:
知網:論文類「每日更新」,其他大多數資料每月更新,針對全庫更新。
萬方:不定期更新,更新量不定。
維普:半月更新。
㈣ 有知道萬方和知網哪個更好用的嗎
知網、萬方是國內兩大數據庫,其實本質來說都是一樣的。
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
內容包括
分類統計
本系統的主要統計內容包括:A.中國正式出版的7000多種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發表的文獻量及其分類統計表;B.各期刊論文的引文量、引文鏈接量及其分類統計表;C.期刊論文作者發文量、被引量及其機構統計表;D.CNKI中心網站訪問量及分IP地址統計表。
知識檢索
文獻搜索:精確完整的搜索結果、獨具特色的文獻排序與聚類。
數字搜索:「一切用數字說話」,CNKI數字搜索讓您的工作、生活、學習和研究變得簡單而明白學術趨勢關注學術熱點,展示學術發展歷程,發現經典文獻。
專業主題
168個專業主題數字圖書館,各領域學者均有屬於自己的專業知識搜索引擎大眾熱點特色熱點話題,幫您了解大眾關心的熱點知識。
㈤ 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都是綜合性的大型資料庫,收錄有多種類型的文獻
您好,資料庫因其能快、准、全地為人們提供所需信息而愈來愈被廣泛使用。在我國目前被廣泛使用的國產資料庫有: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國知網和維普資料庫等,其中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以下簡稱萬方數據) 和中國知網的信息資源更加豐富。這兩個資料庫以其海量數據資源為基礎,在提供傳統的信息服務的同時,還因為用戶提供信息分析、學術不端檢測等增值信息服務而成為眾多資料庫中的姣姣者。
學術期刊文獻檢索欄位對比分析:萬方數據學術期刊檢索特有欄位為:被引用次數、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有無全文。DOI是數字化對象的邏輯標識符,對所標識的數字對象(如文本、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等),具有唯一性;且一經產生和分配就永久不變,不隨其所標識對象屬性(如版權所有者、存儲地址等) 的改變而改變,即DOI 具有永久性。由於DOI 的唯一性和永久性,使得DOI具有追蹤文獻當前地址和參考文獻鏈接的能力。因此,當用戶以DOI作為檢索入口,既可以得到該DOI所標識資源的完整的書目信息(文摘、題錄)和文獻全文,還可得到該對象所引用文獻的書目及正文信息,以及所有與該資源有關的資源的URL鏈接,且不論這引用文獻與被引文獻是否在同一個資料庫中或為同一個出版商所有;可以保證即使所鏈接的資源的存儲地址或版權所有者發生變化,用戶仍能找到所需的信息;因此DOI檢索在網路信息檢索、尤其是在參考文獻鏈接檢索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中國知網學術期刊檢索特有欄位為:更新時間、來源類別;全文。更新時間檢索有利於檢索資料庫中的最新文獻,有利於反義詞跟蹤課題檢索時避免重復檢索。來源類別檢索將期刊分為: 全部期刊、SCI 來源期刊、EI期刊和核心期刊。來源類別的選擇有利於用戶控制期刊檢索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