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鍵是什麼
外鍵是該表是另一個表之間聯接的欄位(外鍵必須為另一個表中的主鍵)
外鍵的用途是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它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實體完整性,確保每個實體是唯一的(通過主鍵來實施)
域完整性,確保屬性值只從一套特定可選的集合里選擇
關聯完整性,確保每個外鍵或是NULL(如果允許的話)或含有與相關主鍵值相配的值
如果你在沒有定義資料庫的實際外鍵的情況,試圖強制執行關聯完整性,那你就會遇到資料庫「斷列鏈接」或「孤單記錄」的風險。換句話說,數據的完整性會被破壞,你的資料庫會含有不良數據,你的用戶會很生氣(或更糟)。
你從來不能肯定你的前台程序是更改資料庫數據的唯一手段。那是太危險了。此外,你在已經建好的資料庫上花費不必要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生成邏輯。你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再發明輪子。
從來不存在「太多的」外鍵。 或者是業務需求需要的, 或者不需要。如果需要(例如,確保每個定單歸屬於一個已知的客戶),那你必須實施它們。性能不是問題。不進行外鍵檢查,你的查尋可能會快幾微微秒,但如果資料庫包含不良數據,你的用戶會容忍這樣的情況持續多久呢?
比如在員工信息表中有部門的編號,部門的信息在另外一個表中,在部門信息表中這個部門編號必須是存在的或者為空,而不能是一個不存在的部門編號。
這個就可以使用外鍵來限制員工信息表的部門編號的外鍵為部門信息表的部門編號,這樣Oralce就可以自動完成員工信息表中的部門編號必須存在了。
㈡ 什麼是主鍵與外鍵
1、主關鍵字(主鍵,primary key)是被挑選出來,作表的行的惟一標識的候選關鍵字。一個表只有一個主關鍵字。主關鍵字又可以稱為主鍵。 主鍵可以由一個欄位,也可以由多個欄位組成,分別成為單欄位主鍵或多欄位主鍵。
2、外鍵:如果公共關鍵字在一個關系中是主關鍵字,那麼這個公共關鍵字被稱為另一個關系的外鍵。由此可見,外鍵表示了兩個關系之間的相關聯系。以另一個關系的外鍵作主關鍵字的表被稱為主表,具有此外鍵的表被稱為主表的從表。外鍵又稱作外關鍵字。
(2)資料庫的外鍵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關鍵字的作用
1、保證實體的完整性;
2、加快資料庫的操作速度;
3、在表中添加新記錄時,ACCESS會自動檢查新記錄的主鍵值,不允許該值與其他記錄的主鍵值重復;
4、ACCESS自動按主鍵值的順序顯示表中的記錄。如果沒有定義主鍵,則按輸入記錄的順序顯示表中的記錄。
㈢ 資料庫中的外鍵是什麼意思
外鍵也稱為外碼或外部關鍵字。如果一個屬性集不是所在關系的關鍵字,但是是其他關系的關鍵字,則該屬性集稱為外部關鍵字。
在關系資料庫中可以通過外鍵使兩個關系關聯,這種聯系通常是一對多的,其中主關系稱為被參照關系,從關系稱為參照關系。
㈣ VB的資料庫中,什麼叫外鍵
鍵:唯一標識表中的所有行的一個列或一組列。
主鍵不允許空值。不能存在具有相同的主鍵值的兩個行,因此主鍵值總是唯一標識單個行。
表中可以有不止一個鍵唯一標識行,每個鍵都稱作候選鍵。只有一個候選鍵可以選作表的主鍵,所有其它候選鍵稱作備用鍵。盡管表不要求具有主鍵,但定義主鍵是很好的做法。
外鍵(FK):
是用於建立和加強兩個表數據之間的鏈接的一列或多列。通過將保存表中主鍵值的一列或多列添加到另一個表中,可創建兩個表之間的鏈接。這個列就成為第二個表的外鍵。
例如:成績表中的學號不能做成績表的主鍵(因為一個學生可以有多行成績數據),但每行的學號和學生表中的學號相對應,並且學生表中的學號是學生表的主鍵,則稱成績表中的學號是學生表的外鍵
。(典型的一對多關系)
㈤ 什麼是外鍵
外鍵就是指另外表中的主鍵 。
保持數據一致性,完整性,主要目的是控制存儲在外鍵表中的數據。 使兩張表形成關聯,外鍵只能引用外表中的列的值或使用空值。
使用原則:
1、 為關聯欄位創建外鍵。
2、 所有的鍵都必須唯一。
3、避免使用復合鍵。
4、外鍵總是關聯唯一的鍵欄位。
㈥ 資料庫中外鍵的概念及作用是什麼
如果公共關鍵字在一個關系中是主關鍵字,那麼這個公共關鍵字被稱為另一個關系的外鍵。由此可見,外鍵表示了兩個關系之間的聯系。以另一個關系的外鍵作主關鍵字的表被稱為主表,具有此外鍵的表被稱為主表的從表。外鍵又稱作外關鍵字。
外鍵的作用就是可以讓表B是來自表A中,也就是保證了數據的規范性;如果要刪除A表中的某個數據,那麼首先要刪除B表中同樣的數據,這保證了數據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