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控制系統,實現遠距離數據傳輸,應採取那種數據傳送方式需要增加那些設備,傳輸信息應怎樣處
查書把
㈡ 數據傳輸有幾種模式
數據傳送控制方式有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斷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4種。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就是由用戶進程來直接控制內存或CPU和外圍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它的優點是控制簡單,也不需要多少硬體支持。它的缺點是CPU和外圍設備只能串列工作;設備之間只能串列工作,無法發現和處理由於設備或其他硬體所產生的錯誤。
中斷控制方式是利用向CPU發送中斷的方式控制外圍設備和CPU之間的數據傳送。它的優點是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且能支持多道程序和設備的並行操作。它的缺點是由於數據緩沖寄存器比較小,如果中斷次數較多,仍然佔用了大量CPU時間;在外圍設備較多時,由於中斷次數的急劇增加,可能造成CPU無法響應中斷而出現中斷丟失的現象;如果外圍設備速度比較快,可能會出現 CPU來不及從數據緩沖寄存器中取走數據而丟失數據的情況。
DMA方式是在外圍設備和內存之間開辟直接的數據交換通路進行數據傳送。它的優點是除了在數據塊傳送開始時需要CPU的啟動指令,在整個數據塊傳送結束時需要發中斷通知CPU進行中斷 處理之外,不需要CPU的頻繁干涉。它的缺點是在外圍設備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多個DMA控制 器的同時使用,會引起內存地址的沖突並使得控制過程進一步復雜化。
通道方式是使用通道來控制內存或CPU和外圍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通道是一個獨立與CPU的專管 輸入/輸出控制的機構,它控制設備與內存直接進行數據交換。它有自己的通道指令,這些指令受CPU啟動,並在操作結束時向CPU發中斷信號。該方式的優點是進一步減輕了CPU的工作負擔,增加了計算機系統的並行工作程度。缺點是增加了額外的硬體,造價昂貴。
㈢ 求高手指點,兩台電腦之間怎麼傳送大文件呢
傳輸文件可以通過U盤、移動硬碟或其他儲存設備。但要傳輸幾百G的大文件,外接設備可能就不太合適了,需要通過高效的傳輸工具來減少時間成本,提升傳輸效率。
硬碟對拷就是將其中一台電腦的硬碟取下來,通過標準的SATA線連接到另一台電腦的主板上。電腦啟動後,操作系統會將新增的硬碟識別為一個新的驅動器。只需要將文件拷貝到另一塊硬碟的盤符就可以了,文件拷貝完後關機將硬碟裝回原電腦。這種方法可能會損壞硬碟,不建議小白去操作!
通過區域網建立共享文件夾,通過內網寬頻來傳輸。其傳輸速率主要是屈居於內網寬頻、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帶寬以及網卡的帶寬。
㈣ CPU與I/O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有哪幾種方式
一、CPU與I/O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方式及特點:
1、查詢控制方式:
CPU通過程序主動讀取狀態寄存器以了解介面情況,並完成相應的數據操作。查詢操作需要在時鍾周期較少的間隔內重復進行,因而CPU效率低。
2、中斷控制方式:
當程序常規運行中,若外部有優先順序更高的事件出現,則通過中斷請求通知CPU,CPU再讀取狀態寄存器確定事件的種類,以便執行不同的分支處理。這種方式CPU效率高且實時性好。
3、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制方式:
顧名思義,直接內存存取即數據傳送的具體過程直接由硬體(DMA控制器)在內存和IO之間完成,CPU只在開始時將控制權暫時交予DMA,直到數據傳輸結束。這種方式傳送速度比通過CPU快,尤其是在批量傳送時效率很高。
4、通道控制方式:
基本方法同上述的DMA控制方式,只是DMA通過DMA控制器完成,通道控制方式有專門通訊傳輸的通道匯流排完成。效率比DMA更高。
二、埠介紹:
"埠"是英文port的意譯,可以認為是設備與外界通訊交流的出口。埠可分為虛擬埠和物理埠,其中虛擬埠指計算機內部或交換機路由器內的埠,不可見。例如計算機中的80埠、21埠、23埠等。
物理埠又稱為介面,是可見埠,計算機背板的RJ45網口,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等RJ45埠。電話使用RJ11插口也屬於物理埠的范疇。
三、I/O埠的編址方式及特點:
1、統一編址方式
統一編址方式是從存儲器空間劃出一部分地址空間給I/O設備,把I/O介面中的埠當作存儲器單元一樣進行訪問,不設置專門的I/O指令,有一部分對存儲器使用的指令也可用於埠。
統一編址優點是指令類型多、功能齊全,不僅使訪問I/O埠可實現輸入/輸出操作而且可對埠進行算數邏輯運算、移位等;另外能給埠較大的編址空間。缺點是埠佔用了存儲器的地址空間,使存儲器容量減小,另外指令長度比專門I/O指令長,因而執行速度較慢。
2、獨立編址方式
獨立編址方式使介面中的埠地址單獨編址而不和存儲空間合在一起。
獨立編址方式的優點是I/O埠地址不佔用存儲空間;使用專門的I/O指令對埠進行操作,I/O指令短執行速度快;並且由於專門I/O指令與存儲器訪問指令有明顯的區別,使程序中I/O操作合存儲器操作層次清晰,程序的可讀性強。
缺點是指令少,只有輸入與輸出功能。是從存儲器空間劃出一部分地址空間給I/O設備,把I/O介面中的埠當作存儲器單元一樣進行訪問,不設置專門的I/O指令,有一部分對存儲器使用的指令也可用於埠。
四、CPU 與I/O介面電路之間傳送的信息與表示的含義:
CPU 與I/O介面電路之間傳送的信息有數據信息,包括三種形式:數字量、模擬量 、開關量。
狀態信息是外設通過介面往 CPU 傳送的,如:「准備好」 (READY) 信號、「忙」( BUSY )信號。控制信息 是CPU通過介面傳送給外設的,如:外設的啟動信號、停止信號就是常見的控制信息。
CPU與外設之間的數據交換必須通過介面來完成,通常I/O設備介面有以下一些功能:
(1)設置數據的寄存、緩沖邏輯,以適應CPU與外設之間的速度差異,介面通常由一些寄存器或RAM晶元組成,如果晶元足夠大還可以實現批量數據的傳輸;
(2)能夠進行信息格式的轉換,例如串列和並行的轉換;
(3)能夠協調CPU和外設兩者在信息的類型和電平的差異,如電平轉換驅動器、數/模或模/數轉換器等;
(4)協調時序差異;
(5)地址解碼和設備選擇功能;
(6)設置中斷和DMA控制邏輯,以保證在中斷和DMA允許的情況下產生中斷和DMA請求信號,並在接受到中斷和DMA應答之後完成中斷處理和DMA傳輸。
㈤ GPRS數據傳輸如何實現需要採用哪些設備
需要採集器----DTU-----中心伺服器就可以了!具體實現的過程看下發的圖就應該明白了!如果還有疑問可以直接去廈門才茂了解!